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是冬季浅水季节,但是顺流而下,且林如海和陈思靖都是归心似箭,命掌舵的日夜兼程,很快的,半月有余就到了扬州。

这日里,陈英年正在外厅和甄士隐说着唐诗典籍。有小厮匆匆来报说:“老爷和陈三爷到了码头了。”

陈英年心中一松,看甄士隐也为孙女婿的归来而高兴,便笑道:“士隐你倒是和如海很是相投。”

甄士隐一笑,但见陈英年让人去通知内宅里的林夫人。

林如海一进了扬州城,便有种回归故乡的亲近。说来,前世今生加起来,自己在扬州城的日子却是最长的。看到林府大门在即,满身的疲惫也轻了几分。林忠带着家人大开中门迎了林如海进府,才下了轿子,林如海便见到二门外的甄士隐和陈英年。忙对陈英年行了大礼,又对甄士隐表示了感谢。

陈英年看了看林如海身上从二品的官泡,摸了摸胡子,很是满意。不管如何,这个孙女婿还是没挑错的。

“老太爷,戴内相此来是奉了圣上旨意与您老的。”

陈英年看了看戴权,面色变了变,回了南边近一年,他可不愿再回京去折腾了。

“戴内相,老夫年老体弱,只怕误了圣上的事儿……”

戴权出宫前,得了圣上的命,因此客气道:“老大人先莫推辞,听圣上的旨意再做答不迟。圣上也知道老大人您年事已高,舟车劳顿上京,恐有个不好,所以并未做这般想法。”随即从锦盒中拿出圣旨宣读起来,然来是让陈英年去江宁的松壑书院做山长而已。

陈英年跪着听明了旨意,心思转了转,去江宁做山长,比去北京好得多了。便接了旨意不提。

林如海和陈英年、甄士隐说了几句话儿,就进去了内宅,才进院子,边看见穿着红色狐皮披风的陈落秋牵着穿得圆鼓鼓的小黛玉站在门前等着了。

“外间风大,冻着了可不好。快些进去吧。”林如海看陈落秋红了眼眶,叹了口气,柔声道。

陈落秋定定神,笑着应了。看林如海没有同往常一样抱起小黛玉,只是牵着她的小手进了屋,便知道他定是身上的伤势未全好所以。担忧之心反而又重了几分。

陈落秋看他们父女俩说了几句话后,便让嬷嬷领着黛玉先回去了,唤了丫鬟婆子提了热水进来,自己亲自进了耳房服侍林如海梳洗。待看见他右肩上那红肿的伤口后,眼泪还是忍不住流了下来。

林如海摸了摸陈落秋的头,笑着安慰道:“没事的,我这不是好好的吗?对了,老太爷被圣上委任为松壑书院的山长,过些日子就要去江宁了。哎,你三嫂还在杭州待产,三哥会先行回杭州去,只怕得我亲送老太爷往江宁去。顺道我也得走一趟金陵城,去按察使衙门和江圳做交接。”

陈落秋点了点头,担心道:“你这伤势还没全好,不能养几日再动身么?”

林如海点头道:“圣上体恤老太爷年事已高,半月内动身就可以的。我正好在家中养几日,可要劳烦夫人了。”

陈落秋听了,这才放下心来。





35、人生悲喜各不同

林如海夫妻俩说了会话,很是温馨。林如海洗好了,任陈落秋替换上干净的衣衫,他看着手脚不停的陈落秋,问起了家中的情形。

“家中一切都还安好。我隔两日就请大夫进府把脉,玉儿的身体也不错,这断时日里,倒是没有一次发热受凉出现。庄子上的收成,管事们也都送进了府。咱们家的亲戚故旧的年节礼单,我也理好了,远些的,已经遣了人启程送去了。不过,我也担心有什么疏露,明日老爷你得空了,也看看礼单,我下次也知道怎么做了。”

林如海等陈落秋理好自己的衣物,拉着她的手,柔声道:“夫人……”

陈落秋对上林如海的目光,脸上有些赧意,有些慌忙的躲开林如海的目光,轻声道:“老爷……我们还是快些出去吧。外祖父和甄老爷肯定在外间等着您呢,还有玉儿,这些时日,她可是天天念着你的。”

林如海左腕一阵用力,将陈落秋拉进了怀中,凑近小巧的耳朵道:“夫人不想我么?”

