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豕:家畜有关者。
石:矿物、石制物及其性质等。
酉:经酦酵之食物及有关之现象等。
弓:武器及有关之性质等。
角:角之部位、角制品及其功能等。
子:人际称谓及关系等。
鱼:鱼类与相关之词。
矛:武器工具等。
阜:与空间、环境有关之词及人类行为等。
邑:空间,地域及环境之词。
人:人之角色、关系、行为、现象等。
食:与食事、食物有关者。
气:各种气体。
心:心理感受、现象、状况等。左侧的心指状况,下部的心指感受。
手:手之动作、人体之动作及行为。
耒:农具、农作等。
口:口之部位,口部动作,发声等。
足:脚部名称、动作、行为、现象等。
马:与马有关之词类。
髟:体毛类及其性质。
耳:与耳以及听觉有关者。
廾:草类,菜蔬等植物。
革:皮革制品等。
羊:与羊有关之词。
山:与山有关之形容词、名词等。
女:与女性有关之名词,形容词等。
纟:与纺织有关之词或具有纠结性之状态词。
田:与土地有关之词。
黑:与黑暗及黑色有关之词。
囗:与空间范围有关之词。
言:与语言有关之词。
以上仅略述概要,根据字码只需要一个位(开或关),就可以达到分类的目的,全世界大概也只有中文及仓颉码可以做到。如果我们不加以利用,将之发扬光大,岂不是愧对祖先?
西方是分裂性的文化,是以假设、分析、求证为思维的指导方针。世事越分越细,细不见得能明,但是细分的结果,派别观念越来越多,彼此之间的相同性反而越来越少。这点可以由知识分类、政治制度、人种区分得到明证。
中华文化是综合性的文化,是以假设、归纳、应用为思维的圭臬。中国人只求外表的统一,含糊的认知,不确定的象征。千古以降,读书人但求“读书不求甚解”、“得意而忘言”,以同统异。是以知识上崇儒,政治上忠君,人种上同化。
这种分别正是概念的认知问题!今人学了西方的观念,半通不通,便将自己全盘否而定之。谈意识太麻烦,不如举个例,看看西方的菁英是怎么分析语文?又得到什么结果?如果这样还不能拾起文化的自尊心,不妨等西方开始汉化时,再回头也不迟。
西方学者经过二十余年的摸索过程和错误经验,自然语言的研究者,由最初利用关键词或纯文法的比对方式,如今已改用概念分析法,其中耶鲁学派的 Roger Schank 所提出的理论,是当前的主流之一。
他的目标是设计出一个“会听故事”的程序,也就是说,它所需要知道的常识和字汇,都局限在一个范围内(西方尚无人敢尝试做一个有“一般用途”的自然语言系统)。
他的构想是把所有的行为动作词,分析归纳成若干个基本概念。其它则类分为动作者,目标物等。输入的语句经过程序的剖析后,即转化为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共有11类(现已扩充,但我在中文结构中归纳出的,已有一千个,包括前章所列举的概念分类),如ATrans 指所有权的转移(给、拿、买等),PTrans 指物体的位移,(走、骑、放等), MTrans 指信息的传递(说、写、听等),MBuild指信息处理(如想、思考等),INgest 指进食行为(吃、喝、饮等)……; 以下且举一实例说明:
输入:他卖给我一本书。
内部结构:
动作: ATrans
动作者:他
物: 书 动作: ATrans
到: 我 动作者:我
从: 他 物: 钱
到: 他
从: 我
输出:
1。分析:我给了他钱,他给我一本书,我买了他的一本书,我付了他书钱。
2。推理:我有了一本书,他有了钱,我想要他那本书,他不再需要那本书,
我会看那本书,他需要钱。
假设常用的英文字汇有一万一千个,只有十一个类别,这表示每一类中有一千个字汇概念相同,无法区分。就算目前已扩充到一百个类别,只要不是每个字的定义,都有别于其它的字,计算机就无法真正了解和使用自然语言。
再看输出有分析,有推理,好象说得很清楚,可是因为字义界定不明,达不到真正的理解。事实上西方学者自己也承认,对“人工智能”还在“学习了解”阶段,尚无可行的理论。(Schank的理论,此处限于篇幅和主题,只做简单说明。坊间有关人工智能书籍中“语意理解”部分,必会介绍他的方法,读者若有兴趣,请自行阅读。)
如果以中文概念来分析,“他”是“人”,(人字旁+定义),“卖”则是一种“商业行为”,(贝字旁+定义,商业行为之一,即为金钱与物的交易),“给我”是指“受者”,“一”是数量,“本”是形容有信息内容的“量词”,对象物为“书”。
输出:“他”收了钱,“我”收了“书”,完成了一桩买卖。(全部资料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符,过程不过用了几百个字符的程序而已)。
由此可证,他们的分析虽然不再完全根据文法,却也与概念无直接关系。这种做法,受限于设计者的能力,每一个字都必须辛辛苦苦地重建其结构。中文概念则早已建立在文字的形声结构中,充其量下点功夫整理即可。
在这个时代中,不论在经济、军事、文化上,也不管对象是国家、社会或个人,知识的运用都具有决定性的力量。然而,运用知识的仍然是人,人又受限于时、空,所以人类社会尚能保持某种程度的平衡。
