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点点头,“我已经开始找了,大郎这孩子太过老实憨厚。也不知道将来是娶个聪明能干的女主人,还是找个温柔娴淑的人的好!真的是一时搞不清。”不过他马上发现自己歪楼了,“柴家小公子要见朕,朕答不答应?”
皇后思考了半天,如果不发表什么意见,将来自己也落不到什么好处,于是衡量一二之后,终于说:“见见也好,不见的话,就显得咱们底气太低,再说,以王家的教育,应该不会教育出一个把皇位看的太重的人。”皇后心里明白的很,王家就没有想当皇帝的,她接着问:“不过只是见见面而已,不过陛下你知道的在哪里相见吗?”(。。)
第二百一十八章 坚持()
“这个,抚远的人没有谈,应该是在皇宫吧!”皇帝这才注意到这个问题,这些天他一直在琢磨是否见柴海宁,就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还是皇后的话提醒了他。事实上他早就明白一件事,其实只要王清愿意,她绝对能独闯皇宫,她应该是有这种实力。但王清却没有,她似乎在等待北朝自己的决定,不愿意打破北朝朝廷的颜面。这也就是她的聪明所在,她不会去轻易触犯本地的规矩和法度。但同时,王清也在坚持自己抚远的规矩,抚远人不下跪,即使是面对自己的城主,和自己这位北朝的皇帝。
皇帝陛下想到那位抚远的王华第一次觐见之时,也就行了抚远的大礼:九十度的鞠躬。当时很多大臣义愤填膺,强烈要求王华行三拜九叩之礼,被王华拒绝了,“在抚远,除了跪天跪地跪祖宗外,不跪任何人!就连我们的大郎君和大娘子都不让人跪拜!”
其他人都听懂了他的言外之意,连王渊、王清兄妹都没有让抚远人跪拜,其他人更没有资格让抚远人跪拜了。“好大胆的狂徒,难道不知道入乡随俗吗?在我们北朝,见到皇帝陛下就是行三拜九叩之礼!”说到此处的时候,说话的大臣双手一供,双目圆睁,恨不得现在自己上去就把王华摁倒,行那三拜九叩之礼。
王华一副看傻瓜的模样看着他,“你们见你的皇帝行你们自己的礼,和我没有任何关系。我又不是北朝人!我是抚远人!我怎么可以行三拜九叩之礼?别以为我们就两个人,就可以欺负我们,怎么?你还打谱上来强行实施吗?”王华看着他挽挽袖子,走了过来,似乎想动手的模样。事实上,那个大臣的确是想这样干,他总觉得自己北朝应该是抚远的上层。
就在此刻整个大殿猛的震动起来,这是怎么回事?不少人的眼睛都看见站在王华身后的副使跺了一下脚。我去,虽然王清兄妹没有来,但手下的厉害的不少。难道刚才就是因为副使跺了一下脚?抚远的骨头太硬了。不好啃。君臣之间相互间用眼神商量了一下,抚远人早就有自己的打算,还是早早把抚远的人打发掉了为好!
于是皇帝陛下不得不开了金口,“既然如此。抚远不是北朝的管辖。一切就按照抚远的规矩办吧!”那个大臣很是想一鼓作气让抚远的人下跪行礼。这样就可以拿出宗主国的气势,将来一点点压榨抚远,但王华眼睛中根本就没有他。他双手一供,“谢陛下!”
一旁的大臣气得肚子都要鼓起来了,要知道抚远的太原王氏的嫡支、旁支的人,都很少,据他们所了解的,应该就是王渊兄妹三个、王涛、还有两个认祖归宗的两个孩子,其余的王姓人,都是王家买下的奴仆。今天一个区区奴仆之身的人,今天就这样大咧咧的站在大殿之上,连跪拜之礼都没有行,有种凌驾于自己之上的感觉,简直就是没天理了!
