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亲要告诉自己的。
苏母看见女儿如此,满心的心疼,只是想到自己的身体和女儿病好后,成熟了不少的样子,到底还是狠下心说道,“以后不管什么话,就算是对我说的,也要现在心里过上三遍,再说知道吗?要是觉得不确定的话,宁愿不要开口,祸从口出。”
“对母亲也要如此吗?”苏玉莞看着苏母,有些不敢相信的样子。
苏母点了下头,“任何人,百密一疏,懂吗?”
苏玉莞点点头,苏母看着女儿有些迷茫的样子,心中叹了口气,只要学会去思考就好,她并不希望女儿变得多会算计,只要能保护自己……这次等苏父回来,问问军中有没有适合的儿郎,还有子规的婚事,等子规娶了媳妇,就可以把家里的事情渐渐交托给儿媳了。
自己这双儿女关系自幼亲密,有子规在,想来女儿也不会无家可依的,不过儿媳的人选……自己可要好好挑挑,万不能选到那种眼皮子浅的。
“自己回去好好想想。”苏母不敢一次把女儿逼得太紧,就怕适得其反,她现在只想慢慢引导,“我过几日会给你请一个教养嬷嬷。”
“好。”苏玉莞应了下来,其实她现在还在想苏母说的话。
苏母拍了拍女儿的手,“先用饭吧。”
“嗯。”苏玉莞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又想到了母亲的身体,“母亲你身体的事情父亲知道吗?”
“不知道的。”苏母看了女儿许久才说道,“其实我只是身子弱了一点,并无大碍的。”
苏玉莞明明知道不是这回事,可是苏母不说,她也只能装作不知道,想到母亲刚死那会,她对父亲的怨怼,此时就愧疚难当,明明父亲一年才能回来一两次,明明是自己每日都与母亲在一起,可是自己却没有现母亲身体的情况,到了最后还把责任都推给父亲,说了很多过分的话,咬了下唇,“母亲,为什么不告诉父亲呢?”
“你父亲是要上战场的,最不能做的就是分心,要知道战场瞬息万变,一个失神丢的就是命。”苏母的声音很平静,最开始的时候,苏母也伤心过,成日的担惊受怕,要不也不会在生大儿子的时候伤了身,可是后来就想开了,“再说,让你父亲知道,除了担忧还能做什么呢?”
苏玉莞张了张嘴,却什么也说不出来,陪着母亲用了饭,就回自己的屋中了,自从上次苏玉莞热后,苏母虽没有明着责备屋中伺候的,可是也把自己身边的大丫环紫苏留在了苏玉莞身边照顾。
苏玉莞斜靠在软垫上,单手撑着下巴,问道,“紫苏,你说送给外祖父、外祖母什么东西好呢?”
紫苏坐在绣墩上,思索了下说道,“奴婢觉得,不如姑娘亲手做些小东西?”刺绣苏玉莞是学过的,甚至比古琴学的还好些。
“也好。”苏玉莞眼睛亮了一下,“你知道外祖家是什么样吗?”
“奴婢并没有去过。”紫苏的声音轻轻柔柔的,她是苏母一手□出来的,后来又跟在张嬷嬷身边,今日在外面张嬷嬷也交代了几句话,说要是姑娘问起赵家的事情,倒是可以说说,若是不问,那她也不要主动提及,“只是听张嬷嬷提过些。”
“哦?”苏玉莞坐直了身子,看向紫苏。
紫苏放下手中的绣品,开口道,“赵家本家在江南,不过赚钱的生意大多在海上,夫人是赵老夫人的嫡女,上面还有一个嫡亲的哥哥,听说是有大本事的,赵家的事情大多都是他在管。”
苏玉莞点点头,示意紫苏接着说下去。
“除此之外,夫人还有两个庶出的弟弟,一个庶出的姐姐和四个庶出的妹妹,其中五姑娘因为年岁不到,还没有嫁人。”紫苏其实知道的也不多,这些都是张嬷嬷告诉她的,“夫人叔叔家的,奴婢就不知道了。”
“嗯。”其实这些已经够了,起码让苏玉莞知道,赵家人口众多,那个没出嫁的五姑娘……咬了下唇,不对,为什么紫苏会告诉她这些,紫苏虽是跟在母亲身边,却也没有去过赵家……那么她怎么会知道?母亲说的?“是谁告诉你这些的?”
