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兴许现在只是冲着太子的权势来的,而两年后却因为太子为了他宁可舍弃江山社稷的这份深情而感动,从而也全心全意的爱上太子,是以这才会不顾生死的回头去救太子的母妃?
魏黎春眉毛一会皱起,一会舒展开,双眼盯着奏折,心里却在自问自答,纠结了许久,才总算理清思路,而面前的朱槿与兰泽已攀谈了好一会工夫,此番朱槿正在劝他:“公子既然想过富贵安宁的日子,就该多劝着太子些,只有牢牢抓紧江山社稷,这富贵安宁的日子才能长久下去。”
兰泽摇头道:“姑姑所言在理,只是一则太子志不在此,自言摄政监国一年多,朝政虽游刃有余,心中却颇为苦闷,恨不得如母妃一般,从此青灯古佛了此一生,奴虽自私,却也不愿为一己之利而逼迫太子行厌恶之事;二则若是太子勤政爱民,为了江山社稷稳定,必定要娶太子妃与良娣,将来登基后每隔三年便要选秀一次,到时后宫充盈,佳丽三千,能用在奴身上的心思就少了,奴的富贵安宁日子又如何能长久?”
朱槿恨铁不成钢的说道:“椒房独宠的确好,可你也该明白,盯着金銮殿上那把椅子的人有多少,无论哪一个坐上去,太子都不会有好下场,你又焉有富贵安宁日子可过?”
“太子虽不务正业,可还有娘娘在呢,姑姑过虑了。”兰泽看了一眼魏黎春,笑眯眯道:“娘娘有将相之才,巾帼不让须眉,区区朝政根本不在话下。”
朱槿叹气道:“虽不在话下,可女主天下到底有违祖制。”
兰泽不以为意道:“姑姑何必叹气,娘娘还年轻,再生一个小皇子出来继承大统,尚且来得及。”
魏黎春被个小辈猜中后续行动,还大喇喇的当面说出来,有些恼羞成怒,气的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怒道:“你们两个好大的胆子,竟敢妄议朝政,脖子上的脑袋是不是不想要了?”
两人闻言“扑通”一下跪了下去,兰泽慌忙道:“都是奴的错,与朱槿姑姑无关,娘娘若要处罚,就请处罚奴一个,莫要牵连无辜。”
“你倒是好心,连别人的罪也敢一起扛。”魏黎春拉开抽屉,取出一本名唤《大周遗事》的野史来,丢到地上,哼道:“把这本书拿回去,好好的读上一读,看看前朝那些嫔妃们是如何丢掉性命的,你就会明白,若想在宫里生存下去,最要不得就是好心。”
兰泽向前跪爬几步,将书捡起来,揣进袖子里,磕头道:“谢娘娘赏赐。”
魏黎春叫他起身,本想打发他回去,他却顾左右而言他,死活不肯走,继续赖在一旁端茶倒水磨墨,一直到傍晚时分,黄婵从耳房过来,抓到一个在门口探头探脑的小太监,将人直接给揪了进来,没等跟魏黎春告状,那小太监就挣脱黄婵的钳制,冲到兰泽面前,急急道:“太子爷回宫了,到处找不到您,正在拿小顺子他们几个出气呢,您还是赶紧回去吧。”
“奴先告退了,明儿再来伺候娘娘。”兰泽匆忙行了个礼,便跟着那小太监走了。
*
批阅完最后几本奏折,然后命人传膳,用过晚膳后,去汤池里泡了小半个时辰,四肢百骸都通透了,这才出来更衣,然后进了内室,正准备就寝呢,忽听得小太监在外边高声道:“太子殿下驾到!”
魏黎春换了常服,来到外厢,发现与太子一同过来的,还有兰泽,她在贵妃椅上坐定,问道:“这么晚过来,可是有什么事?”
岳榕瑄一脸不情愿的给魏黎春行了个礼,嘴里道:“儿臣来给母妃请安。”
“本宫何德何能,敢劳动太子大驾?”若是换作前世,她必定半带嘲讽的说出前面那句话,不过到底是重生了,心境大不相同,她也变得成熟许多,闻言只道:“皇儿有心了。”
只此一句,便再无话说,半晌后兰泽在一旁悄悄推了岳榕瑄一把,岳榕瑄才又开口道:“前些日子母妃身/子抱恙,如今可大安了?”
