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子撂挑子不干了。爱用谁用谁。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老子带着妻儿老小往深山老林里一钻。不管天下事。倒还清净。
“这个……”李晔犹豫不决。
“陛下要是不同意。微臣长跪不起……”
“罢了。罢了。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朕。准了就是……”
第四百二十五章 民风剽悍
雨初歇,柳梢一片嫩黄的雾,袅袅娜娜。
洛水碧波之上,已有画舫往返,商船来去。
站在桥头,可以看见许多人趁着小雨初停,兴致勃勃地走动,除了生意人,更多的是要出城踏青的人,文人骚客、贵妇千金,憋闷了一冬天,就像冬眠苏醒过来的小动物,巴不得马上去看看那绿色的世界。
有些柳树发芽早些,有些柳树还在飘絮。
柳絮似那飞在空中的雪,梨花似那凝在枝头的雪。
因为出门不久雨便停了,段明玉没有披蓑衣,也没有打伞,只是负着双手,站在那飘雪与凝雪之间,站在洛水大堤上。
春雨初停,河水稍有上涨,也稍显混浊。
船从河中过,河水拍击着两岸,几只鸭子在浅水区随着涌动的河水左右摇摆荡漾着。
有三两个妇人女子在河边浣衣。
一个小姑娘,大约只有十二三岁,因为怕湿了鞋子,光着一双雪白的足,涌动的河水不时扑上光滑的大石表面,漫过她的脚丫。
还有一个少妇,正用棒槌敲击着衣物,大概她的孩子正在哺ru期,为了哺ru经常解开领口的原因,领口有点松,随着她一槌槌敲击的动作,从堤上居高临下,可以清楚地看见她胸口两砣雪白的浑圆一荡一荡的。
段明玉看了两眼,发现堤上还有几个闲人正在假意眺望水面,眼神的角度显然是……
果然是同道中人啊,段明玉哑然失笑,不愿与之为伍。缓缓背转了身去,就站在那嫩黄的柳枝下,望着桥头方向。
明澈的春雨刚刚歇住,段明玉就在这妍红翠绿之间。看着那诗情画意中的仙子姗姗走近。
金陵公主刚从宫里出来,穿的是觐见天子的宫裙,所以她在衣外又系了一条松鹤迎春的披风。
“参见公主!”段明玉微微一拱手,李玉英,金陵公主,将段明玉提拔于微末之中,从此段明玉开始了自己的为官之旅,两人曾有过莫名的悸动,因为连年南征北战,两人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乍一相见却仍然有一丝情愫。
“段公子,何必多礼,此时此刻,你不是王爷,我也不是公主,你就是明玉,我就是玉英,我们还是当年在客栈之中相见那般就好。”李玉英嫣然一笑,顿时风情万种。
“不知玉英今日约小生前来,有何贵干?”段明玉立即改了称呼,就仿佛那公子哥和待字闺中的小姐儿一般。
“我已经劝过皇兄了,但是皇兄不听我之言……哎!”
“劳你费心了,不过既然是在下自己提出的请求,还请公主成全于我。”段明玉微微一怔道。
“又来了,不是叫你不要唤我公主吗?哎,真没见过你这样的人,放着高官不做,竟然就这样收手了,没有了公子,大唐的未来,实在是命途多舛。”李玉英啐了一口,又满目担忧的道。
“玉英?”
“嗯?”
“大唐并非我一人之大唐,天下也并非我一人之天下,如果大唐没了我就穷途末路,那么十世百世之后呢?天下,靠的是大多数人的共同维护,我已经做了最大的努力,大唐已经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一时半会儿也不会败光。”
“当今天下乃多事之秋,难道公子就忍心看着天下百姓过着越来越差的日子,难道就忍心重蹈黄巢之时,赤地千里的景象?”李玉英眉头一蹙,不依的道。
“玉英,为何你如此笃定?”段明玉嘻嘻一笑,但仿佛不适合这么严肃的场景,只得讪讪的憋住了笑意。
“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吗?这些年来,公子的所作所为都致力于天下,公子的苦,我知道,正是因为公子,大唐才得以沿袭国祚可是公子如今撒手不管,玉英实在是李唐的后路何在,天下苍生的后路和在?蜀中藩镇依旧与朝廷对立,沧州,镇州之地依旧在朱温的掌控之中,,随时会图谋中原,而幽云之地,刘守文和刘守光两兄弟更是大打出手,争夺王位,刘守文甚至不惜以重利向契丹借兵,大唐依旧是满目疮痍啊……”李玉英不由得叹息了一声,“多灾多难啊!”
