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寂寞的王朝:东汉帝国往事-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征侧、征贰政权与洛阳朝廷,分别代表了两种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洛阳朝廷,代表的是成熟的农耕文明,春种秋收,崇尚礼仪,尊崇儒学,这是中原汉人的生活方式。征侧、征贰政权,代表的是古老的丛林文明。自古以来,祖祖辈辈都是在丛林中生活,捕杀野兽,食其肉而衣其皮,茹毛饮血,刀耕火种,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文化。他们之间的冲突,与其说是因经济冲突而引发的战争,毋宁说是因为文化理念不同而引起的冲突。彼此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冲突。冲突,也是一种相互影响和融合的方式。
  在秦汉时期的中原人看来,北方的关中、河南、山东、河北才是文明教化之区,南方是落后的蛮夷之地。这种说法虽然有某种歧视性,但是却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在秦朝以前,中原王朝的疆域,一直局限在黄河,长江流域。相对于北方,南方确实比较落后。即便是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域,在当时也是一片荒芜。大多数地方都是茫茫的原始丛林,根本没有人烟。而且南方地区多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和中原的风俗不同。像今天的浙江、湖南、江西、福建、贵州、广西、广东等地,都属于不发达地区。连这些与中原比邻的地区都是如此,更何况是园在洛阳之南七千多里的岭南了。岭南地区为例,大庾岭、始安岭、临贺岭、桂阳岭、揭阳岭等五岭以南的地区,一直都不属于中原王朝管辖。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才在岭南设立了桂林(今广西贵港市境)、南海(今广州)、象郡(今广西来宾象州县)三郡,并迁徙五十万人到五岭之南,与越人居住在一起,和睦相处,共同开发,加强了民族的融合。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南方诸郡一直保持独立地位。一直到了汉武帝时才重新归于汉朝版图。
  汉武帝时设立交州,下辖交阯(今越南河内附近)、九真(今越南清化附近)、日南(今越南广治附近)、南海、苍梧、玉林、合浦七郡。南海、苍梧、玉林、合浦由于地域稍偏北,交通便利,文化程度高一些,对中原文化的向心力稍强一些。当地的越族人便逐渐朝着与汉族人融合的方向发展。而交阯、九真、日南三郡由于文化较低,交通不便,受汉族政治文化影响也小一些。因此,在当地居住的少数汉人就朝着与越族人融合的方向发展,对丛林文化的向心力更强一些。
  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不同的文明形态都有力图保持自身独立发展的惯性。中原有中原的规矩,丛林有丛林的法则。相互交往、融合的过程之中,胡人可以汉化,汉人也可以胡化。彼此之间的融合、发展不是单向的,而是多向的。
  在南方,很多部落还处于母系社会后期,过着刀耕火种的日子。如果用内地的法律来治理地方,显然是不合适的。对于这一情况,洛阳朝廷是非常清楚的,也制定过相应的政策,当地的行政管理主要是以当地的部落头领管理为主,地方政府一般只是施恩布信,抚慰教化,东汉开国之初,锡光、任延分别任交阯、九真太守,教其民耕稼,制衣冠履,劝设媒娉,淳朴风俗,设立学校。这些措施,对于南方地区的文明进步,是非常有利的,也是不同的文明形态之间相互融合、过度的过程。
