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古代前期哲学思想史-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这一方面。可是人们关心的当然不只是自然,关系自然还是为了人类自己, 

  而本来的神话却是无所不包的,它不仅讲到自然,更重要的是关于社会生活 

  和人生的内容,所以它比最初的哲学更有力量,包含着更全面的因素。哲学 

  在思维方式上已经胜过了神话宗教,但不得不发现自己还需要继续从那里学 



① 以上“古歌”散见于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苗族古歌》。 


… Page 23…

习和吸取营养,从那里获得某种智慧,并使哲学的研究从单纯的自然转回到 

研究社会和人生。只是在哲学分别研究了自然和社会和思维之后,它才成长 

起来,逐渐达到自己的形成。而且,即使到这时它也还不足以完全否定宗教, 

因为它还回答不了种种深刻的问题,只能让宗教去回答,甚至它本身还导致 

了更高形式的宗教的产生。 


… Page 24…

                         三、古代东方文明的曙光 



                        1。尼罗河流域和古埃及文明 



     在距今约两万年前,非洲的尼罗河谷两边的高地就有人类居住。当旧石 

器和中石器时代,埃及的气候较今温和湿润,水草繁茂,高地宜于人居。后 

来气候日益干燥,河西一带成为大片沙砾。居民逐渐移居于尼罗河谷地,经 

营农牧。这时正当新石器时代,尼罗河谷地的白达里有新石器时代农业文化 

的遗址。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狭长的河谷区灌溉便利,谷产丰饶,因此古 

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古代埃及人曾编成长诗 

颂赞尼罗河: 

      “呵!尼罗河,我称赞你。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 

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但是要充分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的有利条件,还须付出辛勤的劳动。三 

角洲沼泽地区需要排涝,上埃及地区需要引水上岸。为了保证水源终年不竭, 

必须兴修水库,筑埧开渠。埃及人民自远古时期就开始修建水利系统,把这 

片干旱地区变成了良田沃野。尼罗河又直贯南北,像一条长带一样把上下埃 

及连系在一起,有利于全国的统一。 

     古埃及的法律、政治和宗教观念,和两河流域迥然有别。在古埃及虽然 

也有民法和刑法的雏形,但实际上形同虚设。在法律上,法老是最终裁决者。 

古代埃及所建的法老宫殿极为威严壮观,政府各个部门均设于宫殿之中。法 

老之名原意就是宫殿,这正是法老执法权力的象征。在宗教方面,古埃及人 

除了对太阳的崇拜以外,还有对星星和其他神的崇拜。但在法老政权强化以 

后,埃及兴起了统一崇拜太阳神的运动。太阳神赖被奉为最高神,法老则被 

视为太阳神的化身,称为太阳神之子。中王国时期,由于底比斯统一埃及, 

阿蒙神也成为全国最高神。它和赖神合而为一也被认为是太阳神。埃及没有 

严密的法律制度,主要施行人治。在尘世,太阳神是最高主宰;而在冥间, 

狗头人身的奥西里斯担任着最高统治者。奥西里斯最初是植物与水之神,人 

们逐渐从植物年年生长中得出奥西里斯死而复活的观念,奉为死者之神。中 

王国时期并广泛流传着关于奥西里斯的神话,说奥西里斯教人稼穑,但被其 

弟兄赛特阴谋害死。他的妻子爱西丝女神找到他的尸体,他的儿子荷鲁斯则 

替他报了仇。荷鲁斯是人间的国王,奥西里斯复活后成为冥间的国王,专司 

对死人的审判。 

     古埃及人相信“来世说”,在当地发现的许多墓葬中有许多符箓,上面 

写有保证死者在冥国中生活幸福,避免各种困厄以及顺利应付奥西里斯审判 

的祷文和咒语。许多墓壁和石棺中都发现这类为死者祈福的祷文和咒语,史 

家称之为“死者书”。 

     在古埃及的诗歌中包括宗教诗和世俗诗等,其中不乏是对神和统治者的 

歌颂,有的也反映了一些人生痛苦和死后幸福无凭的灰黯思想。如在《绝望 

者和自己的灵魂的谈话》这首诗中,就表达了作者对死后世界及永久生命是 

否存在的怀疑,和传统的宗教观形成对照。作者相信死亡对富人和穷人是一 

律平等的。富人在死后也享受不到那华美的花岗石建筑与巍峨的大厦,只能 

和穷人一样在灼热的太阳下面听岸边鱼的对话。诗中在说明古代埃及的社会 

生活以及不同社会集团的对立利益的冲突时写道:到处是“掠夺”,“人心 


… Page 25…

  冷酷无情,每一个人都在抢劫自己兄弟的东西”,“暴力统治了整个人间”。 

  同时在诗中还企图试探人的内心世界,描写心灵的混乱以及相互矛盾、彼此 

  排斥的思想和情绪的更替。人开始对冥国发生怀疑,但是普通人的尘世生活 

  的痛苦却不容许他听从这样的忠告即“把一切寄托于尘世”,因为他在这个 

  世界上看不到自己的幸福。 

       古代埃及哲学思想的产生,不仅仅是由于必须解决那些由社会生活严正 

  提出来的问题,而且由于出现了自然科学的最初的胚芽,由于积累了科学知 

  识。埃及在远古的时候已经制定了历史上第一本历书,这本历书把一年分为 

  十二个月,每个月有三十天,另外再附加五天,一年共有三百六十五天。保 

  存下来的相当精确的古代埃及的星空图证明在埃及曾进行过有系统的天文观 

  察。古代埃及人已经能区别恒星和行星,并且给某些星座和天体定了名。农 

  业的发展导致几何学的萌芽。出现了最早的地图。房屋和水利工程的兴建, 

  要求善于应用杠杆和滑车,通晓某些力学定律,发展数学。古埃及的数学家 

  已经确定了圆周长和直径的比例,计算过半球的体积,作过分数的运算,能 

  够解带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式。古代医学、化学等都已相当发达。 

       在古代埃及文献中,已经用原始的形式提出关于自然现象的物质基原的 

  问题。文献中谈到冷水,认为冷水产生一切有生命的物体,万物都来自冷水; 