“是张嬷嬷。”紫苏倒是没有隐瞒,“张嬷嬷说要是姑娘问了,就与姑娘说。”
刚想问为什么张嬷嬷会与紫苏说这些,苏玉莞就想到苏母今日说的话,话都到了嘴边,却硬生生收了回去,“我知道了。”顿了下,才接着说道,“我有些累了。”
“那奴婢去给姑娘铺床。”
苏玉莞点点头,没再说话。
4第四章()
第四章
张嬷嬷是苏母的奶嬷嬷,如今也尽五十了,她记得在苏母死后不久,张嬷嬷就因伤心过度病倒了,最后被亲戚接回家,她还送了不少银两过去,谁知道张嬷嬷还是……
这样的人,没有理由会害她,可是张嬷嬷也不是个多话的人,那为什么让紫苏告诉她这些,还只告诉她这些呢?
苏玉莞翻了个身,心中烦闷,她最不喜欢这些东西,就算是重活一世,她也不喜欢,可是……伸出双手,白嫩纤细,这是一双保养的极好,根本没有做过粗活的手,就是因为被保护的太好了,她才什么也没有保住。
就算再烦躁,苏玉莞也强迫自己去思考,只是越想越觉得糊涂。
母亲和父亲之间一直很好,父亲在外拼搏,是不是也为了不让母亲被人小瞧,不让别人觉得母亲的选择是个错误?只是怕是父亲永远也不知道,母亲要的到底是什么。
其实他们家已经足够富裕,也不会让人小瞧了,就算那些大家族暗地里瞧不起他们,可到底没人敢当面给他们家难堪。
要找大夫,只是去哪里找?怕是能找的大夫,母亲都找了吧。
御医?苏玉莞有些心动,那是给皇帝大臣看病的,医术肯定会高吧?最重要的,能不能让父亲留在家中,陪陪母亲呢?这是苏玉莞心中最坏的打算了。
想着想着,苏玉莞就睡着了,等第二日醒来,梳洗了一番后,就去找苏母了,只是有昨日苏母的提醒,苏玉莞这次到没有一下子就说出自己的打算,而是等伺候的人都下去了,才问道,“母亲,你的病御医能医治吗?”
苏母的脸色比前几日好了不少,听了女儿的问话,倒有些哭笑不得,难道她昨天说了那么多,女儿想了一夜就想到她的病了吗?虽觉得女儿有些不成器,却也因为女儿的贴心心中暖暖的,“你知道什么是御医吗?”
“知道。”苏玉莞开口道,“母亲为何这么问?”
“御医也是人。”苏母的声音轻轻柔柔的,“他们并不是万能的。”
言下之意是御医也治不了吗?苏玉莞咬了下唇,说道,“母亲试过了吗?”
“陈家当初就是御医世家,只是出了点事情,从陈大夫父辈开始,就不再入宫,甚至还躲到了陇安。”苏母摸着女儿的头,解释道。
陈大夫就是现在给苏母看病的老大夫,苏玉莞从不知道他还有这样的背景,看着女儿的样子,苏母但是有些不忍,“不用担心。”
“嗯。”苏玉莞的声音低低的。
“还有别的事情吗?”苏母想到昨夜张嬷嬷说的话,女儿到底走怎么样的路,就看她今日的选择,张嬷嬷给紫苏说的那些话,也有苏母的示意在里面……
“母亲,紫苏昨夜告诉我了一些关于赵家的事情。”苏玉莞手指绞了下衣袖,不管前世还是今生,这是第一次在母亲面前说这些事情,她难免有些紧张,“母亲,为什么要让张嬷嬷告诉我这些呢?”
