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之文豪崛起-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孟子的原话是说,君子有三种乐处,以德服天下(也有说统治天下)不在其中。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是第一种乐趣;无愧于天地良心,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教育他们,是第三种乐趣。

    这段话,正好符合周赫煊的心境和追求。

226【说客】(为盟主“老王真的真的短又小”加更)

    张学良临危受命,接掌东北大权后,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现实问题

    自治,还是易帜?

    周赫煊带着常凯申的手令,带来东北的时候已经是六月底了。

    奉天,帅府。

    “岂有此有,日人欺我太甚!”

    张学良粗红着脖子,犹如一头狂怒的野兽,发疯般把信纸撕得粉碎。

    这封信是日本驻奉天总领事林久治郎,以日本首相田中义一的名义写来的,内容选摘如下:“特别是我首相个人(田中义一),对年轻的学良怀有恻隐的深情,抱有父子般的情义,将一定给予亲族般的支持……现在,为使满洲新政权的基础日趋稳固,日本政府准备尽十二分的努力提供援助。”

    尼玛,把人家亲爹杀了,然后说我对你有“父子般的情义”,这还不把张学良给气炸肺?

    而且这封信名义上是拉拢,其中还暗含着威胁。特别是最后两句,“努力提供援助”到底是真援助,还是武力入侵,摆明了是让张学良自己做出选择。

    于凤至弯腰捡起地上撕碎的信纸,抚着张学良的后背说:“汉卿,别气坏了身子,先歇一歇吧。”

    “我没事。”张学良坐回沙发上,闭眼不语。

    副官徐寿突然走进来,轻声喊道:“六帅,周先生来了?”

    “哪个周先生?”张学良迷糊地问。

    “周赫煊周先生。”徐寿道。

    张学良眼睛猛地睁开:“快请他进来!”

    不多时,周赫煊提着一个箱子进来,表情肃穆道:“六帅,还请节哀。”

    张学良看到周赫煊后,有些难以控制情绪,悲恸自责地说:“明诚,你事先提醒过我,可父帅还是被日本人暗杀了。我难辞其咎啊!”

    周赫煊说:“日本人能准确的炸毁专属车厢,说明大帅身边有奸细。只要此人不除,就算大帅躲过了皇姑屯一劫,今后也难以防备。”

    张学良苦涩道:“可惜那奸细是谁,现在都没找出来。”

    周赫煊问:“大帅的丧事什么时候办?”

    “现在哪有时间办丧事,需要处理的事情太多。”张学良已经焦头烂额了。

    周赫煊道:“东北现在局势如何?”

    “总体上还算平稳,”张学良头疼地说,“南方政府和日本人都在拉拢我,奉军内部分为两派,一派主张易帜,一派主张自立。我夹在中间难以抉择啊。明诚,你帮我出出主意吧。”

    此时奉军将领当中,还真没有谁敢提出投日的。不管是旧派的张作相,还是士官派的杨宇霆,都是坚定的仇日分子。

    日方暗中拉拢杨宇霆好几次,都被他拒绝了。

    日本人随即觉得张学良更年轻、好控制,各种软硬兼施,希望能跟张学良达成密切合作。

    张学良自然不肯答应,就算他愿意,手下的将领也不同意。那些将领更倾向于自立,不管日本人,也不管南方国民政府,奉军自己经营东北的一亩三分地。

    面对张学良的问计,周赫煊说:“六帅,这件事根本不用我多嘴,其实你心里早就做出了决定。对吗?”

    张学良愣了愣,随即苦笑道:“还是明诚知我。”

    张学良是很看好常凯申的,认为北伐军纪律严明、战斗力极高,而且有自己的革命理念,常凯申也是能让中国富强的领袖。

    嗯,太过高看了。

    周赫煊打开皮箱,拿出常凯申的手书、挽联,以及他自己的《菊与刀》样书,说道:“六帅,我这次来奉天,给你带来了三样东西。”

    张学良首先打开挽联,只见上面写道:噩耗惊传,几使山河变色;兴邦多难,应怜风雨同舟。

    这副挽联充分暴露了常校长的诗词水平,不过胜在浅近直白,而且也表达了对张学良的接纳之意。

    “有心了,”张学良都不用读信,就知道里面写的什么,他问,“明诚,你在南边当官了?”

    “没有,”周赫煊说,“我帮常司令做说客,从大义上讲,是为国家和平;从小义上讲,是为尽快打通东北到山东的救命粮道。”

    张学良起身来回走动,顾虑道:“我早就想易帜了,但有两个问题很棘手。一是奉军内部有人反对,二是日本人从中作梗。”

    周赫煊出主意道:“有两个办法可以解决。”

    “快说。”张学良急切道。

    “第一,可令热河的汤将军先易帜,试探奉军内部和日本人的反应。”周赫煊说。

    张学良喜道:“汤二叔?这主意好,他肯定也愿意易帜。”

    汤玉麟是张作霖的拜把子兄弟,如今霸占着热河省。他不在东北,又属奉系,只要他易帜,既不会引起奉军内部和日本人的强烈反对,但又能够起到试探和过度作用热河也是日本人觊觎的地方,只不过没有东北那么重要。

    而且汤玉麟肯定愿意易帜,因为北伐军就在他眼皮子底下,不投降早晚打起来。

    周赫煊分析道:“先让那些关内的奉系军阀全部易帜,如此就造成一种大势所趋的感觉,奉系内部的反对声音会小很多。”

    “你说得很有道理,”张学良点头道,又问,“那日本人呢?”

