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撤退的锣鼓声中,十五万大军开始缓缓撤退,尽管十五万金兵展示了强大的战力,但李延庆的一箭射断了金国的王旗,完全抵消了金兵给宋军带来的压力,很快,李延庆这一箭传遍了整个京城,给京城的七十万百姓带来了希望。
待金兵撤尽,宋军也开始陆续下城返回军营,这时,一队侍卫奔来,对李延庆拱手道:“官家请李都统去知政堂,有要事相商!”
“我知道了,这就过去!”
李延庆吩咐刘几句,便快步走下城,翻身上马向皇宫奔去。
目前知政堂六相中,王黼已被革职罢相,高俅和蔡攸离京也被免去了相国之职,蔡相在几天前因年事已高而辞去了相国之位,前朝相国只剩下白时中和李邦彦两人。
一朝天子一朝臣,赵桓登基后,又迅速任命吴敏、孙傅、张邦昌、李纲四人为相,组成了新的知政堂。
由于军议堂的三名骨干李纲、吴敏和孙傅都出任了相国,赵桓为太子监国时,他考虑的是如何与知政堂抗衡,才组建了军议堂,现在他升级为帝王,自然不希望再有军议堂来抗衡知政堂,所以赵桓便渐渐用知政堂代替了太子监国时代的军议堂。
李延庆匆匆赶到知政堂,有官员替他禀报,“李都统到了!”
李纲连忙迎了出来,行一礼笑道:“大家就在等李都统了,官家也等候多时,快请进来吧!”
李延庆一怔,“官家也来了?”
“今天知政堂议事比较重要,官家也来旁听,我们都是纸上谈兵,还得你来说说实际情况。”
“今天是议论军事?”
“也不完全是军事,你进来就知道了。”
两人走进议事大堂,这里就像一座小殿,上方正中间是天子赵佶的位子,几十年来都空着,赵桓登基后,他基本上都会来旁听,今天也不例外,赵桓高高坐在龙椅上,对走进大堂的李延庆微微点了点头。
大堂两边共摆放了八套桌椅,在后面又摆放了两排椅子,主要是给重要官员旁听议事时所坐。
李延庆不是知政堂成员,平时也没有资格和相国们平起平坐,但现在是战争时期,他作为都统防御使,地位就格外突出,没有人敢小视他,赵桓特地下旨,在议事堂内再追加两套桌椅,一套便是给李延庆,而另一套则是给枢密使高深。
李延庆走进议事堂,向天子赵桓躬身行一礼,“微臣参见陛下!”
“李都统免礼请坐!”
李延庆走到自己座位上坐下,这时,右相国白时中问道:“请问李都统,金人大概会几时攻城?”
知政堂召开紧急议事当然是金兵撤退后才举行,但众人还是心有余悸,眼看一场大战要爆发,每个人心中都沉甸甸的。
李延庆见所有人都望着自己,估计大家都在担心这件事,他又挑眼向上望去,天子赵桓也同样目光专注地望着自己,看来这是今天议事的重头戏了。
李延庆便略略欠身,对众人道:“根据我的经验,金兵在正式攻城前还有祭神仪式,明天应该不会进攻,应该是后天第一次进攻,不过第一次进攻应该属于试探性进攻,规模不会很大,战争不可畏,我担心的是城内之乱。”
李延庆说的是实话,他们准备了近半年,加上京城良好的防御底子,金兵想攻破城池还真不容易,关键是城内不能发生内乱,当初太原城能守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家万众一心,他李延庆一言九鼎,谁也不敢违抗。
但京城却不是这样,比他位高职重的权贵高官多得是,如果人心不齐,恶果很可能就会出现在军队上,某一段城墙防御就会出现缺口。
当然,李延庆并没有明说,他担心并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城中的高官,如果有人被金国重金重爵收买,那就真是的人心不齐了。
“不知李都统说的城内之乱是指什么?”吴敏问道。
李延庆缓缓道:“我担心城内藏有金国的奸细!”
第七百二十三章 各自布兵
“李爱卿认为城中有金国奸细?”赵桓忍不住问道。
“怎么会没有?金人一向善于使用内应,破辽国东京以及大同府都是里应外合,这是金人的一贯手段,到我们这里怎么会例外。”
赵桓眉头一皱,问李纲道:“李相公,京城户籍清查过吗?”
“回禀陛下,京城已经梳理过几遍,到目前为止,暂时没有发现奸细。”
旁边高深摇摇头道:“如果那么容易查出来,那就不叫奸细了。”
赵桓的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高深也这样说,那就证明李延庆并不是信口开河,如果城内有配合攻城的金人奸细,那就不是十人二十人的问题了,搞不好是上百人,就算不攻城,留一群敌人在自己眼皮底下,睡觉也不会安稳。
想到这,赵桓便对李纲道:“李相国,这件事朕就交给你了,需要帮助的话,可以找李都统帮忙,朕可不希望被李都统言中。”
“微臣遵旨!”李纲起身行一礼。
李延庆心中苦笑,这件事本来他想主导,却被赵桓交给了李纲,也罢,自己精力有限,就让李纲来承头吧!
他也起身表态,“微臣一定会全力协助李相公。”
赵桓点点头,“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面继续商议!”
白时中道:“今天请大家前来议事,主要是解决军费问题,现在朝廷财力很紧张,恐怕维持不了多久,所以需要大家集思广益,想一想解决目前财政危机之道。”
………。。
李延庆暂时对财政问题不感兴趣,抗金本来就是朝廷上下齐心协力之事,如果什么事情都要自己操心,那还要朝廷做什么?
