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比边陆区区占地一两亩,新的那家公司拥有着完整的一栋办公楼,楼高九层,占地是边陆的数倍。
不过没有人对此觉得奇怪,只会认为理所当然。
因为那家公司,名叫饿了么!
现在的饿了么已经是国内互联网领域不折不扣的超级黑马,短短两三年时间,做到独角兽层次,以他的实力,拥有这么一栋办公楼,实在是理所当然。
肖建国站在饿了么新总部的楼顶天台上,以他的视角,可以很清晰的看到不远处的边陆公司。
他的大学室友边江,每天都在那里办公。
肖建国很满意新的总部,比起曾经在大学城那边,一排低矮的临街商业门面,无疑这边档次要高多了。
做起事来,也不像以前那么畏手畏脚,起码就招聘新员工来说,这边容纳下几百人,绰绰有余。
当然,相比室长所拥有的那栋恒成办公大楼,饿了么的就要弱很多了。
毕竟这边是靠着政府关系拿到的,而恒成那栋楼,却是陆恒提供地皮,靠着一次房地产投资,实打实的亲自建立起来。
想到室长,肖建国眉头不自觉的就皱了起来。
身后有脚步声响起,随后便是吴明明埋怨的话。
“怎么又跑天台来了,风大不说,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肖建国拍了拍尚未开出花来的花台,“这里不就可以坐吗?你总不会怕脏吧,以前创业往外跑联系合作商家的时候,累了,我可是随便找个地就可以坐下。”
吴明明摇摇头,也不坐下,走到天台边缘往外看了看。
“风景挺不错!”
肖建国看着吴明明的背影,依稀觉得对方气质有所不同。
怎么说呢,以前的吴明明行事小心,性格内敛,但现在却莫名多了份自信,与谁打交道,都能侃侃而谈。
或许是出国见了次世面的原因吧!
肖建国不再想这些,干咳一声问道:“室长那边怎么说?”
吴明明头也不回的说道:“室长没给回复,只是让我们别急。”
肖建国眉头越皱越紧,颇有些不耐的说道:“这次融资容不得丁点差错,这么拖延下去,要是搞黄了。。。。。。室长到底是怎么个想法啊,好像对我们公司一点不上心了。”
吴明明豁然转身,盯着肖建国,眼神奇怪。
“建国,你话可得掂量着说。室长对我们公司还不够上心?出国一趟,忙里偷闲都为我们找了个合作对象,你难道还想让他天天上门坐着,才叫上心吗?”
肖建国语塞,讷讷道:“我这不是担心第二轮融资嘛,你别。。。。。。”
“建国,我就怕你不是这么想的。”
“那我还能怎么想!”肖建国气急道。
吴明明摇摇头,不紧不慢的盯着他。
“第二轮融资是重要,这个我承认!但是至少目前三个月内,我们公司是不缺钱花的,室长那边多耽搁几天,并不影响大局。反倒是你,莫不是迫不及待想做亿万富翁了?”
此话一出,肖建国被噎住了,久久说不出话来。
吴明明看着这一幕,情不自禁叹了口气。
果然是被自己说中了啊!
现在饿了么被誉为黑马、被称赞互联网新星、是新诞生的独角兽。
价值超过十亿美金,可以说,只要这第二轮融资顺利进行,肖建国随便让出去几个点的股份,就可以套现上亿的资金。
所谓亿万富翁,几乎近在咫尺。
肖建国讪笑道:“这没什么不对吧!虽然别人都说饿了么多值钱多值钱,但那不过是市场估值而已。你我真正赚到手的钱,可没几个。难道你不这么想?你就不想这轮融资过后,身家一跃,成为国内最年轻的白手起家亿万富豪?”
吴明明默然,他又何尝不想。
其实岂止金钱上的收获,一旦第二轮融资达成,配合相关宣传,他们更能获得巨大的名声。
来自社会各界的赞美,是绝对少不了的。
对于年轻人来说,鲜花和掌声,永远都是那么诱人。
不过也仅仅如此,吴明明坚决的摇摇头。
“首先,你搞错了一点。国内最年轻的亿万富豪,怎么轮也轮不到我俩,室长还在前面!”
“其次,你只看到了涌入的资金,但是你忘了。要想取得那么多资金,室长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最后,我觉得你该把目光放远一点,最好不要为了目前的短暂利益,忽略了未来的收益。”
肖建国愕然,一时半会,竟找不到任何的反驳理由。
不管是陆恒的珠玉在前,还是说陆恒作为最大持股方,一旦展开第二轮融资,他就会付出很多股份,他都没有过多思考。
甚至说,他这一次,准备多付出一点股份,套现更多的钱进入自己口袋。
但吴明明这么说,很明显是猜到了自己的想法,甚至对此不屑。
看着肖建国木楞的样子,吴明明叹了口气。
“不要去揣测室长的想法了。他刚从国外回来,要忙的事情会非常多。你也清楚,恒成作为汽车零售商,现在又是销售旺季,要多忙有多忙,他脱不开身是很正常的。”
肖建国只能点头认同,心里倒是对自己之前的恶意揣测,感到了一点愧疚。
。。。。。。。
而在陆恒这边,确实如吴明明所讲的那样,忙得几乎停不住脚来。
深圳、浙江,上海、北京、广州、贵州。。。。。。
每一座城市,他都有要去的理由,每一天,他都是在蓝天白云、车流穿梭,严肃会议中度过。
去一趟国外,看似轻松悠闲,但累积下来的事情,要想快速处理完,可就不是那么轻松的了。
直到春节前两天,陆恒才回到崇庆。
可惜,也没有过多休息的时间,因为恒成集团年终总结会议已迫在眉睫!