    周赫煊说:“日本人内部,其实意见是不统一的。特别是大帅遇刺事件,由于国际外交压力影响,日本国内反对武力入侵的声音很大。”

    张学良说道:“也就是说,必须趁日本人内部矛盾的时候,尽快易帜?”

    “不能快,要拖时间。”周赫煊道。

    “为什么要拖时间?时间拖得久了,万一日本人统合意见怎么办?”张学良不解道。

    周赫煊解释说:“不能太快,因为日本有下克上的传统,军人喜欢自行其是。关东军现在蠢蠢欲动,就想六帅你搞出大动作,然后他们好挑起战争。所以,必须拖到关东军失去战心,如今关东军还处于战备状态吧,你派人随时观察他们的情况,只要关东军松懈下来,基本上就可以易帜了。同时,也不能太慢,时间拖得太久,反而会加强日本人分裂东北的决心。面对日本人时,你在易帜的态度上,一定要表现得坚决。但在行动上,则应表现得犹豫顾忌。如此可以打击日本人的气焰,让他们知道东北早晚易帜,同时又让他们产生错觉和侥幸,认为你害怕做出这个决定。”

    听周赫煊说了这么一通,张学良豁然开朗,握住周赫煊的手道:“明诚,你真是我的诸葛亮啊。我现在所有条理都清晰了,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周赫煊拿出《菊与刀》,说道:“六帅,你可以看看这本书,方便你跟日本人打交道。”

227【内外妥协】

    奉天,大帅府。

    张学良、张作相、杨宇霆、万福麟、翟文选、常荫槐等东北文武官员汇聚一堂。

    张学良没有立即谈正事,而是拿出《菊与刀》,说道:“我昨天读到一本好书,这本书很快就要出版了。到时候,东三省的高级将领和行政官员,必须人手一本。”

    张作相笑道:“啥书啊,还让我们这些大老粗也看?”

    张学良让秘书把《菊与刀》递过去,张作相翻看了前两页,顿时拍板说:“这书写得好。我跟小日本打交道几十年,对他们非常了解,这书开篇就把小日本的性格分析透彻了。”

    杨宇霆没心情看书,急切地问:“少帅,咱还是先说说重要的事,你心里究竟是怎样个想法?”

    就算没有周赫煊出面,常凯申、冯玉祥和阎锡山等人,也都纷纷发电报劝张学良易帜。只不过张学良出于各方面的顾忌,迟迟没有准确答复而已。

    东北军内部,连日来也对此事展开了讨论,大致意见偏向于自立。

    张学良表情郑重地宣布:“我已经决定了,改旗易帜!”

    “少帅,万万不可!”杨宇霆坚决表示反对。

    张学良不由皱起眉头,内心深处对杨宇霆极为不满。不仅是这人反对易帜,还有其称呼,张作霖都死了,还叫张学良“少帅”,明摆着在倚老卖老。

    “为什么不能易帜。”张学良没好气地问。

    “只要我们不摆明立场,就能在日本和南京方面左右逢源,争取到东北利益最大化。而一旦易帜,必然与日本决裂,同时南京方面也会轻视我们!”杨宇霆属于功利主义者,他思考问题的方式跟张作霖一样,都是怎样好处更大就怎样选择。

    张学良顿时怒道:“日本人杀了父帅,我还要跟他们合作?”

    张作相出来打圆场道:“跟日本人合作,无异与虎谋皮,早晚会着他们的道。我是倾向于易帜的,但如今关东军就在奉天城外虎视眈眈,千万不能激怒他们,否则必然挑起战争。”

    “我支持辅帅(张作相)的观点,此事不能操之过急。”常荫槐吱声道。其实他是反对易帜的,跟杨宇霆好得穿一条裤子,不过说得比较委婉而已。

    “确实不能太过急躁,以激怒日本关东军。所以,我决定一步步来,”张学良突然站起来,用无比强硬的语气,对负责会议记录的机要秘书说,“立即发送密电,命令京津、热河、滦东等地的奉军部队,全部改旗易帜,归附南京国民政府!”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杨宇霆、常荫槐等反对易帜派,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张作相等缓图派则若有所思,等把事情想明白后,张作相欣慰地说:“汉卿,你终于长大了。雨帅在天之灵,也会感到高兴的。”

    杨宇霆想要反对,却又不知如何开口,因为张学良这个计策非常高明,根本找不出漏洞。

    常荫槐悄悄给杨宇霆打眼色,劝他不要多言,明摆着张学良已经下定决心了。如今最重要的是,借此机会给自己这一边捞好处。

    杨宇霆立即会意,出声说:“少帅,黑龙江那边有些不稳。我看,不如让翰勃(常荫槐)担任黑龙江省长,一定能震慑宵小。”

    这就是政治妥协,以任命常荫槐做黑龙江省长,来换取杨宇霆等人支持关内奉军易帜。

    “可行。”张学良只能捏着鼻子同意,否则接下来的工作没法展开。

    如此,双方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杨宇霆、常荫槐颇为高兴地离开帅府。

    特别是常荫槐,他前年还只是京奉铁路局长,去年当上安**政府代理交通部长,因为不肯被骂名,拒绝在卖国合约上签字,惹怒张作霖之后,只得去天津做寓公。

    后来美国人跑来谈归还关税自主权问题,张作霖才重新提拔常荫槐,任命他做了关税自主委员会委员。

    从毫无实权的委员,摇身一变成为黑龙江省长,这便宜占大发了!

    会意结束后,张作相留了下来,以长辈的身份说道:“六子,你这回做得很好。切记,你现在是东北的主人,做事不能像以前那样冲动。”

    “学良谨记教诲。”张学良道。

    张作相突然笑问:“让不在东北的奉军先易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