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当代文学史-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女子汉娜同他配合默契,后来成了情人。索尼与汉娜一起看电影,被儿子 

威尔撞见,他从此失去了儿子的爱。女儿和妻子也相继参加了革命,但这一 

家人的内心创伤却再也无法愈合了。 

     索尼与汉娜的性关系既表现了他在政治上寻求知音的企图,也表现了他 

做为一个男人的生物性扩张的欲望,而在他的潜意识中,一个受种族歧视的 

黑人男子与一位尊贵的白人女子同床则是对种族主义的一种否定。威尔饱受 

种族隔离制度的欺凌,对白人充满了怨恨,他对父亲与白种女人的奸情十分 

厌恶,但是他在梦中的艳遇却全是白种女人,他还常对着金发女郎的裸体像 

手淫,黑人女子则从来与此无缘。对白人的仇恨与嫉妒交融于一处,现实中 

受压迫受凌辱,便在性幻想中加以补偿,这是相当一部分黑人的心理。作者 

的笔触可谓细腻而深刻。 

     戈迪默被认为是反种族主义的战士,但是反种族主义不是她作品的全部 

内容。她认为写作是“探寻生活的方式”、“保持艺术独立,运用自己的洞 

察力……永远也不要让自己成为宣传家。”只有这样才能接近真实,而真实 

是语言的终极状态,也是作家追求的最高境界。 



                          7。纳吉布·迈哈福兹 



    迈哈福兹(1911。12。11~)生于开罗最古老的区域之一——贾马利亚区, 

父亲是个虔诚的穆斯林,对国家和民族有一腔热忱。1919年开罗爆发反英斗 

争,迈哈福兹在自家屋顶的平台上观看怒潮般的群众游行场面,留下深刻印 

象。1930年他进入埃及福阿德大学(现开罗大学)文学院哲学系学习,从1932 

至1935年间他在杂志上发表了40余篇有关哲学、心理学、神学、美学方面 

的文章。大学毕业后他在埃及宗教基金部和文化指导部工作,曾任电影局局 

长和文化部顾问。1971年退休后一直在《金字塔报》任专栏作家。 

    迈哈福兹的文学创作主要集中在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上。他认为在所 

有艺术形式中,小说是最自由的品种。他的第一部作品是短篇小说集《疯语》 

 (1938),接着出版了长篇历史小说三部曲:《最后的遗嘱》(1939)、《拉 


… Page 107…

  采贝斯》和《特伊拜之战》。 

       40年代中期以后,他的创作转向了现实题材,从1945至1949年间,先 

  后出版了《新开罗》、《汗·哈利里》、《米达格胡同》、《海市蜃楼》、 

   《人生的始末》几部长篇小说。50年代他出版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三部曲《宫 

  间街》、《思宫街》、《甘露街》,这部巨著于1957年获埃及国家文学奖。 

  60年代以后他继续保持着创作势头,几乎每年都有作品问世。至80年代末, 

  他已出版了近50部中长篇小说、剧本和短篇小说集。1988年,瑞典学院授 

  予他该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认为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适用于全人类的阿拉 

  伯叙事体艺术”。 

       迈哈福兹没有到过西方,领取诺贝尔文学奖这样荣耀的事,他也由于健 

  康状况而未亲自前往。但这并不妨碍他对西方文学的广泛了解。俄国、法国 

  和英国的文学大师,尤其是托尔斯泰、契诃夫、陀思妥也夫斯基对他有着深 

  刻的影响,这种影响集中表现为对自由的追求。他认为他的作品的最基本精 

                                                                ① 

  神就是自由,他要表现的是“人从一切桎梏中获得解放”。人对自由的向往 

  与追求同现实的强烈反差,激起了他涌泉般的创作灵感。关注埃及现实,写 

  当代生活,这是他的重要原则。“你为你的世界工作,就像你会活一辈子; 

  你为来世工作,就像你明天就会死去。”② 

       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最后的遗嘱》也是埃及文学史上民族历史小说的 

  真正开篇之作。小说以古代法老胡福的时代为背景,却无意复述历史,其中 

  除最主要的历史事件外,情节基本上都是虚构的,对一些重要历史事实也作 

  了完全相反的描写,比如胡福本应传位于他的儿子哈佛拉,小说却写他传给 

  一位勇敢、坚强、热情、忠厚的王室以外的青年。历史只提供一个基本框架, 

  其精神的血脉则完全是当代性的。 

        《雨中情》以1967年埃以战争为背景,当时在战局对埃及极为不利的情 

  况下,迈哈福兹连连发表政论性文章,激励埃及人民振奋精神,为收复失地 

  而英勇奋战。在大声疾呼之余又创作了这部小说,对战时埃及社会的人生世 

  相进行深入描绘。“雨中情”的“雨”是指炮火连天,枪林弹雨的环境,“情” 

