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启风云-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以来天启都在想这朝廷的银库里怎么会没有银子,一国之国库的库存居然还不如有的大户的家底厚,这实在是太不正常了。后来他慢慢地发现了问题的症结,这问题的根本在于朝廷的眼睛只看着农民的土地所出,没有看到商人在均衡物产的过程中还能创造巨大的财富。以前对商人的歧视态度使得商人与朝廷离心离德,导致的后果就是朝廷不能收到巨额商税,在缺银子的压力下加重了对农民的盘剥,这样下去是不行的应该重新审视对商人的态度。

    经过反复思考,天启觉得对商人应该有对军人一样的态度,那就是既要倚重利用,又要限制防范。以军人来说,既想要他们像老虎一样威猛又想要他们像绵羊一样听话,这确实有点不好办。大明对军人的态度是绵羊政策,把几百万军队都用锄头改造成了只会种地的农夫,遇到敌人来犯肯定是难以抵抗。但如果把手下的军队都变成了嗷嗷叫的老虎,恐怕没有哪个君主在骄兵悍将的冷眼下还能睡得着。

    如果出于害怕就想办法逐步把领军大将除掉,那是自毁长城的举动。如果放任不管寄希望于手下将领的忠心,这又有些不靠谱,既便没几个像安禄山那样自己本身就包藏祸心,像赵匡胤那样被手下拥戴后半推半就上位的也不会少。到后来有人想了一招叫利益均沾,就是在严厉防范的同时给领军将领高官厚禄不算还允许其世袭。一边是长久的恩泽一边是灭族的不归路,很多将领都选择了顺从。

    天启准备把对军人的成功经验应用到商人身上,因为他发现商人跟军人在国家中的作用都差不多,军人保稳定商人促发展,那些说“文官握笔安天下,武将提刀定太平”的人都是在胡说八道。文官的职责应该是制定和维持秩序,有了高效合理的秩序,无论是保家卫国的军人还是货运天下的商人,才能遵循秩序让国家在稳定中不断发展。

    这天午后,天启正想着如何让商人在有效监管下发挥应有的作用时,乾清宫总管谈敬带来了圣学院和都察院众人的奏章,天启以为是关于几天后的辩论安排,就说道:“这刘宗周和高攀龙等人还是能干的,这么快就准备好了,看来他们已经是胸有成竹,准备把那些说朕用人不公平的人驳得体无完肤了吧?”

    谈敬看了看天启说:“皇上,这次他们是冲着你来的。”

162 裁判参赛

    大明现在虽然是人才辈出但却内外交困。主要是没有做到人尽其才,必须要重新布置安排一番,尽量做到每个位置上的人都是最合适的人。在天启的布置中,武将守卫边疆维护稳定,文臣制定秩序避免内耗,商人经营流通促进发展。只要他们各司其职且尽职尽责,相信大明不但能转危为安还会逐步繁荣富强。

    以往那种放羊式管理肯定是不行的,没出事就自认是太平盛世,出了事就手忙脚乱还怨天尤人。现在要改变以往那种得过且过的观点,要把事情考虑在前头,这样就算出了事心里也有底不会慌。正是因为这个考虑天启才在政务院中设立了预政处,让他们从各个县令的各地现状报告中了解各地的静态状况,再让他们从各地的粮库番库中得到各地的税收状况,从税收了解当地百姓的实际收入,进而得到一种动态的状况。

    预政处根据动态和静态的信息反馈,制定合适且合理的计划,逐步调整把人和物用在恰当的地方,逐步提高百姓和朝廷的收入,实现国富民强的最终目的。在这个从百姓中获取信息然后制定计划,最后又实施到百姓身上的过程中,偏重实践的成份很多,天启认为应该让理论总结介入进来。成熟的理论能够给实践活动以指导,有了理论才能让人们少犯同样的错误,有了理论才能让人们少走同样的弯路。

    这个理论总结天启放在圣学院中进行,因为圣学院中都是些有着丰富经验的老臣,让他们凭意愿和兴趣干这种事算是人尽其才的一种类型。

    但是,圣学院中得到的理论也不能说就全部都正确,因为毕竟是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前的经验,这里面就有一个时间差的问题。过去正确有效果的现在不一定能用,南方用起来顺手的经验到了北方说不准就会适得其反。正是因为有这种顾忌,天启还需要一个机构对圣学院中得出来的理论进行选择,这个机构从明面上说是都察院,实际上就是东林党。

    都察院什么都管,只要他认为不对的他就会出来插一脚,就像人们说的:“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要管空气。”用他们来筛选圣学院的理论从组织程序上来说是合适的。东林党是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组织,让他们对圣学院的理论进行甄别既是对他们的信任,也是给他们找点具体的事做免得他们闲得慌乱来。当然天启没有明说自己其实只是让他们粗选,最后还得自己过过细。不是说自己比他们聪明,而是因为自己是皇帝成败都得自己承担责任。就好比打麻将自己输了想得通,别人帮忙打输了心里就难受。

    有了圣学院中的理论,再让政务院根据理论制定各种规定,在具体经营上就可以让商人在两成封顶的限制下,根据各自的长处和各自的兴趣进行均衡货物的活动顺便赚点钱。商人赚钱的同时也让全国的物品得到流通,使百姓们的生活变得简单方便,这是其他人无法做到的。官员做事成不成都要朝廷给钱,而且一点都不主动需要不断推动催促,差一点儿就要人天天请。商人做事不要钱不说还要上税而且风险自担,两相一比较自然是商人要可爱一些。

    当然商人也不是专做好事不留名的人,他们是受到利益的驱使才趋之若鹜地寻找利益的。这一点天启也知道,但他之所以要求商人的利润限制在两成,只不过是不想他们人为地提高差价为了自身收益侵害百姓利益。