陈落秋靠在林如海的左胸前,开始有些僵硬,随即放松下来,却没有出声。

林如海看见陈落秋的左耳变成了一片粉红的颜色,心中一动,亲了上去……

好半天,夫妻两人都是一脸绯色的从耳房中走出,不过最为引人注意的却是陈落秋那艳光潋潋的红唇。陈落秋看见几个丫鬟头偷瞧见自己红唇后低头忍笑的样子,不由得瞪了林如海一眼。

“我去将玉儿房里看看。”陈落秋丢下一句话,就匆匆而去了。

林如海看着陈落秋“落荒而逃”的身影,不由得哈哈笑了起来。

外间花厅里,陈英年、陈思靖、甄士隐、邓钟龄以及殷景年都在座,陈英年正在问着邓、殷两人京中的事儿。都在感叹着京城动乱那一夜的惊险!

“老太爷,士隐兄,可不要全听钟龄和景年说的,哪里有那么危险?”林如海进了厅笑道。先给了陈英年施了一礼,再给站起来的三人拱拱手。

“哼!若是不危险,你何至于今日才回扬州?”陈英年想到孙女差点守寡,原先为林如海得了皇帝信重而产生的喜悦全部消失了。

“老太爷,那真的只是意外。”林如海苦笑道。他也不想就这样死掉好不好?

还是陈思靖换过话题道:“老太爷,算着日子,三奶奶快临盆了。我想明日里就动身回杭州去……只是您老去江宁,身边岂不是没有人?”

陈英年白了孙子一眼道:“我还没老得总不动呢!放心吧,你安心去看你媳妇儿去。我自会平安到江宁去的。”

林如海见陈思靖为难的神色,便开口道:“三舅兄不必为难,明日启程去杭州就是,毕竟生孩子也是大事。老太爷这里,我随着老太爷往江宁去就成了。”

陈思靖想到林如海要去金陵同前按察使交接,而金陵到江宁不过大半日的路程罢了。随即心中一松,便放下心来:“有劳林姑爷了!”

林如海摇头笑道:“你这话真是太见外了!”

几个男人有说起了江南众人的反应,一时间忘记了时间,等到门边的林青过来禀说饭已经备好了。众人才意犹未尽的停了。

林如海领着众人在外间的花厅入了席,当然是请了陈英年入上座坐了,然后才请甄士隐、殷景年和邓钟龄三人落座。

几人虽然都南边任,不喜欢北方菜的油腻重口味。但是对于涮锅子却是喜欢的。只是汤底是南方常见的老母鸡汤,清清的,不见一丝油腻。一边各色蔬菜俱都齐整,肉类不是削成薄片,就是做成了小丸子。几个人见了食指大动,若不是顾及林如海的伤势为好,定然少不了酒的。

男人们吃得尽兴,女人和孩子们那边也很热闹。除了甄封氏和已经改名为晴雨的小英莲,邓钟龄太太和殷景年太太也来了。陈落秋让晴雨和黛玉坐在一起,让身后的丫鬟和婆子照顾着,就不用操什么心,因此也聊得欢快。

那老母鸡汤可是足足敖了两个时辰的,里面又加上当归、红枣等物,真真是香!只是落秋和邓太太、殷太太及两个孩子觉得汤实在是香,甄封氏却是闻得直皱眉头,片刻后甚至呕吐了起来。

陈落秋和两位太太互看了一眼,忙关心问道:“怎么了?哪里不舒服?有大夫随着我家老爷一起从京城里过来的,我让人唤来给你瞧瞧?”

