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娱乐掌控者-第2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娜鲜叮币馐独锲涫等隙苏飧觥

    李旭前世在春城旅游时,也在剧院看过《雀之灵》的舞蹈,虽然不是杨莉萍表演的,但的确印象不错。所以既然白族姑娘如此爽利,以后就可以后顾无忧了,养一个是养,养两个也是养当然,该遵守的规则还是要遵守。

    “好了,今天我要去央视,谈谈《红楼梦》电视剧的事情,要不要一起去?在《末代皇帝》剧组学习的同时,也可以兼顾一下《红楼梦》嘛。”李旭有这么说道。

    “算了吧,”李健群犹豫了下后摇了摇头,“你只是去谈前期筹备,我跟着没什么用处,我还是继续去故宫看看,那么大,昨天就参观了一少半。”

    “好吧。”李旭也不勉强,“我让米娜陪你。”

    《红楼梦》的确没什么好谈的,李旭就是过来砸钱的,随着《西游记》在春节期间的两集试播取得重大反响后,立项已经妥妥的事情,同样是600万美元买断海外版权。

    不过《红楼梦》又很特殊,一帮红学家都想要分一杯羹,借这个机会宣扬自己的研究,央视也要小心挑选演员,几乎快成政治任务了。

    “所以,你们想要在全国范围内挑选好苗子,再集中起来培训一段时间,谁更合适,谁来演,是这样吗?”面对王导演和戴主任,李旭这么问道。

    然后在心里加了一句:还是我来埋单。

    “是……这样,”王导演明显有些尴尬,“这毕竟是我们古典文学中的瑰宝,自然是能做到最好就做到最好。”

    其实他们并没有一定要将费用从投资或者说赞助里面扣,只不过呢,有些人大概是想外汇想疯了,毕竟一部《西游记》都能拉来600万美元,更不用说李旭提供的那些方便。

    既然如此,以后有得你们哭的时候,四大名著的海外版权,他可是彻底买断了的。当然,他也知道央视经常耍流氓,如果这次也耍流氓,那真是太好了,他正愁没打脸的机会。

    不过,他似乎忘了点什么。

    “好吧,我原则上不反对,不过我希望能派人跟进,一是要有财务的知情权,二是……”李旭说到这里笑了笑,“你们也知道,我在香港有一家电视台和一个电影公司,有出色的,愿意过去发展的演员,必须我先挑。”

    这话说得王导演、戴主任嘴角都是一抽一抽的,作为央视的高层,他们对某些消息还是有所了解的。

    不过嘛,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李旭也不说要强迫,所以

    “没问题,我们……原则上同意。”戴主任最后这么说道,就是一副蛋疼的模样。

    毕竟,人们现在是心向出国,李旭拿这个来勾引小姑娘,绝对一勾一个准。

    “但是,希望李先生不要耽误拍摄。”他随即又追加道。

    “放心,戴主任,王导演,在这上面,一切以你们的意见为重。”李旭笑眯眯的说道。

    又聊了几句,问了问《西游记》剧组现在的情况,李旭才从央视告辞,转而去中影。

    确切的说是中影合作制片公司,专门负责合拍片,李翰祥那部上位上映的《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就是他们负责大陆拍摄事务的。

    关于《末代皇帝》的构思和想法,在抵达燕京后,他就让高丽红和美国想象力影业的两个负责人,带到了中影合作制片公司,现在过去后不仅头头脑脑都出来了,文化部和广电也派人过来。

    “早就听说李先生对中国文化很了解,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寒暄了几句后,一把手这么说道。

    “不敢当不敢当,略知皮毛而已。”李旭则摆出一副谦逊模样,不看那混血外貌,还真会以为是中国人。

    然后,然后就是垃圾时间啊,大谈中美友谊之类的,反正就是唱高调,唱得李旭蛋疼。

    特么的,老子又不是美国国务院的,我就一投资人,你跟我说中美合作电影也就罢了,跟我说中美经济合作也可以,但是中美军事合作关我屁事啊……好吧,还真关我屁事,毕竟最初很想推销f…14的。

    不过,想归想,嘴巴上却没有说出来,对方调子起得高,但也没怎么深入,毕竟是2000万到2500万美元的投资。

    可以理解的,600万美元投资《西游记》就已经将央视高兴坏了,更何况还是才成立不过四年的合作制作公司,这可是政绩!

