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光明的代价-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我再说话的机会,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并命我为监军,和蒙恬将军带甲三十万戍守都城咸阳以北的上郡。父亲任用酷吏为御史,坑杀了四百六十名儒生,使读书人从此沉默;他相信术士之言,为求长生四处派人寻找灵丹妙药;继续征集民夫兴建宫殿和其他军事设施……对于这些我忧心忡忡,常在上郡的营帐中叹息。有一次,父亲差人送来一封家信,我打开一看,上面写着:‘扶苏我儿,虽然你说的很多话令我很生气,但我从未真正地怪罪过你,在万民心目中你是一位德才兼备的仁义之士,是帝位真正的继承者。这一点,作为你的父亲我比谁都更加了解,那些参劾你的话我也是姑妄听之。不过,政治这东西,是最风云莫测的,想当年我新君即位的时候,醪毒发动叛乱,若非父皇机警已遭不测,刺客荆苛又差点让我命赴黄泉……你为人正直,常在咸阳难免遭人设计。还记得我跟你说过的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的故事吗?‘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内而亡’!想想的确是发人深省。商朝时期,秦人为殷商‘保西垂’;在周天子年代,又在自己的封地上为周王室养马。当时刚刚建立的秦军在与西戎诸族的作战中血流成河,几代先王都殒命疆场,秦国的历代国君可以说都是从血战中成长的。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先学会治理好军队,这就是为父为什么要狠心把你撵出咸阳城的原因。……为父总会有殡天的时候,天下迟早有一天要由你来治理。我不是不知道儒家的‘中庸之术’和道家的‘无为而治’对于治理天下的作用,但为父更想让你继承的是法家变法图强的精髓。要知道强秦的战斗力之所以能历经五百五十年的征战而不衰竭,就是靠着法家的强国之策!‘制度先定而百技发轫’是法家能够使一个民族的智慧生生不息的源泉,在‘耕战’国策和‘寺工监造’以及‘军功授爵’等制度的影响下,秦国工匠的技术才能在保证‘标准化’的前提下而有长足发展;严谨的法律和一丝不苟的执行力造就了秦军无坚不摧的战斗力。自商公变法以来,秦国与六国军队作战六十五次,全胜五十八次,斩首一百二十九万,摧城一百四十七座,建新郡一十四个,互有胜负有四战、败绩仅三次,这些就是最好的证明;此外,作为秦军长驱关山的高速直道、遍布帝国的栈道以及四通八达的水利网络,可谓‘穿涧越岭、通山填壑’,无不闪耀着秦人变革图强的智慧与力量。这些成就若没有法家‘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畏’的气势,依靠小儒的‘中庸’和‘凡事不违祖制家法’的‘恭谨与谦让’是不可能做到的,道家的‘无为而治’更是不能企及。儒家恭敬、谦让的所谓‘儒雅’,也只能造就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他们张口‘圣人’、闭口‘祖制’,追求毫无用处的八股文风和文字上的新奇,弱不禁风、百无一用,千年百代的儒生加起来不如一个工匠对国家有用。酸腐的儒生们一旦为官,就会结党营私、弹压异己……他们骨子里的惰性注定了他们将永远奉行对内严酷对外软弱的政策,内战内行、外战外行。去看看一切物种在森林里的生存法则吧!你就会明白什么叫物竟天择、弱死强留。而法家正是参照这样严酷的自然法则警示我们:惟有后代超越前辈才能更好地生存。