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读完了 金克木著-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食“三净肉”的比丘很难做到的。这是又一特点。
    经中开篇后便像百科全书列目,又讲了许多深奥道理,可是在长篇大论末尾
忽然说:“所说诸法为令愚夫发欢喜故,非实圣智在于言说。是故当依于义,莫
着言说。”说了半天等于没说,原来是要脱离语言而修行“亲证”的。所以这经
是中国禅宗的圣经宝典。传说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将此经授予二祖慧可,作为基本
读物,以致有过一些“楞伽师”。
    经中开篇就提到,而且后文大发挥,“五法、三自性、八识、二无我。”这
是中国法相宗讲“唯识”的基本理论。后文还再三讲出和世亲的《唯识三十颂》
中共同的话。《楞伽》是法相宗经典。
    以上是任何人一翻开此经就可以看得出来的。可是不免会产生疑问。首先是
一个幼稚问题:这到底是一部什么书?不妨由此谈起。
    一切宗教,不论名义,都以信仰为主,但又都要多少讲一些道理(理论)。
佛教徒特别喜欢讲道理,越讲越多,几乎喧宾夺主。宗教经典中讲道理多了,难
免会杂进一点非宗教的成分。佛教徒重视讲道理和传经著论,其中的非宗教甚至
反宗教(与信仰矛盾)的成分之多恐怕其他宗教都比不上。这是从最初佛讲道时
就开始了的。《楞伽》几乎不宣传信仰崇拜而只讲道理,是突出的一部。
    “佛”字的本意是觉悟了的人。“菩萨”的字义是有觉悟的人。“阿罗汉
(罗汉)”的字义是应当受尊敬的人。佛教一切宗派都承认的基础是“三宝”
(三皈依)即“佛、法、僧”。佛是创教者。法是教理即理论,原始意义就是规
律。僧是信教的群众组织。三字除“法”(达摩)外都是译音。信“佛法”(佛
所说的道理)的人要有“三学”,即“戒、定、慧”。戒是自觉遵守纪律。定是
禅定即修炼、修行、修养。慧是智慧,即懂得道理。还有三个基本口号叫做“三
法印”。一是“诸行无常”,一切没有永恒。二是“诸法无我”,一切没有不变
的本性。三是“涅槃寂静”,和前两条相反,就是寂灭。“涅槃”是译音,本义
是吹熄灭了。灭了,那还有什么永恒,有什么本性呢?还有“四谛”、“十二因
缘(缘生)”,说明一切皆苦和苦的总的根本的原因及灭苦的道路。所谓“大乘”
的理论比这些大有发展,讲“空”,讲“有”,讲“识”等等,但仍旧是从这个
中心基本点出发的。《摄大乘论》还要列举十条证明“大乘真是佛语”,可见是
发展了的理论。中国说的“小乘”,本名是“声闻乘”,指坚持口口相传听来的
传统的保守派。在从简单到复杂的“佛法”的无数大小道理中没有神,首重智慧
觉悟,由此生信仰。禁酒肉的一个原因是避免受刺激而迷惑,要求清醒,不提倡
闭着眼睛不理解也执行。至于“轮回”,、“报应”等等说法,那是古印度的一
般思想,不是佛教特有的,佛教只对此做出自己的解说。照这样,若只讲道理,
佛教就不大像宗教了。道理和信仰之间免不了矛盾,更需要再多讲道理以解决矛
盾,越讲越多。
    佛教毕竟是宗教。一切宗教都要求信仰、崇拜。佛、法、僧“三宝”完成以
后,要求“皈依”,佛就成为神了。开始只拜象征性的塔。后来成为“象教”,
雕塑偶像了。罗汉、菩萨都成为神。佛有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讲说
佛法的释迦牟尼是现在佛,是无数佛中的一位。佛有了佛土,如阿弥陀佛有个
“极乐世界”,“净土”。印度本有的大大小小的神进了佛教。印度教大神罗摩
的敌人罗刹王罗婆那请佛人楞伽(斯里兰卡的兰卡)讲出这部《入楞伽经》。修
