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刻画出刘兰芝、焦仲卿、焦母、刘兄等几个极其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
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作者描写了刘兰芝聪明美丽、勤劳能干、知书达礼:
她“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
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
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
苦辛。”作者既写出她有教养的一面,又突出地写出她当机立断、不向恶势
力示弱、不为荣华富贵所动的倔强的一面。在“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的迫害下,她毫不示弱退让,宁愿背着“不顺父
母”的恶名,也不肯在焦家过这种奴隶般的屈辱生活。因此,她毅然主动向
仲卿提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非常
镇定地面对不幸的命运。当阿兄逼嫁时,他知道在娘家也呆不下去了,便在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初定”的深夜,从容不迫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正是
这种倔强性格和不妥协精神,使刘兰芝成为古代文学中光辉的妇女形象之
一。焦仲卿虽然性格比较软弱,但也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徘徊庭树下,自
挂东南枝。”焦母、刘兄是封建礼教和宗法势力的代表,虽着墨不多,但其
狰狞可恶,已跃然纸上。
… Page 74…
汉乐府民歌叙事描写细致生动,有些尽管篇幅很短,却给人留下鲜明的
印象: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一幅轻松愉悦的劳作场面像一幅水墨画一样跃
然纸上,活现出江南水手的勃勃生机。
汉乐府乐歌语言清新活泼,形式自由多样,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如《陌
上桑》,写的是一个太守戏弄采桑女子而遭严词拒绝的故事。诗歌先写采桑
女罗敷的美貌,又写罗敷路遇太守使君。当使君垂涎罗敷的美貌、仗势要与
她一起坐车回去时,遭到了罗敷的断然拒绝:“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
罗敷自有夫。”回答的合情入理,柔中有刚,义正辞严,表现了罗敷的纯朴
正直和对权贵的蔑视。但怎样摆脱使君的纠缠呢?聪明的罗敷盛夸夫婿: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
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
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罗敷用夸夫的妙计、虚拟的方式向使君描绘出
一个官居要职、春风得意的夫婿形象。喜剧在充满胜利快感的哄笑中结束了,
而把使君如何自惭形秽、狼狈而去的丑态留给读者去想象。通过对罗敷语言
和行动的叙述,表现了罗敷机智、勇敢的性格和不甘受辱的高贵品质。《上
山采靡芜》、《妇病行》的对话也很成功,语言朴素精炼,个性鲜明。
《诗经》主要是以四言为主,汉乐府民歌对四言、五言以及各种杂言的
形式都做了尝试,没有固定的章法、句法,长短随意,整散不拘。汉乐府民
歌是现实主义的精确描绘,但也有一些作品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如
《上邪》中那如山洪爆发似的激烈的高度夸张,《陌上桑》中的罗敷的理想
形象,《孔雀东南飞》中写刘兰芝与焦仲卿合葬后墓上的松柏、梧桐如同有
情似的枝叶交合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浪漫主义色彩。
汉乐府民歌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极为深刻,它直接继承、发扬了由《诗
经》开创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承上启下,引导着后世诗人们走反映社会生
活现实的诗歌创作道路。从曹氏父子到李白、杜甫,到元稹、白居易的新乐
府运动,无一不是学习汉乐府反映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精神。
汉代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长期哺育着后代文学家,使他们从中吸
取了极其丰富的创作思想和艺术养料。
… Page 75…
五、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
1。魏晋南北朝文学的滋长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起自汉末董卓之乱 (公元190年)到隋代统一
(公元589年),历时约400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处于长期分裂和动荡不安的状态。由于各族
人民的辛勤劳动,南北经济有了进一步发展。北方民族的迁徙杂居,加速了
各族封建化的过程,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为隋唐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在西方,地跨欧、亚、非的罗马帝国开始由盛而衰,公元395年分裂为东、
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瓦解,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
制的出现。统治中亚和印度大部分地区的贵霜帝国,也从3世纪开始衰落,