“什么,刘守文向契丹借兵了!”段明玉双眼登时闪出一丝精光,惊讶的问道。
“不错,确有其事,怎么了,公子?”李玉英奇怪的看了段明玉一眼。
“玉英,你可知道如今大唐最大的敌人是谁吗?”
“内部官员中饱私囊,还有几个藩镇的拥兵自重。”
“错,大错特错,经过这么多年的征伐,已经没有哪个藩镇可以轻易的与大唐比拼国力,蜀中陈敬瑄不行,王建不行,幽州的那两兄弟,朱温也不行。”段明玉朗朗的道。
“那是?”
“大唐最大的敌人还是在北边苦寒之地啊。”段明玉一语道破。
“契丹?”
“不错,契丹国力昌盛,国民尚武,民风剽悍,虽然雁门关小挫其锐气,但并未打消其对我中原花花世界的觊觎之心,刘守文向契丹借兵,无异于引狼入室,相信我,即便朱温会横插一脚,但是幽云十六州最后不免会落到契丹手中,刘守文和刘守光两人不及乃父刘仁恭,守土尚且不足,还自相攻伐,最后一定会为契丹所趁,朱温到时候也一定会想方设法夺取燕地,但是他的底蕴不及契丹,契丹一但有了燕地,那么就不再是那个缺乏铁器和生活物资的游牧民族了,而会演变成一个有城池,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国家,他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就有胆量掀起一场长期的战争,不管是拼后勤,还是拼武力。”段明玉侃侃而谈,李玉英也是听得心惊胆战。
“况且,燕地对于我们,十分的重要,居高而临下,除了黄河,中原之地再也没有一处耐以据守之地,可直捣中原腹心。”段明玉长叹一声,“耶律阿保机和其子耶律德光都是一代雄主,野心勃勃,那时候,他们会建立一个国度,南北对峙,这个国度叫做大辽。”
第四百二十六章 相见不如不见
“什么,连未來的国号也可以猜得出來。ww。vm)”李玉英不由得惊掉了下巴,看着段明玉的目光不由得像看妖孽一般。
我曰,说漏嘴了,段明玉懊悔不已,这件事解释不了,难道坦白自己是穿越來的,肯定会误以为我是犯了臆想症加精神分裂症,段明玉随便扯了借口:“那啥,我在雁门关一战当中缴获过契丹的机密文件,其中就有定国号为辽一事!”
“哦,原來如此!”李玉英这才白了段明玉一眼,放了他一马,随即正色道:“看來契丹确实是大唐的心腹大患,公子,你还是留下來吧!”
“唉,在下实在是心力交瘁,多谢公主厚爱了。”段明玉毫不犹豫的拒绝道,李玉英不由得眼眶一湿,段明玉立即改口道,“要是国家真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那在下一定会当仁不让,担起重责!”
“真的。”李玉英止住了将要滴下的眼泪,将信将疑的问道。
“那当然,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段明玉将胸脯拍得哐哐直响。
“那好,咱们立字为据。”李玉英破涕为笑,犹如变戏法似的一手拿出笔,一手拿出纸。
段明玉大跌眼镜,懊悔不已,这回是真中了国民党的奸计了,一番签字画押之后,这才作罢。
段明玉准备启程回家了,带着他的娘子,他的儿女,十里长亭处,有一女悄然而立。
青衣素颜,身姿婀娜,年过三旬,风韵犹存,她是一个宫女。
段明玉一行人來到长亭旁,这个宫女便步出小亭,向段明玉一揖,这宫女段明玉是见过的,李玉英的贴身丫鬟。
段明玉勒住坐骑,这宫女道:“今日王爷回,再遇遥遥无期,我家公主本欲亲來相送,奈何身体有恙,不能亲自前來,特遣小婢,馈以礼物,祝王爷此去步步高升,青云直上!”
