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屋2003-12-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身和结果往往超出战争发动者的目的——并非仅仅是征服欲和复仇欲的满足,文明融合似乎是战争的副产品,而其实是主要成果,这好像是上帝的巧妙而神奇的安排,如同人类传宗接代这样重大且繁难的事件通过男女之间欲望满足——肉体引擎的简单机械运动来实现一样,儿童的诞生显然不是爱情的副产品。古代城市文明的兴起聚集了分散的人口从而促进了人类文化融合,城邦国家之间的大范围文化交流与融合依靠贸易,也通过战争。围绕城市所建立的坚固城墙本来是为抵御入侵的,但没有一座坚固的城墙不因战争而毁灭,胜利者又在废墟上建立新的城市,新城市仿佛期待新的征服者。欧洲学者试图寻找荷马描述的特洛伊城的遗址,考古学家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土耳其境内的希沙立克(Hissarlik)发现了特洛伊城遗址,经挖掘发现文明遗存竟有九层之多〔3〕,这意味着在绵延数千年的时间长河中特洛伊有九种文明经历了建设与毁灭的轮回过程。人类所有的物质文明最终总因战争或自然灾害而毁灭,惟一幸存的似乎只有历史文本里的寥寥数语。假如人类文明历史中没有战争,那将使文明大失光彩,很难想象中国的《史记》、古印度史诗《摩呵婆罗多》、犹太人的《圣经》、荷马的《伊利亚特》等文献在战争不存在于人类历史中时将是什么样子。可能这些伟大的文本根本就不可能存在了。从某种意义上说作为人类历史学的历史使历史中发生的一切事件都成为审美的对象,战争尤其是历史学所关注的对象,因为广义的历史学并不仅仅是历史学家的著作,也是民间艺人说唱的话本和偏远地区戏台上帝王将相的演义,因而是美和崇高的古老象征。古代庙宇和帝国的光荣固然因战争而不复存在了,但把一个中国人和一个太平洋岛国上的人区别开来的是前者记忆中的历史。人类所继承的历史文明本身其实就包含着战争的遗产,我们无法把战争的野蛮从文明遗产中捡出来扔掉,战争的记忆使和平成为理性的向往,这种向往的可贵是因其根植于历史的资源,所以区别于野蛮人的天真。
  代表人类科学最高成就的诺贝尔奖的发起人瑞典的诺贝尔先生(1833~1896)的成功和诺贝尔奖的名声典型地比喻了人类战争与文明的某种关系——火药毁坏了生命财产同时也赞助了科学研究。诗歌、音乐、绘画所歌颂的一切伟大爱情如果没有人类性本欲的支撑就无法实现,这说明我们人类无论显得多么高尚还是不能把自己和动物截然分开。战争激发起英雄崇拜,伟大的爱情总是钟情于恺撒、拿破仑,而不大可能钟情于栖居在木桶里的第欧根尼,尽管亚历山大在躲开照耀第欧根尼的阳光后不无羡慕地说——要不是帝国繁忙的公务,我本来可以成为伟大的第欧根尼。战争说明人类不是天使,战争说明人类就是他本身——精神性的高级动物。当然我们人类和动物是有本质区别的,我们有图书馆,它们没有。
  伊拉克前新闻部长萨哈夫(西方媒体公认的伊拉克战争造就的谎言家)有一句话给西方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当我们的祖先制定法律的时候,请问布什总统、布莱尔首相,你们的祖先在哪个山洞里吃肉呢?萨哈夫的意思是当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苏美尔人制定《乌尔纳木法典》、古巴比伦人制定《汉谟拉比法典》的时候,欧洲人以及生活在美洲的美国人(欧洲移民)还处在野蛮时期〔4〕。然而古代文明的光荣除了历史的遗迹供人们凭吊外,其本身已经显得苍白无力了,《汉谟拉比法典》无论如何不能约束美国的第三机步师向巴格达挺进。
