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文学评介丛书 东欧文学简史(上)-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妻活活埋进了墙壁。不久之后,一座世上最为辉煌的庙宇终于建成了。 

     这则表面上看来似乎有点残酷的神话却蕴含着一个深刻的主题:崇高的 

牺牲精神。理想的实现在任何时候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罗马尼亚人民深深 

地懂得这一点。在两千年的历史岁月中,罗马尼亚人民一直在同侵略者、同 

奴役者、同自然灾害抗争,一直在为争取国家的统一和独立而搏斗,因而这 

则以牺牲为主题的神话对他们便构成了特殊的意味。后来的许多大诗人,如 

爱明内斯库、布拉加、斯特内斯库等都曾从这则神话中汲取灵感,创作了无 

数优美的诗篇。 

      《羔羊》讲述了一个牧羊人的故事。有只羔羊连续三天三夜一棵青草地 

也没下口。摩尔多瓦牧羊人感到纳闷,便问羔羊为何不吃青草。于是,羔羊 

便向牧羊人透露了一个秘密。原来另外两位牧羊人看中了摩尔多瓦人的羊群 

和财产,正密谋要杀他。牧人听后毫不畏惧。他镇定自若地说倘若命中注定 

死路一条,那就请那两位密谋者在他死后将他埋在羊圈旁,这样他就能同自 

己的羊群朝夕相处,再在他身边放上一只风笛,这样他就不能时刻听到甜美 

的乐曲…… 

      《羔羊》涉及到了生与死、人与自然的关系。热爱生活的牧羊人一旦面 

临死亡,毫不畏惧。他觉得死完全可以变得同生一样美丽。他要通过死将自 

己融入大自然之中。达到了这样的境界,他便能极为坦然地迎接死亡。年青 

牧人对待自己的死简直就像对待一场婚礼。他邀请风、雨、草地、森林、河 

流乃至整个宇庙都来参加这场特殊的“婚礼”。这则神话曾给予灾难深重的 

罗马尼亚人民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 



                                        2 



     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罗马尼亚在漫长的岁月中一直被分为罗马尼亚、 

摩尔多瓦和特兰西瓦尼亚三个公国。这三个公国既各自独立,又始终保持政 

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密切联系。 

     当文艺复兴运动给西欧许多国家的文化注入勃勃生机的时候,罗马尼亚 

人却不得在顽强地抵抗着异族奴役者的文化侵略。直到世纪,罗马尼亚文学 

才初露端倪。各类编年史的出版,大量西欧和东方文学名著的翻译和改《写 

构成了十七世纪罗马尼亚文学的主要内容。 

     编年史作家中,“佼佼者”的美称当属格里高莱·乌雷凯和米隆·谷斯 

丁。 

     乌雷凯(约1590—1647)是第一位用罗马尼亚语撰写编年史的作家。他 

的主要作品《摩尔多瓦公国纪事》以生动、客观而又简练的文笔叙述了斯特 

凡大公领导人民英勇抗击入侵者的事迹。纪事中不乏精彩的片断。有一段这 

样写道: 



