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氪命玩家-第30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抑佛行动已经开始,那么弘道计划也该提上日程。

    上次李况册封钟浩然等人天师真人名号,虽然只是虚衔,但何尝不是一种官方认可,至少天下道门已经知道,并蠢蠢欲动,准备学他们,派遣弟子出山济世。

    道门,重新寻到了一丝振兴的机会!

    陈景乐打算召集天下道门高人,集天下道门之力,兴建一座医学院。医术高深的那些高人,都受到了邀请。

    毕竟这年头医道不分家,很多道士都是名医,比如药王孙思邈。

    唐代虽然有同样是培养医者的太医署,但那是专门为皇室还有各种达官贵族服务的,陈景乐要的,是培养大批快速掌握各种医学知识,能够为军队、为寻常百姓服务的医者大夫。

    这年头医学水平极度落后,别说贫苦百姓,哪怕是王公贵族,一个不慎染上重病,没有正确治疗方法,也只有一个死字。

    医术这东西,不像道法,法不传六耳,而是真正能够造福苍生的事。此事若是能成,对道门而言,绝对是一次能够极大提升声望的绝佳机会。

    因此敝帚自珍,门户之见,要不得!

    钟浩然等人听到陈景乐这么说后,一个个激动得满脸通红,大声保证会为此事竭尽全力,当即写信呼朋唤友。以他们的身份,自然知道哪些人是有真本事,哪些人是徒有虚名。

    这事要是做成,可是能够留名青史,深受万民敬仰,甚至能立功德牌位的。能做到这一步,哪怕就算是死,也没有遗憾了。

    陈景乐不是中医粉,更不是中医黑,他是实用主义者,能治病救人的就是好。把脉抓药针灸他会,内外科手术开刀缝合他也会。

    到他这个境界,已经超脱术的范畴,进入法的境界。

    况且这年头可没有后世那么先进的科学技术,让他现在去攀科技树也不现实,这特么又不是历史种田流!

    顺便扯一句题外话,现在也没什么西医了,而是现代医学,所以以后不要跟网上的争中西医问题,他们会把你的智商拉到平均线以下的。

    陈景乐明白,弘道,光靠自己一人力量,还是有些勉强,于是干脆将世俗道门,全部绑上自己这架战车,以滚滚大势,碾压一切魑魅魍魉!

    起码李况那边没有意见,本来李唐就是崇道的,只是近年来佛门势大而已。

    至于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仙老爷,自己这颗棋子,在发挥出全部作用之前,估计性命是无碍的。

    既然如此,还有什么好怕?

    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

    陈景乐为医学院的建立忙前跑后,整个人都瘦了二两。

    好在摊子是支起来了,随着众多道门高人,还有民间名医的加入,医学院这边忙得热火朝天,众人解决不了的问题,都去找陈景乐,毕竟他是众人当中修为最高的,同时医术也得到大家的认可。

    尽管头大,陈景乐还是痛并快乐地接受了。

    而在某次陈景乐带领下,医学院的名医道士们集体出动,带着身边的小学徒们出去给百姓免费看病后,道门声望终于迎来第一个高峰。

    现在的长安,乃至李唐所能控制的范围,都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工农商士军全方位发展。

    陈景乐叹气:“没想到最后还是走上了种田道路。”

    幸好自己以前看的种田小说够多,知道穿越回到古代怎么发展实力。

    同时,唐皇李况宣布了一件重大消息——

    他准备大祭黄帝陵!

    没错,就是祭黄帝陵。毕竟黄帝陵所在的升平县,也就是后世黄陵,现在已经被陈景乐跟神策军收复,纳入境内。

    因此李况决定祭黄帝陵,以涨士气,天下归心!

    毕竟祭黄帝陵这项盛典,自春秋以来,截至李唐李况,历代皇帝基本都有祭祀,即便唐代后期战乱不断,也从未断绝。

    对此,陈景乐是持支持意见的。

第四百八十六章 祭黄帝陵() 
“陛下,三思啊!”文武百官各种苦口婆心劝说。

    然而李况衣袖一挥:“朕心意已决,尔等无须再劝!再说,有国师随行护卫,还怕什么?若是国师都护不住朕,就算呆在这大明宫里,也不见得安全!就这样,退朝!”

    朝堂上百官们你看我我看你,均看到对方眼中的无奈。

    不过既然有国师随行,那倒是可以稍微放心,毕竟陈景乐的实力,众人是有目共睹的。

    ……

    祭黄帝陵可是国家大事,自然不能轻易将就。

    问题是现在天下烽火四起,并不太平,李况想要离开长安城,前往升平县,其实挺冒险的。

    这可不是现代,坐个动车一小时就到了。

    这年头长安到升平县,足足三百多里,没有后世的宽敞大道,还是大部队前进的情况下,没有小半个月,根本到不了。

    不过陈景乐最后还是选择同意。

    其实他理解李况的想法。

    原本若是没有意外,李况可能就是李唐最后一位皇帝了,等他死后,从此天下便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然而陈景乐出现了,改写了原来的历史——起码暂时改写了,给李唐江山续了一波命,至于能撑多久,这个就看后面局势怎么走了。