甄封氏疲惫无力地道:“也不知道怎么的,这几日里总是觉得身子发软,今天一闻了这鸡汤,我就想吐……”

“你莫不是有了吧?”邓太太和殷太太异口同声道。

陈落秋一愣,随即高兴道:“让大夫把把脉就知道额。银杏,快,和大管家说说,请那江大夫过来给甄家嫂子看看。”

甄封氏听了那句“有了”就呆住了,半天才反应过来,银杏却已经去了。

她看似乎被自己惊到的晴雨和黛玉,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道:“别害怕,我好着呢!”陈落秋也忙拉过黛玉安慰了一番轻声道:“没事儿,我们啊,都是惊呆了呢。甄家伯母肚子里可能有了孩子呢!”

黛玉听了眼睛一亮,忙拉着晴雨道:“晴雨姐姐,你母亲肚子里也有小娃娃啦!”

晴雨听了,睁大眼睛瞪着母亲的肚子,一刻目光也不曾移开过。

听到门外林忠家的带着大夫过来了,几个女子帮带着黛玉避到了屏风后面,陈落秋则让丫鬟将厅中帷幔放下,和甄封氏坐在帷幔后。几个小丫头留在外面弄伺候着。

林忠家的将大夫领了进来,请大夫坐了,自己则进了帷幔后面,看了甄封氏坐的位置,便出来告诉了大夫。

大夫隔着一条薄薄得手帕把起脉来,先搭了左手的脉,换了右手又搭了一次脉后,才道:“恭喜这位夫人了,却是喜脉无疑。已经有孕一个半月了。”

帷幔后的甄封氏听了喜极而泣,拥着晴雨低声道:“乖女儿,母亲能为你生个弟弟了……”

陈落秋看着甄封氏激动的神情,知道她没心思去向大夫问细节,便开口问道:“大夫,我这嫂子这胎可稳当?需要吃些安胎药么?”

大夫听这声音年轻,不是刚才把脉的妇人,便道:“刚刚那位夫人年岁应该不轻,早年体内宫寒,不易受孕。如今老来怀子,却是要比年轻夫人的忌讳多些。说来也不少,不如我回房后,将这些要注意之处一一写明了,再奉给夫人,你看可好?”

陈落秋听了,看甄封氏点头应了,才道:“甚好,麻烦大夫了。林忠家的,劳烦你送大夫回去了。替我去账房里领五两银子答谢大夫。”

林忠家的忙应了不提。

等大夫走了,邓太太抱着黛玉的殷太太从屏风后出来了,见了甄封氏喜得流泪,忙劝了起来:“这有了孩子,还这么爱哭,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也可能是个泪包呢,嫂子快别哭了。大喜事,该放宽心才是。”

甄封氏收了泪。对着两人点了点头,这才拉着陈落秋的手道:“这孩子能来,全是托了夫人你的福呢!若是夫人不嫌弃,等孩子下了地,让他认夫人为干娘,夫人可愿意?”

陈落秋知道甄封氏这话中的感激之情的,一个女人若是没有了儿子傍身。就算丈夫再如何敬重自个,那妻子的位子也是尴尬得很,人前背后会受到如多的嘲讽和轻视。落秋不过是把自三嫂那里得来的补男方身子的药膳单子,抄录了一份给了甄封氏,然后让甄封氏也常吃一些对女子有补益的食物,不曾想,这才两个月,她就怀上了。

“我怎么会不愿意呢?白白多了一个孩儿,高兴还来不及呢?只是嫂子,你有孕了这大喜事儿,还是先遣人去前院告诉甄老爷一声才好呢!”

甄封氏点点头道:“夫人说的极是。”

陈落秋忙唤了一婆子过来,让她去前院里递话。

前院里,陈英年虽然自恃身份不低,足以胜任山长之位。但是谁都知道江南文人最是恃才傲物,自己毕竟不是年轻人了,身边还是得有信得过的臂膀才行。他想到这些日子里对甄士隐的观察,觉得他无疑是个品德端方,才学有物之人,更吧论他身上还有举人的功名。

“士隐,老夫有一事相求于你。”陈英年等众人都吃了五分饱时,对着甄士隐举起茶杯说道。

甄士隐笑道“陈老太爷有什么事情,士隐能够出力的,自然义不容辞的。还请陈老太爷明说。”

陈英年道:“此事并不是太难,老夫想请士隐你随老夫一起去松壑书院,老夫知道你志不在仕途,这在书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