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化肥的生产和农业机械的出现。在工业革命的直接影响下,欧洲社会的生产
力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
这时期的社会革命也深刻地影响着欧洲社会的进程,涤荡着腐朽陈旧的
封建制度。继法国大革命之后,在1820—1831年之间,在希腊、意大利、
西班牙、法国、比利时、波兰等国都发生了打击封建专制制度和王权的革命。
1848年前后,欧洲各地又普遍爆发了反对封建旧制度的革命。社会革命一次
次宣扬和扩大着资本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影响,对旧制度和旧传统的打击也一
次比一次沉重。革命打击了专制君主制度,使旧国王们不敢再宣称拥有无限
的权力;革命又摧毁了大部分的封建主义残余,包括农奴制和贵族们的封建
特权。社会革命使一般农民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建立了社会保险和救济制
度,也改革了财政和税收制度,完成了教育和法律的改革。近代意义上的社
会制度得到了确立,并向着现代的社会制度发展。
… Page 11…
在工业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影响冲击下,欧洲社会的城市人口开始增多,
人们力图摆脱单调平凡的社会生活,追求生活内容的丰富和生活节奏的时代
感。这样,在19世纪的欧洲社会里,人们的生活习俗与以往已有很大不同,
带上了近代社会的色彩。但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偏远地区,人们的生活仍处在
传统习俗的支配和影响下。
3。欧洲婚俗
欧洲大陆的各族人民,大都有着各自传统的婚姻习俗,反映出各自的民
族性格和文化特点。 19世纪时,欧洲各地的婚俗仍保持着浓厚的传统色
彩。
(1)阿尔巴尼亚人的传统婚俗
在19世纪,阿尔巴尼亚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社会传统很保守。
在那里,新郎在迎娶新娘时,必须要同新娘的兄长或亲友来一次比武。如果
新郎不能一一制服对方,就休想成亲。不过一般说来,新娘的兄长或亲友为
了成全新郎与新娘的婚事,总是在新郎面前装作招架不住,败下阵来。在有
的地区,人们要让新郎和新娘在野外空旷之地度过15天,为的是让他俩经
受艰难考验,成为好夫妻。还有的地方在举行婚礼时,要在过道里燃起熊熊
的炭火,让新郎新娘从上面跳过,以示新人在未来的岁月里同甘共苦。
(2)英国人的婚俗
19世纪英国的男女青年结婚时,按古老传统,是向他们送结婚蛋糕、麦
穗、鲜花扎成的花环、灯心草篮子、毛刷、椅子、腰带、编织品、上等刺绣
品、小剪子、钱袋、针线盒和女子身上佩戴的饰针等。到伊丽莎白一世时,
剪刀成了彩礼中最常见的东西,它意味着如果丈夫不忠于妻子,妻子有权用
剪刀铰断夫妻间的幸福纽带。到了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人们在结婚时已公开
表示愿意接收金币或银币、铜币作为彩礼的一部分。
按当时英国的习俗,男女青年结婚时的各种准备工作,主要是由女方家
负责。女方父母要印制请柬,并以自己的名义通知双方亲友,还要布置教堂、
清乐队、筹备招待会,等等。男方家要做的事就是准备给新娘和伴娘的花束、
向伴娘和侍童送的礼品,以及支付教堂租赁费和布置新婚夫妇的洞房。
婚礼仪式一般在教堂举行。开始时,新郎身穿礼服,由伴郎陪同,站在
教堂圣坛前等候。新娘则在“结婚进行曲”的乐曲声中,挽着其父的手臂,
由伴娘前导,侍童殿后,徐徐走向圣坛。新娘来到圣坛前边后,新郎就站在
她的右边,新娘的父亲站在她的左边。伴郎站在新郎右边稍后的地方,伴娘
及侍童站在新郎新娘后面。如果姑娘结婚时其父已故,则可由兄长、叔伯等
代替。
待各方站好后,牧师就开始发问:“是谁把这个女子给人?”新娘的父
亲便问答:“是我。”这样,当父亲的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可以在附近的
… Page 12…
座位上坐下来。接着牧师就问双方是否愿意以对方为配偶,一直白头到老,
男女双方分别回答:“是。”然后新郎就给新娘戴上结婚戒指。在牧师祷告
说了“阿门”之后,新郎新娘就由主要宾客陪同进入圣坛后面的祈祷室,签
署婚节。签毕出来后,新娘挽着新郎的右臂,在乐曲声中,慢步走出教堂,
整个婚礼至此结束。在新郎新娘走出教堂时,亲友们要向他们抛撒米粒或彩
纸屑,祝福他们美满富裕。
在婚礼仪式上,新娘一般是身穿白纱服,头戴白纱帽。新郎则穿西服,
配领带。
婚礼后通常要举行招待宴会,有时是在早餐时举行,有时是在午后举
行,这主要根据婚礼的举行时间来决定。宴会上菜肴的种类和丰盛的程度,
主要由当事人的爱好和经济状况来决定。不过,必须要有一个结婚大蛋糕。