然而,人类追求“自动化”的努力与梦想,古今中外,未曾一刻停止过。一旦在信息的处理上能成功地使知识运用自动化,则人类的社会结构势将引起空前的变化。
这种知识自动化,就是“人工智能”的目的之一。
因为人有智能,所以能运用知识,并借着知识的力量,达到人的目的。如果机器也能自动地运用知识,我们必须承认这种机器也同样具有“智能”。只是这种智能的初始是“人工设计”的,所以一般称之为“人工智能”。
有了人工智能的机器以后,基于机器记忆能力之强大,永远工作不休,处理事务准确迅速,成本低,效率高,很少发生“错误”。最可怕的,是“它”没有人性,只是忠实不渝地执行交付的任务。万一它在一个或一群人的支使控制下,很可能国际均势消失,对人类社会造成永难弥补的伤害。
职是之故,所有的工业先进国家,无不将人工智能当作最重要的攻关项目,全力以赴,唯恐落在他人之后。
所幸欧美工业国家之先进基础,建立在物质科技上,而“智能”却与物质无关,是一种“唯心”的、“经验”的领域。尽管多年来他们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迄今并没有任何实质上的突破。
这是一个民族、文化生存或淘汰的竞争时代,今天在物质条件上,我们是弱者,处处落人之后。但是,中国也曾经壮大过、强盛过,这样的说法并不是自我陶醉,而是基于中国文化的特征以及数千年累积的经验。这些正是“人工智能”所缺乏、而西方科学界无从由实验室或工厂中生产出来的。
所以,在工业时代,我们的确是瞠乎人后,信息时代却给我们带来了一线曙光。如果我们善于利用,群策群力,将先圣先贤的经验及智能设计成为“人工智能”的产品。则在即将到来的新时代,谁敢轻侮炎黄子孙?
我已经决定不再涉足“人工智能”,但是,知识不是任何人的专利,我能看到,别人也有可能做出来。时机一成熟,“人工智能”就难免泛滥成灾。既然已经谈了不少,何妨再稍作解释,让读者多一分了解。
人工智能不能离开信息,那是因为人的智能来自于信息。“资”指静态的资料,“讯”指动态的讯息。信息是人将感官所能认知的刺激,以资料及讯息的形式,加以贮存及应用,以代表人所能了解及应用之概念。
在第六章我曾谈到感觉讯号与概念的关系,这里我更进一步,略述其在人工智能上的应用。人类的感觉有五种,分别是视、听、味、嗅、触觉。佛家则认为应将“意”加入,成为“六识”,意为人对刺激的六种认识。
意识我们称为内在刺激,由人的经验交集所形成,且为个人行为及判断的中枢。外在刺激则有五种,其中视觉感知光影,人可以藉图像及符号等来认知及表达;听觉则接收声波,人并用声带仿真该音调;味、嗅、触三者人仅能接收,除了经验认知外,无法与他人直接沟通,故纯属主观。
味、嗅、触觉与反射神经有直接的联系,偏向于“本能”,当此类刺激产生时,反射中枢立即根据利害程度,作出最有利于该个体的反应。听、视觉则接收距离较远之物体、事件所传来的声、光等刺激,最初这些刺激亦是本能的,以判断其对本体之利害,但此判断可以累积成为经验。当某些经验在客观印证下,被同一社会的人公认,遂称之为常识。在智能的理论上,常识是人据以判断选择的标准。
图形及符号可以设计成为静态的资料,音调则是动态的讯息,这两者皆具有接收及表达的功能。人的主观经验透过信息的交联,得以互相转换,并以之传达给他人。对于原本没有此类经验的人,信息遂成为最有效的工具,藉之可迅速建立起其常识库及专业知识库,这就是学习。
当然,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主观及客观的条件,认知效果也有差异,如味嗅触及意识等纯属主观经验,除了在一定的范围及程度外,并无实质的意义。唯有双方具有等效的经验,而且能明确地掌握信息的要素时,才有沟通的可能。至于专业知识则较接近客观,同行者都必须经历相似的体验,学习效率最高。
即使是文字语言也面临相同的问题,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需要将之与已形成常识的主观经验联结起来。(人在两三岁以前,学习是一种本能,靠记忆将声音与事物相连,渐渐形成常识。)这种过程必须利用感官的效应,一再与客观事件印证,此即为思考、判断。而语言文字所联结的认知即为概念,所以每个人对概念的认知,与其经验的广狭、感官的灵敏度、思考判断的方式及语言文字的接受能力等,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西方对人工智能尚没有统一的定义,在此我仅以设计者的立场,先定义智能,再逐步说明人工智能的可行性。
所谓的“智能”,系指一种自发性的机构体所具有的达到其预设目标之能力。
根据此定义,智能有四个要素:
一、其载体是一种机构体,具有整体性质及功能。
二、此机构体是自动的,非外力所操纵。
三、有预设的目标。
四、能够在变化的时空中适当的因应调整,以迄目标的达成。
应该注意所谓“预设的目标”应该只有一个,如果有多重目标,则必有优先级之分,或按照时间订定远程、近程目标,逐步实施,而且不能自相矛盾。因此,在某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