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黛玉见绮罗有些生气了,便收了笑。很是严肃的将事情对绮罗讲了出来。一听竟然是自己的亲事,绮罗看着黛玉半晌不知说什么好。再看看周围几人虽瞧着淡定,却总打量自己,尤其是自己刚到那会子。
绮罗不由得有些急了,却不想黛玉还追问道:“绮罗姐姐你倒是说句话啊。你觉得赵秉怎么样?我……”黛玉还没说完,绮罗便是真的急坏了,跺了跺脚便扭身跑了出去。弄得黛玉半句话卡在嗓子眼儿,吐也不是。不吐又不快。
到底黛玉呆愣了半晌,还是喃喃的‘吐了’出来:“我好给你挑嫁妆啊……”众人原本因着绮罗跑掉有些面面相觑,此时却是噗的都笑了出来。便是木棉也红着脸道:“哪有姑娘这样问的,说完也跑了出去。”
木棉到底和绮罗一道长大。很快便问了绮罗的意思回来。此时黛玉才知道自己莽撞了,这事儿原该私底下悄悄问,却被自己拿到了桌面上。真当是自己前世那般了。
绮罗虽没说愿不愿意,却只道姑娘做主。一时大伙又都明白绮罗怕是自己也愿意的,黛玉更是在心中猜想。弄不好,人家俩人早对上眼儿了。这话绮罗是不知,否则怕是要跳井来以证清白了。也幸好绮罗不知,后面的事儿才那般的顺畅。
按照先头木棉的规矩,黛玉也是给绮罗准备了一份嫁妆。宅子虽说是只有两进小了点,却是按照绮罗要求,在祖宅不远处新购的。为了弥补宅子小,黛玉在城外便多给了绮罗五亩田地。至于家具,摆设,那更是挑了好的。
就更别说衣料,首饰,绮罗这些个跟过贾敏的大丫鬟,原本就是极多的,如今黛玉又让人给她新打了两套头面,一套红宝石的,一套珍珠的。也不知绮罗那年才有机会带上。嫁衣更是在黛玉自己的铺子里找最好的绣娘赶制的。
如此忙忙碌碌,直到腊月前十几日,黛玉才风风光光的把绮罗嫁给了赵秉。正巧此时收到了贾琏成婚的书信,见日子已经定下就在腊月十八,便想着要给贾琏送份礼去。正好,绮罗新嫁娘也不好进府当差,黛玉便遣了她与赵秉上京去。
黛玉在心中想着,此去京城距离贾琏成亲还有一个月左右,一路上走走停停也是来得及的。正好二人新婚,权当蜜月旅行了。可绮罗二人不这么想,在绮罗二人看来这是大事儿!
尤其是赵秉,手里拿着要交给贾琏的那包东西,心里总觉得沉甸甸的。身边儿也没让带个人,就自己夫妻二人。二人觉得这足以证明,黛玉对他俩的信任。于是对这趟差事更上心了。
一个月后,黛玉想着罗姑姑身边儿的织儿也到了年纪,也不多等,先询问过罗姑姑和杨嬷嬷的意思,听杨嬷嬷说起将来的用人以及打算,见罗姑姑也是赞成的,黛玉便有了决定。遂打发人问了张鑫和织儿的意思,俩人便也很快定了下来。
虽然黛玉身上有孝不能出席,绮罗和织儿也因林府正在孝期,不能如当初的木棉似的,从林府出嫁。但到底赵秉和张鑫二人都从黛玉这儿,得到了一份不多不少的产业,再有绮罗和织儿也都有自己的家人,婚礼也还算风光。(未完待续。)
ps: 别走开,还有一章,很快回来o(n_n)o~
第五十六回 姑苏记事(7)
黛玉想着,贾敏身边儿曾经的四个大丫鬟,除了锦儿都有了不错的归宿,心中便动起了锦儿的心思。到底锦儿是跟在自己身边儿多年的,自然是希望她嫁得更好些,便要多费些心思才行。黛玉也不声张,便悄悄先问了锦儿自己的意思。
谁知锦儿一听黛玉这话,便跪了下来道:“求姑娘再留我些日子吧!绮罗和织儿,如今是新嫁娘都不好到姑娘身边儿伺候,再者绮罗还去了京城。我若是再走了,姑娘您身边儿可就没人了!”
