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沈建的办公室里只有谭幕闻,招呼四零二工作室的人:“庞秘书,坐吧。周经理去制作部,一会就过来。”
杨景行先致歉:“不好意思,耽误了这么久。”
谭幕闻倒是大度:“本来不该现在就急着说这些,家里都还好吧……”
过了好一会周沈建才回来,谭幕闻还在跟杨景行说戴清现在良好状况的具体表现,比如还比较上规模的演唱会也能争取到单人化妆间了,空姐空少合影经常的事……
庞惜似乎根本就没听着这些八卦,低头看资料。
寒暄两句,杨景行也不耽误时间了:“准备了点东西,班门弄虎,周经理和谭姐帮忙看一下。”
庞惜递上。
“话题”,杨景行说是策划部让他重新认识了这个词,所以他也照葫芦画瓢,从话题着手,既然《坐井观天》已经产生了话题,只是还不那么广,那么就再继续尝试一把。
虽然策划书上写得好书面,其实就是再来一首口水歌,然后再来一首标新立异看起来格调好高的,并且利用前面的经验更好地去实施。
周沈建和谭幕闻都觉得可行,而且相信杨景行能再一次做到。
不过细节方面,杨景行只说不懂,就要看策划部的了:“……我看策划部没做一次策划都是看的很长远的,这个我学都学不会,反正你们安排,我尽量配合就是。”
周沈建谦虚:“现在啊,瞬息万变,我们也都随机应变了,太长远往往没意义。”
杨景行又问:“网络之外,平时的演出或者节目,我也不懂,两方面怎么配合的?”
谭幕闻说:“现在都是一起进行的。”
杨景行说:“我也想了个电子,脑袋想破了,还是觉得很多漏洞……”
周沈建鼓励:“说,策划部的脑袋都是开着花的。”
杨景行说:“下一次要表现反差的时候,就不录像上网了,找个演出的机会,弄个临时换歌的话题出来,行吗?”
周沈建和谭幕闻看着杨景行,然后互相看看,周沈建点点头,谭幕闻就说:“也不是不行……”
周沈建开动专业素养的样子:“你的意思我知道,但是,要想话题响,歌也要响,本来唱《死去活来》,换《自相矛盾》,肯定不行,换《坐井观天》,可能有点效果,但是现场和网上不一样,要看具体情况。”
谭幕闻说:“操作起来难度不是很大,出效果不容易。”
杨景行说:“歌的话,我试试?我不行就努力找找。”
周沈建哈哈:“就等你这句话……”
九点半到十一点,许多细节和长远打算都讨论到了,散会,谭幕闻感谢:“杨经理这头脑真是太好用了,而且你又年轻。”
杨景行明白:“我努力学吧,谭姐多提点。”
谭幕闻说:“不是这个意思,年轻好,新鲜东西懂得多,好接受理解……”
下午两点,杨景行赶到民族乐团,三零六没有欢迎他,都在读谱子并练习。本来今天这个创作会就是陆白永来指导一下大家的,可是昨晚齐清诺和杨景行打电话的时候,杨景行给了个主意,干脆就请主团的人来指导一下,这样给了陆白永和主团面子,也摆正了三零六的姿态。
今天早上齐清诺去找陆白永说了,陆白永是十分赞赏齐清诺这个想法的,也尽力帮忙实施了。
王蕊比较厉害,几乎能背谱了,演奏上虽说还只有雏形,但是也让大家佩服地鄙视了,昨晚肯定没睡。
两点半,挺准时的,窗边的于菲菲通报:“来了……”
女生们准备好,听着脚步声,齐清诺和杨景行对视而笑,出排练室去迎接。
听着齐清诺感谢和欢迎的声音,一行人就到门口了,杨景行和三零六都起立,拿出灿烂表情来。
其实也还好,除了陆白永,就四十多岁的扬琴是知名独奏演员,二胡是副首席,琵琶就是团员,只是据说水准不低。古筝演奏员主团也就两个,今天来的是年轻一点的女人。
进门,主团前辈们亲切点头打着招呼,三零六也欢喜着,齐清诺让开一些,可陆白永也没说什么话。
齐清诺提议:“今天这堂课,我们就请陆指辛苦主持一下……”
大家欢迎,陆白永点着头:“我给杨景行介绍一下……”并没啥主持人风度,也没拿出指挥风采。
杨景行说:“几位老师我都久仰了,王老师我还请教过。”
其实也就是停车场打过招呼,不过二胡演员还是和杨景行握手,杨景行请对方多指导,剩余几个也是。
古筝演员对杨景行比较热情:“一直没机会交流,等会好好探讨一下,我也是上午才到谱子,真没想到原来你这么了解古筝。”
杨景行尴尬:“本来只跟高翩翩了解了一点皮毛,万万没想到还要面对吴老师。”
古筝演员说:“总体上非常好,艺术性可听性都很好,可能有一点点小瑕疵,无伤大雅。”
琵琶演员佩服古筝:“你看过了?哎哟,不好意思,我还没准备。”
王蕊还是懂事的,连忙递上自己手中已经有些皱巴的谱子,不过对方拿了也没急着看。
古筝演员解释:“我上午接陆指电话了就来找齐团长要的谱子,笨鸟先飞嘛。”
二胡演员不同意:“哪是笨鸟,要我说就是一只天鹅。”
古筝演员谦虚:“齐团长和三零六才都是年轻又漂亮的百天鹅……”
主团的人果然艺术气质高雅得多,三零六几乎都呼应不上了,只能招呼前辈们快入座
陆白永还是主持一下:“借这个机会,我们就从杨景行的作品出发,看一些东西,交流一些东西,相信能有些收获,也给年轻演员传授一些经验……那就开始吧。”
主团几位前辈互相谦虚,最后还是古筝先来,她已经看过谱子了嘛,不过她并不演奏,而是:“那我们就先欢迎高翩翩……曲子名字取好没?”
