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当代文学史-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桑树的树根,一边彻悟到偶然性的妙谛。他的实存在他看来显得空虚,毫无 

意义;于是他决定写出一本书来,以便‘能回忆起他那毫无恶意的生活来。’” 

    罗康坦的经历是由一次次的失望连接起来的,为他的存在而辩护的理由 

一次次被否定了。他曾经试图写一位侯爵的一生,这位侯爵按字母顺序阅读 

市立图书馆的藏书,学问渊博,却酷爱鸡奸。他放弃了这个打算,制定了另 

一个计划,他将写“一个如钢一般美丽的故事,它将使人为其生存而羞愧。” 

在萨特笔下,人物与时间脱离了联系,没有欲望,而且,他不是随着情节的 

发展而使其形象越来越清晰,而是恰恰相反:形象愈来愈淡化,甚至让人怀 

疑他的自我的存在:“现在,当我说起‘我’的时候,我仿佛觉得空洞无物。” 

 《恶心》所描绘的,是一幅世界末日场景。其色调却是丰富多采的:机智的 

嘲讽与戏谑,幽默的对话,昏乱的幻觉与恶梦,公园长椅或花园小径上的沉 

思玄想。福楼拜和普鲁斯特的小说传统被瓦解,有人甚至说《恶心》“也许 

标志着小说的末日”,实际上它也显示着新的转机。 

    在小说集《墙》中,集中了一批精神错乱、性反常和背信弃义的形象, 

中篇小说《一个厂主的早年生活》以准确的细节描写和跳跃式的、大刀阔斧 

的情节安排写出了一个资本家的成长过程。主人公吕西安在他所处的环境的 

培育下,精神空虚,疑虑重重,被恋母情结、同性恋、存在的虚幻感所困惑, 

毫无英雄气概,但他却要担当起父亲开创的事业。《自由之路》、《理智之 

年》,《延缓》继续探索人突破困境的可能性,在手法上更多借鉴乔伊斯、 

卡夫卡、福克纳、多斯·帕索斯的手法,但始终未能获得萨特本人满意的效 

果。这使他最终放弃了长篇小说的创作,而移其心力于戏剧。 

    戏剧。萨特热衷于写剧本,并不像莫里哀或莎士比亚那样,对舞台艺 

术情有独钟,而是出于一种强烈的“介入意识”。戏剧是接触公众的最直接 

有效的方式,这一点在他1941年被关押在战俘营时就已深有体会了。那时他 

写了一个关于圣诞节故事的剧本,深切感受到戏剧震撼心灵的魅力。  1943 

年《苍蝇》上演成功,他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剧作家生涯。他共写了11部剧, 

对战后法国剧坛起着决定性影响。 

     《苍蝇》(1943)取材于古希腊神话,写王子俄瑞斯特斯战胜天神朱庇 

特,铲除篡位的暴君,报杀父之仇的故事。俄瑞斯特斯最后引走了经天神点 

化,能使人产生负罪感的苍蝇,恢复了城邦的自由,暗示人民终将觉悟,法 

西斯统治不会长久。 

     《禁闭》(1944)展示的场景如地狱般阴森可怖,二女一男同处一室, 

他们的亡魂不改生前本性,互相算计、倾轧,男主角喟然长叹:“他人即地 

狱。”这句话成为存在主义的名言。 

     《死无葬身之地》(1946)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游击队员的牢狱生 


… Page 11…

活,这是作者第一部正面表现社会政治问题的剧作。几个游击战士,包括一 

位姑娘和她15岁的弟弟被轮流拷打,要他们供出游击队队长,将要轮到这位 

少年受刑时,同志们怕他经不住折磨,先把他掐死了。戏剧冲突如勇士引弓, 

蓄满了爆发力,人物个性突出,舞台效果非常强烈。 

      《恭顺的妓女》(1946)写美国白人种族主义者对黑人群众的岐视和迫 

害,并揭露白人议员的伪善面目。女主角最后被种族主义者迷惑,为凶杀犯 

作伪证,并投入其怀抱,表现出种族主义对黑人的精神腐蚀。 

      《魔鬼与上帝》(1951)写一位冒险家式的古代暴君格茨的一段精神历 

程:他本来要屠杀一座城市的全体居民,却忽发奇想要从此改恶从善,他把 

土地分给农民并建起一座幸福的城市。但他的懿行善举却加剧了农民的反 

抗,他的所有计划都陷于混乱。于是他重下决心:独自与所有人作对。 

     除此而外,他的重要剧作还有《肮脏的手》(1948)、《涅克拉索夫》 

 (1955)、《阿尔托纳的幽禁者》(1959)等。 

     萨特的所有剧作都是为了打动观众,不是通过舞台表现形式的创新,而 

是通过对特定情境的挖掘。“自由在不同境况中作出自我选择”,通过在独 

特境遇中人所做出的选择来刻画人物,塑造性格。比之他的小说,他的戏剧 

同现实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人物的生活态度也更为积极。人要逃脱生存中 

的空虚,只能积极地介入生活,舍此无它。人在自己的生存境遇中作出选择, 

并付诸行动,那么他就会获得一个富足的实存,否则,只能陷于无可挽回的 

虚无之中。 

     萨特不仅是个艺术家,他还是一位出色的政论家,一个激情洋溢的战士, 

他始终关注并越来越关注现实政治问题。由于不断在公开场合发表演说,他 

数次被当局传讯,但未受到深究。戴高乐总统提及此事时曾说:“我们可不 

敢逮捕当代的伏尔泰!” 

