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目。这一看是不打紧,他差点一哆嗦栽倒在地。
最近林旭的运气很邪门,他似乎专门跟这些没发迹的家伙碰头。天晓得是怎么一回事,这个其貌不扬的小和尚竟然是真龙紫气的宿主。在天目所呈现的视野中,林旭清晰地看到了盘绕在小和尚周身的紫气,那色泽沉郁得有若浸满紫草汁液的染料槽,气息升腾翻卷若火焰燃烧,瞧着这架势,龙气应该已经开始发挥效用了。
眼前这个小和尚,以及猎户陈凉这样子正走背字,未曾发迹的大BOSS,统称叫做“蛰龙”。
貌似在数日之前,林旭的化身才跟一个身具五彩霞光的文盲猎户把酒言欢,今天他的另一个化身,当头撞见了更为逆天和稀罕的真龙紫气拥有者。纵然林旭自己就是神祇,他心中依然止不住犯起了嘀咕。莫非这年头有皇帝命的人,已然多得满坑满谷遍地都是了吗?抑或是说大秦帝国行将覆灭,所以一下子冒出这么多具有大气运加身的家伙,大伙准备集体争天下了?
正当林旭浮想联翩之际,少言寡语的小和尚忽然开了口,说道:
“施主,前面就到了。”
闻声惊醒过来,林旭抬头看清前面树丛后方,果然隐约能看见一间寺庙醒目的红墙黄瓦。
这时,林旭沉吟了一下,询问说道:
“哦,小师父你怎么称呼?”
“我是个小行童,师父没有取法号,施主您叫我四郎就行。”
两个人闲扯的时候,已经来到了这座小庙门前,只见一名红光满面的老和尚站在门口,一见林旭这位客人出现,他立即笑着迎上前来。
惯于接人待物的公关人士,眼皮子可没有那么浅薄,他们看人绝不是只看衣服,更重要的是观察一个人的精神气度。尽管一具化身不可能体现林旭的真正实力,但举手投足间看出些端倪还是没问题的,起码那种目光投向别人,随之而来的威压感觉,绝非寻常人所能具备。
“阿弥陀佛,老衲高彬,乃是本寺住持。敢问施主您是要进香,还是前来本寺还愿的呢?”
闻听此言,林旭欠身还礼,说道:
“在下只是个行路人,至此见天色渐晚,四外荒僻无处投宿,想请方丈行个方便。哦,香油钱自是不会短少的。”
寺庙虽然有代行旅店的职能,留宿途经的行商旅客,只是身为出家人公开营业图利,这也未免太不给佛祖他老人家面子了。于是乎,大和尚们对收费制度稍加变通,佛祖好像没说过寺庙留客人们住上一晚,离开时不能多给几个香油钱,这样收钱就变得名正言顺了。
目下是临近王朝末世,各地盗匪横行无忌,即便佛门清净之地也得小心被土匪惦记上。
要知道,寺中的佛像多是青铜铸造,外带表面鎏金装饰,这样一尊佛像少说有数百斤重,如果按重量算得折合多少枚半两钱啊!
守着这么一座大金山,的确是不小心不行,况且附近盗匪多了,香客们当然也就裹足不前,原本已是冷清的香火愈发难以为继。现如今,留宿路过的客人成了支撑寺庙经济的主要来源之一,身为住持的高彬自然要对前来投宿的林旭热情款待。
当即,高彬老和尚满脸堆笑地说道:
“阿弥陀佛,施主既与我佛有缘,老衲又岂敢拒之门外,您请进。四郎,愣着干吗?速去打扫佛堂,待会施主可能要进香呢!”