  在锡光、任延等深察民情的官吏治理之下,交州地区一直平安无事。可是,等到以苏定为代表的另外一些地方官上台之后,改变了这一做法。在苏定看来,当地人就是野蛮人,如果不施以严刑峻法,就不足以弹压,就不能保证地方治安的稳定。然而,苏定的策略显然是错误的。对于当地的少数民族来说,什么君臣之仪,什么仁义道德,什么赋税、徭役、法律,这这一类东西根本没有概念。在苏定看来,既然是大汉朝的子民,依法纳税、应征徭役、服兵役,完全是一个老百姓对国家已尽的义务。然而,这些政策,对当地人来说就是不可理解的压迫。不仅是苏定,其他地方的官吏也仗恃着汉朝的声威对当地百姓进行残酷的压榨,这样往往就激起土著人的反抗。
  卢芳的问题解决了,中原地区的盗贼问题也解决了。刘秀的下一个目标是进行南征。消灭徴側、安定南方,这是眼下的当务之急。南征主将的人选,不用说自然是枕戈待旦的虎贲中郎将马援。全国已经没有多少仗好打了,南征交阯,也许是他最后的机会了……
  (九)椒房易主
  建武十七年(西元四十一年)春,刘秀得了一场病。这场病来得蹊跷,好的也很古怪。
  二月三十日,天上出现了日食。日食的出现,当时的人认为这是朝廷行政不当上天给予的示警。按照惯例,刘秀为之辍朝,回到宫中躲避。
  按照老规矩,这一天皇帝是不能进入正殿的。刘秀一生,特别相信图谶。因为这天不用上朝议事,难得清净。他令人把图谶书籍搬到大殿下,自己则坐在庑檐下读书。读着读着,就入了迷。刘秀此前就曾几次中风,此时又值春寒料峭,身体受了寒气,风眩病再次发作,他感到头晕目眩,不能动弹,也无法言语。
  大司马府的官员闻讯赶来,见状大惊,吓得面如土色。刘秀身边贴身侍从们有经验,他们说:“圣上一直龙体欠安,每次发病时都是如此,不能站立行走!每次坐上马车出去就能好些!快去准备马车!”等到刘秀稍微清醒之时,用手语比划着命令侍从将他扶他上车马,准备出行。
  原来,刘秀每次发病,只要坐一会马车,行走上数十里,就能够减轻痛苦。果然,刘秀乘车出城,走了几里,头晕的症状减轻了好多。刘秀让车子不要停,继续向前走。
  四月二日,皇帝的车队进入偃师县,当天就地宿营。说也奇怪,车队越向前走,昏眩的症状就会轻。自登基以来,刘秀一直有个习惯。每年的秋天,他都要带着亲信近臣回舂陵小住一段时间。在偃师县住了几天,他感觉好多了。刘秀决定,干脆车队掉头向南,到自己的老家舂陵去住几天再说。也许,舂陵的山水能给他元气。
  不久,车队进入南阳境内的叶县。由于从洛阳出行之时,走的过于匆忙,所带的马匹不够,于是他下令在叶县住几天再走。在叶县等了几天,黎阳郡调来战马千余匹,作为南下护驾之用。刘秀见准备已经停当,就令车队继续南下。等到车队抵达舂陵之时,刘秀已经完全恢复正常,起居一如平常。在舂陵住了几日,祭扫完毕。五月二十一日,刘秀回到了洛阳。
  结束了这次几乎噩梦一般的行程,刘秀感到自己应该安排后事了。如果再不早做打算,到时候后悔也就来不及了!
  经过整整半年的精心谋划,十月十九日,刘秀终于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这天,他正式颁诏:废除郭圣通的皇后之位,改立贵人阴丽华为新皇后!
  诏书中说:“皇后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它子,训长异室。宫闱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涉、宗正吉持节,其上皇后玺绶。阴贵人乡里良家,归自微贱。‘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宜奉宗庙,为天下母。主者详案旧典,时上尊号。异常之事,非国休福,不得上寿称庆。”
  它的白话大意是:刘秀诏书中指责,“郭圣通心怀怨愤,多次违背朕之谆谆告诫,不能抚育、教诲其他嫔妃所生的孩子。对自己的亲生之子与别人的孩子的态度完全是两样!后宫之人看到她,好像小鸡看见凶猛的鹰鹯一般!她的为人,岂有大姒(周文王之妻)那样的品德?既不能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关关雎鸠一样与朕和谐相处,却有着和高祖吕皇后、宣帝霍皇后那样的恶劣品性!这样的人,将来朕百年之后,怎么能够放心把幼小的皇子们托付给她?”
