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谈何容易啊!我们是有力使不上,而且又不宜介入。太子和李泰都是皇后的亲生儿子,你则不然。所以当务之急,就是一定要设法能跳出这场纠葛……”
能躲开自然很好,然而究竟如何躲开?这使李恪更感到苦恼。
吉儿沉思良久才说:“看来只有一走了之了。”
“走?到哪儿去?”李恪急切地问。
“你身为吴王,前不久父皇命你为潭州都督,恪儿,我看你就立即动身前往潭州,一则视察了解一下你的封地,一则可以借此避开不必要的是非之争。”
“孩儿明白。”李恪一听,不禁大喜过望,浑身如释重负。欢喜之后,李恪又替亲娘担忧起来,他说:“亲娘一个人留在京城,孩儿实在不放心。”
吉儿安慰李恪道:“放心去吧!我会自己照顾自己的。”
承乾等了几天,也不见李恪的踪影,急命人去打听,才知他早已去了潭州。承乾未免有点失望,又有些佩服,李恪这一走,是表明他不愿介入自己与李泰之间的事。可是他不免又感到有点儿奇怪:父皇任命李恪为潭州都督,他去上了任;但是父皇也任命李泰为相州都督,为什么却不叫他前往任职,只命金紫光禄大夫张亮当长史,而行都督事呢?
李元昌恰好来到东宫书房,承乾便告诉了他自己的疑虑,并愤愤地说:“父皇分明是在偏袒魏王,独厚李泰!父皇叫他不去任职,留在京师,显然是在对付我。”
李元昌急忙劝道:“天下的事,都有两面,有利必有弊,有弊也必有利……”
承乾打断他的话,激动地说:“有弊也有利?那你告诉我,利又在哪儿呢?”
元昌冷笑道:“倘若李泰不留在京城,而去了相州,我们要对付他,也就鞭长莫及了。如今他留在京城,对付起他不很方便吗?”
一席话使承乾消了火气,平静下来:“你说的不无道理。”
元昌又提醒他说:“对付李泰,一是时机,二是人才。等到我们有一天有了各方面的人才,再加上时机掌握得妥当,对付李泰也就水到渠成、易如反掌了!殿下,你说呢?”
“好!说得好!”承乾坤得意地大笑起来。
吉儿对承乾近来的行为有些担心,她感到有必要给长孙皇后提个醒。于是,她拿起桌上一叠文稿到了皇后寝宫。
皇后正在伏案写着什么,见是吉儿,起身相迎让坐。吉儿将文稿递给皇后,道:“皇后编撰的《女则》,我已看过了。”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21 回复此发言
276 回复 :【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长孙皇后笑道:“涂鸦之作,贻笑大方……”
吉儿忙道:“皇后过谦了。为数三十卷,收集了古代妇女得失的重要事迹,足以为今后女子作为典范借鉴。皇后掌理六宫繁务,在百忙之中,还能执笔撰收,实在叫人敬佩!”
长孙皇后谦逊地说:“你过奖了。”转而又问:“李恪去了潭州,你多少会感到冷清吗?”
吉儿笑说:“习惯了就无所谓了。”
“在十几个皇子之中,李恪文武双全,又明理懂事,与你教导有方分不开啊!”
吉儿感慨道:“恪儿自小由我一手带大,母子之间朝夕相处,他的一些毛病因此能及早发现,得以一一修正改过。”
长孙皇后听了,不无遗憾地说:“与你相比,我生的承乾、泰儿和治儿,就没有李恪那样幸运了。我何尝不想亲自将他们养大育大,只是囿于祖制,自小都是由奶娘带大的,母子之间,自然也就不能过于亲密了。”
吉儿一直在犹豫是否把来的目的说出来,听皇后这么一说,更拿不定主意,刚说了句:“我在想太子那边……”
长孙皇后立即警觉起来,问道:“你对承乾有什么好的建议,快说给我听!”
吉儿掩饰道:“我……没什么!”
