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后途-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秀英把头依在他的胸口,听着他的心跳,“所以人们常说,打天下靠武将,治天下靠文臣。如今你要韬光养晦发展应天的势力就要多招揽文人辅助。江南才子很多,我曾经就认识……就知道不少。”她蓦然想到姚天禧,犹豫了一下,快速转移话题说道:“总之你可别轻看这些文人。”

    “一个朱升就这么厉害,我哪里还敢轻看江南的才子。”朱元璋没有听出马秀英的犹豫,一边笑着说道,一边好被子,“我今晚去看看李儿,你早点歇息。”

    出于弥补,朱元璋这段时间经常去探望李儿,有时就歇在她的院子。马秀英也对不能为李儿孩子报仇的事心生内疚,时常催促朱元璋多去陪伴安慰李儿。

    目送朱元璋离开,马秀英自嘲地笑笑,怎么突然就想起了那个人,是因为江南的关系吗?这些年来她从不刻意去打探他的消息。逊影若是提到他的情况,她便默默听着;逊影若是不提,她就不问。再次来到江南,许多人和事都已时过境迁,可是为什么脑海里原本应该淡忘的那个人却越来越清晰?

    逊影端着补品进来,见到她静静发呆,不由问道:“主子,怎么了?”

    马秀英回过神,她不喜欢这种牵肠挂肚的感觉,也自认并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索性大大方方地问道:“姚大哥,嗯,道衍大师最近如何?”

    逊影当即笑了起来,把药递过去,说道:“姚大哥虽然当了和尚,却一点都不遵守佛法戒律,照样吃肉喝酒,甚至还跟高启、王行等才子去逛烟花之地,”她顿了顿,看看马秀英的表情,小心翼翼说道:“不过姚大哥从不留恋这种地方,只是和这些才子吟诗做对。譬如他做的诗句‘五仗石边琴一曲,桃花三月鲤鱼飞’等都被人争相传颂。还有一首诗‘春在于花,全花是春;花在于春,全春是花’可好笑了。夫人,你说好笑不好笑?”

    马秀英忍俊不禁,转念一想,却笑不出来。姚天禧以禅喻诗,不涉佛语,却入禅味。她不由赞道:“好个论诗如论禅,姚大哥于心灵感发之中写出这些诗句来,尽得纯粹心灵的澹泊与宁静。看来他终于不再耽溺于苦痛之中,真正放开心胸了。”

    逊影暗暗嘀咕:“姚大哥写的诗莫名其妙,夫人说的话古古怪怪,真是一对怪人。”

    此时被议论的道衍正和高启、叶琛等人在书院谈笑风生。

    高启突然当众打了个喷嚏,自嘲地捂住鼻子,“谁在说我?”

    众人皆豪爽之辈,也不介意他的失礼行为,叶琛抚掌笑道:“准是你的那些红颜知己又在想你了。老实交代,你又辜负了哪位姑娘的芳心,罚酒一杯!”

    “罚酒,罚酒!”众人跟着起哄,“光罚酒不行,还得作诗一首。”

    高启推辞不过,一手提壶,一手握杯,畅言道:“凿渠深,一十寻;凿渠广,八十丈。凿渠未苦莫嗟吁,黄河曾开千丈余。君不见,贾尚书……”

    等了半天不见下文,有人愣楞地问道:“后面呢?”

    “完了!”高启一饮而尽,潇洒地举杯倒置,示意诗念完了,酒也喝完了。

    “妙!妙!只是寥寥数句,收煞处戛然而止,给人以深远的回味,高启兄果然不负盛名。”宋濂摇头晃脑,似乎还在回味。

    道衍哈哈笑道:“得了吧,你们这些才子就会相互吹捧,明明是高启偷懒,不肯好好把诗念完,你们却非说什么给人以深远的回味。”

    众人哄堂大笑,有人眼泪都笑出来了,唯有宋濂羞得面红耳赤,手足无措。

第二百二十二章 江南士子议元璋

    章溢不忍见老友难堪,急忙转移话题,“说起黄河,我倒听说在黄河起义的红巾军首领之一朱元璋来了集庆,听说此人有勇有谋,手下能人辈出,且重情重义,礼贤下士。他正在四处招揽学者,枫林先生都被他说动了,诸位可有想法?”