按照规矩,只有在新娘切下第一块蛋糕后,其他的人才能动手切蛋糕吃。后
来,这种风俗也传到了美国。
婚宴结束后,新郎新娘先离席,到卧室换上旅行服,然后再出来向客人
亲友告别,出门上车,开始密月旅行。
(3)法国人的传统婚俗
在19世纪的法国社会,青年男女双方必须经过正式订婚,方被承认为
未婚夫妻。订婚时,女方要大摆筵席,宴请宾客。在宴席上,男方的父亲要
当众表示同意这桩婚事,并送给姑娘一本弥撒书、一顶帽子和一笔钱,或是
一支头冠和一枚定婚戒指。
在近代的法国社会,特别是在农村和小城镇,新婚夫妇大多要住在公婆
家里,很少另立门户。因此在举行婚礼的前几天必须在鼓乐声中,将新娘的
嫁妆、物品搬至公婆家的新房中。这也是结婚礼仪的一个组成部分。
婚前最后一件要做的事是新郎和新娘分别举行告别晚会。新郎为自己的
男友们举行的告别晚会叫作“埋葬单身汉生活晚会”。新娘为自己的女友们
举行的告别晚会,叫作“辞行晚会”。
婚礼当天的清晨,新郎在同伴和来宾们的簇拥下去女方家迎亲。然后由
穿着华丽服装的鼓乐队在前开路,新郎新娘在双方父母的陪同下,同傧相、
来宾一起前往教堂举行结婚仪式。然后也举行婚礼喜宴,招待前来祝福的亲
友们。在宴席上,亲友们要送些钱给新郎和新娘,既是资助婚宴的花费,也
是对新人小家庭的经济资助。
(4)瑞士人的结婚礼品
亲友结婚总免不了要送点礼品,但往往不知该送什么好。新婚夫妇往往
想要的却得不到,而不缺的东西却一下得到了重复的好几件。在这方面,19
世纪的瑞士人中,有一种讲求实际的送礼习俗,青年男女结婚,亲友间送礼
一般不兴用现金来代替新婚礼品。在一般情况下,首先是未婚夫妇为自己购
买一本礼品册。这种礼品册每页都是一式两份,上面是空白的,等待主人填
写。新人夫妇就把他们建立新家所需要的东西,譬如1只锅、10个玻璃酒杯、
… Page 13…
12只盘子等等,每页填写一项。预备送礼的亲友们便先来拜访新娘,然后要
这本礼品册来看,并根据自己的情况把其中的某页撕下,并在存根上注上自
己的名字,表明这是他预备送的礼品。
这样就避免了“送非所需”或送礼重样的情况。而且,根据传统,礼品
册上开列的礼品一般都是家中实用而又不过份昂贵的物品,亲友们大多都乐
于接受。当然,也有少数至亲或密友,不受此礼品册的限制,可以馈赠贵重
的礼物以示隆重。
(5)巴斯克人的婚姻与家庭
巴斯克人居住在法国和西班牙接壤的比利牛斯山西部高原,到19世纪
前期,它已是欧洲大陆上最古老的居民之一。操尤斯库阿语,多从事畜牧业
和渔业。在巴斯克人居住的地方,他们的一切活动均建立在“家”的特殊概
念上。“家”包括家庭、房产、森林、牧场,它既是祖先遗留的所有财产,
也是不可以触犯的社会实体。 19世纪时巴斯克人中还盛行着自古实行的长
子 (长女)继承权制度。如果长子(长女)不具备充当继承人的条件,长辈
有权指定次子 (次女)为继承人。继承人只能招亲上门,成亲后夫妇都不使
用自己的原姓,而改用家族的姓。
巴斯克人的婚姻多由年青人自己做主,订婚一般不举行仪式。
举行婚礼的日子一般选在星期二,传说这一天是吉祥的日子。婚礼的第
一仪式叫做“哈杜卡”,“家”的新成员的父亲率领车队将所有的彩礼运至
新房。车上装着椅子,上面摆着一双钉有心形图案的木鞋,以象征永恒的爱
情;另外还要放上一把小铁镐、小扫帚和刻有纺线、锭绞线盘图案的刀具,
代表未来家庭的分工。
至夜幕降临时,新人的家长设丰盛的晚宴答谢赶来贺喜的客人。第二天
上午,贺喜的人们高呼并簇拥着新婚夫妇前往教堂举行宗教仪式,晚上再次
举行隆重的晚宴,庆祝新婚。此时,新的女主妇要亲自为每位来客上菜,表
示新生活的开始。晚会结束前,新娘在男傧相的陪同下发给每人一块细麻手
绢。人们踩着优美旋律跳起欢乐的手绢舞,直到次日黎明。
(6)白俄罗斯人的婚俗
按照19世纪白俄罗斯人的传统,年满16岁的姑娘和年满18岁的小伙
子就可以结婚。姑娘过26岁还未出嫁,就被认为是“大龄姑娘”。不过,
这样的姑娘只要勤劳,能勤俭持家,找婆家是不会有问题的。因为白俄罗斯
人选择新娘有个标准,它既不是美貌,也不是钱财,而是看她是否勤劳,能
否勤俭持家。
(7)俄罗斯人的传统婚俗
19世纪末以前,俄罗斯男女青年的婚姻主要由父母包办。
传统的婚礼有一套复杂的仪典。结婚仪式中起主导作用的人物是伴郎和
媒人。伴郎来自男方亲属,有时亦由专门办婚事的内行人或传统当司仪的人
来作伴郎。伴郎要手执绳鞭,肩披毛巾,背着枪。媒人主要是参与媾婚作媒
… Page 14…
和结婚仪式。俄罗斯人结婚时还要进行各种驱魔的迷信活动,为的是使新婚
夫妇避开邪恶,保证子孙满堂,万事如意。
结婚仪式分婚前、结婚和婚后三个阶段。婚前,男方要请媒人去作媒。
说媒一般都要避开外人,在晚上进行。如果女方答应了这门亲事,几天后就
可安排订婚。在订婚仪式上,双方要谈妥结婚的条件和时间。几乎各地都有
送聘礼的习惯。聘礼是用来作婚礼的开支和新嫁的服装。聘礼的多寡取决于
家庭的富裕程度和新娘的外貌。同时也商谈好新娘的陪嫁。说妥后就安排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