李延庆惦记着军队,便起身告辞了,他刚走出大门,后面李纲却追了出来,“李都统请留步!”
“李相公还有事吗?”李延庆停住脚步笑问道。
李纲有些不好意思笑道:“就是刚才关于金国奸细之事,说实话我没有什么经验,李都统能不能提个的建议,看看从哪里着手?”
李延庆也笑道:“李相公是在问我要人吧!”
李纲心思被对方看透,不由打了个哈哈,“都是为了抗金大计嘛!”
李延庆想了想道:“我手下有个情报司参军,叫做张虎,经验很丰富,我让他协助李相公,再加五百名士兵,不过需要李相公再找十几个太学生协助情报收集分析。”
李纲大喜,连忙施礼,“这件事就多谢李都统帮忙了。”
李延庆呵呵一笑,拱拱手,便扬长而去,李纲望着李延庆走远,想到筹钱的事情还没有着落,不由又愁肠百结,叹了口气,转身回去了。
………。
今天被宋军在众目睽睽下射了王旗,确实影响了金兵的士气,连同都元帅完颜斜也憋了一肚子气,好好的示威变成了打脸,换谁心里也不舒服。
元帅大帐内,完颜斜也半躺在宽大的虎皮交椅上,手中把玩着一支铁箭,脸色阴沉不定,这支箭就是射断王旗的铁箭,完颜斜也还是第一次看见用生铁打造的箭,这需要多大的力量才能射断两百五十步外的木杆。
但让他眼中阴沉不定的并非铁箭本身,而是铁箭上的三个字‘李延庆’,这居然是李延庆亲自动手,这小子的箭法高明啊!
金人虽然杀人如麻,却也佩服强者,李延庆今天露的这一手,在金兵中无人能及,还真把一班金国大将给震住了,连完颜斜也也无话可说。
这时,一名亲兵在门口禀报:“启禀都元帅,宗望将军来了!”
“请他进来!”
完颜斜也虽然是南征都元帅,但东路军主将却是完颜宗望,完颜斜也为人比较霸道,基本上大小决策都由他拍板,多多少少把完颜宗望架空了。
今天这个摆阵示威也是完颜斜也决定的,完颜宗望并不太赞成,他认为这样过早暴露金兵的实力,但他的反对没有效果,完颜斜也还是强行推行了,不料最后的结果却证明完颜宗望的意见正确,这让完颜宗望的腰多少也挺直了一点。
完颜宗望快步走进大帐,躬身道:“参见都元帅!”
去掉职务上的差别,完颜斜也还是完颜宗望的亲叔父,这个叔侄关系也使完颜宗望不敢有任何非分的表现。
“宗望来得正好,你看看这支箭!”
完颜斜也把铁箭递给了侄子,完颜宗望看了一眼铁箭,微微叹息道:“这就是李延庆的铜弓铁箭了,果然名不虚传。”
“铜弓铁箭?”完颜斜也微微一怔,他还真不知道。
“四叔,李延庆的铜弓铁箭在大宋非常有名气,号称大宋第一箭,我也是久闻大名,今天第一次见到实物。”
完颜斜也心中有些不舒服,他冷笑一声道:“两军交战是数十万人的会战,可不是大将单挑,他的箭术再好上天也没有用,难道他一人能击退我们十五万大军不成?”
“四叔说得对,在十几万大军面前,个人的力量还是太渺小了。”
“好了!”
完颜斜也有点不耐烦地摆摆手,“不说这些没用的话,说说怎么攻城,攻下汴京咱们才能给狼主一个交代,其他都是虚的。”
完颜宗望脸色肃然,躬身道:“卑职也是为此事而来!”
“那就坐下说!”
完颜宗望坐下道:“我仔细研究过汴京城,坦率地说,汴京城要比辽国的所有城池都高大坚固,都更加难攻打,他们唯一的弱点就是宋军的战斗力比较弱,我听说宋朝老皇帝连夜逃走,带走了几万军队,城内的守军有十万左右,但真正能战斗的只有三四万,只要把这三四万人拼掉,那汴京城就守不住了。”
“你是得到了城内的情报?”完颜斜也问道。
“正是!前几天,城内最后一批宋人逃走,我们细作混出城来向卑职汇报了情报。”
完颜斜也负手走了几步,又问道:“城内有多少细作?”
“大约有两百人左右。”
“都是从前的辽国细作?”完颜斜也又追问道。
完颜宗望摇摇头,“一部分是,但还有一部分是卑职安插的勇士,能在攻城时给我们带来机会。”
“辽国细作在大宋还有多少?”
完颜宗望想了想道:“大约还有一千人左右,分布在大宋各地,主要以经商为主。”
完颜斜也点点头,“从今天开始,对大宋的情报就由我全权负责,你只管军事就行了。”
完颜宗望半晌说不出话来,自己苦心经营了近半年的情报网,就这样被叔父一把夺走了,着实令他心中不满,但不满归不满,他还真不敢表露出来,只得低下头道:“卑职遵令!”
完颜斜也却不考虑侄子的感受,既然拿走了也不打算安慰几句,他又问道:“那你打算几时出兵攻城?”
完颜宗望心中叹口气,躬身道:“明天是祭神仪式,估计要大半天时间,卑职打算后天上午正式攻城,先试探性进攻,摸一摸宋军防御底细,然后再大举进攻!”
“那第一次你打算派谁进攻?”
完颜宗望想了想道:“第一次进攻,我打算让右军的契丹人出击,直接进攻北城!”
“那好吧!你是主将,具体进攻就由你来决定,我不干涉,希望你尽快拿出成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