早八百年前的事情了,现在才提起来,不觉得为时已晚?魏黎春瞅了兰泽一眼,只见他也是一脸尴尬,她缓缓收回视线,淡定道:“已经大安了,皇儿不必记挂。”
又是静寂半晌,岳榕瑄又行了个礼,道:“那儿臣就不打扰了,母妃早些安置吧。”
待她颔首后,岳榕瑄便拉着兰泽的手,快步离开了,魏黎春瞅着他们的背影,叹了口气。
太子自小就是个急脾气,魏黎春又颇为宠溺他,以至于养成了如今暴躁易怒的性子,听不得别人的劝,恐怕也就只有兰泽能制服的了他了,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她已没有更多精力去管这些,由他们去罢。
、第11章 出宫
世家子弟,肯苦读数年走科举一途的毕竟少数,更多的是靠着祖辈封荫,由相熟的官员举荐入仕。因无甚才干,倘若做的是文官,建树不会多,不过是熬天混日头,很难得到大的升迁;而武官升迁快,却是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随时都有可能小命不保,这些贪生怕死的纨绔公子哥断然不肯弃荣华富贵而投军。
因此,既升迁快而又无生命危险的九门提督府便成了香饽饽,世家大族的家主们使尽了法子将人送进来,本该是肩负起保卫皇城的责任,他们却身着飞鱼服,腰佩宝剑,每日倾巢而出的在街上乱晃,活生生的变成了巡城的小吏。
九门提督府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统领的位置,魏黎春志在必得,所以雷厉风行的下了一道懿旨,将金承业调往鸿胪寺,任鸿胪寺卿,主持操办各种典仪以及打理与番邦往来之事。按照历朝历代的规矩,鸿胪寺卿须以国师马首是瞻,陌尘人虽懒散不喜参政,但身为国师,定是事事尽收眼底,倘若金承业闹过了头,她有理由相信他不会坐视不理。
至于空置出来的九门提督府统领位子由谁来做,魏黎春对此头疼了好几天,都没能寻出个合适的人选来,病中的寿王听闻此事,勉力上了一份折子,在折子中举荐了一个人,她不由得大喜,忙命人宣召此人入宫。
大半天过去,前去传令的带刀护卫才回来,一脸无奈的禀报道:“末将整整跑了九条街,才在一个小酒馆里将人给找到,只是现下他烂醉如泥鼾声震天,若是强行押来进见,恐有辱娘娘凤颜……”
魏黎春点头道:“知道了,下去歇着罢。”
那带刀护卫恭敬的一抱拳,然后悄无声息的出去了,魏黎春坐到按桌前,又打开寿王的奏折,仔细看过一遍后,扶额颇为无奈。
被举荐的这个人名唤史大安,十五岁上家乡闹水灾,父母皆亡,只他一个逃出来,为了能有口饭吃,这才投的军,然因他天生神力,又勇猛无匹,不过十数年时间,便从一个大字不识的小兵,变成了统军三十万的忠勇将军,岳临柟两次远征高丽,都是由他伴驾。
只是高丽人素来狡猾,又有百步穿杨的神射手,第二次交战时,不光寿王为救岳临柟小腿受伤,史大安左肩也挨了一箭,当时他只命人送寿王回营医治,自己却不肯鸣金收兵,一鼓作气的将仁川城拿下,待到全胜而归时,却是为时太晚,左半边胳膊已保不住。虽得了丰厚的赏赐,但却改变不了卸甲归田的命运。
寿王在奏折中言明,并非大齐式微到已无人可用的地步,之所以举荐史大安,一来他战功赫赫,又出身贫寒,在民间素有“战神”的美誉,如今他身有残疾,若重新复用他,可帮魏黎春收拢民心;二来九门提督府着实有些不像话,正需要史大安这样军营出身的铁血将军来料理,方能真正训练出可以保卫京畿的良兵。
