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条通道很长,而且通道里面的气味儿非常的不好,陈子杨只能够闭着气向前走,走了几步之后,他发现从自己的身后传来了另一束手电光。
于是陈子杨转过头去,看到刘教官正跟在自己的后面,只不过刘教官已经戴上了一个防毒面具,很显然,他早都知道这条通道里的气味儿不怎么好,而刘教官的手里还拿着另一个防毒面具。
走到了陈子杨的面前之后,刘教官就把这个面具递给了陈子杨,在戴上这个防毒面具的时候,陈子杨好像在刘教官的眼中看到了一丝嘲弄。这小子是故意让自己不戴防毒面具就进来,好让自己吃吃苦头。
戴上了这个防毒面具之后,不知道是因为有一些气味还残存在鼻腔里,还是这个防毒面具的过滤作用不是很强,陈子杨依旧能够闻到一丝若有若无的酸臭的味道,但是已经比之前好了很多了。
这条通道很直,而且也不算是太长,几步过后,陈子杨就已经走到了通道的尽头,这里果然就像老吕所说的,是一个小的夹层。
这个夹层的宽度不是很宽,甚至都没有刚才走过的通道宽,夹层的一端有一个立在那里的石台,不过这个石台明显的被人翻弄过很多次了,已经斜斜的靠在了一侧的土壁上。
走到了近前,陈子杨发现这面石台上有一个方形的凹洞,看上去应该就是之前存放装有那颗钻石的盒子的地方。整个这个夹层的地面上杂乱无章的留有许多的脚印。
这些脚印相互交织着重叠在一起,密密麻麻的,也不知道有多少。而且从土壤的干燥程度判断,这些脚印留下的年代相差很久,久到就连陈子杨这种对土壤不太熟悉的人也能够一眼看出来。
而且这个夹层地面上的土好像都被翻动过很多次了,新土和旧土交织在一起,两侧的墙壁上也被掏了一个又一个的洞。能够看得出来,之前这里曾经被翻天覆地的挖掘过,而且挖掘的深度绝对不浅。
看到这个夹层现在的德性,陈子杨想着,这些人也是够用心的了,几乎都没有放过这个夹层的任何一个角落。但是他们谁又能想得到,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老吕拿到的那颗钻石在贴到地面上之后就钻进了土中,让谁想谁也不可能想到在那么短的时间里,钻石竟然能够深入到那么深的地方。也难怪这些人费了那么大的力气却依旧一无所获了。
但是让陈子杨奇怪的是,老吕说过,那颗钻石掉到了地下之后,那些土壤好像是有意的避开这个钻石,纷纷的向周围后退着,就好像那些土壤有了活性一般,这样钻石在下落的过程中就弄出了一个非常深的深井,随后就有大量的水从这个深井当中冒了出来,于是老吕就钻出了盗洞。
按照老吕所说的情景来回看的话,地面上的那个深深的洞根本就没有被回填,应该还留在地面上。所以这些人进到这里之后,应该很容易的就能够发现夹层地面上留下的那个深井。但是为什么他们没有找到呢?难道这个深井自己把自己给填死了?
为了让自己能够进到这个深井当中拿到那颗钻石,老吕还特意地传授给了自己他的闭气功,可是看样子,老吕算错了一步,这个钻石造成的这个深井和那颗钻石一样深不可测。
通过种种痕迹,在确定了之前这个夹层的一面墙壁最开始的位置之后,陈子杨按照老吕交给自己的丈量口诀慢慢地算着,计算着那个深井的位置。
土夫子一脉,除了缩骨功与闭气功是两绝之外,他们更有自己独有的丈量土地的心法口诀,长年的使用这套口诀,在他们的心里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丈量方法,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吕在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仅仅是在几个墓室走过之后,就能够发现这里有夹层的原因。
但是这套口诀学起来非常的难,同时没有十几年的实践是很难应用的得心应手的,所以老吕并没有交给陈子杨这套丈量土地的口诀,而仅仅只是传授了他几句关于那个深井位置的口诀,怕的就是这个墓穴在被水淹没之后完全的坍塌,以至于陈子杨找不到那个深井的位置。
来到了深井的上方之后,陈子杨用力的跺了跺脚,脚下的土地触感很松软,但是再往下的触感就比较的生硬了,看样子这个深井已经完全的被填死了,于是陈子杨向刘教官要求,把自己的那把工兵铲拿过来。
刘教官略一犹豫之后,便用手指点了点他手腕上的手表,那个意思是提醒陈子杨不要玩什么花招,毕竟给他的时间有限,随后刘教官就转身走出了通道,去取陈子杨的工兵铲了。
在刘教官转身的时候,陈子杨才看到自己的玄冥古剑已经被刘教官插在了他的背包里,长长的剑柄顺着背包盖子的缝隙露了出来。看到了玄冥古剑,陈子杨在心里祈祷着,希望这个刘教官不要闲着没事儿把这把剑拔出来,不然的话他应该能够一眼就看出这把古剑是个宝贝,到时候这把剑可就易主了。
不一会之后,刘教官就走了进来,在递给陈子杨他的那把工兵铲的同时,陈子杨看到刘教官也拿着一把工兵铲,同时有一个大汉跟着他一起走了进来,手里也拿着一把铲子,看样子这两个人是为了加快进度而决定帮自己的忙了。
一边下铲子向下挖着,陈子杨一边想着,为什么这些人会这么在意天黑呢?以至于他们几次三番的提醒自己要在天黑之前完事,同时为了加快进度不惜又加进来两个人帮自己的忙。
陈子杨隐约的觉得,天黑之后,这个墓里很可能发生一些奇异的事情,而这些事情极有可能跟那些黑色的影子和黑色的怪兽有关系。
