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红色的水,是腌制液、盐,还有味精。”刘昌蓉说。
“为什么它是红色的呢?”我好奇。
“红色是红曲红,这是添加的一种色素。”她解释,添加色素后,未来的火腿肠便具有鲜嫩的肉红色,还有一种名字更为夸张的色素“诱惑红”,也在普遍使用。在食品行业,好的卖相是必不可少的。
“红曲红”就是红曲米磨碎以后的粉末。把红曲霉接种到蒸过的大米上,培养一段时间就可以得到红曲米了,主要含有潘红、梦那红、潘红胺、梦那玉红胺、梦那玉红和安卡黄素等多种成分。红曲红天然色素在肉制品中的添加量是非常少的,一般是100g肉制品中添加色价为100的红曲红0。02%左右就可以达到很好的着色效果,因此从用量上来说它在肉制品中的使用是很廉价的,而相对于许多人工色素如胭脂红来说则是相对的安全。
生产商熟知:消费者喜欢这种诱惑。“现实中,很多人都很喜欢肉制品那种红红的颜色。这样生产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刘昌蓉说。
在注射车间,这道色素腌制的过程几乎大小通吃。这个“码味”兼“上色”的工序,决定了火腿肠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北京超市的货架上。那些色彩鲜艳得有点夸张的火腿肠,显然和我在家煮的肉色差很大。当然,如果添加点红曲红,我就不会再抱怨自己的厨艺了。
为了食品更美观而添加色素,但是它安全吗?
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食品科学博士范志红一直在研究食品安全问题。人们对色素的了解,有意无意地把“食用色素”和“工业色素”混为一谈。实际上,这完全是两个概念。她说:“国家许可的色素只要卫生检验合格,并按剂量、范围使用,就可以合法地添加于食品当中。非食用色素是绝对不能加入食品当中的,加入即是违法行为。”
比如说,日落黄、胭脂红和焦糖色素是我国许可使用的食品色素,多数国家都在用。我们常喝的可乐的颜色就是大量焦糖色素带来的;做糖葫芦熬糖的颜色就是自然产生的焦糖色素带来的。苏丹红则不同,它是非食用色素,就好比涂墙、画画用的染料,是绝对不能用在食品中的。
但是现实中,滥用色素的危险并不鲜见。范志红发现,一些餐饮店热衷于给熟肉增色,以至于市场上几乎买不到褐色的酱牛肉,牛羊猪肉都是粉红色的,熟鸡肉不是红色就是漂亮的嫩黄,但这都不是正常的颜色,而是加入了很多色素或亚硝酸盐发色剂。
一次,范志红吃了某餐厅著名的“老鸭汤”,她发现应该煮熟后呈现灰白色的老鸭肉,却色显粉红,风味口感类似中式火腿。范的专业知识告诉她:如果用红曲之类来染,应当是鲜红色才对,不会是这种粉红色。“毫无疑问,这肉是经过亚硝酸盐发色的,而且量用得不少,顿时我食欲大减。”
肉类中富含氨基酸和其他胺类物质,和亚硝酸盐结合之后,非常容易生成致癌的亚硝胺类物质。“假如没有准确的称量定量,很难保证亚硝酸盐的用量精准程度,应用过量造成致癌物残留的危险是相当大的。”范志红提示,“还没有证据把检验合格的食品色素说成有毒物质。”
生物学博士方舟子认为:色素只是改善食物的颜色,让食物显得好看,但不一定非用不可。
各个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情况不尽相同。美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一般比中国严格,更新换代较及时,例如有些合成色素因被发现可能是致癌物,而在美国被禁用,包括胭脂红、苋菜红、赤藓红,但在中国还在合法使用。由于日落黄、喹啉黄、酸性红、诱惑红、柠檬黄、胭脂红这六种色素以及苯甲酸这种防腐剂被发现能导致儿童活动过度,英国食品标准局(FSA)在2008年4月建议食品企业到2009年时自愿停止使用这些添加剂,它们在中国都还在使用。
“国外也注意研发更安全的添加剂,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则很落后。”方舟子说。
保鲜的风险:防腐剂
在注射车间,和色素一起添加到火腿肉里面的,还有防腐剂。
这个过程叫“注射”的确合适不过。腌制完毕的猪肉被工人输送到机器中,反复摔打,调配好的红色腌制液体通过机器针头的压力,注射到肉里面,反复揉搓、充分吸收。
“好比给这些肉做按摩,把该加的佐料一次性加够。”刘昌蓉说。这是制作火腿肠的关键一步。今后我们在包装上看到的配料成分,基本在这个过程全部添加完毕。
它们包括:色素、盐,味精、防腐剂和保水剂。
以90克的火腿肠为例,色素不到0。1%(有些产品是不加色素的)。盐一般在2%左右。保水剂是磷酸盐,目的增加火腿肠的弹性和切片性,比例在0。3%(各个产品比例不同),防腐剂包括山梨酸钾和乳酸链球菌素,比例在0。1%,一般都是复合使用。
之后的滚揉车间,机器继续翻滚搅拌,让腌制液继续深入肌体,让岩溶蛋白流出,使之成分紧密,最终具有良好的切片性。
然后是灌装和蒸煮。70摄氏度、30分钟(根据火腿肠大小差异时间不同)的蒸煮程序之后,每天有20吨左右的火腿肠,从这里走向了北京的市场。今天的火腿肠加工采用了和过去高温蒸煮完全不同的低温技术。平均七八十摄氏度的低温,是为了保持肉质的软嫩弹滑口感。
刘昌蓉说:“如果没有这些防腐剂,火腿肠几天就坏了。消费者在超市就什么也吃不到。”在我早上吃的那根火腿肠包装上,保存期限写着是“两年”。
