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会!”
“不会!”
“杏儿,我们相信你。”
“我自己都有些不相信我自己呢!这样好了,我以后会把每天你们交上来的钱做一个帐本,月中发工钱的时候我会把这个帐本上的钱都列出来,让你们在支工钱的时候能做到一目了然,可以知道自己这个月赚了多少,而我,还有你们,各自都拿了多少。”叶红杏想了想,就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说了出来。
涉及到这种员工可以直接接触到金钱的事情,叶红杏觉得还是把帐目什么的做得公开透明一些比较好。
“成!杏儿,我们相信你。就这么做好了。”孙大力首先表态,其余人也纷纷附和,而他们心中原本的那一丝小犹豫也随着叶红杏提出的这个帐目公开的法子而烟消云散了。
“当然,我名下的作坊也不止咱们这一块要这么做,以后我别的作坊也要做到帐目公开透明化。大家每个月支工钱的时候也能清楚明白的知道大家赚到的钱都用在了什么地方。”叶红杏想了想,决定把帐目公开透明的事情都扩大到其它的作坊里面。毕竟,这种帐目透明的做法能让人信服,也能让更多的人对自己平素的德行产生好感,从而产生劳动关系上的良性循环。
“那样就更好啦!”因为后一句话只涉及到叶红杏自己,孙大力他们几个也只是随口敷衍而已。饶是如此,他们还是对叶红杏的做法极是认同,对叶红杏的人格德做法之类的也产生了诸如敬佩、信服之类的情绪。
将几人交上来的铜钱做了统一登记,叶红杏找来一个大木箱子,当着众人的面将铜钱都放了进去,又贴了一张纸作为“封条”,以示以后都不会私自打开。
没办法,这个时代的条件就是这么简陋,叶红杏能想到的也只有这么原始的法子了。
帐目做好了,钱又当着大家的面进行了封存,孙大力他们几个全都高高兴兴地回去了,叶红杏这才有时间进屋吃饭。
第二天一大早,叶红杏又背上了自己的书包,往私塾的方向走去。
已经有段时间没有去过私塾念书了,叶红杏还真有点想念私塾的叶秉元先生以及其他的同学的。
尤其是王二妮,叶红杏算算,似乎已经有半个月没来过私塾,也没看见过她了呢!
赶到私塾的时候,叶红杏却有些呆住了,因为私塾里静悄悄的,竟然是没有一个学生过来上课!
怎么回事?叶红杏疑惑地绕着私塾走了一圈,又跑到旁边叶秉元先生住的那个小院子里,亲自找了叶先生问过了,这才知道这几天正是秋收的时候,周围村子里家家户户都在家里做着秋收的准备工作,因为自己家里也有几亩地,叶秉元干脆就给孩子们放了假。
叶红杏闹了个乌龙,哭笑不得的就要往回走,结果叶秉元又叫住了她,跟她讲了一通什么要“持之以恒”的大道理之后,这才放她回去。
走在回去的路上,太阳都已经升得老高了,叶红杏小脸被晒得红通通的,身上衣裳又穿得比较厚,走着走着,她身上就出了汗。
地里庄稼此时都已经十分接近成熟,叶红杏在回村子的路上甚至还看见有的庄户人家已经动了镰。
说到动镰,其实村子里的人一般都讲究个动镰的日子,一般要由村里的村老或是里正之类的大人物召集村子里的人们过去开会,然后当众宣布了可以收庄稼了,村子里的人们才会开始动手收粮食。
原本前几天的时候,叶红杏心里还琢磨着请几个作坊里的人过来给家里帮忙之类的,后来她一忙,这个想法也就给忘了。现在想想,昨天在吃饭的时候似乎听爷爷说了这么一句,只不过那时候她正在想别的事情,就没怎么在意。
回到家,家里只有叶红英一个人在照看着弟弟和妹妹。叶红杏一问才知道,今天家里就已经开了镰,因为她一早就嚷嚷着要去私塾念书,家里人也就没跟她说,而是等她前脚出了门,后脚也就随后去了地里。
“姐,我想去看看,你一个人看得过来不?”叶红杏指的是照看叶招娣和叶根旺,如今这两个孩子越来越调皮了,不但满院子的乱滚乱爬,时不时的还会自己给自己制造点状况,比如尿湿了裤子,或是吃到了土块等等。要是家里没有人照看他们的话,不出半个时辰,他们一定会哇哇大哭,并搞得状况百出!