    目前来看,形势比之前好的不是一丁半点,长安城内日渐稳定,人心归向。军权开始收归朝廷,原本韩建李茂贞的地盘也被朝廷收复。六万大军在手,足以威震西北,雄踞一方。

    因此李况也重新燃起希望,想要通过励精图治,重新号令天下。

    李况本人还是有点本事的,虽然前几年都是在当傀儡皇帝,可是该学的该懂的,一样没有落下,还有陈景乐最近让他看的书,也一本不漏。

    也正是这份认真劲头,让陈景乐对他颇为看好,不然换作一个刘阿斗似的君王,陈景乐宁愿重新扶持一个人来当皇帝。

    既然作出祭黄帝陵的决定,那么就要提前准备了。

    六万神策军,除三万在外驻守,还留一万拱卫京城,剩下两万浩浩荡荡护卫李况前往升平县,随行的还有文武百官、国子监祭酒。

    陈景乐自然是一同前往。

    有他在,基本不用担心唐皇李况的安全,但是为了其他人的人身安全着想,还是派遣先头部队将沿路清理一遍。

    什么山贼土匪,该扫荡的扫荡,该抓捕的抓捕。正好这么多地方要修路要开矿要修水渠,到处都人手不够呢。

    当今圣上要祭黄帝陵的消息传出去后,长安城内议论纷纷。

    “诶,听说了吗?陛下想要去祭黄帝陵!”

    “我听隔壁家老王他那个在神策军当差的表亲说了,是有这么回事,不过具体什么时候出发还不清楚。”

    “听说国师大人会随行?”

    “应该会吧,祭黄帝陵这种大事,怎么少得了国师大人!”

    “……”

    百姓们好奇之余,也是颇为期待。毕竟轩辕黄帝作为华夏族的人文初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不过也就稍微关注下,充当茶余饭后的闲谈。这种事离他们的生活太远,还不如多花点心思在挣钱过日子上面。

    倒是前段时间,道门全体走街串巷上山下乡免费看医治病的行为,在民间引起很大轰动。加上即将筹建的“国医院”,官府告示说了,将会面向天下适龄孩童青年发起招聘,有意应聘者皆可报名参加。

    只要通过筛选,即可成为国医院的学徒,既教读书识字,也教看病抓药。

    女孩也可以报名,而且优先选录!

    不少家庭都眼巴巴盼着,看自家子女能不能被选上。

    这年头,要是能成为大夫,起码不用再苦哈哈一辈子耕田卖力气,要是再得到国师大人赏识,那可就真的一步登天了。

    “听说国师最近还向陛下建议,准备招募无家无业流民修缮水利,弄那个什么以工代赈?小老儿不懂,不过听说不但米饭管饱,还有工钱拿。要不是老头我腿脚不好,我都想去了。”

    “可不是嘛,话说自从国师来了以后,这长安城里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了。听说其他州还都在打仗,日子比咱们惨多咯。”

    “可惜我那兄弟,国师要是早来个五年,他也不用活活饿死了……”

    “……”

    其实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坏,百姓心里是有一杆秤的。所谓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就是这个道理。

    ……

    司天台的官员最后选定的是日子,是下个月初九,也就是重阳佳节。

    李况拍板同意了,一声令下,大军开拔。浩浩荡荡的队伍,直接从玄武门出发。

    刚离开长安,李况就说:“国师同朕共乘一车。”

    王公公小心翼翼说:“陛下,这……不合规矩!”

    他这是在提醒李况,恐怕朝臣会有意见。

    “朕说的话就是规矩。”

    李况重重哼声,看向陈景乐,露出笑意:“国师无需理会其他人,朕倒要看看谁敢反对。而且朕有事要和国师商量请教。”

    “是。”陈景乐自然没有意见。

    李况的车辇虽然谈不上奢华,但是也相对其他人的要宽敞不少,底下是厚实的垫子。身旁有两个伺候起居的宫女,也是仅有的两个。

    坐下后,李况亲自为陈景乐倒茶:“国师,佛门僧尼还俗一事,朕已经知晓,做得很好!”

    能从天下佛寺当中,倒出这么多钱粮财物,连李况都有些预料不及,对佛门也就更加咬牙切齿。

    转念他又说:“而今国库日渐充盈,然天下百姓仍饱受饥荒困苦,国师何以教朕?”

    “发展。”

    陈景乐用两个字回复,见李况面生疑惑,就解释道:“所谓发展,就是事物从出生开始的一个进步变化的过程,是事物的不断更新。

    比方说农具,从远古时代的耒耜,到而今的轩辕犁、锄头,还有灌溉的筒车,这就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同样的道理,可以应用到其他领域,比如说军队武器,冶铁技术等等。国家需要发展,只有发展,才能变得强大,才能把其他藩镇甩在后面,最后平定一统!”

    说到天下一统,李况所有杂念都抛到了脑后,听得无比认真。

    陈景乐梳理思绪:“老百姓吃不饱,原因自然是粮食不够吃。既然粮食不够吃,那怎么办?解决办法无非是推广耕地,播种耕种收获。这就是发展!”

    “但是仅仅这样还不够,还应当考虑如何提高粮食单产量,比如说将亩产两百斤,提升到亩产千斤。到那时,陛下觉得,天下还会有人挨饿吗?”

    李况下意识点头,转而惊疑抬头:“亩产千斤?那岂不是仙人手段?!”

    身后两个小宫女原本小心翼翼竖起耳朵,这会儿也是听得目瞪口呆。

    这天下何曾听说过谁家粮食亩产千斤?怕是只有仙人才能做到吧?

    国师果然是仙人无疑!

    陈景乐哈哈大笑,后世那位将粮食单产量节节提升的大佬,可是被誉为新世纪神农的。

    不过也让某些人吃得太饱了,整天想着搞事情。

    陈景乐微笑说:“陛下,亩产千斤,是可以的,不过以大唐现在的实力,比较难办到,不如先将产量提升至三五百斤吧。”

    哪怕将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