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判。反而中断了之前所签订的经济,技术等条约的执行。
这让段尚文气闷的同时,也是无可奈何。
然,时间又过去四五个月的时候,当德国受到了从远东传来的消息。说东北军已经拿下北京,并南下山东,山西等地,以数十万大军威迫两江的时候。德国方面终于意意识到,中国的未来还是和之前陈冬生那自信的预言一样。将掌握在他陈冬生手中。
于是乎,对于段尚文等人也是和气起来,并重新地展开了谈判。而这次的谈判的主要内容并不是恢复之前签订的条约,而是根据陈冬生之前提出的蓝本进行谈判。
对于陈冬生之前的那个合作计划的蓝本,不管是段尚文还是德国方面的人士,都抱有同一个意见。测试文字水印5。那就是这个计划实在太过于庞大。而单单靠德国一家绝对没有办法做到。
因为在之前陈冬生提出地计划蓝本中,最为主要地就是铁路以及各种矿产地开采。但是,那个时候。计划的内容仅限于东北地区。
但是。自从帝国政府成立后。陈冬生又给段尚文发去了新的指示,之前的计划蓝本中不但包括东北,也包括了帝国军目前控制地所有区域。
不管是德国方面还是段尚文,都一致认为。将来中国偌大的领土,将一定会控制在中华帝国的掌控下。而这个东方拥有领土上千万平方公里帝国。他单单将来修筑的铁路就非同一般,这将比美国,甚至整个欧洲的铁路规划都要庞大。
而那计划中,不但有着铁路,还有着各种矿产的合作开采,以及各种基础工程的建设。
无意。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为庞大地计划。
试问。如此地状况下,德国一家怎么可能独自承担。
“段先生。我认为,我们德国完全有能力承担在东北境内的所有铁罗筑地任务。”德国的外交副部长威亚特带着德国人特有的严肃表情说道。
段尚文吸了口雪茄,深吸后,才吐出一口烟雾,自从到了欧洲后,段尚文就迷上了雪茄这玩意。这雪茄比起东北所产的香烟来的更加有味道。
段尚文并不懂任何一门的外语,但这并不影响他担任帝国外交部长的职位。听过翻译说过后。段尚文道:“东北三省,还包括朝鲜行省在内,其面积将超过德国。”
“段部长阁下,虽然东北三省的面积超过德国,但是,贵方计划中,计划修筑的铁路是从宁古塔到吉林,经长春然后到盛京的盛宁线,以及盛京到安东之前文中所称的丹东实为安东,丹东是解放以后的名字的盛安线。以及盛京到山海关然后到北京的,盛北线。这三条线路都地处北方,并且,经过的地方大部分是平原地带。而我们德国在冻土以及平原上修筑铁路已经有着非常多的经验。而德国的技术也是世界一流的。”维亚特继续说道,。
段尚文并没有反驳,而是提出了一个新问题:“那贵国对于俄国有什么看法?”
这一次,维亚特却沉思了起来。
这世界上,谁都知道德国和俄国之间的关系不太好,而事实上,这个时候,不但德国,就连英国,和法国都对俄国没有什么好感。
当段尚文和德国方面进行了长达半个月后的谈判后,才确定了一些初步方面的事宜。而当段尚文见过已经年老无比的威廉一世和奥托冯俾斯麦。终就双方的谈判初步确定了下来。
虽然这个时候的俾斯麦已经年余七十有余,单是他的眼光还是和他年轻的时候一样的犀利。一眼就看出来了新成立的中华帝国对于帝国的发展有多么大的好处。也正是俾斯麦的极力周旋,才使得了威廉一世同意会见段尚文。
而段尚文在和德国方面谈定了初步的意向后,就给国内发回了报喜的电报。这可以说是段尚文出国一年多了,第一次取得的成功。
而段尚文在接到了国内陈冬生的指示后,就理解和德国方面签订的秘密条约。条约规定,德国将退出八国组成的远东干涉军,并在中华帝国在抵挡住了远东干涉军后,正式发表声明承认中华帝国。
而相应的,德国得到了东北的一条铁路线路,盛京到山海关延伸至北京的中国第一条大规模的铁路合作修筑权。以及数个矿山的合作开采权。
在铁罗筑和矿山的开采中,陈冬生提出的是合作,就是由中国帝国政府从德国方面采购必须的设备,以及付费引进技术,同时,修筑铁路所需的资金向德国银行贷款。
而矿山方面,也是采取同样的政策。
而作为交换的条件,德国除了退除联合远东干涉军外以及承认中华帝国的地位外。还需要向中华帝国政府提供大量的设备,而其中部分是无偿赠送。对于这些赠送的设备来说,虽然对于德国或者说已经老旧,但是对于目前工业上尚且一片空白的中国来说,却是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当然,中华帝国和德国方面签订的秘密条约在近期内内绝对不会公布的。这一点上虽然陈冬生和段尚文都极力要求,但是,德国方面却把中华帝国能否成功的抵挡住远东干涉军作为了先决条件。
也就是说,如果新成立的中华帝国无法抵挡住联合远东干涉军的话,那么这一个条约就作废无用了。
当段尚文把条约签订后,在德国留下了一个办事处后,也就搭船回国了,而在回国前,就给国内发去了报喜的电报。
陈冬生看着电报,微笑的说道:“虽然不尽人意,不过,段尚文做的还不错。现在剩下的就是我们的事情了。”
韩章也说道:“是啊,只要我们把两江南下,然后威逼闽浙,这洋人的干涉军如果真的要和我们干一仗的话,估计也就是那个时候了。如果他们那个时候不行动。恐怕永远都没有机会干涉我们远东事务。”
“呵呵,说的对,吩咐下去,让第一军做好战斗准备,准备南下。”
在第二军和第三军还在进攻两江的时候,中华帝国又发布了一个代号为“秋风”的大规模的作战计划。
计划中,包括了第二军,第一军,第三军,以及刚刚组建不久的由袁世凯的第十五师,以及另外三个先编练而成的师团注册还能够的中华帝国第六军在原第二师的师长魏奎盛带领下,赶赴南方战场。而魏奎盛也顺利的由中华帝国少将升为帝国中将。成为了中华帝国的第五位中将。一举成为中华帝国的高级将官中的前几位热门人物。
帝国日报甚至发表了一遍魏奎盛的个人专访。而在专访中,魏奎盛说道:“我是一名军人,是一名中华帝国的军人。我为中华帝国而骄傲!”而他的照片中,那胸前的勋章和肩上的闪闪发光的将星。都成为了时下年轻人的偶像,由此,也掀起了一番参军的热潮。
第四卷《蝶舞》 第四章“秋风计划”
在第六军奔赴南方战场的时候,特地从北京城的北门进入,横穿整个北京城,然后从南门出去,直接开赴战场。
当第六军的部队经过紫禁城的午门的时候,陈冬生率领了一大批的帝国文武官员,登上午门检阅新成军的帝国第六军。
看着虽然是新成军的部队有条不乱的拍着整齐的队列从自己的眼前经过的时候,陈冬生突然感觉到一种异样的感觉。
这是一支新部队,谁也不知道在他们即将奔赴的南方战场中,他们将遭遇到什么,谁知道,这第六军的五万多人,能够回来的还有多少?