          这位斯特凡大公身材并不魁梧,性情却极为火暴。动怒时,随时都会让人流出一些 

     无辜的血:他常常在筵席上稍稍审判便一眼不眨地将人处死。 

          可另一方面他又是个品格优良的君主,勤勤勉勉,毫不懈怠,总是能恰如其分地处 

     理好各类事务,别人想不到的地方,他都会想到。说到战事,他可是位大师。一旦需要, 

     他便会身先士卒。沙场上只要出现他的身影,士兵们就没有一个敢后退一步。这也是他几 


… Page 70…

     乎百战百胜的缘由。 

          战败时,他从不气馁。知道自己跌倒后,他总会千方百计地重新站起,再一次战胜 

     敌方。 

          这位斯特凡大公下葬在他亲手建造的普特那寺庙时,举国上下,一片悲痛。 

          人们怀着极为沉痛的心情哀悼他,就像哀悼自己的父母,因为人人皆知斯特凡大公 

     是自己的救星,他一生都在为人民谋利益。 

          斯特凡大公逝世前,那年的冬天,冰冻三尺,真是前所未有。那年的夏天,大雨倾 

     盆,洪水泛滥,万物均被淹没。 



     乌雷凯的《纪事》具有历史、文学、政治等多方面的价值,对罗马尼亚 

文学的发展发挥了开拓性的作用。 

     另一位编年史家米隆·谷斯丁(1632—1691)紧接着乌雷凯的《纪事》 

写出了《自阿隆大公登基以后的摩尔多瓦公国纪呈》。此书记述了1595至 

1661年间摩尔多瓦发生的各种历史事件。谷斯丁的《纪事》具有回忆录性质。 

作者极善于从历史事件中发掘戏剧性情节,将原本枯燥的历史化为一则则娓 

娓动听的小故事,从而使读者捧起此书便爱不释手。 

     这一时期,欧洲和东方文学中的许多名著,如 《一千零一夜》、《伊索 

寓言》、《特洛伊的故事》等相继被译成了罗马尼亚文。一些译者还别出心 

裁,将某些外国作品改编成富有罗马尼亚特色的作品。在罗马尼亚文学尚处 

萌芽状态时,外国文学作品像一场场及时的春雨滋润着读者和作家的心田。 



                                        3 



     十八世纪,罗马尼亚文学在缺乏自由,常遭异族统治干涉的艰难情形下 

缓慢地发展着。 

     世纪初最具代表意义的作家迪米特里·康特米尔(1673—1723)是位曾 

受到伏尔泰称赞的博学多才的杰出人物。他在历史、数学、音乐、哲学、地 

理和文学方面均有建树,而且还通晓拉丁语、希腊语、土耳其语、法语、波 

兰语、意大利语等十多种语言。他的文学代表作《象形文字史》(1705)是 

罗马尼亚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小说特征的作品。作者用寓言的表达手法,揭 

露了两个公国贵族间你死我活的权力之争。他用狮子王朝和老鹰王朝来分别 

影射摩尔多瓦公国和罗马尼亚公国的统治阶级。书中还有代表作者本人的独 

角兽以及暗指罗马尼亚国君主的乌鸦等动物。《象形文字史》的问世标志着 

罗马尼亚文学的一大进步。 

     十八世纪,罗马尼亚文化生活中还发生了一件具有时代意义的大事,那 

就是阿尔迪亚尔学派的兴起。阿尔迪亚尔学派(又称“特兰西瓦尼亚学派”) 

是十八世纪末由特兰西瓦尼亚一些知识分子发起的一场带有启蒙主义色彩的 

思想文化运动。该学派的成员大都是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学者和作家。他们深 

入而广泛地探讨了罗马尼亚民族和语言的拉丁起源、统一性和连续性等问 

题。他们兴办教育,广泛传播人文主义思想,开展各类学科 (包括文学)的 

讨论,并著书立述以反映时代的潮流。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为萨米尔·米库— 

克莱因(1754—1806)、格奥尔基·欣开伊(1754—1816)、彼德·马约尔 

 (1761—1821),而文学方面的杰出代表则是依昂·布达依—德列亚努(1760 

—1820)。德列亚努曾在维也纳攻读过哲学和神学,并先后担任过教堂歌手、 


… Page 71…

译员、文书、法院参事等职。他在历史和语言学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英雄 

史诗《茨冈人之歌》被公认为他的文学代表作。史诗由十二章组成,主要描 

述十五世纪罗马尼亚国君主弗拉德·采佩什保家卫国的事迹。作者以极为真 

实的笔调既讴歌了君主发动人民英勇抗敌的无畏精神,又揭露了封建贵族贪 

得无厌、卖国求荣的丑恶面目;既赞颂了人民群众争取自由和独立的坚强意 

志,又批判了大众身上所存在的懒散、自私和妄自尊大等弊病。史诗的语言 

生动活泼,韵律富于变化,情节跌宕起伏,人物有血有肉,不愧为一部优秀 

的现实主义力作。 

     对于罗马尼亚文化而言,阿尔迪亚尔学派就如同“狂飙运动”之于德国 

文化,“百科全书派”之于法国文化,“启蒙运动”之于英国文化。 

     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初,在本国文学的基础尚未完全巩固之前,许多 

外来影响显而易见。在诗歌领域,出现了大量阿那克里翁风格的诗作。吟风 

弄月、谈情说爱一时成为诗人们追求的时髦。但很快一批真正有艺术感的诗 

人登上了诗坛。他们大都出身于豪门贵族,受过良好的教育,熟谙古希腊、 

古罗马的文学艺术,富有献身诗歌的精神。在这些诗人中,伏克雷斯库一家 

显得尤为突出。 

     伏克雷斯库一家三代都是诗人。耶纳基泽·伏克雷斯库 (1740—1797) 

从一开始就希望伏克雷斯库的子孙们“发展罗马尼亚语言/对祖国赤胆忠 

心”。在他创作的大量爱国诗和抒情诗中,短诗《花园中》常被人们津津乐 

道: 



          在一座花园中, 

          在一棵树干旁 

          我看见一朵花儿—恰似绚烂的光芒。 



          摘下它,它会枯萎! 

          留下它,我又惟恐 

          别人会将它采走。 



     这首诗据说是作者读了歌德的诗后,有感而发写的。诗人用象征的手法 

将一位热恋者错综复杂的心理表现得惟妙惟肖。 

     耶纳基泽的孙子杨库(1791—1863)是伏克雷斯库家族中最重要的诗人。 

他的诗歌创作路子很宽,抒情诗、叙事诗、田园诗、哀歌、颂歌等都写得十 

分出色。他是罗马尼亚古典主义诗歌的开拓者。 


… Page 72…

                           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文学 



                                        1 



     十九世纪上半叶,民族意识在欧洲的觉醒也直接影响了罗马尼亚历史和 

文学的进程。人民要求废除农奴制、实现祖国统一、摆脱异族统治的呼声日 

益增高。一批进步的知识分子顺应历史的潮流于1848年发动了著名的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尽管革命因奥斯曼帝国、哈布斯堡王朝和沙皇俄国的反革命武 

装干涉而遭失败,但它所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却波及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在 

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学者格尔奥基·拉泽尔(1779—1823)和格尔奥基·阿萨奇(1788—1869) 

充分意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他们费尽周折,分别在布加勒斯特和雅西创建 

了罗马尼亚语学校,从而为罗马尼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报刊的出现无疑是罗马尼亚社会和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1829年,著 

名作家依昂·海列亚德·勒杜列斯库(1802—1872)在布加勒斯特创办了《罗 

马尼亚信使报》。这是第一份罗马亚文报刊。海列亚德大力宣扬民族意识, 

积极译介优秀的外国作品,真诚培植后起之秀,成为十九世纪罗马尼亚文化 

界杰出人物之一。继海列亚德之后,历史学家米哈依尔·科格尔恰努于1840 

年创办了《达契亚文学》。当时的许多文学流派,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 

后浪漫主义都在这份刊物上得到了广泛的介绍。之后,又有《罗马尼亚蜜蜂》、 

 《思想、心灵和文化》等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