“你刚才不是说……”长孙皇后疑惑地望着吉儿。
吉儿忙站起来说:“恪儿来信,叫我去帮他找本书,我就不扰皇后了!”
吉儿走后,长孙皇后越想越觉得蹊跷,总感到吉儿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样子有些奇怪,她平常不是这样的人啊!是否关系到承乾什么事不太好说?想到这里,她命侍女春华去请东宫遂安夫人。
遂安夫人不知皇后有什么事召见,诚惶诚恐地来了。长孙皇后关切地问:“承乾最近怎么样?”
遂安夫人极力掩饰着自己的不安:“太子很好……”
“能按时读书么?”
“是的。”
“起居饮食,都正常么?”
“是的。”
“那……有什么不妥之处么?”
“没有。”
长孙皇后恳切地说:“自小承乾都是由你带大的,就此而言你跟承乾比我要亲近。但是承乾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理应照实告诉我才是。”
遂安夫人只是低着头,支吾着:“对……当然对。”
长孙皇后仔细盯着她,总感到她在瞒着自己什么。想了片刻,对春华说道:“帮我准备一下,我要去东宫看看承乾。”
遂安夫人一听,有些慌了,忙说:“娘娘……求……我先回东宫通知太子殿下!”
“不!你留下,待会儿陪我一起去东宫。”长孙皇后见遂安夫人神色有异,更感到有什么问题,于是断然否决。
乘春华为皇后整理衣冠时,遂安夫人向同来的侍女使了个眼色。那个侍女会意地点点头出去了。
长孙皇后在遂安夫人和春华的陪同下,刚到东宫门口,承乾穿戴整齐地前来迎接。他笑容可掬地行礼道:“孩儿恭迎母后驾临!”
长孙皇后疑惑地问:“你怎么知道我来了?”
承乾不慌不忙地说:“孩儿原本正想去向母后请安的,却听说母后正朝东宫来了,所以特地赶来恭迎。失礼之处,还盼母后见谅。”
长孙皇后看他回答得体,只是淡淡一笑:“需要增添什么东西吗?”
承乾十分谦恭地回答:“孩儿遵奉母后教诲,厉行节约,因此东宫并不短缺什么。”
“那就好,带我到处看看,好吗?”
承乾满脸堆着笑:“当然好!母后,请这边走!”
东宫书房一尘不染,书案上堆满了书籍,一册还放着承乾读书所作的笔记。皇后随意翻阅着,忽然回头问承乾:“怎么未见丽儿?”
承乾不慌不忙恭恭敬敬回道:“孩儿已命丽儿备了茶点,正候母后呢。”于是,又与母后一起来到内厅。
丽儿参见皇后时,只是低着头,声音很细小,一副精神不振的样子。长孙皇后觉得很奇怪,顺口问道:“丽儿,承乾待你好吗?”
丽儿抬头,看见承乾和遂安夫人都在紧张地望着她,不由低下头答道:“回母后,殿下待我很好!”
长孙皇后点点头,平和地说:“身为太子妃,如果承乾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应该好好加以劝导,明白吗?”
丽儿依然低着头:“明白。”
长孙皇后又转身对承乾说:“丽儿对你有什么进言劝导,你也应该虚心接纳才是。”
承乾恭谨地回答:“是,孩儿一定像父皇一样虚心接纳各种意见。”
作者: 在火一方 2006223 12:21 回复此发言
277 回复 :【转贴】唐剧原版小说(长)
长孙皇后没发现什么蛛丝马迹,但总是觉得怪怪的,心里七上八下,思忖着:东宫门禁为什么那么森严?而且我并没有通知谁决定去东宫,承乾却在大门口准备好了等我?难道是巧合吗?那丽儿平日见我煞是亲热,为何今日始终低头说话,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不行,我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翌日消晨,六名内侍合抬着一口大木箱,由皇后的贴身侍女春华领着,来到东宫门口。几名持枪执刀的卫士立即拥了过来,问:“干什么?你们要干什么?”