凭借陈子杨对刘教官的了解,他觉得这些人也算得上是个中好手了,连他们都如此的惧怕,很有可能这些东西连自己也对付不了,看来想要拖延到天黑脱身的计划要有所改变了,只能暂时的搁置了。
一边挖着土,陈子杨一边仔细的想着另外的脱身办法,但是虽然他想到了好几个计策,可是因为李博健一直在刘教官他们的手里,再加上这三个人又太难对付了,所以陈子杨觉得自己想出来的计策不管哪一个能够成功的可能性都非常的低,最高的也不超过三成,于是他只好作罢。
这里的土壤并不算是很结实,与之前挖盗洞时的感觉差不多,只不过因为不需要对挖出来的通道进行加固,同时又有刘教官两个人帮忙向外运输着挖出来的土,所以挖掘的进度非常的快。
等到陈子杨挖到了一定的深度之后,刘教官和那个壮汉就用绳子系着两个空背包,扔到了他挖出来的通道中,让陈子杨把泥土盛进背包里,随后由他们拉上去倒掉。
陈子杨挖土的速度很快,而上方帮忙运输的两个人也轮流的接力,一背包接一背包的土就这样一点点地从夹层下方的深井中被运输到了外面的墓室里。那个墓室虽然坍塌了很大的部分,但是剩下的空间存放这些土也是绰绰有余的了。
这个深井越挖越深,后来陈子杨站在深井的底部抬起头来,只能够看到刘教官两个人的手电光,甚至连他们的面容都看不清了。
随后他听到从上方传来的一声叫喊,让自己顺着绳子上去。于是陈子杨抓住了绳子,用两条腿蹬着通道的侧壁借着力,被上方的人拉到了通道的上面。
“你小子是不是在玩儿我,故意的在拖时间,那颗钻石怎么可能藏在这么深的地方。”听到了刘教官说的这句话,陈子杨几乎百分之百的肯定,自己和老吕的对话并没有被这些人偷听到。
犹豫了一下之后,陈子杨就把老吕跟自己讲述的故事说给了刘教官。这个时候不是隐瞒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对刘教官说谎了,被他识破的话,那么很有可能李博健就会遭遇不测,陈子杨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发生。
听完了老吕的故事,就算是隔着防毒面具,陈子杨也能够看到刘教官愁眉紧锁。也难怪他会出现如此的表情,这个故事任谁一听也都会觉得不可思讲。这简直太匪夷所思了,听起来就好像是天马行空般的玄幻小说一样,那么的离奇。
可是让陈子杨没有想到的是,刘教官仅仅是思索了一会儿,随后又按照陈子杨说的那段记录着深井位置的口诀丈量了几步,发现陈子杨挖掘的位置与口诀正好能够对得上之后,刘教官竟然点了点头,随后说道:
“今天不早了,咱们就先到这里吧,先离开这里,二魁,你出去跟大魁收拾一下东西,咱们明天再进来。”随后刘教官便蹲在了陈子杨挖出的深井上,仔细的向下看着,但是他的目光却非常的游离,看上去好像是在思索着什么事情。
陈子杨没有想到这个刘教官竟然这么轻易的就相信了自己的故事,但是紧接着他就想到,很有可能刘教官他们之所以那么的在意那颗宝石,就是对这颗宝石的作用有所企图,那么也就是说,他们对那颗宝石的一些奇异之处应该有所了解,既然这样的话,刘教官相信自己的话也就无可厚非了。
思索了一会儿之后,刘教官就起身,对陈子杨说了一句让他走在前面,两个人就顺着通道向墓室中走去。
刚刚走到通道与墓室交界处的陈子杨忽然感觉到自己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在这一绊之下,陈子杨失去了重心,向前倒去。紧接着,他觉得好像有什么东西贴着自己的头皮快速的飞了过去,甚至于在这个东西飞过的时候,陈子杨都听到了耳边传来的一声风响,足见这个东西飞过的速度非常的快。
就在陈子杨刚刚摔到了地面上的时候,他听到了“当”的一声声响,这个声响陈子杨觉得有些熟悉,每次当自己的工兵铲往土里插,碰到石头的时候,都会发出一声这样的声响。
虽然这一下摔得很突然,但是地面并不是很硬,陈子杨也没有摔的多么厉害,他赶紧向旁边侧滚了一下,同时让自己仰面朝上,看向了通道的方向。
此时有两个人正一左一右的站在通道的旁边,每个人的手中都拿着一把铲子一样的东西,正拼命地向刘教官的头部击打着,每打一下,就发出了一种“当”的声响。七八声这样的响声过后,刘教官就趴在地上不动弹了,显然是被这两个人打昏了。
因为这一摔自己的手电已经跌在了一旁,所以陈子杨也没有光源在手,再加上这两个人站在了阴暗处,他并没有看清两个人的样貌。但是从身高上判断,这两个人应该不是跟着刘教官的大魁和二魁。
虽然还没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陈子杨看到这两个人在打着刘教官,他自然而然的就想到这些人应该不是自己的敌人,紧接着,陈子杨快速的左右看着。
李博健还是好好的被捆绑着坐在墓室里,而在她的身旁还倒着两个人。刚才陈子杨摔倒时掉落的手电倒在地上,手电光正好照在了其中一个人的脸上,陈子杨看到那个人正是刚刚跟着自己挖洞的二魁,那么另一个人就一定是大魁了。
这两个彪形大汉也是被击打着刘教官的两个人给放倒的吗?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他们又是谁?在这一瞬间,陈子杨发出了无数个疑问。可是当这两个人彻底的把刘教官打晕,来到了自己的面前之后,陈子杨竟然惊讶地喊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