很中规中矩的送行辞,王爱卿勒住坐骑,笑眯眯地望了段明玉一眼,心道:“我家公子当真大胆,有了艳艳夫人,君瑜夫人,这大夫人和二夫人都是好惹的主儿啊,还敢在外沾惹些红颜知己!”
段明玉早已跃下马來,连声道谢,宫女返身自亭中石桌上捧起一具长匣,缓步走到段明玉身边,微笑道:“这具琴陪伴我家公主久矣,如今……它是王爷的了!”
趁着道谢接琴的功夫,宫女倏地压低声音道:“王爷此去,虽然是归隐田园,但是不乏小人使坏,为王爷找麻烦,我家公主有一言奉告!”
宫女只是嘴唇微微翕动,声音便清晰地传进段明玉的耳朵,在旁人看來,宫女只是面含微笑,杨帆伸手接琴,连连道谢,而宫女也说着简单的客气话儿。
段明玉双目一扬,望向宫女的眼神锐利了些。
宫女还是面带微笑,神色从容,一串细微而清晰的声音迅速送入段明玉的耳朵:“王爷以前的一举一动,均有风雷之力,风雷之势易发而不易隐,故此凡事当留有犯错的余地,因为……再完美的计划,都有不可预料的变数,洠в腥苏娴乃阄抟挪撸跻巳ャ炅海窃独刖希环π∪朔烧耍医餮裕酝跻Φ毙∫希舸擞杏弥怼!彼酱笠谑校∫诹郑饩褪前凳径蚊饔裼Φ惫橐搅郑叱龉俑氖酉撸馐且苑劳蛞坏奈韧字摺
“多谢姑娘美意,段某虽不擅琴,必珍视此物,视如瑰宝!”
段明玉朗声说罢,又轻声追了一句:“段某明白,孔明尚且失街亭,玉英姑娘的金玉良言,段某铭记心头,必当小隐!”
段明玉回身把琴交到娘子车上,回身又向宫女回了一礼,宫女退到路旁,看着他们从身边行去。
万艳艳坐在车中,轻轻掀起窗帘向外看着,这时轻轻放下帘子,回过头來,似笑非笑地对万艳艳道:“亭下洠в新砥セ虺底樱
程君瑜刚刚为儿子喂了奶,手护着他的后脑,一手轻拍他的后背,防止孩子吐奶,突然听到阿奴一句洠窙'尾的话,不禁抬起头來,茫然道:“什么!”
万艳艳向她扮个鬼脸,笑道:“洠趺矗壹依删械闵担
宫女站在十里亭外,一直目送着车队远去,等车队遥遥化作一道黑线,忽然返身奔去。
亭外衰草黄,一片深秋落寞气象。
宫女奔出数里地,來到一条小河旁。
深秋的河水也带了一种萧瑟之意,哗哗翻卷滚动之际,连那白色的浪花也少了些鲜丽的意味。
河边停着一辆牛车,不远处几个侍卫正坐在地上聊天,几匹马儿随意地啃着枯黄的野草,看见宫女回來,侍卫们纷纷站起來,牵住马匹待命。
牛车的帘儿掀着,李玉英倚在柔软的锦榻上,正望着湛蓝天空中一行南去的大雁怔怔出神。
宫女赶到车旁,见公主一脸落寞,忍不住心中难过,低声数落道:“公主难得出宫一趟,还为他远赴十里亭,既然來了,为何不见一见呢!”
李玉英秋水般澄澈的眸子依旧望着天空,许久才收回目光,淡淡地道:“相见不如不见,那又何必相见,回吧!”
宫女黯然一叹。
不久,这支车队也驶上了官道,只不过走的方向与段明玉一行人远去的方向正好相反,一个南辕,一个北辙。
牛车上了官道便平稳下來,过了一会儿,竹帘之中忽然传出一阵琴声,随行车子前后的侍卫都是大老粗,听得出那琴音清冷若仙,缥缈多变,却不知曲为何名。
李玉英有两具琴,同出于一位制琴名家之手,一琴“九宵环佩”式,一琴“鹤鸣秋月”式,李玉英甚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