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装枪。
而第二团虽然也属于东北军的主力部队之一,但是面对这样的淮军,火力上根本不占优势,尤其是重火力上。完全靠着东北军士兵的意志在作战。大量的第二团士兵被淮军的火炮轰击以及北洋兵船的炮击中阵亡,而更多的是受伤。
炮弹直接当场炸死人的不多,但是却能炸伤一大片人。在伤亡比例上,直接在战场阵亡的人数中,被步枪打中的要比炮弹爆炸的人多的多。当然,受伤后如果处理不及时阵亡的不算在内。
而这些大量受伤的东北士兵所发出来的叫喊,呻吟声,很大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第二团的士气。
于是战斗从一开始的第二团的快速地突进,变成了后来的拉锯站,在到后面的第二团不断遭受炮击伤亡,逐渐败退。
在第二团快顶不住的时候,后面坐镇的郁天行果断的把作为预备队的第三团的一个营派了上去。得到了生力军增援的第二团又开始稳住了阵脚。于是,战局又变成了拉锯战。持续僵持。
就在正面战场的第二团和淮军的主力部队打的热火朝天的时候,在淮军的南面防线的对面。
何常一边听着那不断从东北方向传来的爆炸声,一边不断的看着手中的怀表,现在才晚上九点三十分。而这个时候,一个东北军的士兵走了进来。
“报告,已经探明情况,对面的敌军已经抽调走了部分的部队,大约还剩下两千人。”
“报告,对面的敌军有抽调了部分部队,现在大约还不到一千五百人。”
何常看看手中的怀表,指针中已经指向了晚上九点五十分,距离计划的攻击时间晚上十点整还有十分钟。
但是,在何常看来,时机已经到了,现在就是进攻的时候了。现在的第二团的压力肯定很大,自己必须在第二团能够顶住的时候快速攻击,一直突击到仁川内部,最后奔赴正面战场,配合第二团围歼那股淮军主力。
没有多余的考虑,何常就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何常的进攻命令刚刚下达不久,也就两分钟后,东北军后面阵地中陆续闪起一道道的火亮,然后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向北方飞去。
而瞬间后,对面的淮军阵地中就闪起了阵阵爆炸的光芒,随即,一阵阵如同轰雷般的爆炸声传入耳中。如果不注意,简直可以直接把人的耳朵震聋。
可以试想一下,当五十多门迫击炮一共炮击的时候的那个场面该有多么震撼。而对面的那些淮军们,看着这突如其来的爆炸,而且是猛烈持续不断的炮击,全部都乱套了。
在前面的十分钟里,第一团的迫击炮所发出的炮弹高大两千多发,如果按照淮军的人头来算的话,一个一颗炮弹,并且还多出来五百多颗。
而第一团所属的五个营,在迫击炮炮击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行动,全部按照预定的计划向淮军的阵地进发。
东北军第三军第四师第一团的七千多士兵,迈着坚实的脚步快速地向仁川方向突进。
第二卷 展翅 第九十章 北洋水师
在承受了东北军的大量炮火袭击后,没有丝毫意外,淮军的那一千五百多人被迫击炮轰击的完全不成样子,在面对上第一团的步兵攻击的时候,可以说根本没有抵抗,甚至半数以上的第一团士兵根本就没有开过枪,第一团就完全突破了仁川淮军的南面防线。
而后,第一团的先头部队立刻向仁川内部进攻,而另一部分两个营则是绕开仁川的城区,直接奔向正面战场,他们要做的就是从淮军的背后插上一刀,彻底消灭这淮军主力。
而另外的几个营中,一部分进攻仁川城区,并捉拿淮军的主要将领。剩下的一部分就是奔赴港口。
(本书中,对于北洋水师的一切描写均为虚构,会出现许多真实中并不存在了舰只,人名,以及事件,时间等。切勿和现实挂钩。这是为了描写方便,也是雨天有点懒的查资料!自己虚构方便的多。)
这奔赴港口的部队中,有一支临时成立的特别连队,那就是第四师为了对付北洋水师的那几艘兵船而弄出来的。里面的成员都是北方人中难得一见的水中好手。通过简单的训练,他们将手持爆破工具,潜水爆破北洋水师停在仁川港口内的那几艘木质兵船,当然,这些手段有没有用就不知道了,而郁天行更加看重的是,让这些东北军的特别连队士兵登船作战,也就是说,上船展开搏斗。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如何靠近战舰并成功登上战舰。
在前几天的第四师和淮军的战斗中,这些停靠在仁川港口几里开外的北洋兵船给第四师带来了非常多的麻烦,甚至可以说比淮军那近百门的火炮还要让第四师讨厌。
因为淮军的那近百门火炮虽然威力也非常凶猛,但是,在他们开炮后,第四师就能判断出来他们的炮兵方位,进而用迫击炮快速运动到附近位置,进行报复性炮击淮军的炮兵阵地。
但是。面对那些北洋兵船地时候,第四师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没有远射程的火炮,也没有可航行于海上于之相抗衡地战舰。而那北洋兵船又远离海岸几里地开外,之前,根本就拿北洋兵船没有办法。
退一步来说,就算第四师顺利的拿下仁川,但是第四师却拿北洋水师没有办法,而那北洋水师却可以停靠在外海,慢慢的向仁川内的第四师进行炮击。s这可以说是一个对于第四师来说相当刺眼的存在。
所以,为了解决这一威胁。第四师前几天就开始组建了这一个特殊的连队,目标就是停靠在外海的北洋兵船。