      (2)西蒙娜·德·波伏瓦 

     波伏娃 (1908~1986)的名字与萨特紧密相联,他俩是一对亲密无间的 

伴侣:既非夫妻、也非情侣,却共同组成一个无法分割的精神实体。他俩1929 

年相识,正是意气风发之时,精神上天马行空,生活上自由不羁,对一切未 

知领域都乐意一试,萨特甚至注射了引起精神病态的致幻剂。自我选择,自 

我设计,自我塑造,由生存状态的自由选择进而上升到哲学意义上的自由选 

择,自由选择哲学的确立又使他们更加无视社会习俗与陈规,在性爱上的表 

现最为突出:他俩最初结合就是一种协约关系——同居而非结婚,各人享有 

充分的性自由,萨特从不拒绝别的女性的诱惑,波伏瓦也曾在与萨特保持关 

系的情况下两次公开有过情人。萨特甚至公开把波伏瓦的学生纳入他俩的生 

活圈子,建立了“三重奏”生活,从1937年萨特的《墙》发表起,他俩进入 

了文学上的自我表现时代。萨特写了一系列小说和剧本,波伏瓦也发表了许 

多重要著作:《女宾》(1943),《他人的血》(1945)、剧本《吃闲饭的 

嘴》 (1945)、《人总是要死的》(1946)、《存在主义与各民族的智慧》 

 (1948)和《第二性》(1949)。50年代起,他们进入了“介入”阶段,将 

存在主义自我选择哲理运用于社会斗争的实践。波伏瓦写出了她的重要小说 

 《名士风流》和卷帙浩繁的《回忆录》,包括《一个循规蹈距的少女的回忆》 

 (1958)、《年富力强》(1960)、《势所必然》 (1963)和《归根到底》 

 (1972)。 

    作为一个抱负不凡的女性,波伏瓦对女性问题的思考独有会心。1949年 


… Page 12…

出版的《第二性》,系统论述了女性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发展过程,女性的 

社会地位和妇女解放的途径,现已成为“妇女研究”的经典著作。她指出: 

 “女性并非生而为女人,女人是变成的。”因此,女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 

创造与男子平等的未来。她的 《回忆录》以她本人为个例,提供了一个反抗 

传统与习俗,追求独立自由的女性形象,同时也显示了一个存在主义者在一 

个确定领域的自我选择。 

     波伏瓦的文学与生活高度统一,她注重真实性,鄙弃“优美文笔”。《女 

宾》被视为“玄学小说”的代表作,通过对弗朗索瓦兹和格扎维埃尔这两个 

对立人物的描写,刻画出一种头脑清醒、性格刚毅并略显粗鲁的妇女形象; 

 《人总是要死的》创造出一个长生不老的传奇人物福斯卡,让他经历了欧洲 

六百年风云变幻的历史过程,并让他忍受着比死亡更为痛苦的绝望的折磨; 

 《官员》(1954)写战后知识分子的希望和幻灭感;《名士风流》是自传体 

小说,也以文笔质朴有力,思想深沉见长;《吃闲饭的嘴》则以“我为人人” 

这一命题为主旨。 

     波伏瓦以其惊世骇俗的一生和风格独特的作品为存在主义提供了范例。 

80年代以来,她声誉日隆,其作品正在赢得越来越多的读者。 

      (3)阿尔贝·加缪 

     加缪 (1913~1960)生在阿尔及利亚,出身贫困,父亲是个管酒窖的工 

人,在他几岁时就死在了战场上。他17岁时患肺结核,身体一直不好,对人 

生的艰辛与世态的炎凉颇有感受。他早年组织过剧团,也写过剧本,一面进 

行文学操练,一面对社会人生的诸多基本问题进行寻根究底的思考。他写得 

很少,一生的主要作品除了小说 《局外人》(1942)、《鼠疫》(1947), 

散文《西绪福斯的神话》(1943)、《反抗的人》(1951)以外,就是《误 

会》(1944),《卡利古拉》(1945)和《戒严》(1948)、《正义者》(1949) 

4部剧作。但这为数不多的作品已经奠定了他在20世纪法国文学中的地位。 

     他不仅荣获1957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而且身不由己地成了战后整个一 

代人的精神导师。 

     加缪认为,“伟大的作家必定是哲学家”。这正好是他本人的写照。他 

写作不为自娱娱人,也不求文辞华丽,引人入胜,而是以深刻而独到的思想 

打动人心。他思考的中心问题是人的存在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问题,他的作品 

正是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对这一思考的形象表达。 

     加缪认为,现实世界不合理、不完满,不是人的家乡,人与这个世界不 

协调,有陌生感。如同演员与舞台背景脱节,人也与其生活脱节。世界对人 

的呼唤始终保持沉默。荒诞即由此产生。 

     在哲学随笔《西绪福斯的神话》中,加缪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众神判 

决西绪福斯把一块巨石从山脚推上山顶,滚下来再推上去,永无休止,这没 

有尽头的苦役就成了西绪福斯生活的全部内容。在加缪看来,人的生存状况 

正类同于此,而人的生存意义也正表现在这里。面对荒诞的命运,人应当保 

持“清醒意识”,不逃避,不为其所压倒,昂起高傲的头,藐视其淫威,在 

对命运的反抗中,使精神得到充实。 

      《局外人》中的莫尔索,可以说是生活在人间的西绪福斯。他是个公司 

的小职员,被无聊、卑琐的日常生活所包围。他在海边莫名其妙地开枪打死 

了一个阿拉伯人,受到控告、审判和舆论谴责,他被笼罩在荒诞之中,而公 

众不觉其荒诞,对荒诞习以为常。莫尔索非常清楚他的处境:“我看上去一 


… Page 13…

无所有,但我对自己,对一切都有充分把握,我对自己的生活以及即将到来 

的死亡,完全了如指掌。”他对生活已经彻悟,保持着“清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