“你去,我一个人看得过来。”叶红英知道杏儿白跑了一趟私塾,就捂着嘴笑。
“姐,别笑了,咱们村又没有几个孩子去私塾念书的,我就算是想打听也打听不着,这有什么可奇怪的?”叶红杏辩解着,可饶是她给自己找了这么个理由,她的脸还是烧了一烧。
丢人呐!
叶红杏是知道自家的田地在哪里的。她想了想,从家里带了个篮子,里面装了些水和锅里剩下的稀饭,还有三四个窝窝头,又跟叶红英打了声招呼,这才出了门子,往自家田地里走去。
在这个时候的地里干活的人是很辛苦的,秋老虎的天气还热得很,太阳也毒,地里庄稼又处于青黄交替的时候,人钻在庄稼地里干活,庄稼叶子时不时就会划在身上,又疼又痒的。
这时候的叶子是极容易将细嫩的肌肤给划出血口子来的,叶红杏出门的时候特意挑了一件长袖的衣衫,又戴了顶小帽子,还用纱巾将自己的脸包了大半,这样一武装,倒也颇有几分蒙面侠的味道。
叶红杏找到了田间地头,远远地喊了两声,叶根和吴桂芬都在远处答应了,叶红杏这才抱着篮子一路趟了过去。
玉米地里的秸秆还没有刨下来,叶子的威力还在,叶红杏不敢往地里走,就顺着水渠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
水渠里因为经常会有水灌溉的缘故,又没长庄稼,阳光可以很轻易地照射下来,因为这里就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杂草,有几种模样俊的,很是受小孩子们的欢迎,这其中就包括蒲公英和野葡萄。但野草就是野草,即使它们长得好看,只要对地里的庄稼有害,孩子们就会很懂事地将它们拔掉扔掉。
这个季节的地里,除了不再生长的庄稼之外,还有已经长到了二三十公分的杂草,随着叶红杏前进的步子或高或低,草丛里时不时就会蹦出一两只蛐蛐儿和蚂蚱来。庄稼地里是这些昆虫们的天堂,可秋收之后,它们却会立刻就面临着缺乏食物的困境。好在,这个时候也是它们或冬眠或死掉的时候了。
大自然的规律,当真是变幻无穷,而人类,在偌大个自然面前,虽自认为已经能“胜天”,可实际上,却依旧像个被大自然摆布的傀儡一样可怜可笑。“在这里了。”叶根在不远处叫了一声,跟着玉米叶一阵哗哗声响,叶根趟着步子走了过来。
☆、第一百七十四章计划买地,拜访掮客
秋收,无论在哪个时代来说,都算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在这个农业最为重要的时代,代表着可以收到一年中大部分粮食的秋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叶根来到叶红杏面前,先慈爱地摸了摸叶红杏的头,然后掀开篮子瞅了一眼,点点头:“不错。”随手从里面拿出盛水的罐子来,仰头喝了一口。
“都过来歇会来。”叶根回头朝身后的地里叫了一声,随后,叶老爷子戴着个草帽子趟了过来,吴桂芬头上则包着一块白色手巾,一边伸手轻轻梳理着被玉米叶子刮乱了的头发,一边伸手接过了盛水的罐子。
“你妹子他们没闹?”即使是在外边干活,可吴桂芬的一颗心却仍然系在家里两个孩子身上。
“没闹,我姐姐看着呢。”叶红杏说着,扭头看了叶老爷子一眼。
以叶老爷子如今的年纪,下地干活已经干不大动了,不过他一辈子辛苦惯了的,到了农忙的时候总是喜欢到地里帮把手。岁月在他的额头上刻下了无数的印记,而他大手上的老茧也昭显着他曾经的辛劳。
“爹,爷,咱们要不就雇人帮着收粮食。”叶红杏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这个念头在她心里存留了许久,在公交马车系统试运营之后,这个念头也就更加的强烈起来。