是豪迈,还是伤感,陈冬生对着下面经过的帝国军的士兵们大声的喊道:“帝国的勇士们,帝国将永远记住你们的功勋!帝国万岁!”
陈冬生周围的大批官员将领们听到陈冬生的喊话,也大声的齐声喊道:“帝国万岁!”
午门城楼上的近百人如此的齐声大喊,也让下面经过的士兵们听见了。于是呼,下面的士兵们也爆发出来一阵阵的大喊:“帝国万岁!帝国万岁!”
整整数万人的在经过午门的时候开始大声的汗那声“帝国万岁”然后一直到出城!
当天,几乎整个北京城的人都能听见那数万男儿喊出的:“帝国万岁!”
出了北京城后的第六军丝毫没有停留,直感到军奔赴南方战场。
第六军这一次的目标就是增援朝着安徽,江苏进攻的第二军以及第一军。因为在最新的“秋风”作战计划中,按照先前帝国军南方布局。
第一军的目标就是沿着江苏南下,然后奔赴浙江,然而,第一军的主要目标并不是两江和闽浙等地新湘军以及浙军。而是八国联合远东干涉军部队。
在秋风计划启动之前,帝国统帅部已经下达命令让第二军和第三军提前向两江进攻,两个军高达十万的部队。一齐联成了一条线并突出了几个箭头压向了两江。
两江的曾国荃为了抵挡第二军和第三军地进攻,也顾不上其他地方了,直接把两江的部队不战为退,直接放弃了河南,集中防守安徽的合肥,以及镇江,南京等地。连同之前的新湘军以及后来紧急编成的十余万利用干涉军支援的武器武装起来的新部队企图防守这两个两江要地。
当第三军失去了原本的作战目标后,在秋风计划中,就把作战的目标改为了湖南。把主攻地方向定为西南方向。
如果八国联合干涉军在长江出口地区登陆的话,第一军就必须对上干涉军,从而没有办法给予第二军支援,这样一来,第二军就要独自面对两江等地的十余万新湘军以及部队浙军。以及正在赶来的两广的粤军。压力可不是一般地大。
为了解决第二军的困境,所以,新成立的第六军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被派往了安徽战场。在第六军南下的时候,第一军也开始了他们进攻的步伐。
在曾国荃把两江的部队集中在安徽地合肥,以及江苏的镇江,南京之后,镇江以北的江苏数千里土地中。就已经失去了可以正面对抗帝国军的部队。
第一军从山东的祈州出发进入江苏,经过海州,淮安等地一路毫无阻挡的南下,仅在半个月后,第一军的先锋,第三师就已经抵达镇江附近的扬州城下。
和在附近的第二军的第七师遥遥相应,形成了对南京,镇江等地地东西夹击时态。而第一军地两外两个师,第一师和第五师则是随后就会赶上。
第一军。
陈光伟,站在扬州城头。遥望着远处四下奔逃的新湘军的散兵。
此时的扬州城墙上。入目之初皆是血迹斑斑,散落一地的城墙碎石,无一不显示出,这里刚刚发生了大规模的战斗。如果不是陈光伟来的晚了些,说不定他还可以在城墙上看到数不清地新湘军士兵地尸体。
陈光伟指着城墙上的那近十门地原本属于新淮军的新式火炮对着身边的数位参谋门说道:“你们对此如何看?”
马上,就有了以为年轻的参谋说道:“报告将军,属下认为。这些火炮不可能是新淮军自己制造。而是从洋人手中买的,并且。在这扬州成中仅有不到五千的新淮军中,就已经拥有了十余门新式火炮,可见,洋人已经在暗中帮着两江了。”
“而且,从新湘军拥有的大量火炮和枪支来看,很有可能洋人就在两江境内,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
陈光伟听了后,暗自点头,然后又问道:“这火炮虽然说是洋人支持的,但是,怎么判定洋人的部队就在两江境内内!”
那名年轻参谋则是继续回答道:“从洋人给予两江支援的炮火来看,绝对是一个非常大的数目,两江十余万部队所需要的武器弹药,绝对不是凭借着两江目前的财力能够支持的,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