锦儿到底是看着黛玉长大的,说话便比旁的人随意许多。黛玉见她如此,也是心中感动。但想了想却仍是摇头。黛玉很是认真的看着锦儿,笑了笑才轻声道:“岂能因着我,而耽误了你的终身?”
锦儿却很是认真的坚持道:“若姑娘真心为我,那便帮我定一户姑娘瞧着好的,也不必管什么身份,只姑娘瞧着好,我相信姑娘的眼光。等姑娘出了太太的孝,再把我从这府里发嫁了出去。我到底也才刚十八,我等得起的。”
黛玉听锦儿如此说,才反应过来自己这会儿,连个人选都还没得一个呢,何苦一定要她今日答应呢?先寻摸着才是。等有了好的人选再通知她也是不迟的。遂点点头也不再坚持,心中却想着要让老管家林义家的出去打听打听。
黛玉在心中盘算着,瞧着年纪相当,且办事稳妥的。府中自己知道的便只有赵秉与张鑫二人,如今却也都配了人。其他的自己也不熟悉。也不知外面有没有什么秀才之类的读书人,便是没中秀才也不打紧。只要肯上进的,自己也不会亏了锦儿。
想到这儿,黛玉不由想起了贾琏,心道:若哥哥在就好了,能让他道书院里打听打听……想到贾琏,黛玉的思绪不由得又扯远了。算算日子,已经快过年了,不知贾琏两口子如今相处得怎样,经过绮罗两口子的提醒。他俩会好好的吧?
锦儿见黛玉不在提这事儿,心里很是高兴。也不等黛玉叫她起来,便又自己站了起来。想了想对黛玉道:“如今织儿嫁出去了,府里又没出孝,她新嫁娘到底要避讳着些。”说到这里她方发现黛玉是在走神呢!不由得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了。
也不知是突然没了声音,让黛玉惊醒了。还是黛玉自己想事情想明白了。抬头见锦儿看着自己一副不知怎么办才好的模样,不由好奇的问道:“怎么了?锦儿姐姐可是有话要和我说?你放心,等我瞧好了人选再让你来自己挑。”
一句话臊得锦儿红了脸,不由跺着脚道:“姑娘说什么浑话呢!我是在跟姑娘说织儿嫁了人。罗姑姑身边儿就只剩下一个绣儿了!”听到这话,黛玉方才知道自己又会错意了,定是方才想事儿,听漏了什么。
黛玉可是知错就改的好孩子。更关键是,她骨子里没有那种尊卑观念,虽有时也端着架子。摆着谱子。可心底真没拿她们当外人,更没当下人看待。遂立马笑着跟锦儿赔不是。锦儿倒是见怪不怪了。
既然方才锦儿说到罗姑姑身边儿没人了。黛玉自然是要问清楚的,锦儿遂将前言复说了一遍。见黛玉点头算是认可了,才接着说道:“如此罗姑姑身边儿倒是缺了人。便是将来织儿再进来,也是不好再到罗姑姑身边儿伺候的。”
黛玉听锦儿如此说,倒还楞了一下,这缎日子以来黛玉满脑子都是这个那个的嫁娶之事,难得今日空闲了还琢磨这锦儿的事儿。倒是真没注意到罗姑姑身边儿缺人了。
如今仔细想想,自己每日在锦儿,含笑芷萱的陪同下到罗姑姑那里上课,罗姑姑那里却只有绣儿一人在旁伺候着,是不太妥当。黛玉很快便下了决定,往后自己再不能带锦儿过去了,让锦儿看家便好,再给罗姑姑安排俩小丫鬟端个水,递个话儿才是。
一时又想到,杨嬷嬷到底年岁高了,身边也是该安置两个小丫头跟着才好。万一有个什么事儿,也好有人传个话。上次去杨嬷嬷住处,连个传话的人都没有。上次找人传话竟只找到个洒扫婆子。
黛玉可是标准的行动派,既然心中打定了主意,办事儿便也不拖拉。立马便让锦儿去寻了林义家的进过来回话。林义家的来的也快,不过半盏茶的时间便跟着锦儿过来了。
林义家的听黛玉说明其中原委后,知道是让她寻几个机灵乖巧的小丫头。林义家的便问道:“姑娘放心,这事儿包我身上了,纵是咱府里没有合适的,也能让人牙子送来给姑娘瞧瞧的。就不知姑娘想要找多大的?”