  同时也谈到充满空间和“停留在万物之中”的空气。但是,古代埃及科学思 

  想的发展,并没有达到奴隶占有制度比较发达的国家所应有的水平。无神论 

  思想和唯物主义思想的幼芽遭到了占统治地位的宗教唯心主义观点的摧残; 

  按照宗教唯心主义的观点,物是由神“造出来的”,正如一篇神学论文中所 

  说的一样,它们在命名以后就具有了意义。在这篇论文中说,一切著作、一 

  切艺术、一切“手工制品”的产生都有赖于思想发出的“命令”,归根到底 

  也就是神发出的“命令”。而进步思想对旧的传统世界观也正是针对神的命 

  令和人们死后生活的宗教信条的。例如,在古代埃及文献《竖琴手之歌》中 

  就肯定地说:谁也不从死者那里来,给我们讲冥国的事情。这首歌不是把希 

  望寄托在死后生活,而是大声疾呼:必须安排好“自己的尘世生活”。这个 

  文献在人类思想史上的重大意义正是在于它第一次极其坦率地、富有说服力 

  地宣告:人们找不到任何以经验、感觉和理性为依据的材料来了解“冥国”。 

  知识反对信仰冥国,因为这种信仰是和知识相抵触的。这是知识第一次在历 

  史上同信仰发生的公开冲突。同样的思想在另一个较晚的箴言中表现得更加 

  明显。这个箴言认为:人体在死后化为灰烬;人消亡了,人体也就化为泥垢; 

  要想名垂千古,就不应当依靠对死后生活的幻想,而应当依靠自己在尘世的 

  业绩。在这个箴言中说,人死后遗留下的一本好书,要比宫殿或陵园里的圣 

              ① 

  堂更有益处 。 



① 参见《哲学史》第1 卷,三联书店1962 年版,第35 页。 


… Page 26…

                       2。两河流域和古巴比伦文明 



     世界古代文明的摇篮之一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古代两河流 

域地区相当于现在的伊位克一带,希腊文为“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 

间的地方。最古的奴隶制国家发生在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两河流域北接 

亚美尼亚高原,南临波斯湾,东与西伊朗山脉为界,西与叙利亚草原和阿拉 

伯沙漠接壤。在地理上,它与埃及同为北非、西亚大干旱地区的一部分,农 

业灌溉全靠境内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均发源于现今土耳其境内 

的亚美尼亚高原,中游以下向东南平行流入波斯湾。每年3月中旬,上游山 

岳地区积雪溶化,因而定期泛滥。其中低地部分因洪水滞积成为沼泽地带, 

高地部分因烈日蒸晒,很快又都成为旱地。因此这里的自然条件和埃及十分 

相似,农业灌溉必须依靠排涝蓄水。在遥远的古代,两河流域南部的农业居 

民已经开始修建沟渠、堤坝。这在生产水平还很低下的古代,绝非一家一户 

所能为力,必须有比较广泛的组织和联合。对于南部两河流域国家的形成, 

这种联合的需要起了促进的作用。 

     两河流域的政治状况比较复杂。约在公元前三千年左右,苏美尔地区开 

始了最初国家的形成过程,出现了十二个城邦国家,以后逐步形成一个统一 

的国家。与此同时,位于苏美尔南部的阿卡德地区也在萨尔贡一世的领导下 

实行了统一,并在统一以后进犯苏美尔,完成了巴比伦尼亚南北的合并。后 

来东部扎格罗斯山区的库提人侵入两河流域,取代阿卡德王朝的统治。以后, 

乌尔兴起,重新统一巴比伦尼亚,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在乌尔第三王 

朝崩溃以后,战乱迭起,直至古巴比伦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重新实现统一。 

然而,在汉谟拉比死后,国力又逐渐衰微,统一的巴比伦尼亚又出现群雄割 

据的局面,并几度受到北方亚述人的入侵。这种衰落状态一直延续到新巴比 

伦王国 (即迦勒底王国)兴起为止。 

     巴比伦遗赠给人类的最有名的文化遗产,是汉谟拉比法典。这一法典制 

定于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原文刻在一个玄武岩石柱上。法典共 

分三部分:引言、本文和结语。法典本文共282条,内容涉及到各个方面, 

比较完备。法典的某些条文是非常进步的,如规定了严密的审判程序,而有 

些条文则明显带有野蛮、原始的痕迹,如“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式的 

同态复仇的规定。巴比伦信奉多神(“巴比伦”一词原意即为“诸神相会之 

地”)。最早期的神大都和天文有关,如苍天之神,太阳之神,月亮之神, 

大地之神。比较后期的神则多数应乎人事,林林总总,有家神、山神、树神、 

水神等。最有趣的是,巴比伦人相信,每人生来便有一个神为他驱邪降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