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卖不掉,那可就坑人了!
“好卖!比猪好卖多了!咱这牛只要一拉到市场上,绝对是抢手货!你是不知道,市里的那些大饭店想要买点牛肉都跟打仗似的,得用抢的才行。每天都是天不亮就等在屠宰场门口,只要一杀完,立刻一拥而上,晚了就可能买不着好肉了!”
说道这里王海就兴奋起来,醉酒的后遗症似乎都轻了不少。当初他看到这一幕的时候可是立刻就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养牛了。特别是刘彪这小子带着自己混进人家屠宰场,跟家人那里管事的一通聊之后。
人家一听说自己打算养肉牛,好家伙儿,又是倒茶又是敬烟的,大早起天还没亮呢就非要拉着自己去吃饭。
不过市里那家人炸的油条还有人家自己做的豆腐脑那是真好吃,自己吃了有十根油条,三碗豆腐脑都没吃够。最后实在是不好意思再吃了,要不然再来俩三根油条一碗豆腐脑那是一点问题没有。
“好!”陈树宏一拍大腿,站了起来,“买了,你帮我问问,我也想养十头,看看能不能把小牛也给送到家里来?”
“这事好办,叶主任他们还没回去呢,我直接给他们打个电话,让他们送过来就成了。”说完,王海就爬起来,从炕上西头走到东头,光着脚就下了炕来到电话旁边,操起电话听筒就开始拨号。
“嘟嘟——”
“喂?是叶主任吗?”
“呵呵,我没事了。您现在怎么样了,没啥事吧?”
“是这样,我们村里有人也准备养牛了,这不让我帮忙问问,你们那里还有没有?”
“多少啊?现在确定的数有十头!估计这一俩天还能增加不少,具体的数字现在还不好说。这样我到时候再打给您吧,我先把数统计一下再说。”
“嗯,嗯!这样啊!我先考虑考虑成不?您给我俩天时间,到时候我一块儿给您回信儿成不成?”
看着王海挂掉电话,几个人一下就围了上来。
“怎么样?”
王海看看眼前几个一脸担心的村里人,脸上浮现一丝笑容。想着电话里人家叶主任说的,他觉得这买卖没准还真能干。
原来,叶主任听王海把事情前前后后一说,立刻就提了一个主意。他建议王海干脆自己办一家种牛培育厂。种牛和技术的事由他负责,王海则是提供场地,并负责招人饲养这些种牛。
最初投入按叶主任估算光是种牛就至少需要十多万,不过他可以做主先佘给王海一批种牛和小牛,剩下的就得靠自己想办法了。
钱倒是不发愁,自己靠着大棚,两年时间家里的存折上也能有几十万了。场地自家农场还有不少空地没盖大棚,随便找一块盖上一些牲口棚子能遮风挡雨就成了,也花不了几个钱。
关键是这买卖好不好干啊?万一辛辛苦苦的养了一堆小牛卖不出去,全留着自己养,那可就真的傻眼了!
这玩意儿可比大棚的投入大多了去了!真要是养上百十头种牛,估计一天的花费都的要几百块吧!
不过看眼前这几个村里人的反应,似乎都对养牛挺感兴趣啊!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销售问题了,只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这养殖场绝对大有作为。
“没问题,啥时候要都有。而且上午那个叶主任建议我在咱们这里建一个种牛养殖场,以后专门养母牛让它们下小牛,到时候大家伙儿再买牛就不用发愁了,可以到我的养殖场里想怎么选就怎么选。”
王海办不办种牛养殖场,大家伙不在乎。他们就知道这牛有的是,只有钱有钱就能买到小牛犊子,养上一段时间卖了自家就能赚大钱!
于是,当天晚上,王海在家都一直忙着接待来家里询问养牛的相关事情的村民,到了快十点钟这些人才走光了。
第二天开始,就陆陆续续的又有村民来王海家里预定小牛。你家一头,他家三头,我家五头,最多的就是陈树宏老爷子,和王海一下子就定了十头。
那些加入了大棚合作社的村民更是家家都至少定了三头牛,在他们看来,人家王海都一下子就买了十几头,这买卖绝对赔不了!要不是手里钱不够,他们恨不得也都跟王海看齐,家家买上他十几头呢!
这还不算,又过了一天之后,外村的人也知道了这个事,有那个精明的就也跑来王海家里也想买上几头,养着试试。
很快,三天之后,当王海打电话给叶主任的时候,小牛犊子的预定数目已经多达二百多头了。最后确定的数字是二百八十三头这个惊人的数字,连叶主任都吃惊不已。
也因为这个数字,王海同意了叶主任办养殖场的提议。他相信只要等这一批牛卖出去之后,看到了养牛所带来的收益,一定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养牛的行业中来。
这年头,农民想要找到一条发家致富的路子,可不那么容易。信息闭塞,不懂技术,不懂销售,没有本钱,想要摆脱贫困实在是太难了!
可是,如果自己养殖场建好之后,自己是不是就可以垫钱把牛犊子赊欠给农户,并且提供技术指导,让农户喂养成大牛之后,自己再从他们手里把大牛收购过来,在收购款里扣除买牛的钱。这么一来,大家就不用担心没有技术,没有本钱,也不用担心销售问题。
这么好的事情,恐怕没有那个人会傻得不干吧!哇哈哈哈,老子真是太聪明了,这么牛叉的主意都能想出来啊!