  则主要是指一批不顾民族危亡的男女醉生梦死的生活,其中通过放映色情影 

  片诱骗女孩子的摄影师,利用职务之便污辱演员的电影导演,追求金钱和变 

  态性爱的老鸨等都刻画得入木三分。作者要以“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 

  犹歌舞”的现实来惊醒麻木的人们。 

       迈哈福兹最钟爱的是他的“三街”:《宫间街》、《思宫街》和《甘露 

  街》,这也是公认的他的代表作。这个三部曲所展现的是自1917年至1944 

  年间埃及社会生活的广阔画面,它以一家三代人的经历,真实地反映了 30 

  年间埃及社会的动荡和变化。迈哈福兹历来认为文学应成为社会发展的晴雨 

  表,应有助于读者了解社会发展的历史,这部作品正是他这一创作思想的卓 

  越体现。 

        《宫间街》的中心人物是开罗的普通商人阿卜杜·贾瓦德。他以绝对权 

  威主宰着自己宗法制的家庭,但是世道在变,子女们各自在寻求自己的生活, 

  他们不顾父亲的恐吓和惩罚,设法挣脱束缚,独立做人,贾瓦德深感痛苦和 

  迷惘。儿子法赫米在游行时遭枪杀,他的死象征着反叛的年青一代面临的艰 



① 《世界著名作家访谈录》,第222 页。 

② 《世界著名作家访谈录》,第222 页。 


… Page 108…

险的道路。贾瓦德逐渐明白旧式的权威已无法限制今天的青年人,只好向儿 

女们让步。 

      《思宫街》中,小儿子凯马尔继承了哥哥法赫米的观点,但他并不像法 

赫米那样投身民主运动,只情愿做一个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旁观者。而孙子一 

辈则充满了政治热情,他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加入共产党,立志为民族解放 

斗争献身。但也有一部分青年人加入了反共的“穆斯林兄弟会”。 

      《甘露街》的主人公是贾瓦德的小外孙艾哈迈德。艾哈迈德在小学里教 

书,同时为进步刊物撰稿,他结识了印刷工人的女儿苏申,结为伴侣,一起 

为民族解放而工作。艾哈迈德后来被捕入狱,他对此十分坦然,因为“人类 

所以比其他动物优越,就是他能够真正按照自己的选择和意愿自我牺牲”。 

他走的是他自己愿意走的路,他在人格上精神上是自由的。 

     迈哈福兹有深厚的哲学功底,他的作品在社会政治事件、人物的遭逢际 

遇背后总是潜伏着一层对生命的价值、死亡的意义等基本问题的思考,因而 

显得意蕴深厚。 



                             8。沃莱·索因卡 



     索因卡(1934~ )出生在尼日利亚西部的阿贝奥库塔城,是约鲁巴族人。 

阿贝奥库塔意即“岩下”,一条以奥贡神命名的大河穿城而过,河边的山岩 

上则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奥贡神在索因卡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他称之 

为“我们的创造和毁灭之神、诗歌和冶炼之神”。索因卡的父亲是一所教会 

小学的校长,母亲也出生于一个基督教家庭,这使索因卡从小深受基督教文 

化浸润。索因卡3岁上学,4岁已能说流利的英语,英语和约鲁巴语同时伴 

随他长大,《圣经》典故和约鲁巴民间千奇百怪的精怪灵异故事在他心中交 

织成五彩斑斓的图画。18岁时他考入尼日利亚最高学府伊巴丹大学,两年后 

转入英国利兹大学英文系。瑞典学院1986年在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时称赞他 

具有“广阔的文化视野”,这与他早年跨文化的经历有直接关系。 

     索因卡才思敏捷,至今已出版长篇小说《痴心与浊水》(一译《阐释者》 

 (1965)、《混乱的岁月》(1973),自传《人死了——狱中笔记》(1972)、 

 《在阿凯的童年生活》(1981),诗集《伊当里及其他》(1967)、《狱中 

诗抄》 (1969)、《地穴中的梭子》(1972)和文艺论著《神话、文学和非 

洲世界》 (1976),但他用情最专、成果最大的还是戏剧。 

     索因卡在利兹大学期间,学生戏剧活动十分活跃,欧洲的古典和现代剧 

作被大量搬上舞台,他怀着浓厚的兴趣参加了学生剧团,潜心研究导、表演 

艺术,大量阅读剧本。大学毕业后他在伦敦皇家剧院任过两年剧本审稿人, 

正值奥斯本、韦斯克、贝克特等戏剧家的作品纷纷在此首演,又给他提供了 

一个研修戏剧的绝好机会。这两年中他的《沼泽地居民》和《狮子和宝石》 

相继在伦敦和伊巴丹上演,已开始在戏剧舞台上崭露头角。1960年回国后, 

他先后组建了“1960年假面具”剧团和“奥里森剧团”,在导演、表演的同 

时创作了大量剧本,主要有:《裘罗教士的磨难》(1960)、《森林之舞》 

 (1960)、《强种》(1964)、《路》(1965)、《疯子和专家》(1971)、 

 《死神和国王的马弁》(1975)、《文尧西歌剧》(1977)和《巨头们》(1984) 

等大量讽刺剧。 

      《沼泽地居民》写独立前尼日利亚沼泽地带的农村生活。青年人进城找 


… Page 109…

出路,归来时两手空空,而农村中日益猖獗的封建势力和严酷的生存环境又 

迫使他们掉头而去,再次投奔罪恶的城市。剧中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的忧郁、 

愤慨和对未来的迷惘。 

      《狮子和宝石》是一出轻松活泼的喜剧,主要的对白采用自由体诗句。 

写夸夸其谈、醉心西方文明的小学教师和妻妾成群、精明世故的老酋长同时 

追求村里的漂亮姑娘希迪,最后老酋长如愿以偿。在处于空泛的口号阶段的 

新文明与根深蒂固的传统势力之间,务实的姑娘选择了后者。剧本在流畅的 

诗句中间穿插了不少载歌载舞的场面和以哑剧形式演出的戏中戏,人物性格 

与情节安排都颇有喜剧性,全剧洋溢着天真烂漫的青春气息。 

      《裘罗教士的磨难》是一出短小精悍的讽刺喜剧,其中的裘罗教士自称 

先知,广收门徒,实际上是个江湖骗子。但他人情练达,又机智善变,以至 

从市民到议员的各色人等纷纷入彀。非洲传统的宗教仪式和基督教仪式在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