  文明的中心在世界历史上总是飘忽不定的,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希伯来、希腊各文明古国在公元前的五千年里此起彼落、争奇斗艳。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仅就其声誉来说甚至远胜过现代美国已经倒塌的纽约双厦,亚述人的军事力量在彼时世界历史中可比拟现代美国在当今世界的地位;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宏大的人工建筑,它曾经是使入侵者望而生畏的中国的“NMD”〔5〕;埃及的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傲视世界,地下法老的咒语依然无比威严——死亡将张大翅膀飞向敢于打扰法老安宁的人〔6〕。在公元后的两千年里,中华汉唐帝国、罗马帝国、拿破仑帝国、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轮番扮演世界历史舞台上文明的主角(中国汉朝及欧洲罗马在时间上都是跨越公元前后的帝国)。然而就像花朵最艳丽的时刻也就预示着它即将枯萎一样,文明之花似乎也遵循着某种神秘的季节开放凋零、凋零开放。在此过程中,战争总是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二)
  战争是人类文明史不可分割的部分,所以完全以超越的态度否定战争不是理性的态度。应该对具体的战争有所区分——“罚无道”的正义战争与非理性的邪恶战争,也许某些战争二者总是兼而有之的,但为了看清历史的脉络,应该首先建立这样两极鲜明的坐标。
  武王伐纣是典型的“伐无道”的战争,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战争周武王号召起庸、蜀、羌、髳、微、卢、彭、濮诸部族,促进了民族间文明的融合,再次夯实了华夏文明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周武王的愤怒、阿克琉斯的愤怒、希腊人对波斯人的愤怒虽然起因不同,但都是理智的愤怒,而不是狂暴者的愤怒,是人类历史中正义和善的元气。在荷马史诗中,阿克琉斯不满统帅阿伽门农的专横贪婪,发泄愤怒,威胁退出对特洛伊的战争,使联军遭到几场战斗的失败,阿伽门农不得不身先士卒地投入战斗并最后向阿克琉斯妥协。有学者认为阿克琉斯的愤怒是希腊民主政治的先声,荷马通过阿克琉斯的愤怒教育了希腊人,民主政治因此缘起〔7〕。然而对于周武王来说,他面对的纣王可不是阿伽门农,而是无道残忍的暴君,纣王无道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他把任何批评建议都当作对自己的猜疑,其心理已经严重变态。他不仅把敢于直谏的比干(纣王叔父)剖心而死,而且传说其“酒池”、“肉林”的行为以当时的历史标准衡量也都是大悖人伦的。周武王何尝愿意发动战争,但对于如此野蛮的异类,不发动战争何以显示上天的正义呢!周武王行军途中天降大雨,有人向武王询问天意,他瞭望天空回答说,这是上天为我们在讨伐残暴统治者之前把我们的兵器先洗一洗呀。武王简洁的话语“雨洗兵”〔8〕真可谓天籁,伟大的激情因此荡漾在士兵的胸中,武王坚定的精神力量使泥泞的道路变得平坦而神圣,兵器的闪光让军队显出正义和庄严,残暴的商纣王的死期注定了。像荷马史诗教育了古希腊人一样,司马迁无韵的史诗也教育了中国人,中国人正义而悲悯的天性与这种教育有关。后来在中国历史上多次发生讨伐罪恶统治者的战争中,“伐无道”典型地反映了有别于西方民主意义的“东方民主”意识。
  如果说武王伐纣是有道伐无道的战争,那么希腊波斯战争对于希腊而言可视作是“卫道”战争——希腊人保护自己的伟大文明的战争,以雅典城邦为首的希腊城邦在公元前五世纪初抵御了强大波斯人三次大规模入侵。在那时,波斯帝国的威胁曾增强了希腊各城邦的凝聚力,以雅典为首的希腊联盟对于强大的波斯帝国的胜利可以看作是城邦民主政治对古老君主制的胜利。公元前492年波斯国王大流士对希腊的第一次进攻是被爱琴海的飓风打败的;公元前490年希腊人在马拉松挫败大流士第二次进攻,显示了希腊人的威力,直到今天我们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马拉松比赛中可以记起雅典报捷战士那句感人至深的话:“雅典得救了!”