行的“法门”也越来越多,一直到雪山南北都有的“秘密仪轨”。经典当然也是
越来越多。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所刻石柱诏书只推荐七部经,和现存的不相符合,
可见在他以后才有大批经出现。这证明教内有各种不同思想互相争论,相持不下,
都说是依据佛语。这和依戒律即组织纪律分的“部派”并不一致。理论归理论。
组织归组织。内部有对立,外部有渗透。中国的孟子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
已也。”古印度人,尤其是佛教徒,特爱争辩。各说各的道理,互相批评,往往
很激烈。在印度古籍中,这是一个特点,不限于佛教。无论文法、修辞、逻辑、
哲学、宗教书都包含对话,或明或暗指责不同意见。多数书不像亡佚又经后人整
理的古希腊典籍,如柏拉图的对话集和亚里士多德的讲义那样有条理。中国的经
过汉朝人写定的经书、子书有点类似印度的,但不那么好辩。这种辩论传统在印
度保留得很久,特别是在佛教徒中。玄奘到印度时据说还参加过辩论会。至今青
海西藏的寺庙中据说还有“毕业答辩”。那可不像一般大学中的那么“温良恭俭
让”,也不是只许一方讲话的批判。,那是要互相争辩的,至少在形式上。佛典
中充满这类话,或明指,或暗示,驳斥异见。
    佛教理论的复杂化和大发展的一个原因在于内部的非宗教道理和宗教信仰的
矛盾。宗教是以信仰和崇拜为思想主体的。对至高无上者的崇拜,对美妙未来预
言的信仰,对不拜不信的苦难后果的恐惧和对又拜又信而得福的向往,这些构成
宗教的思想和行为的心理依据。以讲道理为主,不论怎么讲都不是信仰和崇拜所
必需的,而且是往往会产生矛盾冲突的。所以佛典中注重信仰并传教的比较容易
懂。其中也有讲道理的台词和潜台词,但可以忽略过去。在讲道理的书中,不明
白台词和潜台词就不容易懂,还会越看越糊涂。加上古印度人的习惯思路和文体
又有特点,和中国的以及欧洲的很不一样,所以印度古籍不好懂,不易作“今解”,
不仅是佛典。其实作者和当时读者是自以为明白的。说到这里,话要扯得远些。
    古代有一个时期(大约公元前五六世纪,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世界上有
三个地区的一些人不约而同对自然界和社会和人本身开始进行提问题探讨。地中
海沿岸的探讨起于古希腊的欧、亚城邦,后来(公元前后)发展于北非的亚历山
大城,再以后又到西亚的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然后由阿拉伯人伊本。卢
西德(阿维罗伊,十二世纪,但丁《神曲。地狱篇》中有他,称为大注释家。)
等经西班牙再入西欧。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化装阿拉伯文由伊斯兰教徒带到欧洲,
再化装拉丁文到基督教最古老的巴黎大学“讲课”。于是引起了对古希腊的向往,
从间接通过阿拉伯文到直接搜罗整理希腊古籍,这才出现了文化思想繁荣,被认
为希腊文明的“复兴”,即“文艺复兴”。希腊文化思想费时两千年绕地中海兜
了一个经过三大洲的大圈子,许多早期学说辩论都佚失了。印度及中亚的探讨起
于雪山(喜马拉雅)以南的印度河、恒河流域。(释迦牟尼出生于现在的尼泊尔
边境。)中国的探讨在黄河流域到长江和淮河流域。在这个时期,习惯性的传统
思想对这种新问题的探讨还不能成为严重障碍。尽管处死了苏格拉底,但杀死不
了思想。各种思想自由发挥,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压制不了谁,不能定于一尊。