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
恒成集团总部,从上午开始,气氛就显得格外凝重。
下面的员工忙着手上的事情,认真无比,比往常更加努力。
谁都清楚,今天是集团年终总结大会召开的时间,所有公司高层全部到场,在这种情况下,没有人敢偷懒。
朴青,作为一个在恒成已经实习半年的崇庆大学大四学生,也被这种气氛感染。
他负责的是有关渠道这一块儿的统计工作,当然,只是协从帮助的助理。
刚刚进入渠道主管的办公室,朴青把统计报表放下,就看见李主管与另一个部门的主管一起走了进来。
“老张,你那边事情忙完了?”
李主管先对朴青打了个招呼,然后继续与一道的张主管聊天。
张主管揉了揉脸,露出一张舒展的笑容:“忙完了,能在年会之前忙完,我接下来不用加班,现在算是松了一大口气啊!”
李主管招呼着张主管坐下,自己却愁眉苦脸的抱怨道:“你们对接的是4s店,我们对接的是渠道。渠道反应要慢大半个月,现在我这边都还没搞完。看来今年加班又是必须的了。”
张主管嘿嘿一笑,“加班好啊,加班费和年终奖够多嘛!”
提起年终奖,李主管也忍不住露出笑意。
“这个倒是,听说我们老板都上了时代周刊。啧啧,这可不得了。”
“你也知道啦!我前两天才看到新闻,陆董居然能上时代周刊,太厉害了。想来今年他心情不错,公司效益又好,我们的年终奖说不定比去年更加丰厚。”
朴青安静的整理着统计报表,以李主管最熟悉的阅览顺序,分门别类的摆好。
这是他参加工作以后,学到的一点微不足道的东西。
虽然作用不大,但是却可以让上级顺心如意,看自己更加顺眼。
耳中听着两人的讨论,朴青的手下意识停顿了一下。
“陆恒。。。。。。。”
朴青心中默默念叨了一声。
他今年大四,来自崇庆最好的大学,崇大,六月份即将毕业!
但是公司内,很少有人知道,朴青大学时,是和陆恒同在一个班里,甚至连寝室,也只隔了一间房。
只不过陆恒在校时间少,除了相邻两个寝室之外,他和其他人都不太熟悉。
大学时候他也曾羡慕陆恒,羡慕对方年纪轻轻就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但仅仅是羡慕。
因为他觉得,只要自己毕了业,出去一番闯荡,未尝不能做出成绩来。
与他一般想法的人,很多!
毕竟这年头,还有很多人觉得,高等学府的大学生是天之骄子。
但是结果,却并不如人意。
参加各种校招,流连人才市场,经历了几份简短的工作,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一个对专业,对胃口的工作,并不是那么好找啊!
回到学校和老师吃饭的时候,恰逢恒成集团在崇大展开应届生校内招聘,他放下脸去试了试,被成功录取。
那时候的他,心中百味杂陈,难以言诉。
要在同学手下混饭吃。。。。。。。
不过当进入恒成之后,见着这个庞大的集团公司,看见无数人犹如机器一般,在不断忙碌的做着自己的事情,而这一切,都是自己的同班同学陆恒缔造的时候,他的心态放平了。
“人与人终究是有差别的,有些时候,这种差别,比人与狗还大!”
朴青曾这样自嘲。
几个月过去,朴青已经不再去想这些有的没的了,他已经看清自己和陆恒的差距。
只是今天偶然听到李主管他们的谈话,朴青心中还是泛起了涟漪。
记得之前陆恒才上了央视领奖吧,一度闹得沸沸扬扬,连共青团的微博都还点名表扬了他。
说他是新时代年轻一辈的领军人物!
现如今,对方竟然已经强到可以登上时代周刊,让另外一个国度的人都认可他了。
朴青叹了口气,他也知道,自己只能感叹一番,或者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拿在公司里陆恒的可靠传闻当做谈资。
除此之外,他就不再多想。
现在的工作,其实已经很满意了。
虽然只是主管助理,负责统计报表,市场调研这一块儿,但是接下来也有升迁的机会。
用李主管不经意透露给他的消息,接下来部门或许挑选出一批精英,派往全国各地,担任片区的渠道负责人。
朴青觉得,自己还是很有机会的,先把功课做好,到时候争取外派出去,独当一面!
。。。。。。。
“由于时间关系,渠道方面的统计数据会有延迟。不过详细的没有,但是总体数量统计,却还是很准确。”
“截止去年十二月底,两千七百五十一家二级、三级渠道商,共销售出去六十一万八千台新车。平均下来,每家渠道商,每个月可以销售出去十八台新车。”
一个中年男人站在会议室最前方,手上的激光笔指着墙壁上正投放的ppt细致的报告着。
所有人都认真听着,面对这份数据,露出各种表情。
陆恒看着中年男子,知道对方叫做曾雄,去年下半年加入,而且是他亲自面试进来的。
所负责的工作岗位很重要,是与七大主要部门并列的渠道部。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现在恒成渠道越做越大,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