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Page 13…
无所有,但我对自己,对一切都有充分把握,我对自己的生活以及即将到来
的死亡,完全了如指掌。”他对生活已经彻悟,保持着“清醒意识”,知道
自己应采取的态度就是“冷漠”。
母亲今天死了。也许是昨天死的,我不清楚。……很可能昨天已经死了。
这是 《局外人》开头的一段,最能刻骨铭心的母子之情,已被他淡然处
之了。
对满天星斗的夜晚,我不存任何幻想,我第一次向着世界可爱的冷漠态
度公开我的心胸。我觉得它和我一样,对我很友好。我认为我过去是幸福的,
现在还是幸福的。
这是《局外人》的最末一段。莫尔索被判极刑,面对死亡,他心静如水。
肉体生命对人只有一次,而他漠然置之了。对冷漠的世界保持冷漠的态度,
没什么不公道,因而他在告别人世时感到自己是幸福的。
同样的或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剧本《误会》和《卡利古拉》中。在《误
会》中,若望回到故乡,准备接母亲和妹妹到富裕的海边,而渴望到海边去
的母女为了筹备川资谋财害命却误杀了自己的亲人。故乡成了人的陷阱,这
是令人心寒的现实世界的荒诞。更令人震惊的是,女儿玛尔塔事后冷漠而残
忍地说:“即使认出他来了,事情也不会有丝毫改变。”面对荒诞的世界,
她的态度是:“及时加入顽石的行列。”《卡利古拉》中的罗马皇帝为了使
麻木的大众对荒诞的境况有所觉悟,便把荒诞推向极端,以暴虐的杀戮来惊
醒世人。玛尔塔和皇帝采用的是以恶抗恶,以暴抗暴的态度。最后,一个自
杀,一个被刺。这是一条自我摧毁的道路。
在《鼠疫》里,作者开始探索一种超越个人介入的反抗方式。荒诞的象
征是鼠疫流行。奥兰城面临毁灭的危险,灾难使人们不同程度地感受到了共
同的爱和恨,攻击的矛头集中指向了上帝建立的秩序,因为它创造了一个“孩
子们在其中备受折磨的世界”。在集体反抗下,恶被制服了,人摆脱了荒诞,
但是无法否认的是:人不能根除荒诞。
面对荒诞继续寻求对策,加缪又写出了《正义者》。这部剧取材于1905
年俄国革命中一次真实的暗杀事件。荒诞在这里具体化为沙皇的黑暗统治,
反抗者对现实的荒诞和应采取的态度都非常清楚,但他们的行动为道德方面
的考虑而延宕:卡利亚耶夫在准备向大公乘坐的马车掷炸弹时,发现他身边
坐着几个孩子,便犹豫了。但他在下一次完成了任务,也使自己走上了绞架。
暗杀是一种罪恶,但它“既不可饶恕,又不可缺少”,卡利亚耶夫为了事业
当了杀人凶手,而绞架使他洗净了自己手上的血。作者围绕着这次暗杀活动,
探讨了反抗行为的道德和价值问题,从只求精神胜利的虚无主义过渡到了反
抗的人道主义。作为剧本,这部作品情节线索简洁紧凑,冲突极具内在力量,
人物性格也棱角分明,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和道德力量。
加缪所谓荒诞与萨特所谓恶心都是对存在的感受,萨特强调选择,诉诸
行动,加缪强调反抗,反抗的前提是对荒诞的清醒意识和藐视态度,生存的
意义就在于不懈的反抗之中。加缪的人生哲学更强调此时此地,对生活说
“是”,对未来答“不”,任何一种命运都可以是对人的馈赠,只要全力去
穷尽它。对于意识到荒诞的人来说,重要的不是生活得最好,而是生活得最
多,穷尽既定的一切,穷尽自我,人就能在这毫无意义的悲剧世界里获得幸
福,发现价值,取得胜利,而不寄希望于未来,更不相信什么来世。义无反
顾地生活,用精神,用身体,这就是荒诞世界中的当代人。
… Page 14…
3。荒诞派文学
当存在主义文学方兴未艾之时,一股新的文学思潮在巴黎舞台上涌起,
并迅速扩散到欧美各国,成为五六十年代西方剧坛最具活力的一个流派。这
股潮流以尤内斯库《秃头歌女》(1950)的上演为发端,以贝克特的《等待
戈多》(1952)及阿达莫夫、热内和品特等人一系列惊世骇俗的剧作为代表,
引起戏剧界和批评界极大关注。1961年马丁·艾斯林出版研究专著《荒诞派
戏剧》,从理论上予以总结和概括,从此“荒诞派”名称流行开来。
荒诞派作家本无意于艺术结盟,开创流派。他们没有组织,没有宣言,
每个人都自以为独立不羁,与众不同,但是他们的作品却敏锐地反映“西方
世界里他们很大一部分同代人的偏见与焦虑,思想与感情”,并且共同创立
①
了“一种新的,发展中的舞台程式”,具有基本一致的思想艺术特征。
荒诞派文学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即认为人类生活从虚无中来,经历
痛苦与荒诞的存在后又结束于虚无;人都是孤立的,无法沟通,也得不到救
助,外部世界也是个毫无意义的存在,人生存的周遭环境已严重物化,人为
物役,丧失了主体性;人与自我的关系也呈荒诞状态,人在不可避免地成为
非人。在卡夫卡时代,人变成虫子尚属个例,而当今世界人们则成群结队变
作犀牛。虚无是荒诞派作家最痛切的感受:“人被切断了他的宗教的,形而
上学的以及超验主义的根源,人就失落了;他的一切行为都变得毫无意义,
十分荒诞,毫无用处”(尤内斯库语)。当然这“一切”不包括文学艺术。