这是雅典的福音,也是人类文明得救的福音;大流士死后,他的儿子薛西斯于公元前480年第三次发动了空前规模地入侵希腊的战争,斯巴达人防守温泉关失守后,雅典统帅地米托克决定主动出击,他设计把波斯舰队引入萨拉米斯海湾,希腊舰队利用自己机动灵活的特点把庞大的波斯舰队全歼了,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克强的奇迹。萨拉米斯战役雅典拯救了希腊,从此雅典在希腊崛起。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成为人类文明群星中最为璀璨的星斗,在政治、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广泛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杰出的典范。
  如果希腊没有赢得对波斯的战争会怎么样?人类的文明史是否就当彻底改写?历史不能被假设,我们只能庆幸希腊人赢得了胜利。可我们又不得不为另一场残酷的战争而扼腕太息——希腊文明的中心雅典因伯罗奔尼撒战争而衰落,而战胜雅典城邦的是原初一同与雅典结盟共同抗击波斯入侵的另一个希腊城邦斯巴达。民主繁荣的雅典毁于寡头政治的斯巴达总是让读史的人禁不住摇头,我们为希腊对波斯胜利的庆幸又被雅典对斯巴达的失败而生出的惋惜抵消了。斯巴达人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是令人望而生厌的,奴役希洛人也许还不算太出格,因雅典也有奴隶,但斯巴达人自己的军事集体主义恐怕是最违反人性的。一个虚弱的孩子出生在斯巴达是不受欢迎的,只能被抛弃在山谷,在烈日和猛禽的嘶鸣中死去。所有男童从七岁开始至三十岁必须过集体生活,接受严格军事教育。即使一个天才,如果他不幸诞生在斯巴达,他也不会成为哲人、诗人或艺术家,而只能做一个时刻准备武斗的战士。斯巴达拒绝文化,他抑制人类大脑的创造性,把自由精神用强力熄灭,只允许接受简单的命令和发达自己孔武有力的四肢,是希腊城邦文明中一个最坏的变种(我们在二十世纪斯大林主义中领略了这种变种的复活)。也许最让雅典人不可接受的是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联盟中还联合当初全希腊的敌人波斯人,在波斯人的帮助下斯巴达所建立的海军打败了雅典的海军。雅典海军在公元前405年的失败,是斯巴达的胜利也是波斯人的成功。直到后来亚历山大彻底打败波斯,大流士三世被其部下杀死,历史的一个阶段才算比较圆满地画了句号。民主政治的雅典没有取得对斯巴达人的军事胜利,而寡头军事政治的斯巴达在历史上的名声是它部分地促成了雅典文明的衰落而赢得的。尽管雅典战败衰落有许多因素,雅典城邦突发瘟疫、伯里克利突然去世、民主政治在战争期间决策上的低效率等都可能是失败的因素,但她的光芒却照耀千古,而且还直接影响了马其顿。尽管希腊人视马其顿为蛮族,但马其顿人亚历山大无疑是希腊文明最伟大的传播者。
  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Alexandros,前356~前323)大帝远征东方可以被看作“传道”的战争。通过战争亚历山大把希腊文明传播到小亚细亚、叙利亚、腓尼基、埃及、两河流域、中亚、印度等广大地区。他的军队战无不胜,所向披靡,战胜波斯王大流士三世,使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相继灭亡。亚历山大建立的帝国东起印度河西至尼罗河与巴尔干半岛,是人类有史以来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空前庞大的帝国。可以说,如果没有亚历山大的远征恐怕也就没有希腊文明在我们现代人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