黛玉听后立时回道:“也别找什么人牙子,紧着咱府里的挑就是。至于年纪……”说到这儿黛玉心中就是一阵踌躇,她竟是没想过这个问题,便又独自在那里思量了起来。想着年岁大的,很快又要出嫁,年岁小的却又不顶事儿,终究很是为难。
锦儿见此笑道:“姑娘莫不如选些十来岁的,便是将来出嫁也还有七八年,带着小的再培养也是可行的。”黛玉听后便惊喜的向锦儿点了点头,心中很是赞同
锦儿得了黛玉的首肯,便又接着道:“姑娘身边儿的小丫鬟也是不齐的,自英莲走侯便更是缺了。也很该补上两个。”
黛玉听罢此话,方有些茫然的抬头看着锦儿问道:“缺吗?”黛玉自是不觉得,在她想来自己一个人,有这许多人伺候着,那里就却缺了?
但锦儿却道:“之前绮罗跟了姑娘,倒是不觉得,如今绮罗出去了,便是我姑娘您也是不打算留的。”说到这里,不由得有些害臊的红了脸。
却还是继续道:“将来蕊珠。绿萼,含笑。芷萱四人跟着姑娘我们也是放心的,下边儿二等的却只有石楠。铃兰,再往下也只有青鹤,雪雁,寄春。终究是不齐全的,若将来再补人手怕是也不容易。”
黛玉想了想这也是规矩,倒也不反驳,只好对林义家的道:“林婶婶瞧着都给补齐吧。选好了人,先送我跟前儿瞧瞧便是。”林义家的听了知道还有黛玉身边儿的缺,不由笑道:“姑娘放心。定给姑娘挑好的。”说完见黛玉挥了挥手,便自去忙活。
林义家的不愧是府里的老人儿,不两日便送了四个十三四岁的,四个十岁左右的到黛玉跟前儿。拢共八个,黛玉却瞧着,个个都是好的!
模样个个都很清秀,又不似那妖娆的样子,看着就觉得干净清爽。人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几个丫头的眼睛也都是清明透亮的。一看便是机灵的。至少外貌上黛玉心中很是满意。
见黛玉的点了头,林义家的便介绍挨个介绍了起来。那个是哪家的孩子,老子娘在府里何处当差,林义家的都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知道都是自家府里的女孩儿。黛玉很是满意。
黛玉遂对几个女孩儿道:“总不能,往后也让林婶婶替你们说话不是?都自己给我报个名儿吧。”黛玉这是要听声音呢。
那几个女孩儿却也聪明,或是来之前家里老子娘教过。或是路上林义家的讲过,总之这几个丫头竟是一起整齐的答道:“请姑娘赐名。”黛玉便一下子乐了。
黛玉无法。只得分别问了几人日常会些什么,喜欢什么。没曾想,这几个女孩儿竟是各有所长。其中更是有个还是会认字儿的,黛玉心中便更满意了。
余下的几个女孩中有两个的针线不错;有一个父亲是府里的花农,管着院子的花草,对打理花草很有几分天赋与耐性;有一个父亲管着药材库房,如今也识得药材了;还有一个老娘在厨房当差,从小打杂,自己也会做一些。总之是每个都有些擅长的。
如此也不必再挑了,这几个黛玉就很满意。既然方才问她们名字,她们又都说请黛玉赐名,黛玉也知道这是世家大族中的规矩,得到主家赐名的丫鬟,会比旁的丫鬟体面许多,遂也不拒绝。
一时间黛玉看着几个大的便想到了娴静安宁四个字,遂黛玉便将她们分别取名为:娴儿,静儿,安儿,宁儿。刚取完名,黛玉又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