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龈吖傲恕
可事实上,据明末周圣楷的《张居正传》记载,张居正在隆庆帝死后就离开了北京。到哪儿去了呢?去隆庆的陵寝去负责隆庆的安葬事宜去了。周圣楷明确地说,张居正“比归而拱已去位矣”,就是说他回来的时候,高拱已经被撤职了。
周圣楷生活的年代离张居正的时代不远,应该说记载要比清人编的《明史》可信。而且,周圣楷的说法也可以从张居正自己的文章里得到印证。张居正的一篇《谢召见疏》里说“祇役山陵回还,中暑致病,具奏请假调理。本月十九日辰刻,忽闻中使传奉圣旨,宣如臣入。”(《张太岳集奏疏卷二)这也就是说他在负责隆庆安葬事宜中中暑生病了,请假休养了两三天,到六月十九号才正式销假上班的。
不管他是不是十六号之前回北京的,他肯定不在十六号的政变现场。
他既然不在现场,而《明史》又故意说他“好心”扶着高拱出去,不过就是想要表现他的假仁假意罢了。
第三,可能有人会说,你这些辨析都是书生之见,就算是张居正没参与冯保的阴谋,但他终归是希望高拱下台的吧?所谓“一山不容二虎”,张居正要渴望得到最高权力,就必须要除掉高拱,所以就算是他没有亲自下手,那也只能说明他做得比较巧妙、不露痕迹罢了。要不,他怎么会是最后的、也是最大的利益获得者呢?
其实,我以为问题的关键正在这个地方,就是“利益获得者”、“利益攸关方”这两个词把张居正推进了阴谋论。
我刚才所说的第一、第二点,朱东润先生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就提出来分析过,但此后不论是写张居正的各种传记,还是各种有关的文艺作品、影视作品里,大家还是津津乐道于张居正与高拱斗争中的这种权术论,以及他和冯保的勾结。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曾经跟一位编剧老师探讨过这个问题,他回答我说,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只有这样处理,情节才好看,读者和观众才爱看!你想啊,高拱跟冯保昏天黑地地斗了半天,最后张居正出场捡了个大便宜,若说他置身事外一片好心还维护高拱,谁信啊?
我听了,当时就很感慨。这就叫人言可畏啊!怪不得连高拱失败后也指责过张居正。民间流传过一本据说是高拱临死前写的《病榻遗言》,说高拱也认为是张居正与冯保的勾结才是导致他失败的根源。当然,这本书是不是真的是高拱所作还有待考证,但高拱确实很难接受自己完败于一个太监之手的事实?他怎么着也要找个心理上能够接受的假想敌啊!这个假想敌舍张居正又能其谁呢?
人们在失败后,通常都是这样,为了在心理上给自己开脱,总喜欢先去想别人对此该负有什么样的责任,从来不是先想自己才是导致自己失败的最大原因。
当年赤壁之战曹操大败,幸亏华容道关云长一念之差,义释了曹孟德。曹操刚脱离危险逃到南郡之后,当时就大哭三声,说“哀哉奉孝,痛在奉孝,惜哉奉孝!”那意思是说他手下的大谋士郭嘉郭奉孝可惜死得早,要是郭嘉在世,就会提醒他,不会让他在赤壁大败。曹操手下的谋士一听脸都红了。可事实上,像荀彧、程昱这些人都提醒过他,要他防止周瑜用火攻,可他不听啊。现在失败了,他一点都想不起自己的责任来,三声思念郭嘉的痛哭,那就是在埋怨他手下的那些谋士,第一时间把失败的责任推给了别人。
其实,也难怪曹操会这样,因为人同此心。但凡在意外失败后,人都会有这种心理特点。而且,谁在自己的失败中获得了利益最大,自然谁搞阴谋的嫌疑和责任也就最大。
那么,《明史》是不是也是因此才信马由缰、信笔由手地胡写这段历史的呢?
这倒还真不是。
说起来,清人修《明史》,虽然不太严谨,但也不至于会想当然地瞎写。之所以有关张居正的很多事有很多明显的漏洞,而《明史》又照说不误,是因为《明史》受了一个人和一本书的影响。
这个人就是张居正的同学王世贞,这本书就是王世贞写的《嘉靖以来首辅传》。
《明史》中有关嘉靖以来几位内阁首辅的传记几乎在内容上就是完全照着王世贞的这本书来写的,有些地方甚至在语句上都丝毫不差。
这位王世贞,我们以前也提到过,他是嘉靖到万历年间的文坛领袖,也是位大史学家。据说《金瓶梅》就是他写的,为了报杀父之仇,他用泡过毒水的《金瓶梅》杀死了严嵩的儿子严世蕃。
虽然王世贞有没有策划过这起“《金瓶梅》杀人事件”还有待于考证,但他倒确实是个情绪型的人物。严嵩杀杨继盛的事件中,他四处奔走营救,不仅把自己的父亲拖进了政治斗争的泥潭,甚至在杨继盛被杀当时,也只有他一个人敢于到刑场,脱下自己的官袍为杨继盛收尸。
王世贞虽然跟张居正都是嘉靖二十六年的进士,算起来那叫“同年之好”,也就是一种同学关系。但可惜,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好。尤其是到了张居正执政的万历年间,王世贞曾经上书讽刺过张居正权高震主,并由此受到政治上的打击,这使得王世贞一度对仕途心灰意冷。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当事人高拱对张居正的指责,还有大众在心理上对张居正千夫所指的猜忌,更有王世贞他自己心血来潮的情绪和认识,所以在他的笔下,张居正若隐若现地站在了“阴谋家”的“阴影”下,那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读史书的时候,经常会忍不住地想,像张居正这样的改革家,也一定是个孤独者。而像张居正这样的孤独者,又该会有怎样的心理世界呢?