    道衍猛然一怔,随即若无其事地说道:“我是和尚,不涉红尘。”

    高启担心地看了道衍一眼,他和道衍曾在一个学院读书,二人相识已久,关系一直很亲近。即使道衍后来做了和尚,二人也经常结庐而居,甚至同榻而眠。所以道衍嘲笑他的话,他不以为忤,别人顶撞他,他就有些接受不了。

    他记得道衍刚刚出家就曾经匆匆去过一趟安徽,归来后憔悴得不成|人形,特别是在酒醉不堪的时候,他还听见道衍反复念叨过朱元璋和马秀英的名字。虽然当时他对这两个人名十分陌生,但是随着朱元璋的崛起,许多关于朱元璋的事迹便在江南流传,他也有所耳闻,尤其是听到朱元璋的夫人名叫马秀英,他不禁一震,莫非道衍的伤怀跟这二人有关?

    道衍从未说过自己去安徽做什么,高启却从这些蛛丝马迹中猜测出真相,从此就对朱元璋和马秀英产生莫名的厌恶。此刻看道衍神色有异,他愈发憎恶朱元璋,忍不住讥讽道:“一个沽名钓誉之辈,何以拿来浊我等眼耳?”

    “高兄此言差亦。”章溢辩解道:“我听说朱元璋亲自去徽州拜见枫林先生,态度十分诚恳。枫林先生很欣赏他,还说他非寻常之辈,并送他九字箴言。”

    朱升中举人后曾任池州路学正,因不满元廷昏庸辞官到歙县石门山讲学,门下学生众多,道德文章遐迩闻名,在江南颇受人尊敬,加上他舍身犯险救下徽州百姓,在文人心中豁然成了一个士林标榜。

    见章溢抬出了朱升,高启也不敢再狂妄,悻悻道:“说不定是那朱元璋老奸巨猾,蒙蔽了枫林先生。”

    “高兄为何对朱元璋持有成见?是否跟此人打过交道?”章溢本来只是为了转移话题才提起朱元璋,可是被高启一再讽刺,他也有些恼怒了。

    “这个倒没有,不过我劝诸位还是不要去投靠朱元璋。想那朱元璋放牛娃出身,粗鄙不堪,能有什么真本事。此人心狠手辣,连他岳父和大舅子都敢设计害死,会真心善待我们吗……”高启脸上有些挂不住,他总不能说自己就是看朱元璋不顺眼。郭子兴和郭天叙的死被心怀不测的人大做文章,世人以讹传讹,演变出许多不利于朱元璋的内容。他明知这些讯息有误,还大言不惭地拿来抨击朱元璋。

    章溢提高声音,打断他的话,“既然高兄见都没见过朱元璋,为何要说一些中伤他人的话语。就算高兄不相信在下的话,也不该辱没了枫林先生。他老人家都愿意辅助朱元璋,我们为何不可?”

    高启恼羞成怒,抢白道:“我何时辱没了枫林先生?难道你就见过朱元璋,你就知道他一定重情重义,礼贤下士?一个泥腿子也值得你敬佩,真是好笑!”

    “你,不可理喻!”章溢怒发冲冠,踢开身边的椅子,“宋兄、叶兄,咱们走。”

    宋濂早就想离开此地,叶琛则是左右瞧瞧,为难地揖揖手,跟着章溢离开书院。

    道衍叹了口气,“阿启,今日是你不对,你不该为了外人落了章溢他们的面子。人各有志,你不愿意的事何必非要别人附和。”

    “我,我还不是……”高启面红耳赤,忍了又忍,没有说出心中的猜测。

    一场好端端的才子聚会便因此事不欢而散。

    章溢出了书院仍然愤愤不平,对宋濂、叶琛说道:“昔日我听叶兄说那高启与杨基、张羽、徐贲合称‘吴中四杰’,今日相见不过尔尔。”