王海心里的一丝野心突然的开始生根发芽,他开始梦想着有朝一日,自己的养殖场里人山人海,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种牛应有尽有,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来参观,学习,洽谈业务,已经长大的大儿子被自己指使着滴溜溜乱转的忙着接待,那嘴撅的能挂上一斤的香油瓶了都!
一时间,王海真是晕了、醉了!
厂里明天开始放假,房子家里没网线,可能明后两天不能更新了,请个假先!当然房子会想尽办法按时更新的,尽力吧!
热烈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牢记使命,勿忘国耻!
;
第六十四章老王种牛繁育中心()
半个多月后,二百多头将近三百头的大牛、小牛被十几辆卡车一股脑运到了连牲口棚都还没有的建好的老王种牛繁育中心的院子里。
说起这个名字,当初王海自己是打算直接叫老王养牛场的。可是作为有着未来二十多年记忆的王勇怎么可能让自家的种牛场起一个如此没有科技含量的名字呢?
于是,经过全家人的投票,以三票赞同,一票弃权的代价,这座被王海寄予厚望的老王农场就成了种牛繁育中心了。
不过,王海也是真服了自己的大儿子的小脑袋瓜了。至从这牌子一挂出去,现在大家见了自己,已经不再称呼什么二海,老王,王海什么的,而是称呼自己王老板!
王老板!听听,这名字多带劲儿!多有气势!以至于王海最近走路都有点发飘了,似乎脚底下踩着一朵云彩一般,轻飘飘的。
老王种牛繁育中心是在市里注册的一家集种牛研究,培育,饲养,宰杀,贩卖为一体的农业类责任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五十万元。王海作为公司的唯一法人,在这个万元户还刚刚开始冒头的时代,叫一声王老板也是理所应该的。
因为现在还是冰天雪地的寒冬时节,厂房什么的根本没法施工,所以王海之能够先暂时干些倒买倒卖的生意。
这半个月来,经他手从津天市的叶主任那里购买了超过五百头小牛。特别是最近的一个星期以来,几乎每天都有一辆拉满小牛的汽车呼啸着掀起一路尘土开进王家庄。
伴随而来的就是村里老赵书记在大喇叭里扯着嗓子那让左右邻近村子都听得到的声音,而后汹涌的人流就会断断续续地涌入王家庄,涌入王海的那个连牛棚都没有一个的种牛繁育中心。
王家庄有史以来,就从来没有如此的兴盛过。而王家庄人也从未有过如此被人高看一等的时候。
这些日子,村里到了年纪的适龄青年的家里,成了十里八寸媒婆们最热衷的地方。往往是这个媒婆刚离开,另一个心急地就已经领着男方或者女方进了门。
王家庄因为出了一个“大能人”王海,神童“小财神”王勇,整个村子的人都跟着发财了!
大棚种菜,养牛,还有据说明年要搞的果树种植,养鸡。家家户户有一户算一户,只要不懒的,这成为万元户,有钱人,没有人觉得有什么稀奇的。
家家万元户!
是的,在如今龙城县农村人口平均年收入还不到五百元的时代,家家都是万元户可以想象对那些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很多人一辈子连县城都没进过的农民们是多么大的震动。
如今大棚合作社的的农户家的大棚又出了一次菜,人人又都拿到了五千到一万出头不等的百元大钞。
而下次再出菜,王海承诺将会选出一批品质好来出口到日本的。这批菜的价格足以让任何老农民都惊讶的三天想不明白为什么。
黄瓜三百日元一斤,西红柿四百日元,芹菜三百五,柿子椒五百,香菜六百,小香葱五百五……
虽然货币是日元这个还在贬值中的货币,但是换算成人民的币那也有五六十之多啊!这可是蔬菜啊!就算是大螃蟹大对虾这时候才多钱一斤啊?
有大棚合作社的村民帮着王海算了一笔账,在周围乡村里流传甚广。据说,王海的三十多个大棚,这一批卖给日本人的菜就能换回至少上百万块的收入!
老天爷!上百万啊!那一年王海不是能挣到上千万吗?上千万啊!这么多钱可怎么花啊?
许许多多听到这个消息的村民第一时间就懵了,上万的数字他们还可以想象一下,十万在他们眼里那都是遥不可及的,至于百万级别,他们的脑子里就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或者自己身边的人有一天会成为百万富翁。
新成立的种牛繁育中心,当然对于这个新名词大家好像很不适应的,所以老王种牛场就成了大家口耳相传的名字。
有好事者也给养牛场算了一笔账,一头牛,哪怕王海只挣十块钱,这些日子以来,也至少让他赚了上万块了!
而且随着名声越穿越广,不仅是龙城县本地人,外县,甚至是外市的人也有慕名而来的,想要找王海买或者预定上几头小牛回去养。
这都是因为人家王海做生意实在,真心为大家着想,不仅承担了运费,更让无数人称道赞叹的是只要签一个合同,有人作保,你就可以半价或者免费牵回小牛,然后等牛长大了,王海会上门去收牛,让你坐在家里就把钱赚了。
原本很多家里贫困买不起牛的农户都因为他的这个政策咬着牙都要买上一头小牛,要知道这可都是钱啊!等卖了以后,没准一家人这一年的生活费就有了着落了。
所以,随着来王家庄找王海买牛的人越来越多,王海在赚钱越来越多的同时,乐善好施的好名声也越穿越广,越来越响亮。
王大老板,王大善人,王百万,光是这几个名号就已经能够让人为之倏然起敬了。这年头能号称百万身家,而且为人良善,愿意帮助周围的父老乡亲们共同富裕的农民不说绝无仅有,但也绝对是凤毛麟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