她现在手头有钱了,她想让家里的生活因此而好起来。她不想再让家人劳累,不想看到他们一天到晚的辛苦疲惫。
“就这么几亩地,雇什么人啊!”叶老爷子不同意。
“是啊,杏儿,咱们家地不多,再说了,雇人那不得花钱啊?”吴桂芬蹲下身子,好让自己的视线与叶红杏的齐平:“咱们家虽说你赚了些钱,可还没多到可以雇人的程度啊,咱们家又不是地主,地又少。”
吴桂芬的话一下子提醒了叶红杏,是啊,家里的地好少,就算是想要扩大鱼塘,恐怕也得先找到合适的地方才行。
“正是因为少,今年才能雇人啊,娘,我手里有钱,要不咱们还是雇人。”叶红杏就拉了吴桂芬的手,桂芬娘的手仅仅是干了这么一会的活,手上就沾满了绿色的东西,还有一些被玉米叶子割破的小伤口。
“还是别了。”吴桂芬的视线就又转向了叶根,还有叶老爷子。
“杏儿,你家去,帮你姐姐看着孩子,中午把饭做稠点。”叶根闷声闷气地吩咐了一句,然后转身又往地里走了过去。
“回去,乖。”吴桂芬又揉了揉叶红杏的头,转身跟在了叶根的后面。
叶红杏放下篮子里的东西,提着只空篮子回家去了。
在回家的路上,她一直都在思考着田地的问题。在这个时代,有钱并不算什么,士农工商,四个阶层里面,最有钱的反而是地位最为低下的。
士,是地位最高的,有学问,可以为官,也是老百姓们最为尊敬和畏惧的阶层。农,就是农民,之所以把农民的地位排在第二位,与这个时代粮食的产量普遍不高有着很大的关系,再加上历朝历代的皇帝都很重视农桑,所以农排在士后面也就成了理所应当的事。
工和商,工就是做工,各行各业的工匠手艺人都可以包罗在这个“工”阶层里。至于商,就是简单意义上的商人了。在世人眼中,商人往往是与投机取巧、倒买倒卖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地位也比较低下。
现在的叶红杏就是处于农和商之间,她有赚钱的行业,也凭着这些作坊养活了不老少的工人,更让闲暇时期的农人们获得了平时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丰厚利润回报。可是……
身为他们老板的叶红杏的身份依旧尴尬,她只是一个顶着农人户口,却没有田地的商人。
“是时候买进一些土地了。”叶红杏抬头瞅瞅,离家还远,心里就又开始盘算着买地的事了。
土地的买卖,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存在着的,而且也相当的普遍。原因无它,在地广人稀的古代,土地普遍被认为是一种私人商,是可以随着主人的意愿随意买卖的,就算是官府,也无权追究或是干涉。
当然,官府在买卖土地的过程中,更多的还是充当一个证人的角色,只有将土地买卖的地契合约拿到官府里盖上了大红官印,这片土地的所有权转让才算是获得了官府的承认,得到了合法的效益。
叶红杏仔细盘算了一下自己手头的现银,除了中秋节卖泥鳅和每天从试运营的公交马车中获得的银钱之外,她本身还有存银大概七八两的样子,这样一合计,也就是十两左右。依照这个年代土地每亩大概四五两上下的价钱来算,自己可以买进两亩地了。
家里一共也就六亩地的样子,其中两亩是叶老爷子年轻的时候挣下的,剩下的四亩则是佃种的,是从本村最大的叶大地主家租种的,每年除了要交百分之六十的地租之外,还要向官府缴纳大概十分之一的地税和粮食税,到手的粮食也仅仅是个聊胜于无的局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