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特别是张囯荣,从接触这首歌到准确把握歌中情感延长出来不过半个小时的时间,这一点让顾佳辉特别惊叹,所以对于录制这个歌他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本来在林夕看来,张囯荣第一遍演唱已经很完美了,而林夕的这个想法实际上也代表了录音棚里大部分的想法,但是顾佳辉还是不满意。
他知道张囯荣还可以做得更好,同时也想看一看这个年轻人的极限在哪里。
顾佳辉想要精益求精,林夕自然不会拒绝,所以也就陪着他一遍又一遍重复的听张囯荣来录这首歌。
大概是因为这段时间事业被压抑了许久,这次又难得的遇上了《花太香》这样无论旋律还是歌词都让人感觉眼前一亮的作品,张囯荣状态发挥特别的好,录制到第三遍的时候,就是挑剔的顾佳辉也实在是找不出什么问题了。
一听歌曲通过了,周围人都松了一口气,也包括话筒前的张囯荣。
这边顾佳辉摘下耳机,转头看着林夕说了一句:“他留在丽地做演员真的太可惜了,我建议你把他签下来,特别是唱片约,你不签我就直接找他签了!”
见顾佳辉这么着急的要抢人,林夕忍不住笑了起来。
“唱片约还是留给辉哥你吧,省得你说我不够意思,不过艺人约你不能跟我抢,因为以后你就会知道,他绝对不仅仅是唱歌厉害那么简单的!”
(小说《笑傲香江》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起点中文网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72章 经纪公司的构想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笑傲香江》更多支持!
把张囯荣的唱片约让给顾佳辉,主要考虑到相爱你在出唱片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林夕不可能说一个人就包办整张专辑,而且他脑子里也记不住那么多适合张囯荣的歌曲。
一个张国荣还好搞定,但以后合作的艺人多了,每个人都要这样去做,林夕就是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忙得过来。
专业的事情留给更专业的人去做,这也是林夕一惯的原则。
当然顾佳辉想要签下张囯荣的想法也提醒了林夕,是时候应该考虑成立一家经纪公司了。
穿越到这个时空以来,林夕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自己在香港娱乐圈立足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是脑子里各种影视、歌曲、小说吗?
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因为这些东西总有一天会用完。虽然林夕也知道,只要他把脑子里的东西都“抄”出来,赚到的钱和名声已经足够他舒舒服服过好几辈子,可既然穿越了,他所追求的就绝不止是这二三十年的风光。
要想实现心中的野望,林夕真正的倚仗的还是自己对未来三十年多年历史走向的精准把握。
一方面,趁着香港娱乐产业最辉煌的这黄金十年,利用脑中各种影视、歌曲、小说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另一方面,从现在开始就要开始编织各种关系网,确立自己在行业中无人能够取代的地位。
而要在这个时代掌控香港娱乐产业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控制发行渠道,可惜以林夕现在的实力,影响力最大的电视、电影这两块他基本都插不上手。
电视方面,市场已经被无线和丽的两家电视台瓜分,林夕也是好不容易才通过邱徳根入主丽的的机会,把这个对外封闭的市场撬开了一丝缝隙,但渠道仍旧是掌握在别人手上,而无论是这时候的丽的还是无线,都不是林夕能够染指的。
电影市场的情况虽然比电视略好一些,但也好不到哪里去。
从70年代初开始,香港就已经形成邵氏与嘉禾双雄对峙的局面,仅有的两条院线掌握在这两家公司手中。虽然邹闻怀在嘉禾推进独立制片制度,香港的电影公司只要愿意和嘉禾合作,拍好的电影都能通过嘉禾的院线和观众见面,但这其中也是亲疏有别的。
因为嘉禾既做院线也自己投资拍电影,所以好的档期自然都要留给自家投拍的电影,说白就是嘉禾吃肉,别的电影公司只能跟着分口汤。
这也是香港电影市场不够完善的一种表现,在大洋彼岸的好莱坞,相关法律直接规定一部电影的发行方和制作方不能同为一家公司,简单来说你做院线就不能自己投资拍电影,拍电影就不能有自己的院线。
香港没有这样的法律规定,所以目前这样的格局一直会持续到今年新艺城成立才会被打破。
对于这间只存在了短短十年,却在香港影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电影公司,林夕一直都很感兴趣。
别的不说,当看看从这间公司的里走出来了哪些人就知道——徐可、吴宇森、曾志韦,无一不是后来香港影坛举足轻重的人物。
更不要说新艺城的三位创始人,麦嘉、石天和黄白鸣,前两位因为在90年代之后就选择销声匿迹于娱乐圈,名气不是那么响亮,但是黄白鸣直到林夕穿越那会都还活跃在香港影坛,虽然名气不复当年,但也算得上是一方大佬。