但是添加与否,学问很多。熟食部生产总监刘尔卓刚拒绝了一个四川客户的发货要求,“流通环节太长,不加防腐剂怎么行?不然运到这么远的地方,很可能就坏了。”刘尔卓说。
火腿肠的生产有销售半径,一般多在本地市场。他说:“就我自己的消费经验来说,我到超市购买食品一是买有保障的大品牌,一是购买保质期短的。”
防腐剂是各类食品添加剂中争议最大的一个品种,我国到目前为止只批准了32种允许使用的食物防腐剂。2000年以前,化学合成的防腐剂是中国食品市场的主流。化学元素以苯甲酸钠、三氯酸钾、亚硝酸盐为主。其中多用于在午餐肉中防腐、发色的亚硝酸盐,被证明对人体健康有杀伤性,是潜在的致癌剂。而苯甲酸钠、三氯酸钾也多少对人体有害。实际上,盐就是最普遍使用的保鲜剂,乳链菌肽等天然防腐剂相比化学防腐剂虽然更安全,但在国内成本稍高,多在一些高端产品中使用。
方舟子介绍,对于现代食品而言,防腐剂的使用在多数情况下是很有必要的,因为防腐剂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如果不使用防腐剂,微生物产生的毒素和食物腐败变质对人体的危害更大。但由于防腐剂由人工合成,使用不当会有一定副效应,长期过量摄入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在全国添加剂行业里排得上号的北方霞光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经理张利胜看来,他接触的中国消费者大多数对防腐剂一知半解。“按照英文字面意思,防腐剂准确的翻译,应该是‘保存剂’或者‘保鲜剂’。现在弄成一种福尔马林的感觉,让很多人觉得可怕。”
张利胜举例说,防腐剂中的山梨酸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4。2g/kg,也就是说,如果用在一个体重50kg的成人身上,每天摄入210g山梨酸才可能产生毒性反应,按照食品卫生规定,山梨酸用于酱油中的通常量,是0。5g/kg。也就是说,每天食用420kg酱油,才会造成毒性反应,显然这是不可能出现的。
亚硝酸钠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它是防腐剂中毒性最大的一种,人服用3克就能致死。火腿肠里允许残留是每公斤30毫克。而用天然方法制作的东北酸菜里,每公斤就含有200毫克。添加剂是否有毒有害,跟它的配比度和用量有关系。
“只要在安全标准之下,都是安全的。”张利胜说。
幸福的错觉:香精
在火腿肠的加工阶段,除了色素和防腐剂,添加的还有香精。“目的是突出猪肉火腿肠的香气。但是有些产品为突出原汁原味,则不加香精。”刘昌蓉说。
到这里,我才恍然大悟,我胃里充斥的火腿肠香气,原来是错误的味觉效果。
在位于北京丰台的北方霞光食品公司,这个号称是国内最大的食品添加剂超市,简单的货架上摆放着2000多种食品添加剂,瓶装,袋装,液体,粉末,膏状,牛肉粉香精,苹果香精,面包改良剂,栀子黄色素,新奥尔良烤翅鸡肉粉,几乎囊括了所有食品。
我们甘之如饴的鸡翅、面包、果味饮料,它们的诱惑味道,很多来自这些增味剂。比如可口可乐和鲜橙多,主要就是不同的香精和色素等配制。
中国食品业养活了上万家做香精的企业;大多食品靠香料;甚至动物饲料也靠香料。现在我国,冷饮饮料应用约占食用香精香料总量的51%,糖果焙烤应用约占25%,调味品应用约占17%,其他应用约占7%。北方霞光的张利胜介绍,这些香精多为天然品和等同天然品,合成的极少。百分之八九十香精都是单体,通过调配制成。“比如牛肉香精,一些酯类和酚类,天然表现出牛肉的香气,我们就把这些加工,把这些单体调出来,就表现为牛肉的特征。只是这种香气没有考虑肉的蛋白,因此并没有营养。”
肉里的香气,都是微量元素生成的。但是现在饲养的猪牛羊都是快速生长,而且采用低温加工,没有像过去长时间的熬制,香气自然不浓。“这跟饲养周期短有关,跟生产链有关。以前一头牛长一年,肉能不香吗?”张利胜反问。如果不添加这些没有营养的香气,消费者还能被这些失去了味道的食物吸引吗?
张利胜把这归因为快速生产和消费的矛盾:为了弥补生产缺陷,这些香精才应运而生。
对此说法,中国农业大学的范志红不以为然。她举例:100斤牛肉经过蒸煮加工,最多只留下60斤牛肉,不添加植物蛋白和淀粉之类的东西行吗?这些成分都是起到填充作用和吸水作用的,顺便,也能帮助企业降低肉肠的脂肪含量和生产成本。而增添了东西,味道自然比原有的淡了,此时增加香精似乎成为了一种必然选择。
范志红曾经在学生中间做过调查,结果大多数人表示,如果没有香精的味道,不会选择购买那些饮料。她说:“实际上,这些流行的饮料,我们就是喜欢它们的味道,喝的也是香精的味道,我们被它的味道欺骗。如果没有这些香味,我们还会对那些饮料青睐有加吗?”
可怕的是非食用物质
“实际上,肉制品让人最担心的,并不是这些成分,而是其中的脂肪和盐分。”
范志红说,为了改善切片性能,突出肉类香气,肉肠中一般都会加入较多的动物脂肪,而动物脂肪富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比加入淀粉更糟糕。为了提高防腐性能,商家都会加入过多的盐,并用各种调味料让盐味显得不那么难以接受,但如果习惯了这种浓重的口味,就会吃不惯清淡口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