法家以律法的形式保障了这种超越前人的体制的推行,尽可能地使一切有才能的人为国家所用,而不在乎他以前的出身、血统、门第以及世人的评价,用五张羊皮换回来的奴隶出身的张仪就是最好的注解。而凡事惟“孝道”论的小儒以捍卫祖宗的陈规陋习为己任,他们是没有勇气超越自己的前辈的,儒家的教条决定了后生在前辈面前永远只能战战兢兢、唯诺惶恐,他们只能象灭亡的六国那样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抱残守缺、画地为牢,永远不敢超过前人一步!在这样的教条下,官吏惰怠、民风萎靡就是自然的事,长远看必将导致一代不如一代、国家积弱不振,所以说儒家的理论就是一部完整系统的误国之言。他们不注重以律法来约束官吏,而把国家的兴旺冀望于对官吏‘克己复礼’的虚幻的‘道德约束’上,这是非常天真和冒险的,整个国家必然要在这冒险的行进中付出惨重的代价;他们主张门第之见的习俗将致使手工技能因缺乏交流而代代失传;他们提倡‘祖宗家法’的观念将抑制创新;繁文缛节的‘礼教’助长浮夸和虚伪的民风。假如后代子孙依照儒家那一套来治理国家的话,那么必将彻底冷落法家实用的言论和主张,那时‘祖宗家法’将彻底窒息一切变法图强的制度和技术,一切倡导变革的新兴力量将被视为异己而惨遭禁锢;做学问的小儒毕生的精力都会放在追求‘诗’、‘经’等无聊的文字游戏之上,而对国家真正有用的技术创新则遭到那些文人墨客的嘲弄和封杀;虚伪的‘道德寄托’作为一面幌子将养育数不尽的贪官污吏;尚武精神的沦丧,将使举国尽是怯懦恭谨的弱民,秦人数百年的努力将付诸东流。那么千百年后,一旦有变,这个逐渐没落却自以为天朝的民族将被外族任意欺凌而万劫不复!……此外,法家的精致细腻的风格和小儒的大而化之相比较更有竞争力、法家追求实干的做派也强于儒家擅长空谈的务虚,须知空谈误国,长此以往必使民风惰怠萎靡、务虚者指责实干者比比皆是,致使诸事荒废……为父之所以‘焚书坑儒’,宁愿背负这千古骂名,就是为了帝国的子民沿着法家先进的思维方式和用鲜血换来的韬略在法制和变革中生生不息,以永不枯竭的创新激情领先于各个民族。我儿扶苏谨记:要想和平必须要有维护和平的本钱,那就是有打赢战争的能力。妇人之仁和虚妄的道德幻想只能被外族杀得血可漂杵,那时你将空有遗恨而无回天之术!如果你去过森林,了解到狮子和老虎为什么不跟它们的猎物讲道德,你就会明白为父的苦心了。任何时候都不要把安全冀望于外族的‘道德’上。当然,在皇家图书馆里,我依然收藏着列国的志、传和诸子百家的言论,若有一日你临朝执政时,尽可参考小儒和道家对治国有益的片段,但切不可全盘引用小儒的主张,否则国家的创造力将至此而终。上郡是帝国的心腹地带,维系着整个帝国的安危,蒙恬上将军是我信赖的将领,你和他一道更使为父放心;桂林、象郡等百越诸地驻守着帝国五十万精锐,若天下有变,他们将只听命于我的调遣;若我有不测,那么你就是帝国百万军队唯一的首领,除非我有书信遣你入京,屯兵三十万的上郡将是你最好的容身之地,即使是帝王的子嗣,也要懂得生存的不易。近日为父总觉身体不适,我已将你妹妹昭儿随信使带往上郡,望你妥善照料。日后若有违逆人伦的矫诏,你即可与蒙恬将军带甲征伐。另外,失落的上古法器‘镇魂石’据说已流落到西方某地,望我儿设法觅之并安放于昆仑山上,以佑万民之魂不受妖魔所摄。父嬴政字。’当我看完这封写在绢上的长长的家书后,不禁凄然泪下,那一刻,我完全明白了父亲的苦心,也预感到日后的前景充满变数,于是我就派谴先锋一路西行,沿途打探‘镇魂石’的下落,后来得知父皇所说的‘镇魂石’就流落在伊特鲁王国境内的一伙盗贼手中,随后将我妹妹昭儿连同一些侍从秘密安顿到这里,作为将来万一遇到不测的应变。