在旁边看着这一幕场景发生,林旭动作十分隐蔽地撇了撇嘴,对这位出家人的嫌贫爱富很是不屑。
老话说得好,宁欺老来富,莫欺少年穷啊!这老和尚高彬要是活得够长,兴许能看见这个被他训斥得跟狗一样的小和尚叱诧风云的那一天,不知到了那时,他又该是怎样的一副嘴脸呢?林旭不禁恶趣味地猜想起来,嘴角露出了在旁人看来很是高深莫测的一抹笑容。
卷一
073 下注
818 3250
暂且不论日后如何发达兴旺,眼下这个四郎小和尚面对着住持高彬,根本没有法子可想,他面对这种恶劣态度只能用沉默来表示抗拒。
很是不甘地瞥了这蛮横可恨的老和尚一眼,咬了咬嘴唇,小和尚无奈地低下头,说道:
“……是。”
说罢,四郎小和尚提起了地上的扫帚,转身往寺院里面快步走去。
在门口与林旭这位金主寒暄的老和尚,此刻他所在位置是面对着林旭,看不到小和尚走进佛堂之后,愤愤然地用笤帚打了佛像一下。这个充满孩子气的泄愤举动瞒不过位置刚好能看见的林旭,见此情景,林旭恍然想起一个不得了的人物似乎也干过同样的事情。
在地球历史上,那位曾经在庙里出家当过几年和尚的明太祖朱元璋,无论是从个人的模样长相、经历,还是心性脾气来说,似乎都跟这个受气包小沙弥四郎颇为神似。
历史发展到底是一种偶然因素所致,又或者是某种必然因素引起的。林旭现在顾不上研究如此深奥的哲学命题,此时此刻,他面临着唯一难题是作出一个正确选择,究竟该把筹码押在谁身上。
到底是该选择那位射术超群,性格豪迈不羁的猎户陈凉,还是投注在这个天生一副鞋拔子脸,少言寡语的小沙弥四郎身上呢?
事在人为,真龙紫气和五彩霞光,二者无疑都称得上是皇帝宝座的备选资格证书,但决定成败的关键依然是在作为个体的人身上。
说到底,人间界终归是属于人类的世界,只有人的选择才能最终决定一切。
踌躇良久,林旭慎重思考着在这两个人选之间做出抉择的重大问题。要说比起一脸沉郁之色,时常叫人看不出所思所想的四郎小和尚,性格豪迈宽厚的陈凉无疑更能令林旭放心投资。特别是当林旭回想起那位出身于明教的朱皇帝,毕生不遗余力打击他赖以起家的明教,起因就是不希望被人再度复制自己的成功模式。想到这一点,林旭更难看好这个神似朱元璋的小和尚了。
整整一夜,林旭辗转反侧,他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把赌注押在陈凉这个文盲猎户身上。
神祇不同于凡人的最大优势在于祂们的时间很充裕,人间的帝王无论是多么雄才大略,目光长远,当他们身死之后,终究还是得让出这个位置给不肖子孙。若是一位神祇不出意外情况,导致沉眠或是陨落的话,祂可以万古千年长存不朽,尽管也有终结之日,但那要跟人类的短暂寿命相较,实在不可以道里计。对于时间的不同观感,直接决定了许多事情的未来走向。
林旭自认输得起这场豪赌,他甚至琢磨好,倘若陈凉无法成事,自己又该如何善后。
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下注是很简单的事情,什么都不做,干等着看结果出现,似乎太消极了一点。经过了认真考虑后,林旭决定利用跟陈凉的良好关系,执行一个皇帝养成计划。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从来不是创收项目,在印刷术普及之前,作为知识载体的书籍,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异常昂贵的奢侈品。
在民间,知识传承依靠长辈和晚辈之间口耳相传,所以道家的先贤庄子在著作中大力称赞名家的惠施有学识,称其是“惠施有方,其书五车”,后人由此衍生出“学富五车”这个著名的典故。在春秋时代,普遍应用简牍形式的书籍,小小的一片竹简,或者是刮削光滑的木简,上面只能写下二十个字左右,即使装满一辆车的简牍其实也写不了多少字,书籍的难得由此可见一斑。