分别为萨珊波斯王朝和笈多王朝所取代。
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基础,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从汉献帝初平元年 (公元190年)董卓之乱开始,在镇压农民起义中扩张了
军事力量的豪强军阀纷纷拥兵割据,进行了长期的混战,严重破坏了社会经
济,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割据的军阀中,曹操广招人才,实行了一
系列改革政策,因而发展了生产,壮大了力量,逐步统一了北方。建安二十
五年(公元220年),曹操死,曹丕代汉为魏文帝,分据东南、西南地区的
孙权、刘备也相继称号建国,形成了魏、吴、蜀三国鼎立的局面。公元 264
年,魏灭蜀。265年,司马炎代魏,建立了西晋王朝。太康元年 (公元280
年),西晋灭吴,至此,从汉末动乱了近百年的中国获得了统一,出现了太
康年间的繁荣。但西晋王朝是代表士族大地主利益的腐朽政权,统治阶级内
部争权夺利,导致了“八王之乱”(公元291—306年),使北方经济遭到严
重破坏,西晋社会内部潜伏的各种矛盾迅速激化。西北匈奴、鲜卑等少数民
族贵族又纷纷入侵,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晋怀帝被俘,西晋王朝覆亡,
中国又进入了南北长期分裂的时代。
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业 (今南京市)称帝,建立了东晋王朝。它是
西晋腐朽的士族特权政治的继续。士族阶级在雄厚的物质基础上,过着苟安
享乐的生活,各种现实矛盾继续发展。公元420年,刘裕代晋自立,东晋灭
亡。从刘裕代晋到公元589年隋统一,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史称南朝。南朝继续东晋的偏安局面,社会秩序比北朝安定,经济有了进一
步发展。在中国北方广大地区,西晋亡后,进入了五朝十六国时期,各族统
治者不断互相攻杀兼并,混战了100多年,使中原的经济和文化再次遭到惨
重的破坏。公元440年,北魏拓跋焘统一了北方。其后,北魏又分裂为东魏、
西魏,后来又分别为北齐、北周所代替。公元581年,杨坚代北周称帝,589
年灭陈,建立了统一的隋帝国,结束了南北朝分裂的局面。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随着社会的动荡、时局的变化,
社会思想和文学都有重大变化。汉代自武帝以来儒学独尊的局面已经瓦解,
封建阶级的一些传统的思想学说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思想界呈现出复杂纷
纭的局面。建安年间,曹操等人师商、韩之法术,刑名之说风行一时,同时
道家思想也逐渐抬头。曹魏末年,经过五弼、何晏、嵇康、阮籍等人的倡导,
老庄学说盛行,并形成政治倾向不同的流派。到了晋代,玄学大盛。玄学是
道家虚无思想恶性发展的结果,并与当时流行的佛教、道教合流,成为这一
… Page 76…
时期社会思想的主流。封建门阀士族阶层形成了享乐主义、纵欲主义的腐朽
的人生观。这种社会思潮和习俗,一直蔓延到整个南北朝时期,对文学的发
展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南北朝时期,北方各族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热衷
于利用汉族的封建文化,推尊儒学,儒家思想占有相当的地位,与南朝的情
况有别。统治者又利用佛教麻痹人民,因而佛教大盛。
魏晋南北朝文学丰富多彩,文采风流,诗赋盛行。既有继承汉乐府现实
主义传统的文学,又有以新的审美观进行的创作,也出现了文学批评专著,
文学进入自觉的时代。
建安文学是这一时期文人诗歌创作的第一个高潮,曹操、曹植、“七子”
和女诗人蔡琰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建安文学的独特风格被后世称之为“建
安风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是嵇康、阮籍,
虽然与“建安风骨”一脉相承,但因处于政治恐怖时期,其作品内容和表现
手法与建安时期有很大不同,带有更多的老庄思想的色彩。西晋太康时期的
文学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以陆机、潘岳为代表的多数作家的作品社会内容贫
乏,偏重雕章琢句。只有左思、刘琨继承了“建安风骨”的传统,创作出反
映社会现实的一些诗篇。西晋末年至东晋时期,玄言诗、游仙诗泛滥成灾,
直到东晋末杰出的诗人陶渊明的出现,才给窒息的东晋文坛带来光明和生
机。陶渊明的诗表现了对腐朽的士族社会的极端憎恶,反映了不与恶势力同
流合污的高尚品质和归隐田园的怡然情趣,独具风格,对后世诗歌产生了巨
大影响。南朝宋初,谢灵运写出了大量的山水诗,开创了山水诗一派,齐时
的谢眺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的山水诗。宋代的鲍照继承和发扬了汉乐府民歌
的传统,写了大量的乐府诗,抨击士族门阀制度,反映社会生活,成为当时
代表进步倾向的优秀诗人。他的七言和杂言乐府诗改进了七言诗的形式,对
七言诗的发展有重要贡献。齐梁时出现了“永明体”,开创了中国近体诗发
展的时代。梁陈时代,流行反映贵族宫廷荒淫生活的宫廷诗。由于统治阶级
的提倡,南北朝时期骈文畸形繁荣,只有在历史和地理之类的学术著作中,
散文有一定的发展,散文作品有《后汉书》、《水经注》、《洛阳伽蓝记》
等。南北朝乐府民歌则绚丽多彩。南朝民歌清丽婉转,多写男女爱情。北朝
民歌粗犷刚健,内容充实,《木兰诗》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魏晋南北朝时期
小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志怪小说以干宝的《搜神记》成就最高,轶事小说
集大成之作是《世说新语》。这一时期,文学批评获得了空前的成就。曹丕
的《典论·论文》对文学创作全面地提出了新的观点、准则、尺度,开创了
文学批评的风气。陆机的《文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