为确保他们的安全,我多次派遣可靠的部下前往探察。……秦始皇三十六年,父皇在第五次东巡时在沙丘平台驾崩了,随侍皇驾的中车府令赵高和蒙恬将军的弟弟蒙毅是夙仇,他担心我即位后蒙家权势日大而对他不利,于是将父皇召我速回咸阳料理后事的信扣留了。虽说他是个宦官,但也是父皇少子胡亥的老师。他秘不发丧,和丞相李斯串谋伪造矫诏赐我和蒙恬将军自尽。若没有父亲先前的那封家书,恐怕我和蒙将军早就被他们的阴谋暗算了。我在上郡那几年曾向一位道行极高的道尊那里学会了道家的易容、隐身、定身和符咒四项法术,没想到这些技能竟成为我和蒙将军避难逃生的手段!当听说父皇的死讯后我和蒙恬将军都非常难过,蒙将军主张率军杀回咸阳平乱,但由于我当时心存妇人之仁,既不愿因我而在父皇国丧期间发动战乱,又不愿兄弟相残,于是对两个死去士兵的遗体施以易容术,使之看上去象是我和蒙将军的尸身,令天下人都以为我们俩已经奉诏自尽了。在信使带着两具尸体走后,我和蒙将军秘密带走了三万精锐之师,一路上象游牧民族那样赶着牛羊,沿着护送我妹妹昭儿的路来到伊特鲁王国东北方广袤的森林里。为了不打扰妹妹的生活,我没有告诉他帝国发生的变故。为了避免弟弟的追杀,减少杀戮和战争,我让士兵都保证永远不泄露这个秘密。后来从我秘密留在上郡而后又陆续追上我的亲信那里得知,在父皇驾崩的第二年,爆发了起义,九百名因误了行期要被处斩的民夫揭竿而起,战火很快蔓延到了京城,那时已经登基的秦二世胡亥惊闻此事竟派不出兵来镇压,只好赦免了数十万囚犯,由帝国税务官章邯带领他们前往镇压。接着楚国的贵族项燕、项羽和一个叫刘邦的亭长相继起义,覆灭的六国也恢复了他们的宗室。赵高谋害了李斯,后来又杀了胡亥,推出子婴为三世。但子婴设计杀了赵高,他不敢再称帝号,说六国既然已经恢复就只能称秦王。当刘邦的大军攻入咸阳时,他自缚藤条并献出玉玺、帐册,自那时起,由我父皇亲手创建的大帝国彻底覆灭,我不禁感慨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句话的含义。在这期间,帝国南方的数十万军队因为我的‘死讯’而选择了沉默,被迫参战的上郡主力也士气低落、再也没有了当年的战斗力。遥想帝国曾经横空出世时的锐不可挡到转瞬之间的灰飞湮灭,有太多的教训发人深思,其中连年劳民导致国力消耗和民力枯竭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当然和胡亥的骄奢淫逸导致法纪崩溃也有很大关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年‘亡秦者胡也’的预言,却精确地应在了胡亥身上,而父皇当年却把那个‘胡’字理解为边关以北的胡人,而动用了二百六十万民夫修建了万里长城……蒙将军曾建议我率兵杀回去夺回天下,可我考虑了很久,终于放弃了,我不想为了个人的权位再度使天下生灵涂炭。后来,我离开了隐匿于森林里的军队,独自来到了伊特鲁王国,接近了刚刚登基不久的亨利国王陛下。在取得他的信任后,我竭尽所能地向他传授生存之道,并委托他帮我打听那块父皇生前一心想找回的‘镇魂石’,从一切变故上看,当年我把妹妹昭儿秘密护送到这里的选择是正确的。我会秘密派遣手下把它重新安放在昆仑山上俯视华夏大地,永佑族人不受妖魔之害。”

说完这些石破天惊的话,这位道号“风清云”、也就是当年秦帝国始皇帝的合法继承人长公子扶苏无限关切地看着龙影,然后对他说,“你现在知道你完整的身世了,你身上流着已经成为历史的帝国皇家的血。你是一位极其出色的少年,如果你的外公还活着的话,一定会为你而感到骄傲的。”龙影的眼中闪着激动的光芒,那是对眼前这位唯一的亲人的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