  刘秀在诏书中还说:“今日朕特遣大司徒戴涉、宗正刘吉前来收取皇后印绶。贵人阴丽华是良家闺秀出身,在早年微贱之时,就嫁给朕了。《诗经。豳风。东山》中说:‘妻子刚嫁给自己时那么漂亮,三年不见,不知现在如何了。’阴丽华人品贵重,应该正位椒房,母仪天下!”
  作出了这个断然的决定之后,刘秀在诏书的最后还强调说:“主办此事的人详细查阅了过去的史书旧典,本来应该为新皇后及时上尊号,称贺道喜。但是,朕以为此是异常之事,并非国家之福,群臣不得祝福庆贺!”
  其实,立阴丽华是刘秀早就想做的事了。早在建武二年六月,他就想立阴丽华为皇后。因为当时郭圣通已经生了刘彊,而阴丽华与自己是久别重逢,并没有为自己生下一男半女。不料阴丽华却说:“困厄之情不可忘,而况郭贵人已经生子。”坚持不肯接受皇后的册封。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刘秀见阴丽华本人不愿意,又担心招致朝中诸臣的非议、反对,不得不册立郭圣通为皇后,只封阴丽华为贵人。可在刘秀的心中,还是一心一意要把皇后的位置留给她!但因天下未定,戎马悾惚,此事一直耽误了下来。
  虽然阴丽华嫁给刘秀在先,然而按照宫中的规矩,名分已定之后,只论尊卑,不论先后。郭圣通成为统摄六宫之主,位居阴丽华之上,成为东汉开国第一任皇后。这个位子,郭圣通一坐就是整整十五年!
  刘秀即位后,只有皇后、贵人有爵位、品秩,贵人的待遇只有谷数十斛。此外有美人、宫人、采女三等,均无爵秩和规定的待遇。尽管如此,刘秀出于对阴丽华的旧情,屡次打算赏赐阴家财物,将阴氏子弟提拔重用。可是,对于刘秀提出的每次建议,阴丽华总是婉言谢绝。刘秀因之对阴丽华以及阴家多了几分敬重。
  此时的刘秀,已经不再是昔日那个血气方刚的青年,而是四十五岁的中年人了。多年的操劳,使得他患上了风眩之症。一旦精神紧张,稍不留神,就会昏厥。他自己也感到,自己的身体大大不如以前。如果不安排好后事,一旦自己有个三长两短,后果将不堪设想。不过,自己膝下已经有了十一个儿子。看到自己后继有人,劳碌大半生的他,多少感到了一丝欣慰。
  刘秀一生只有皇后郭圣通、美人阴丽华、许氏等三位后妃。三个女人也都“争气”,先后给他生了十一个儿子。除了许美人生的刘英之外,其他十个儿子,郭圣通、阴丽华每人各有生五个,真可谓是旗鼓相当。郭圣通皇后生的五个儿子是:刘彊、刘辅、刘康、刘延、刘焉。阴丽华生的五个儿子是:刘阳、刘苍、刘荆、刘衡、刘京。或许是因为“爱屋及乌”的缘故,在十一个孩子之中,刘秀最喜欢的,还是阴丽华所生的长子刘阳。
  其实,郭圣通所生的太子刘彊,也是一个知书达理的谦谦君子。在刘秀委派的明师指点之下,也是学有所成。然而,刘秀总是觉得他的性格过于文弱,感觉不是太理想。
  较之于刘彊,刘阳的性格刚强,反应敏锐,刘秀觉得很像自己,只是觉得他做事有时过于急躁,还需要历练。因此,刘秀把刘彊、刘阳都带在身边,让他们站在朝堂的帷幄之后,看自己如何处理朝政。在破获欧阳歙贪污一案中,刘阳分析精密,入情入理,使得刘秀对其刮目相看。刘秀又想到了一件往事:当年平定巴蜀之后,太子刘彊曾经当众向自己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