春华答道:“这是皇后娘娘让送给太子殿下的东西,请让我们进去。”
一卫士仍阻拦道:“那也得等等,让我通报了再说。”说完转身走了。
等了片刻,遂安夫人随了卫士出来,见是春华,脸色一沉,指着箱子问道:“这里头是什么?”
春华依然道:“皇后娘娘昨天来到东宫,发觉东宫短缺一些摆设装饰,所以挑了些饰物给殿下送来。”
遂安夫人思忖了一会儿,道:“随我来。”说完众人将箱子抬到东宫内厅。内侍们放下箱子,遂安夫人下令:“打开!我先替太子检查一下。”
春华一听,有些慌神,急中生智,故意向外走。遂安夫人见状,忙阻拦道:“你干什么去?”
“皇后娘娘还命我看太子在干什么。”
遂安夫人脸一沉说:“太子正在读书,我先送你们出去!”
春华心里一乐,率内侍随奶娘走了。
她们刚离开,大木箱的盖子就打开了,原来里面藏的是长孙皇后。遂安夫人回来见了,不禁瞠目结舌,呆若木鸡。长孙皇后也不理她,跨出大木箱,急忙来到东宫书房,不由惊呆了。书房里一片狼藉,书籍、文具扔了满地,与昨天看到的情形截然相反,她不由伤心起来。
隐隐传来了啜泣声。长孙皇后循声来到寝宫,看见丽儿正伏在床榻上饮泣不已。她走过去扶住丽儿的肩头,关切地叫道:“丽儿!”
丽儿大惊失色,急忙施礼:“母后……怎么来了?”
皇后反问丽儿:“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儿哭泣?承乾呢?”
“我……苦劝承乾不要玩物丧志,他……他不但不听,反而动手打我……”说着忙拭去脸上的泪水。
长孙皇后一听,一股怒火油然升起,命丽儿:“快带我去找他!”
东宫庭院,卫士和内侍们又分为两队玩着“对阵”的游戏,你来我往,互相厮杀着。承乾和元昌坐在厅台边饮着酒1,边挥舞着手,喊着“杀、杀、杀”助威。
突然,承乾发现皇后站在不远处的树丛中,丽儿胆战心惊地紧紧跟在后面。他忘了嘶喊,也忘了喝酒,呆呆地愣在那儿。元昌也感到有些不对,循着承乾怒的视线一望,顿时大惊失色,“叭”地一声,手中的酒杯掉在了地上。
“承乾……”长孙皇后感到十分痛心,身体摇晃着,豆大的汗珠从头上渗了出来。
承乾从惊恐中缓过神来,一跛一跛地奔了过去,扶住皇后道:“母后,孩儿马上叫御医过来!”
服过药后,长孙皇后感到舒畅了许多。吉儿这时闻讯赶来探望。皇后挣扎着要起身下床,被吉儿拦住。
长孙皇后苦笑道:“气喘是我的老毛病,不碍事,谢谢你来看我。”说完让春华扶起她坐在床沿,叹口气道:“我实在难以相信,承乾怎么会是这样?长久以来,我所看到的了解的,只是承乾的一面,而他的另一面突然呈现在我眼前时,我实在无法相信这个事实。长期以来,我没有多费时日教导他,以致也没有能够发现他的缺点和过错……”说着,皇后又伤心起来,气喘加重。吉儿忙劝慰道:“皇后就别太自责了。”
“唉!”皇后重重地叹了口气,“我不想让皇上知道承乾这件事,你能与我一起商量商量吗?我不能容忍承乾再这样下去。”
伤心的皇后面容显得十分憔悴。吉儿原来实在不愿介入,这时也有些于心不忍,便把以前的种种猜测和担心统统告诉了皇后。
没过几天,皇后便命人给了遂安夫人一大笔钱,然后撵出宫去。对李元昌,则客气了许多,只是委托吉儿转告,希望他三日之内离开京城,回到梁州任所,以后不许与太子有任何接触。
长孙皇后稍有好转,即召太子承乾入宫。她把“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又写了一幅,递给承乾道:“刘备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