    前一阵有几位官员认为天启用人不公,杨涟、左光斗等人后来居上让论资排辈的老臣心有不服。天启想这些加塞的人都是东林党的人,让东林党站在维护自身利益的角度去跟那几个失意的人辩论,无论是辩论人数还是辩论技术都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圣学院中的老臣虽然退休了,但站出来任何一个都要威慑住一大批人,因此就让圣学院中人来主持辩论。大明万般不好但尊师重道这一点还是不错的,很多人是现在朝中之人的老师,少有学生敢欺师灭祖跟老师呲牙。

    天启觉得在这场辩论中东林党是御用选手,圣学院是拉偏架的裁判,自己就稳坐钓鱼台当一个观众就好。看人帮自己吵架肯定比挽起袖子亲自跟人干仗要好得多,让天启没有料到的是这圣学院跟都察院都冲自己来了,就好比一个观众正准备看一场决斗表演时,突然发现选手和裁判都怒气冲冲地突然向自己冲了过来,其中的惊诧那是不用说的了。

    天启仔细看了看刘宗周、高攀龙等人的奏章,上面充满了对商人的不屑和对天启抬高商人地位的不满。说什么农民出劳力工匠用智力,商人只会投机取巧是寄生虫,让他们容身已经是格外开恩,现在给他们商户地位他们应该偷笑。至于说钱庄和路商局的股份问题,让商人参与进来是权宜之计也是商人应该对朝廷做的贡献,时机一到就应该退还银钱回收股份,避免这些寄生虫子子孙孙都吸大明的血。

    看完了这些人的奏章天启才知道自己犯了个错误,就是没有考虑到利益均沾这问题。其他人先不说,就说军人、商人和官员这三个群体的比较。军人平常时期非常清闲,最多玩刀枪玩累了骑着马到处游荡闲逛,像诗中说的那样“年年金河复玉关,朝朝马革与刀环。”拿着国家的补贴每天骑着马握着刀免费旅游,多惬意的生活!一旦有战事还能立功封爵,这样的好事读书人是羡慕不来的。

    商人本来是老鼠一样的存在,以前不允许坐轿子不允许穿绸缎衣服,没有正当的商户户口,没有人看得起他们。现在突然变了天,商人有了数不清的银子,还在朝廷开的钱庄中占有股份,而且皇帝还要给他们世袭罔替的待遇,这让人的心理未免太有失落感了。

    再看读书人,千辛万苦读书,磨穿铁砚才能金榜题名谋得一官半职。既不像军人那样清闲还有获得爵位的机会,也不像商人那样能捞到切实的好处,唯一能捞的油水如火耗、孝敬、以及灰色收入都被皇帝堵死了路。不管你有什么捞钱的手段,一招经济审察就要了命,直接把身上捞来的油水去除得干干净净。

    官员们都是读圣贤书的,不能捞银子那就做个安贫乐道的好人吧,至少能有个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好名声。给军人提高待遇官员们想得通,毕竟别人是拿命换来的,现在给商人提高地位,还要给他们世袭罔替的待遇,这就让官员们无法淡然面对了。在官员们的眼里商人永远只能生活在社会最下层,跟他们相提并论都是委屈了自己,现在竟然有要爬到自己头上的趋势,这如何不让一贯清高自傲的官员气爆了胸膛气炸了肺?

    想到这些,天启明白了自己应该及时改正错误,利益均沾才是长久之计。于是立即让谈敬宣高攀龙和刘宗周到养心殿来,自己要跟他们好好说一说。

    当刘宗周和高攀龙来到养心殿时,天启对他们非常客气,因为他知道这些人都是些成了精的人,就算再有不满也要在谈笑风生中表达出来,自己如果一上来就疾言厉色责问,不但不能让他们信服反而先就落了下乘,心平气和以理服人才是最好的选择。

163 裁判参赛(下)

    天启做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刘宗周与高攀龙也是满面春风,让人看不出双方有着重大的分歧。大家先是说了些互相恭维的漂亮话,反正是皇帝英明大臣能干彼此继续合作肯定前途无限光明之类的话,这让在旁边侍侯的谈敬等人听得一阵阵发晕,到后来都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奏章传错了旨意。

    在聊了几句天气不错,议论了久旱之后突如其来的两场毛毛雨后,天启问起了一个学术问题,是刘宗周刚刚还朝是议论过的问题,就是圣学院如何帮助朝廷制止异端邪说的无端蔓延。

    天启说:“刘大人是否还记得成立圣学院之初的情景?朕当时说正在探讨的问题都是暂时不能判断其正确与否的问题,把不一定正确的东西公开是非常危险的事,不知道刘大人以为如何?”

    刘宗周说:“皇上之言是真知灼见令臣佩服,所以臣这次对商人的议论也只局限于私下上奏,并没有把意见公开。后来臣才知道高大人也上了同样的奏章,但臣可以担保我们并没有事先沟通过。”

    高攀龙也说道:“臣事先也不知道刘大人会上奏。”

    天启原来见是**星推荐的刘宗周,后来又见东林点将录里把刘宗周比为赤发鬼刘唐,于是以为他们都是东林党人应该观点差不多。但后来慢慢发觉东林党的主流思想是比较激进的,他们偏重于中下层路线,对商人和农民有一定了解,不出意外的话会向资本主义的道路上前进。刘宗周的思想要保守一些,他的思想侧重于程朱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所以当两人说他们互相并没有通气,天启是相信的,出发点不一样说的重点也不一样。

    天启说:“朕相信你们没有事先通气,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