其实皇帝陛下何尝不想把抚远的气势压下,但那个副使的一脚,提醒着一件事,王渊兄妹是很护短的。他今天要是敢强逼,明天抚远的人就能把东京城给掀了,而北朝还没有和抚远对着干的能力!原本皇帝陛下还感觉这个大臣是忠心耿耿,但此刻感觉也太没有眼神了,这个时候能和抚远闹翻吗,别开玩笑!闹翻了,将来最倒霉的还是自己。
当时皇帝就息事宁人的说:“朕和你们城主也是相识多年,既然如此,你们可以下去。”皇帝想想还是赶紧把人送走吧,等人走了之后,在研究如何对待抚远的人。“陛下!”那个大臣几乎要下手去抓王华,皇帝陛下气得差点跳起来,这个家伙怎么还在那里杵着,还打算出手治人?你有那个本事?难道不知道你自己已经离开原本的位置,跑到了中间了?
王华已经拱拱手,向后退下。皇帝到现在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不得不说抚远会调教人。王华不过是个奴仆出身的人,写的一手好字,儒家的书籍谈起了是头头是道,其他诸家的书籍也是有一定的造诣,吹了一手好笛子。只怕是北朝官宦人家的子弟也不过如此了。
皇帝叹了一口气,“只怕抚远太原王氏培养出来的柴小公子,不是个善茬!”皇帝心中有些忧伤,自己的大儿子,就不是当皇帝的料。大皇子本性憨厚,那是说的好听的话。可是用另一种话来说,就是他比较容易被人误导,这样一个人当了皇帝,简直就是一大灾难。不可幸亏还有一个小儿子,活泼伶俐,胆大心细,要是教导好了,应该能行!
当了皇帝之后,他才感觉这个皇帝也不是好当,治下的百姓吃不上饭,他要管;穿不上衣服,他也要管。当初自己的雄心勃勃,在天灾**来临的时候,都不够给看的。事实上,他心中都有几分后悔黄袍加身了,但事情已经走到这一步,不向前走又能如何?他只能把后悔压下,加紧培养自己的儿子。这次和柴海宁的相见,何尝不是看看抚远培养人的能力。
这时候皇后问道:“这次相见,那位大娘子也会一起来吧?”皇后当初曾经见过王清一次,但没有交谈过。不过从王清多年的行事规则上看,有她在,还是比较放心。从头到尾,王家就没有卷进中原这次对决的意思,人家跑到远远的地方,开立了抚远。那么她应该不会同意对皇帝做什么不利的事,有她在,柴海宁不会做什么坏事!
皇帝倒是被皇后提醒了,的确有王清在,柴海宁就有了一个枷锁,自己和儿女的安全也有了保障,于是说:“到那天,王家大娘子一起来的话,会比较好。不过宫中守卫还是按照平常的好,以抚远的战斗力,一般人再多,也拿不下他们。”
其实这个何尝不是皇后的担心,毕竟当年夫君就是在柴家小公子的手上夺的权。事实上,夫君的确是做了不忠的事,而当年小公子一直是对夫君信任有加,军权几乎都掌握在夫君的手中,结果是皇帝在兵变之后,当了皇帝,小公子成了废帝!当初的皇太后那种漠然的神情似乎又出现在眼前,她很平静的接受现实,带着自己儿子,进了那个院子。从头到尾,她都没有再看一眼自己,要知道当初她们是很好的朋友,可最终因为皇位她们之间的友情完了!
皇位真的是一个可怕的玩意,人类最美好的情意遇上了它,只怕是荡然无存了。当初皇后也曾经怀过了孩子,可是因为种种原因掉了。现在想来,皇后露出几分苦涩的笑意,自己没有亲生孩子也好,不用担心孩子的未来,天家那里会有真情在。当初前朝的第二代皇帝,也应该是囚禁了自己的亲生父亲一代皇帝,才会在兵变时一举杀掉了自己的亲兄长太子殿下以及亲弟弟齐王殿下,才最终登上了皇位。皇后舒了一口气,我无缘的孩子,娘希望你下次能投胎抚远那里就好了!(。。)
第二百一十九章 背叛()
皇帝陛下以为皇后担心柴海宁进宫相见的事,拍拍皇后的手,“皇后,你放心吧,朕会保护你的。”皇后抬起眼睛,把所有的心事掩住,笑了笑,开口说:“我知道了,不过我想有王大娘子在,我们会没事的。”皇帝点点头,站起身,“朕先走了,皇后早点休息吧!”