奔赴港口的那部分部队很快就扫清了停留在港口的少部分淮军,到这个时候,港口方向地这部分部队就已经完成了任务。他们的任务就是为这一个连队扫平一切障碍。因为这个连队中的所有人都穿上了特殊的潜水服,并且每人都带了那种由第四师随军的炮营的维修技师刚刚弄出来的集束炸弹:由多枚手榴弹混合炸药包,并采取了防水措施地专门用来对付这些北洋军舰的临时集束炸弹。
当然,这些只是平常物品。而郁天行的打算就是用人数攻势。
在掩护的部队的帮助下,这一个特殊连队一共五百余人乘坐了从仁川海港临时收集的渔船,商船,等小船,每艘小船上都有十多个到二十多个特别连队的士兵。他们除了每人带一个集束炸弹外,还佩戴了标准的士兵武器,手榴弹,1886式步枪,刺刀。另外,还有一个临时用的划水浆。登船用的钩索。
五百多地特别连队的东北军士兵一共乘坐了约四十艘小船,船上,每个东北军士兵就甩开全身的力气把小船划的飞快。
一时间,夜晚上的仁川海港那原本就有些黑暗的海面上,滑出了几十道更黑的影子。就如同黑夜中的精灵一样。
这个时候,时间已经是晚上的十点四十分。从第二团进攻开始,已经过去了一小时四十分,距离第一团进攻开始已经那个过去了四十分钟。
而就在第四师的特别连队在海面上挺进地时候,第一团的另外两个方向的部队也在顺利的完成他们的目标。
由第一团第二营为主题组成地进攻仁川内城地部队并没有遭受到多大的抵抗,因为之前。刘启超已经把原本在仁川城内地部队都调往了正面战场,仁川内,可以说一片空白。
所以,第一团的第二营很顺利的就把整个仁川都清理了一遍,并且包围了刘启超的临时府邸。在那里面。还有着刘启超的卫队三百多淮军。
而这些淮军卫队比起那些普通淮军来也精锐许多。竟然抵抗了第二营的一连的半个多小时的进攻依然不倒。当然,这也和刘启超的临时府邸中难攻易守的关系有关。
而同时。第一天的第三个部分就更加简单了,这一部分集中了近五千的东北军士兵,也就是第一团的主力部队。
绕过了仁川内城后,郁天行直接带着这一部队的人马奔赴正面战场,不久后,第一团就加入了战斗。
面对从背后突如其来的东北军士兵,并且还是大量的东北军士兵,淮军的防线在内外攻击下,只坚持了一小会就崩溃了。而淮军的防线崩溃后,东北军士兵剩下要做的就是打扫战场,搜捕败逃的淮军士兵。尤其是那些淮军将领更是在东北军士兵眼中堪比黄金的东西。虽然说东北军已经废除了战场奖励的条例,但是对于像抓住满清重要将领这样的功劳,不但可以升级,还可以获得大量的现金奖赏。
就在正面战场的淮军崩溃的时候,刘启超的临时府邸也被第二营又增援了部分部队后攻破,而那刘启超也被第二营俘虏。并且,抓住了大量的淮军军官。
地面上,可以说战斗已经结束,虽然还有枪声不断想起,但是在郁天行看来,就只是激烈奔跑后的缓慢不行,万事总有个急缓,就像惯性运动一样,一开始的高速度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停下来的。它还需要慢慢滑行一段,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要停下来的结果已经确定。
地面上虽然已经差不多完事了,但是,仁川海港外面的海面上,战斗却还在进行。
在之前,东北军的第四师还在正面战场以及刘启超的府邸中激战的时候,特别连队就已经开始行动。
在一开始的时候,还算顺利,几十艘的小船在海面上并没有引起多大的波浪,加上黑夜的掩护,使得一开始就很好的掩护了行踪。
而在那些北洋兵船上,还在为地面上的淮军提供着已经注定没有结果的炮击。海面上连续响起北洋兵船发射炮弹后的巨响。
那一道道划过天空的炮弹散发出来的亮光就像流星一样,并且,北洋兵船上的灯光也为了袭击的特别连队提供了很好的指示方位。
一般来说,海军夜战的时候是不能开启灯光的,但是,北洋水师的统领,却认为,东北叛军并没有兵船战舰,加上也没有远程火炮,并不用担心东北叛军。所以,也就大胆的打开了灯光。
但是,他却没有想到,东北军没有战舰,没有远程火炮,但是,用小船一样也敢攻击在世人看来属于巨无霸的战舰。
仁川外海的北洋水师一共有四艘战斗兵船,其中,三艘铁包木质战舰,属于连北洋水师都快逃淘汰的战舰,排水量在几百到一千上下,另外还有一艘作为主力存在的穹面钢甲快船舰,济远号,从德国购入并在去年刚刚回国的一艘防护巡洋舰。可以说,他才是第四师的威胁,同时,特别连队的投入了半数以上的攻击人员,为的就是就算弄不沉,也要把船上的人杀个七七八八,让它失去战斗力,从而退却。
此外,还有两艘的被搁浅在海滩上的运兵船。
那两艘运兵船也就是准备给这八千的淮军乘搭回国的,但是,由于搁浅了,加上两艘船也不够,所以,新调来的运兵船早就出发了,但是还要明天下午才能到达。
黑夜临近,黑夜中的幽灵也在临近。
夜色的海面中,突然,传来了一声刺耳的尖叫声,那是北洋兵船上报警声。
紧接着,就是一团火光突然从黑漆漆的海面上亮起,伴随着的还有那一声闷响的爆炸声。随后,在除了北洋水师还在继续响地面发射炮击的炮声外,又多了几声闷炸声,以及步枪的枪声。
一时间,海面上的北洋水师就乱套了。
第二卷 展翅 第九十一章 北洋在朝鲜的彻底退却
在这些兵船上的最大一艘的兵船济远号上,济远号的方伯谦听到了那几声的闷响的爆炸声后,心中已经感觉到非常不妙。
此时,他向远方的海面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