    难怪贝托鲁奇能受到那样的欢迎。

    其实李旭今天来也不是谈具体合作,就跟去央视一样,表示一下我比较看重这个项目,希望能效率起来。

    按一般情况来说,他应该先找人过来沟通一下,这样大的项目可比香港的小打小闹要麻烦得多,但问题在于,实际会更加麻烦。

    李翰祥也想要拍溥仪的经历这个事,李旭是知道的,前世的八卦都有,只不过下手晚了,被贝托鲁奇抢了个先,胳膊拗不过大腿,只好放弃。

    这个还没什么,只要他李旭决定要了,无论李翰祥还是贝托鲁奇,都得站一边去。充其量就是后者稍微麻烦一点,所以他打个时间差过来跟大陆谈,能偷一点懒就偷一点懒。

    只是,《我的前半生》是有版权纠纷的,这部传记是溥仪本人口述,群众出版社编辑室主任李文达整理。

    于是出版的时候,他跟溥仪平分了稿酬,各拿了5000余元。

    本来这样挺好的,但是要搬上银幕的时候,出版社、李文达以及溥仪最后一个老婆李淑贤因为谁享有著作权而发生了矛盾,然后官司一打就是十多年,各种上诉。

    好容易在96年终审后,16年又因为不同的出版社出版了这本书,再次闹得沸沸扬扬,最后群众出版社不得不将要求法院将本书认定为无主财产,然后让溥仪后人来争夺。

    这也是为什么贝托鲁奇84年就提交了制作申请,却到了85年才正式开拍的原因之一,哪怕他的《末代皇帝》是参考了两本书编写的剧本。

    李旭要照搬甚至复制这部电影,那么不得不面对同样的问题,而且,李文达当初在完成了《我的前半生》后也有过拍成电影的想法,还将剧本也写了出来,可惜后来流产了。

    如果想要用他的剧本做基础,来加快筹备进度,搅在一起,只会更加麻烦。

    不过好消息是,他的能量比贝托鲁奇大多了,所以前脚让人送资料过来,后脚就上门进行游说,务必趁早搞定。

    等高调唱完了,各部门的头头脑脑都走了,办公室里只剩下一把手和二把手,加上文化部和广电的两位,李旭才开始说起了正事。

    “相信高书记已经看过乔尔和丹尼斯送来的策划书了,”他说着对电影公司派来的两个人点了点头,“我这里着重说一下,因为我在好莱坞的一点野心,这部电影将全部用英语对白,主要角色都用美国演员,甚至包括溥仪本人……”

第三百五十章 还是两部() 
其实另一个时空里,贝托鲁奇玩的那一套,美国这边出钱出主要演员,大陆这边出群众演员出场地。

    对此,中方肯定不太喜欢,所以等李旭一说完,高书记随即打趣的试探道:“李先生,这听起来,好像我们国家一个合适的演员都没有啊?”

    “不是这回事,毕竟是主要面向欧美观众,所以必须用英语说台词,如果你们有英文说得好的,台词能过关的,我们也会考虑。”李旭这么回答道。

    “其实,我能理解你们想要在国际社会上宣传自己的迫切心理,”他随即又道,“但是任何事情都要循序渐进,我敢打赌,剧本完成后,你们很多人可能不会喜欢,但对欧美观众来说,确实是一个了解你们的窗口。”

    高书记干笑了声:“我们也不是那么严苛和不讲情理,只要是……合理的修改,都是可以的。”

    “其实,电影的主线很简单,就和《我的前半生》的英文名一样,《从皇帝到公民》,我个人很喜欢这个名字。”李旭笑了笑,“但是要参考的书不仅是《我的前半生》,还有溥仪曾经的老师,英国人庄士敦所著的《紫禁城的黄昏》。”

    “有所了解,”刘总经理当即接道,“在这个,接到两位先生送来的策划书后,我特意找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其中就有《紫禁城的黄昏》。坦率的说,除了一些完全从自己角度出发的,充满偏见的东西,以及过于美化溥仪同志以前生活,大部分还算贴近生活。”

    “所以我会让编剧尽量将从普通人的视角来观察,既不拔高,也不贬低,”李旭说着摆了摆手,“其实,我们现在说这么多也没有意义,毕竟八字还没一撇,不如等沟通完毕,将剧本第一稿完成了,再来详细讨论吧。”

    顿了顿后他又道:“另外,我打算邀请黑泽明担任导演,李翰祥担任导演助理,听说后者和你们合拍了《火烧圆明园》,是吗?”

    “是的。”刘总经理当即点了点头,他和高书记,以及文化部、广电的两位,都隐隐带着兴奋。

    好吧,作为电影圈里有名有姓的大师,黑泽明在中国的人气很高的当然,对刘总经理等人来说,能邀请到他的话,那也算是政绩。

    不过想想《德尔苏?乌扎拉》受到中苏两方面的批判苏联是在筹备的时候,国家电影委员会非常关注,并经常性的说他过于出力地描写好的中国人。

    至于上映后中国方面的批判就不用多说了,真是非常有趣,也就难怪另一个时空里,九十年代面对大陆的邀请,黑泽明会说上一句:不去!

    可惜这个时空里他没法耍脾气了。

    “那就行了,”李旭这时点点头,“过几天我就会让人跟李翰祥联系,虽然我还没跟黑泽明先生挑明,但我想他不会拒绝的。”

    现场的几个人都在点头,他们都是知道他身份的,想来天皇的远亲要邀请黑泽明来大陆执导电影,应该是没问题的,可惜他们不知道,九条的身份其实更好用。

    “另外就是,还有一个项目,想要跟你们合作。”李旭这时对利潪招了招手,女秘书随即将一份文件递了过来。

    文件不多,就几页纸,稍微翻两下就读完了,然后他们都露出了惊讶和意外的神色。

    “一九四二?”刘总经理迟疑的问道。

    “是的,就是一九四二,”李旭点了点头,“这次的合作就要全面一些了,而且在《末代皇帝》之后。两条线,一条白修德的所见所闻,一条是小人物的逃荒线,前一条线的编剧我来找人,后一条线由你们的编剧负责,演员也都找大陆的,尽可能用中文对白。”

    是的,在《战争子午线》、《黄石的孩子》、《一九四二》之间,李旭终究还是选择了最后那部电影。无他,前世印象最深,而且拍得最操蛋。

    倒不是说冯老炮在手法和剧情上有什么问题,而是人物相差甚远,有良心的地主,颠倒位置的李培基和蒋鼎文,略过不提的群众缴枪,当然还有洗地的常凯申。

    李旭对此也不做评价,就是想看看,在80年代的这个时候,某些人还没死完的时候,大陆会怎么拍这部电影。

    顺便角逐一下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省得老谋子将来念叨,更何况白修德拿过普利策奖,受麦卡锡迫害过,在目前的好莱坞,这些都是资历。

    更何况,这老头还没死呢,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