至于魏黎春垂帘听政之事,不知出于何种考量,寿王只字未提,不过魏黎春却没有天真的以为他真会支持自己,要知道他是个为了兄弟连命都可以不要的人,如今她是为了维护岳临柟的江山,倘若哪天她真有当皇帝的心思,恐怕第一个提刀冲上来砍自己的便是他。
出神间,手中奏折冷不防的被黄婵拿走,她粗略的瞄了一眼,然后合上往桌上一丢,撇嘴道:“从前厉害又如何,如今只是个缺了只胳膊的酒鬼,寿王这赌注下的未免也太大了些,倘若差事被办砸了,丢的可是娘娘您的脸。”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黄婵的话不无道理,史大安卸甲归田也有些年头了,现在还能不能用犹未可知,前世时九门提督府派不上用场,这世断不能再出现同样的情况,虽是寿王举荐,她也得亲自看过才行。
“昔有刘公三顾茅庐请诸葛先生出山,本宫不才,不敢自比先人,但礼贤下士总归没错。当然,倘若史大安真是良将的话。”魏黎春转头看向黄婵,吩咐道:“叫人备车,本宫午后要出宫,去史府。”
*
一辆简朴的马车,四个乔装过的带刀护卫,自崇文门悄然出了宫。崇文门外十分热闹,商铺林立,车水马龙,叫卖之声此起彼伏,浓浓的市井之气扑面而来。
魏黎春十四岁入宫,在宫里待了十四年,也只是在生下太子的第二年回家省亲过一次,宫墙外的天空,已记不清是何模样,她不顾朱槿的反对,掀起车帘一角朝外望去,却不想映入眼帘的不是任何小商贩,而是坐在高头大马上的程子玉。
她怔楞了片刻,这才忙将车帘放下,倚回靠枕上,不多时程子玉的声音便隔着厚重的车帘传进来:“不知娘娘凤驾在此,惊扰之处,还请娘娘恕罪。”
她淡淡道:“本就是微服出宫,何来惊扰之说?”
“既然娘娘不怪罪,那臣就放心了。”程子玉轻笑,驱马前行几步,利落的跃下马背,殷勤道:“娘娘出宫想必有急事,不知臣能否有幸护送一程?”
魏黎春毫不犹豫的拒绝道:“本宫自有侍卫护送,不敢劳烦程侍郎。”
程子玉脸上笑容不变,不依不饶的说道:“臣晓得大内侍卫武功高强,只是市井之间鱼龙混杂,倘若贸然出手,恐会将娘娘身份暴露,惹来不必要的非议,而有臣伴驾左右,那便大不相同,若有人不小心冲撞了娘娘,臣可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定能将事情处理圆满。”
魏黎春静默片刻,才应道:“既如此,那就有劳程侍郎了。”
“能为娘娘效劳,是臣的荣幸。”程子玉问明车夫去向后,便翻身上马,疾驰几步越过马车,在前引路。
京城内遍植桂树,八月未央,正是桂花飘香时节,满街香气弥漫,秋日暖阳透过车窗照进来,魏黎春坐在咯吱作响的马车里,有些昏昏欲睡,半梦半醒间,仿佛感觉自己回到了许多年前的那个午后。
那时候天很蓝风很轻,十三岁的她陪母亲前往慈安寺上香,巧遇同样陪母亲来上香的程子玉,因是自己未来的夫婿,虽知不应该,她还是偷偷的看了几眼。
他生的比她见过的任何一个男子都要好,墨发用支玉簪绾在脑后,身着雪白长袍,外罩天青色的斗篷,眼神温润,嘴角含笑,手执一炷香,静静的站在佛堂前,仿佛花房里怒放的君子兰,让人一见倾心,再难忘却。
哪个少女不怀春,未来夫婿这般出色,她如何能不激动?整个下午双颊泛粉,直到回府后仍未能冷却下来,被同去的姐妹们取笑了好几次,虽面上佯装恼怒,心里却是如小兔乱撞一般,既羞涩又幸福,往后的日子,绣起嫁衣来也便更加卖力。
但是她等到的不是花轿锣鼓凤冠霞帔,而是一纸退婚书。
女子名节何等重要,不论缘由如何,但凡被退婚的,很难再有门当户对的人家上门求娶,魏黎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