苏母不知应该是高兴好,还是该担忧好,只是问道,“玉儿,愿意跟在我身边,学习怎么管家吗?”
学习管家?苏玉莞眼睛亮了起来,她不知道母亲为什么会问这样的话,上辈子母亲可是从没有说过,不过机会难得,“愿意的。”
看着女儿的眼神,苏母第一次觉得,以前的决定是不是做错了?她的女儿其实并不是那么软弱?那样护着女儿,是不是反而毁了女儿,雏鸟终究是要长大的。
“那好,琴棋书画,选两样学吧。”既然女儿要跟着自己学管家,那么就没有那么多精力去学那些东西了。
苏玉莞微微垂眸,带着几许思量,想到自己拿到休书后,去问自己到底哪里做的不好时,那些人说的话。
“你以为你还是苏家大小姐,成天不是弹琴就是画画,可笑不可笑。”
“动不动写几酸诗,就自以为是才女,真够让人厌恶。”
“少爷也真可怜,娶了这么个妻子,怪不得少爷都不愿意亲近,自认清高,假的很。”
“武将家出来的,还想学人家,装模作样罢了。”
就算她琴棋书画都会有什么用,她自幼吃苦练起来的东西都能成为别人嘲笑她的工具,泪水一滴滴落下,她想到在她第一次完整弹出一曲子的时候,父亲骄傲的把她举起来,想到哥哥总是满脸笑容的说,“我妹妹就是厉害。”
想到母亲为她找来最好的琴,最好的教席……
“怎么了?”看着女儿忽然落泪,苏母满脸着急,拿了帕子来给女儿擦脸,说道,“若是不想学就不学,没事的,玉儿喜欢什么就学什么,你不是一直想要把好琴吗?你父亲说这次回来,会给你带的。”
只有父母才会无条件宠溺孩子,哪怕看见孩子脸上有一丝的难过,也会不忍心。
“母亲,我学的那些是不是没有用处?”苏玉莞双手紧紧抓着母亲的衣袖,仰着脸看着苏母。
苏母眉头微微一皱,看着女儿的样子,“为什么会这么问?”
“我是不是……”苏玉莞抓住衣袖的手指都苍白了,脸上带着一种挣扎,“我……”说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说好,苏玉莞不知道要怎么告诉母亲,关于上辈子听到的那些话。
“玉儿。”苏母没再追问,她动作轻柔的给女儿擦去脸上的泪水,“你觉得你学的东西没有用吗?”
苏玉莞点点头,“我是不是只应该学了《女诫》……”
“傻话。”还没等苏玉莞说完,苏母就打断了,“你觉得曹大家真是那么想的吗?”
苏玉莞张了张嘴,没有回答反而低下了头,曹大家正是班昭,班昭可谓家学渊源,她自己文采也是极好的,经常出入皇宫,教导皇后和贵人们诵读经史,宫中众人甚至尊称她为师。
这不得不说是个天大的荣耀,甚至后来,在其父兄死后,完成了《汉书》的编纂,因为在其兄活着的时候就参与了这件事,可见当时女子的地位是极高的。
可是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写出来《女诫》呢?
苏母搂着女儿一起靠在软垫上,柔声说道,“有传言说《女诫》当时是曹大家写来教育子女的,没曾想到流传出去了,你不觉得奇怪吗?”
“母亲?”苏玉莞隐隐有个猜想,却不敢说出口。
苏母看了女儿一眼,接着说道,“哪个做母亲的会舍得让女儿……”她对《女诫》是很不屑的,要知道延国是支持改嫁的,毕竟几国之间的战争使得国家继续补充人口。
“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苏母开口道,“有些是对的,可是有些却不对。”
“就像她贞女不嫁二夫,女子甚至不能自请离去,算什么道理,若是真遇上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