在一个毫无意义的世界里试图为其毫无意义的存在找出意义来,这就是荒诞
派文学的存在理由。
荒诞派文学是以反传统的姿态登上戏剧舞台的,因此其艺术程式有许多
新特点:
(1)以荒诞的形式表现荒诞的内容
荒诞派的主题是人类在荒诞处境中的抽象的苦闷。作家们认为,既然荒
诞是世界的本质,非理性是艺术表现的核心内容,那么有章可循的,因果相
联的旧程式就不能真实地表现它,而只能以与之相应的荒诞形式来表现。内
容的荒诞与形式的荒诞高度一致,再现一个完整的荒诞世界。
(2)“反戏剧”的手法
完整的故事情节,贯穿的动作线和一浪高一浪的戏剧冲突是传统戏剧的
要素,而在荒诞派的舞台上却是杂乱而破碎的形象,互不关联的片断。看不
出首尾和起承转合,人物如木偶,笨拙而呆板,道具则被赋予了超常的表现
性;台词如梦呓,前言不搭后语,颠倒重复。人、人的语言、人的形象与故
事均无关紧要,只有物和摆布人的外部力量在肆虐。
(3)以喜剧表现悲剧
荒诞派戏剧很少以沉著庄重的面貌出现,相反,充斥舞台的是大量滑稽
戏谑的成分:《未来在鸡蛋里》的主人公不断下蛋,直至鸡蛋堆满舞台;《椅
子》里的演说家是哑巴;《秃头歌女》中的夫妇相见不相识都是效果明显的
喜剧场面,却又无不是在表现对荒诞处境的直觉。在荒诞派看来,“只有喜
剧才能给我们力量去承担存在的悲剧”,“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不过是同一
① 伍蠡甫: 《现代西方文论选》。
… Page 15…
情势的两个方面”。
60年代中期以后,荒诞派戏剧在法国已呈颓势,然而在北美、南美和亚
洲却在产生持续不断的反响。
(1)塞缪尔·贝克特
塞缪尔·贝克特(1906。4。13~)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却长期居住在法
国,兼用英、法两种语言写作。他像萧伯纳、王尔德和叶芝一样,出身于中
等收入的新教徒家庭。14岁时进詹姆士一世所创建的波多拉皇家中学就读,
后来在都柏林三一学院获文学士学位。1928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教英语,
结识了詹姆斯·乔伊斯。他尝试翻译乔伊斯的作品,未果,又开始研究普鲁
斯特,1931年出版了专著。他也在三一学院教过两年书,但马上就厌倦了,
辞了职,“不断地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这使他后来的作品中充满
了孤独的流浪汉和漫游者形象。
同詹姆斯相处的日子里,他曾笔录过詹姆斯口述的《芬尼根守灵》的部
分章节,但他俩都不太活跃,常常枯坐良久,相对无言。贝克特生性孤独,
他总想“重新躲进胎膜,永远呆在黑暗里”;詹姆斯的女儿热烈地爱着他,
可是被他那灼人的冷漠深深伤害了。1937年他在巴黎,有个向他讨钱的乞丐
捅了他一刀,扎破了肺。他痊愈后到监狱去看望那位凶手,问为什么要捅他
一刀,凶手漠然答道:“我也不知道,先生。”
贝克特早年主要写小说,有《墨菲》(1938)、《瓦特》(1942)、三
部曲《马洛伊》(1951)、《马洛纳之死》(1951)和《无名的人》(1953)
等长篇小说。50年代以后着重写剧本,作品有《等待戈多》(1952)、《结
局》(1957),《那些倒下的人》(1957)、《最后一盘录音带》(1960)、
《啊,美好的日子》(1963)、《喜剧与小戏数种》(1972)等。
1969年,瑞典学院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贝克特,理由是“他那具有新奇
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贫困境地中得到振奋”。
《墨菲》以寻找为主题。主人公墨菲流亡伦敦,为取悦女友而寻找工作,
其他的人则寻找他。墨菲在疯人院里当上看守,算是找到了自己的生存方式,
后来他却在那里自杀了。尸骨火化后,骨灰随即被混在“烟蒂、唾沫、呕吐
物”中扫走了。传统小说的观念被全面背弃,乔伊斯和普鲁斯特的主观叙事
方法则得到充分运用。在《瓦特》等其他小说里,流浪代替了寻找,等待又
代替了流浪。人物的活动场所越来越小;由荒原、海滩到房间,床铺,门口
的水桶,人物的身体越来越糟;流浪者,病人,残废,残骸、到只剩一个脑
袋,一张嘴;小说的情节越来越不连贯。其中《马洛伊》被认为是20世纪的
杰作之一。
但是真正给他带来声誉,并使他的观念楔子般打入当代人精神世界的是
他的戏剧。1953年《等待戈多》在巴黎的巴比伦剧场首演时,赞赏者和反对
者各执一词,竟当场交起手来。结果它在这个剧场连演了400场,又挪到另
一个剧场继续演,在短短几年里这部剧被译成几十种语言,在欧美和亚洲各
国广泛流传。甚至那些关在监狱里的囚犯也从这部剧的演出得到了艺术享
受。
1957年11月圣弗朗西斯科(今旧金山)市剧团在圣昆丁监狱为1400名
囚犯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