书籍之所以稀有,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复制书籍必须要由识字的人来抄写,为了确保抄写的文字质量,一个人写一天下来也未见得能抄完一本书,工作效率极为低下。
在识字率连百分之一都达不到的古代农耕社会,抄书付出的社会成本是在太高昂了。读书人的理想是出人头地,而不是当一辈子的抄书匠。
这块片界的大秦帝国,科技在整体上发展得不错,印刷术也不是什么高科技的玩意,甚至连木活字印刷术都出现了,但是屡次遭受文字狱打击,大秦帝国的出版业却一直是维持在半死不活的萧条状态。
时至今日,除却如医书、占卜和农学等少数门类的书籍,以及给小孩子用的识字读本,一般人很难接触到真正记载着有用知识的书籍。
这种看似无形的桎梏,其实是由整个社会阶层僵化所形成的等级壁垒。既得利益集团无意与人分享利益,哪怕仅仅是他们脑满肠肥后,吃剩下那一点残羹剩饭也不行,只有一场横扫一切陈腐渣滓的暴风雨才能厘清寰宇,才能还人间一片清平世界。
林旭既然决定对这支未上市的潜力股加大投资额度,当然是不会吝惜身外之物。
长期派驻在陈凉老家附近的林旭化身,时常请陈凉到家中喝酒,有什么人情往来也必定到场,双方关系迅速变得热络起来。
只是这样一来,日子久了,林旭感觉到有些掣肘。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他要跟陈凉拉近关系,耗费钱财是必须的。光靠砍柴能赚到几个钱,自家糊口都很勉强的人会经常请别人喝酒,这也太说不过去了吧!故此,林旭不得不想办法另寻出路。
为了免于惹人注目,起先借口疏浚自家住宅前院的那口古井,林旭请来了附近村子的乡民相助,然后顺势发掘出了井底下所谓的林家祖上窖藏的几大瓮铜钱。由此,林旭摇身一变,从生活在赤贫水平线以下的贫穷樵夫,一跃而成为了令本地人艳羡不已,衣食无忧的小康人家。外在经济条件的极大改善,给予了他充足的借口和能力来接济陈凉。
借由彼此来往的密切关系,林旭转而以教授陈凉下棋和品茶等娱乐方式,潜移默化地将许多知识变换形式灌输给对方。
这种近似于洗脑的教学手段一度在保险行业内成为人尽皆知的秘密,后来因为这一招跟传销洗脑的路数太过相似,不得已减少使用。在保险推销员中也算水平不错的林旭,稍微懂得一些皮毛,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
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转瞬即逝。对于生命短暂的人类来说,一生中接近二十分之一的寿命就此消耗掉了。对一块片界而言,区区三年时光不过是一眨眼的光景而已。
早在三年多前,便已被有识之士们断定为苟延残喘的大秦帝国,此刻还在延续着横征暴敛的重压政策。
地方上大小官吏们依然在层层加码中饱私囊,各地频发的水旱蝗灾也依然故我,一切似乎都没发生过任何改变。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在林旭手中恢复了秩序的霍山,如今成为了周边郡县逃难灾民的首选目的地。
从那些比自己先行一步的亲朋好友口口相传中得来的隐晦提示,走投无路的人们获悉霍山中没有苛捐杂税,也没有服不完的徭役和差事,只需要供奉霍山神就能享受这一切待遇。这种堪比人间天堂般的生活,着实刺激了老百姓追求幸福的欲望。随即,四面八方的人们怀着各自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大批涌向霍山。
仅只在九峰镇一地,人口就以平均每月三千人以上的规模急速膨胀起来,在镇内随处可见临时搭建起来的窝棚等简易住所,镇内卫生状况也随之迅速恶化,人满为患在此时已经不能讲是夸张的说法了,事实即是如此。
暴增的移民迫使林旭作出决断,他火速拍板决定上马扩建卫星城,将九峰镇无法容纳的人口分流到周边地区。
经过了一番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