他一定跟我们中国普通的知识分子不太一样,他也要功名,但他这样的改革家,要的一定是“功名”里的那个“功”,而不是后面的那个“名”。只有彪炳史册的辉煌功业,大概才是他留给历史的最好证明。而别人的非议,甚至是史书的非议,他大概在心里用一句“清者自清”就可以轻易地超越了。
可是话说回来,要建功立业,终究避不开人言,也避不开人事,对于高拱罢官之后的崭新的人事关系,尤其是这其中还牵扯到一位神秘的女子,张居正又会怎么做呢?
请看下集:《精神之恋之谜》。
第十二讲 精神之恋之谜
高拱在与冯保的斗争中意外落马,细究起来,关键只是因为自己的一句口误。
他说:“十岁的万历做天子,年龄实在太小了。”
这就叫祸从口出,让冯保抓住了把柄,做足了文章,使得那个被高拱忽视了的最关键的女人,也就是万历的生母李贵妇在政治态度上发生了动摇,从而导致了高拱的撤职和被逐。
在高拱离任之后,因为国不可一日无相,所以作为内阁次辅的张居正就立即接替了高拱的位置,成为了内阁首辅。
我们用了两讲的内容,辨析了《明史》所谓张居正参与了冯保陷害高拱的“阴谋论”的观点。可以发现,陷害高拱的只是冯保,不是张居正;而决定高拱命运的,则是万历的母亲李贵妃,也不是张居正。
贵妃
说到这位李贵妇,《明史》里头虽然有她的传,但记载也不是很详细。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她姓李,但到底叫什么名字,《明史》里也没有明确地说。在野史和民间传说里,说这位李贵妃有个很通俗的名字,叫李彩凤。
这个名字之所以很通俗,是因为她倒确实来自于民间。
李彩凤的爹李伟原来只是河北农村里的一个泥瓦匠,后来实在穷得过不下去了,才拖家带口地到了北京来谋生。到北京还是过不下去啊,所以李伟后来一狠心,就把女儿李彩凤卖到了当时的裕王府,做使唤丫头。
李伟这一辈子都鼠目寸光得很,唯独这件卖女儿的事儿,将错就错,反倒促成了李家的飞黄腾达。
当时的裕王就是后来的隆庆皇帝,他一时兴起,临幸了当时作为婢女的李彩凤。而李彩凤呢,虽然长得很漂亮,但长得好还不如生得好,当年就给隆庆生了个白胖小子。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万历。
因为隆庆的正室陈王妃只生过一个女儿,而且没多久还夭折了,所以隆庆还没有登基之前,就把李彩凤封为了才人。后来隆庆登基了,陈王妃成为了陈皇后,而李才人就升格成了李贵妃。
李贵妃总共给隆庆生过两个儿子,而且隆庆后来总共也就这两个儿子。这下李彩凤的地位,那就可想而知了。
但我们说这个李彩凤不愧是穷人的孩子,质朴得很。她在宫中并不恃宠耍威,对于陈皇后,她更是恭敬得很,这从一个小事就可以看得出来。据说不论是在隆庆生前还是隆庆死后,也就是李彩凤的儿子万历登基之后,李贵妃对陈皇后都是一样的尊敬。她每天早晨都要带着小万历到陈皇后那儿去请安,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论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陈皇后因为跟她感情很好,所以几次都说:“妹妹,不要拘这样的礼,况且孩子那么小,每天一大早拉他起床来请安,孩子多辛苦啊!”
可李贵妃怎么说呢?她说:“这是老辈传下来的规矩,我怎么敢违反祖宗的规矩呢?而且,这对孩子也是种教育,也是有好处的。”
你看,从这种小事儿,我们就可以看出来:
第一,这个李贵妃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后宫中一位难得的聪明而且贤德的女人。
在充满尔虞我诈的后宫中,她知道和平共处、与人为善才是生存的基本法则。即使是在十岁的万历登基之后,也就是她基本上已经算是“垂帘听政”之后,她对陈皇后的谦恭与感情还是丝毫不减,说明这个人在本性上也是非常善良的。
第二,她这种言行上对自我的约束,一方面出于善良的本性,另一方面也出于一个母亲对孩子的教育之心。
我们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等到隆庆死了,李贵妃就更注意对万历的教育了。可以说,如何把小万历培养成一个好皇帝,才是这位母亲最大的心事。所以她不辞辛劳,从生活的点滴做起,也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影响。
可以说,也正是出于这种母亲对孩子命运的关注,使得李贵妃在隆庆死后突然就紧张了起来。
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四个字——“主少国疑”。
也就是十岁的万历登基,他一个十岁的孩子怎么才能当好、当稳这个天子呢?而面对这么一个小孩子的天子,那帮阁老大臣们又会动什么心思呢?
这无疑是李贵妃最担心的问题。
而不识时务、不识大局的高拱,一头就撞进了李贵妃的这种担心里。他那句“十岁的孩子怎么做天子呢”正喊出了李贵妃心里的恐惧与忧虑。这下好,一下就激发出了一个母亲保护孩子的本能,也就是“护犊”的本能,所以李贵妃终于忍不住走上了政治的前台,亲手驱逐了高拱。
但李贵妃终究是一个善良的女性,她不像慈禧太后或武则天那样有着天生对权力的渴望,所以她注定不会真的来垂帘听政。
于是在赶走高拱之后,在“主少国疑”的局面同样没有消除的情况下,李贵妃急需一个依靠,一个虽然不能说是政治上的依靠,但至少可以算是心理上的依靠。所以在这种需要下,一个机会应运而生了——在李彩凤的命运里,在那个贵为皇帝的隆庆死后,第二个最重要的男人出现了。
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