    叶琛和稀泥,劝道:“高启此人为人孤高耿介,有时过于率性而为,他本意并不是针对你。”

    章溢愤然道:“我等学子饱读诗书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出人头地,一展胸中抱负。如今朱元璋礼贤下士招揽学者,我们为何不能辅助朱元璋?就算他要孤高,也不应该中伤别人。”

    叶琛尴尬地笑笑,“或许他并不看好朱元璋,毕竟朱元璋才刚刚占据集庆,哦,是应天。”

    章溢冷笑道:“他能看好谁?张士诚、徐寿辉他看不上,来了个朱元璋他也看不上。我还偏偏就要投靠到朱元璋麾下,宋兄你怎么说?”

    “一切由章兄做主。”宋濂心中也对高启有些怨言,如果不是他那首《凿渠谣》,自己也不会沦为众人的笑柄。苏州他是不愿呆下去了,索性去应天投靠朱元璋也是一条出路。

    叶琛见两位好友都拿定了主意,就不再反对,三人结伴而行向应天出发。

    路过青田,宋濂说道:“这里隐居着我的一位朋友兼老师,我得去拜访一下。”

    能让宋濂敬佩的人想必非等闲之辈,章溢、叶琛十分好奇,“敢问这位先生姓名?”

    “此人姓刘名基,字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章溢、叶琛同时一惊,“原来是他!听说刘基先生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堪比诸葛武侯。宋兄快与我们引见引见。”

    “哈哈!”宋濂面露得色,与有荣焉,为自己和刘基这样的大文士有交情自豪。

    穿过大片大片的田野,众人来到一个小村庄。或许是远离战火的缘故,这里人口不多,但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祥和安宁的笑容,不管认不认识,都会亲切招呼。

    走到一处爬满瓜蔓藤叶的低矮民宅跟前,宋濂就停下脚步,如果没有他带路,章溢、叶琛绝对想不到大名鼎鼎的刘基就住在这个普通的小院子里。

    门口立着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厮,一见宋濂便笑道:“我家先生早就说今日有贵客光临,派了小子门口候迎,原来是宋先生来了,几位快请进。”

    章溢、叶琛面面相窥,惊疑不定,刘基竟能提前预知他们到来?

    “先生平易近人,你们不用拘束。”宋濂似乎习以为常,反客为主领着二人走进大厅,见了刘基便躬身行礼,“学生见过先生。先生近来可好?”

    章溢、叶琛二人忙跟着行礼。

    “呵呵,免了,免了。”刘基抬手扶起大家,放声大笑,声音十分洪亮。

    章溢偷偷打量对方,只见刘基年约五十,头戴一顶纱制礼冠,两条卧蚕眉又密又长,和颔下的须髯相映成趣,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邃的黑眸炯炯有神。瞧见章溢在偷看,那双充满智慧的眼睛竟然调皮地眨了眨。

    章溢顿时眼观鼻、鼻观心,大气都不敢出一声,不知道为什么,在刘基的面前他竟然有一种无所遁形的感觉,言行不知不觉就变得谨慎起来。

    刘基仿佛看穿了他的心事,捋着长须笑道:“别紧张,宋濂知道我这人最是随意。来,来,尝尝我刚煮好的龙井,这可是别人从狮峰给我带来的。”

    众人端起茶盏,只见那芽叶在盏中逐渐伸展,一旗一枪,上下沉浮,汤明色绿,幽香四溢,看似无味,饮后却有一种说不出的甘醇留恋唇齿之间,不由齐声叫绝,称赞刘基的茶道高明,“喝了先生的茶,才知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

    刘基习惯了这样的赞扬,淡淡说道:“修身养性罢了。”

    众人又细细品茗了一番,茶过三巡,宋濂放下杯盏,旁敲侧击,“先生如今可有出仕之意?”

    刘基摇摇头,似笑非笑地看着几人。

    宋濂被看得不好意思,支吾道:“学生和章兄、叶兄打算去应天府投奔朱元璋,先生有何建议?”

    刘基沉吟片刻,言道:“听说朱元璋率领的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