可惜的是当时各处都以口传为主,写定文献在后而且没有直接传下来。到后来思
想饱和,有的衰减,有的僵化,这种自由探讨终于定于一尊而断。地中海的断于
基督教。北印度的最后断于伊斯兰教。中国的断于秦始皇、汉武帝。几乎所有早
期文献都是经过“一尊”时期整理写定的,不仅是中国。
    依我看,汉译印度佛典难读处主要不在于术语多,语法文体外国式,障碍在
于不明内容背景和思路,又由于中国人发展了佛教理论而有所误会,还因为觉得
和欧洲近代思想体系差别太大。其实若追本溯源,大略知道一点早期世界上三处
探讨情况及文献演变,再从思想内部矛盾问题入手,就可见印、欧、中三方思想
路数的异而又见其同。对佛教、佛学若从常识入手而不想凭空一跃直达顶峰,也
许就不算太难了。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依文献(语言文字)分,讲佛学可有
三支派:印度文佛学,藏文佛学,汉文佛学。单据经、律、论本身讲,兼顾原文
译文,是印度文佛学。讲藏文或汉文的用语就有不同,有译有著。讲解可分古语
讲解和现代语讲解。用现代哲学框架及术语及思路的是现代语佛学,不论用什么
语,来源都是近代欧洲语言。
    现在再谈《楞伽经》,只就文本说。我以为,第一要问这是一部什么书?第
二要问书中思路和我们所熟悉的有什么不同?总之是要探索这文本(包括说者、
写定者、听者、读者、传授者)用当时当地语言符号表达语言所不能完全表达的
思想,多少作一点现代语解译。
    《楞伽经》是一部未经整理完成的书。(玄奘未译此经。)是“经”(丛书),
不是“论”(专著),这是从不同译本和原文传本可以看出来的。不是对教外宣
传的传教书,这也是显然的。那么这书为何而出?或则问:佛以何因缘而说此经?
我看是为解决内部思想疑难和纠纷,要解决哲学思想和宗教思想的矛盾,是内部
读物,是一种“教理问答”,而且是高层次的。因此不具备一定程度的“槛外人”
就难以入门了。
    我当然不想,也不能,写《楞伽经》讲义。手头既无原文的新旧校刊本,又
没有古代注疏及近来中外诸贤论著,只是面对一种文本。不过谈到这里,不能不
说几句文本,只说开头吧。
    经(刘宋时译本)一开头照既定格式,“如是我闻”,佛同比丘及菩萨到了
南海楞伽。在描述菩萨中提到“五法、自性、识、二种无我”。这仿佛是“主题
词”,主要范畴。接下来的一些诗句不是提纲而是引子,是前提,是后文不再说
而必须先知道的。例如:“一切无涅槃,无有涅槃佛,无有佛涅槃,远离觉、所
觉。若有,若无有,是二悉俱离。”这明显摆出了龙树《中论》的“空”的理论。
所以《楞伽》既是说“有”,也是说“空”。若非已知佛教哲学思想的根本问题
及其发展变化,就会如入五里雾中以为是诡辩。所以要“搁置”,存入括号,如
现象学者所说。这里的上首菩萨不是《解深密经》后砚品中的慈氏(弥勒)、观
自在(观世音)、文殊师利(文殊)三大名流,所以破例而“自报家门”:“我
名为大慧,通达于大乘,今以百八义,仰咨尊中上。”从此以下便是大慧和佛的
对话。
    第一次对话是大慧提出百八问,佛答以百八句(不是句子,是词)。这好像
是教理问答目录,却又不是。这里有许多障碍。首先是文字的。例如佛在说百八
句之前说:“此上百八句,如诸佛所说。”这个“上”字指的是下文。因为读的
是一叠贝叶经,读过了一张就翻下去,未读的现上来,所以下去的是上文,上来
的是下文。又如,说一百零八,用的是习惯的大数,不一定像梁山泊好汉那样一
个不多一个不少。如我未记错,清朝汪中的《释三九》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