高翩翩摇头:“还没有。”
前辈和蔼:“没关系,先弹一遍,放轻松,都是同事,呵呵……”
高翩翩看了看谱架就开始了,手上看上去是行云流水,也几乎不看谱子。除了古筝前辈看着谱子认真表情,其他人就作出略微欣赏的样子。
不过很快,几位前辈的的表情就起了变化,琵琶二胡好像从同事变成考官了,而古筝则从和蔼而认真的老师变成了主考官,盯着谱子及时翻动,似乎要抓住高翩翩任何一个错音。
高翩翩后面弹得急了一点,五分钟就结束了,然后慢慢抬头,看前辈们。
还好,扬琴演奏家带头拍巴掌,另外几位也给面子。不过拍几下巴掌后,都不说话。
古筝前辈想起自己的任务了,点头两下:“嗯,你对曲子的理解方向,也很有意思,整体而言……我们先说技法吧,我仔细听了一下,你基本功很扎实,摇拨滑都没什么大的问题,对曲子也非常熟悉了,只是有时候显得有点过于追求疾,没太注重清和幽,这个和你对曲子的理解有关系……见仁见智吧,作曲也在这,大家一起讨论一下。”回头看杨景行。
陆白永立刻拿出了首席指挥和艺术总监的态度,看着高翩翩简直铿锵有力:“杨景行,在他给作品定稿的时候,他的任务就完成了,你们不要想着还让作曲家来帮你们再进行一次创作,这不光会限制你们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也会束缚住作品的灵魂!”
高翩翩点头。
扬琴演奏家开口:“我给你一个建议,一定要从以前的惯性思维里跳出来,尤其是要从你们那首合奏里跳出来,完全不一样!”
古筝前辈点头:“对,其实这首曲子是比较有难度的,你们发现没?”
高翩翩继续点头:“嗯,发现了。”
古筝前辈看着谱子:“比如……就看十二到十六小节这一小段……第一感觉可能只要拂下来就行,但是你仔细看,十三十四小节,这个变化我们一般比较少见,不过你刚刚处理得就很不错……”
高翩翩接话:“谢谢吴老师。”
古筝前辈转动身体回头,指着谱子问杨景行:“这个地方,这种和声设计,倒是不会难听,不过演奏起来手上就……你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杨景行嘿:“之前她们嫌合奏的曲子太单调了,我就开开玩笑……故意的。”
古筝前辈摇头:“没关系,其实很有意思……你们练习多久了?”
高翩翩回忆一下:“昨天下午和晚上,上午也练了一下。”
“哦,这样……”前辈点头,说:“我记得你的老师是孙教授,上次管弦学会开会我还见过她,你这种处理方法是不是她给的建议?”
高翩翩说:“还没问过老师。”
齐清诺解释一下:“我们是想等乐团先把新曲子通过了,工作上的事太麻烦老师也不好,还是多请教前辈,我们现在太缺乏演出经验。”
前辈又看看谱子,看了几十秒吧,大家也没催,然后她说:“这样,我就用你的方法试一遍,实践出真知嘛,然后我们再交流。”
哟,本来计划的理论课还有动手教学,大家当然欢迎。
第六百七十四章 绝对()
高翩翩给前辈让座,吴老师坐下了还夸赞一下:“这张琴漂亮,有年头了吧?”
高翩翩摇头:“我小学毕业,家里请徐振高做的,兰竹是我爷爷画的。”
老师说自己也有收藏两张大师的作品,然后就开始。
三十几岁的女性音乐艺术家,虽然现在不是演出,而且是视奏学生作品,但是她的姿态神情依然是优雅的,就算是对待听起来老套无奇的头两个小节。
紧接着,乐曲把前面算是动机的老套空灵巧妙变化为具象旋律。演奏家也很认真,把旋律弹得起伏有致轻重得当,和高翩翩之前的版本没什么差别。
具象旋律后,有一段钢琴的写作手法,旋律配和声和弦,然后旋律又扩散开,乐曲开始真正进入作曲家的世界……
等乐谱上的音符排列开始越来越密集而且越来越不规律,经验丰富的演奏家的优势就逐渐体现出来了,在各种传统技巧上,前辈们都不吝赐教。各种八度,演奏家抓得铿锵有力错落有致,上滑下滑各种颤音,都又稳又准……
演奏家还会随时变化和音乐感情呼应的神情,看样子在她的理解中,曲子很多时候是紧张而严肃的,而且她也忘记了要按照高翩翩的路数来,越往后越个人风格了》。
不少错音,按说不该,应该是演奏家在自己的理解上对作品的修饰吧,大师们经常这么干。虽然是新曲子,但是有几位观众好像听出来,翻谱子的高翩翩明显在确认。演奏家没照谱子弹的地方,听起来会有点奇怪,感觉就像很熟悉的曲子变了个调演奏一样。
前辈比高翩翩弹得更快一些,好像到中后段都有点收不住的感觉。
一曲结束,大家纷纷鼓掌。
演奏家环顾一周,对陆白永和杨景行谦虚:“不好意思,还是不够熟悉,有些地方……”看谱子,探究的样子。
杨景行笑:“翩翩别有压力。”
高翩翩点头,陆白永则不废话:“三零六都感觉到了吧,两个人对曲子的表现可以说截然不同。高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