皇后送走了皇帝,整个宫室中很是冷清,皇后露出几分嘲讽,不过是个大一点的金丝笼子。原本不是皇后的时候,还能出去散散心,溜溜弯,和几个好朋友谈谈天。一旦进了宫,宫廷就是再大,也有逛腻的时候,偏偏她是皇后,还要端着架子。她感觉自己就是一个被关进了鸟笼的金丝雀,活着就是吃吃饭、睡睡觉,然后再把皇帝的后宫管理好就是了。这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意思透了。
不过这次将要来的人,都是大人物。皇后首先想到了柴海宁,曾经的废帝,现在应该是什么样?听说长得不错,就是不知道他还想不想当皇帝?不过,皇后很快就把这种疑惑扔一边了,毕竟这事是男人们的事,和她没有关系。
不过王清那是自己的偶像啊!一定要好好拍拍马屁,将来说不定有机会去抚远!皇后表面上一丝不露,实在已经考虑过自己的将来。以皇帝的身体来说,看样子还不错,但实际上多年的征战,让他的身体已经有些亏损,皇后一向注重保养身体,怎么着也能活过皇帝!原来的打算是留在皇宫当皇太后。可是老是在笼子活着,有什么意思?
于是北朝的皇后(未来的皇太后)就这样开始摩拳擦掌准备将来在抚远的生活,她可是打听过了,在抚远就没有什么奴隶。即使是原本的战俘,只要加入了抚远,虽然前几年的选举权被剥夺了,但人身自由是有保障的。那么即使是带去奴仆的话,也最多是一种雇佣关系。所以皇后这段时间把从前学过的东西,开始一点点的拾起来,将来就是没人伺候自己。也能活下来。
其实皇后之所以这么认真。还为了自个亲人,她亲弟弟夫妻两个留下二个女儿和一个早产的孩子走了。偏偏她是皇后,连个宫门都出不了,只得派自己的最信任的女官去帮忙。但那只能是暂时的。将来孩子该怎么办是个大问题了?她是皇后。但不是神仙。她该怎么样才能让和自己血缘上亲人好好活下去,最终她挑中抚远。
抚远事实上有不少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造成的孤儿,年纪不大。个个被照顾的很好。而且在抚远,女孩和男孩的待遇相差不大。而在北朝,女人的一生就必须依附他人生活,她的一生就靠三个男人:父亲、夫君、儿子。如果现在留在北朝的话,两个大点的女孩失去了父亲母亲的庇护,只有一个比她小好几岁的弟弟,将来在婚姻上只怕是很难找到好的。
事实上皇帝陛下曾经提议过,将来可以把一个侄女定给大皇子,皇后摇摇头,表面的理由是两个人相差的年纪过大。实则皇后考虑过了,大皇子马上就要娶妻了。等她的外甥女长大,只怕大皇子的儿女都成群了,黄花菜都凉了。皇后无意让自己弟弟家的孩子参与进来,也成为一个笼中人,而在抚远就不会在乎什么父母双亲的早亡,那里缺人。
到时候,先和王清打好关系再说,毕竟做皇后的外甥女,竟然不留在东京城,跑到抚远去,这话好说不好听。还是悄悄的干活吧,这件事人知道越少越好。
再说王清接到了邀请函,笑着对柴海宁说:“明天,我们就可以去看了。”柴海宁接过了邀请函,神色之间有些恍惚,看看有些熟悉的字体,“原来是她写的。”说完就把这邀请函递了回去,“竟然是皇后的亲笔写的,那么很有流传下来的可能性。”这可是皇后亲自写,也许会在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