新艺城只是昙花十年,轮影响力比不上邵氏那样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论作为也没有达到嘉禾曾经的那个高度,又因为几位主要创作人后面因为创作理念的分歧,出走的出走,隐退的隐退,最终好好一间电影公司就这样轰然倒塌,不过其崛起的典型性却令人深思——特别是对于现在的林夕而言,想要在80年代这个港片群雄纷起的时代站稳脚跟,新艺城模式还是颇有借鉴价值的。
当然了,就是新艺城也没有彻底摆脱院线对电影公司的钳制,其成立后对香港电影市场格局最大的影响就是在嘉禾、邵氏之外又多出了一条院线,而新艺城背后的金主,金公主娱乐公司才是这条院线真正的老板。
新艺城的这帮人都是心高气傲之辈,以林夕这时候的名声资历,估计还不被他们看进眼里,再者就是林夕真的参与到新艺城的组建,最后还是要受制于背后的金公主,所以他对新艺城也只是关注,并没有要参与进去的打算。
电视台和电影院线这些林夕都暂时没有资金去收购,所以他只能先退而求其次,先控制住产业上游的内容提供,等到实力壮大之后不说倒逼着电视台、电影院线作出让步,至少也可以在谈判中占据更多的优势。
林夕手里有的是好的电视电影剧本,而他现在最缺的就是人。
成立经纪公司签下张囯荣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还会考虑把那些以后会红但现在还没有出名的明星艺人都收归旗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才是林夕穿越之后最大的优势。
利用这些明星,他可以在香港娱乐圈里编织出一张强大的关系网,将所有相关方面的人才都一网打尽。
虽然这样还是不能完全抵消来自渠道方面的影响,但能做到这个程度,林夕对整个香港娱乐圈的控制力已经不会弱于现在的无线、嘉禾这样的行业巨头,甚至还更有甚之。
因为这种对人才的垄断比对渠道的垄断还难以被打破。
电视方面,无线一家独大的局面很快就会被即将成立的亚视打破,而如果历史大的变化,90年代后港府还会陆续发出更多的电视牌照,市场竞争只会更加的多元化。
电影方面,新艺城成立为香港带来了第三家院线金公主,而等到十年后新艺城倒闭,香港的院线非但没有减少,而且一下子扩充到五条,那场面完全就是群雄混战。
而无论是电视台争夺收视率、电影院线争抢观众,都需要好的作品来支撑,那时候主动权就会转移到掌握着这些资源的林夕手上。
你要用我的演员,就必须用我的导演、编剧甚至是整个剧组班底!
除非有人能够把香港电影电视的渠道资源都整合在一起(详情参见注释1),否则在各家电视台、院线相互混战的背景下,大家都没办法联合在一起来抵制林夕,剩下就只有选择跟林夕合作。
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香港影视产业必然会走向衰落,虽然后来很多人从行业内部来分析原因,但实际上香港电影产业的衰落是和香港以及整个东南亚的经济衰退紧密相联的。
林夕并不认为自己可以逆天到改变整个香港经济发展走势的地步,所以他自然也无法阻止香港电影的没落,顶多是让香港电影不要像另外那个时空里那样败得那么快,那么惨。
而香港影视产业一旦衰败下来,渠道的优势也会进一步被削弱,新世纪之后大陆市场才是真正的主角,穿越一场,林夕的眼光要是还紧守着香港这池塘大的地方,那就太对不起老天送他这一场造化了。
所以林夕现在对控制一家电视台或一家电影院线其实兴趣都不大,他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才!
——
注1:可参考'bookid=2574291;bookname=《醉枕香江》'的男主角林宥伦,其统合了香港三家院线,对整个香港电影市场形成垄断(好吧,我承认自己就是来推书的,嫌本书不够肥的朋友可以先去看看这本)。(小说《笑傲香江》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73章 一个鸡腿引发的误会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笑傲香江》更多支持!
考虑到目前的情况,林夕觉得直接成立一家经纪公司还没有必要,签下来的艺人的可以先挂靠在东方影视公司名下,等后面签的人多了之后,在考虑将这一块单独独立出来。
大的方向定下来之后,林夕跟着就开始考虑要去拉拢哪些人。
郑绍秋、吴梦达现在正落魄,要签下他们两个基本不会有什么问题;张囯荣可能稍稍麻烦一点,不过他现在混得也不怎么样,有着这次演唱《楚留香》主题曲的合作,林夕自信还是能够说服对方;赵雅之自不消说,她本身就是东方影视公司的经理,艺人合约自然没有签到别家公司的道理。
周闰发那边暂时就不用去想了,他现在是无线的当红小生,双方合约还有一年多才到期,而且现在也不是拉拢周闰发的最佳时机。
现在林夕去找周闰发合作,拍好了大家只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根本显不出林夕的本事和作用。
如果历史没有发生太大改变的话,林夕知道周闰发很快就会进军大银幕,本来意气风发觉得可以大干一场,没想到接连出演的多部电影都是叫好不叫座,最终被扣上一个“毒药发”的称号,落得无人敢用的地步。
那时候林夕去找周闰发,电影拍成了不仅能赢得周闰发更多感激,别人也会觉得这是林夕的本事。
现在还在做厨师的程龙倒是可以考虑拉拢一下,不过得先等《楚留香》拍好播出之后,刷足了名声之后再去找他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