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匈奴为害并州边境,自大汉建立以来死在其手的百姓不计其数,并州百姓人人尚武其实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抵抗匈奴人的进犯。王匡身为并州现在最高指挥,确实不得不考虑这个情况,若是真的去与匈奴人结盟,先且不说能否与吕布抗衡,只怕到时候自己军中人马就要先反了。
只见那高干不服道:“那依陈兄所言当何以计?”
陈震环顾四周,慢声道:“战不如降。”
此言一出,堂中瞬间一片议论,众人皆是想不到陈震居然会当着满堂的人说出这么一句话来。
作为陈震的主公王匡自然是恼羞成怒,厉声道:“未及先战就论降伏,孝起之言莫不是要以我人头加官进爵?”
陈震也毫不示弱,不答其言而是大声道:“敢问主公比袁绍,韩馥二人如何?”
王匡不想陈震此刻居然如此发问,但想了想还是出人意外的回答道:“我不及。”
“并州物资人口比冀州如何?”
虽然已经明白陈震的意思,但王匡还是回答:“不及”,也许他也想找个理由来说服自己不要与吕布那杀神作战了。
陈震可不顾这些,而是继续道:“不是某小看主公,小看诸位同僚,只是以袁绍之声名,冀州之英才尚不能阻挡当时只有一州的吕布。现下吕布手掌二州,有文丑,颜良,张颌,高顺,沮授,刘晔,田丰等爪牙,其势之猛更胜以往。况我并州连失四郡,折损战将人马不少,凭今日之实力又岂能与吕布争雄,故而不愿再生战火,徒然让并州百姓受无妄之灾。”
堂中众人多数闻言皆感如是,议论纷纷想来是正中心中所想,也有降意。
第一二五章:为前程陈震主降,为主恩韩浩不屈
“主公啊”,陈震稍顿继而道:“非是陈震怕死,只是我观敌军进退有理,整容严谨,若是吕布挟胜而来,大意之下是有骄兵必败一说,如此我等尚有机会出奇制胜,但现在对方稳扎稳打,在各郡只是屯兵而不轻进,慢慢的吞食着各郡,增长实力,如此真的是无计可施,怪就怪陈震智短才浅,无法为主公想出制胜之法。今日沉着呢说出此等不忠之言,还请主公责罚。”言毕,陈震顿时跪倒在地,长伏不起。
其余刚才无论是要骂陈震的,还是支持陈震的,还是选择沉默的,都是被其震住,大有人为陈震说情,希望王匡能够网开一面。
见陈震跪地,王匡也是亲自下座扶起,叹道:“孝起所言句句在理,王匡深知。如今情势危急,我太原一处只怕但却是真的难敌吕布,但我恐不为吕布所容,若要还我性命又待如何?”
“原来主公是担忧这个,请听我一言”,陈震笑道:“当日吕布在邺城一战,不但战死数万人马,其好友皇甫嵩之子皇甫郦亦是身没,但即便是如此,吕布尚且能够放过韩馥回洛阳,总算是保得性命做了一方财主。而如今主公识大局而降,免了两州百姓死伤,吕布岂能加害于你。”
面前的王匡闻听陈震所言,甚慰其心,大概是解了心中所虑,便一改口风道:“如此看来,确该如此。”,又问帐下诸将,却见他们也是大多同意,只剩下高干,张扬等人不愿投降。
不过高干是什么反应,对于王匡来说却是并不重要。若是当初袁绍尚在南皮,此时夺得冀州之地的是他袁绍,那么王匡对高干势必敬若主公一般,只可惜现在夺得胜利的是那吕布,而非袁氏。加上高干此人在并州多有招收兵马结交名士的举动,这一点让王匡很是厌恶,但是如今吕布来袭也只得暂时依靠;至于张扬则更加简单,原为上党太守的张扬本是与王匡势均力敌的两方,旗下还有新兴郡杨丑引为援助,不过被文丑,沮授联合攻击下,损兵则将逃到太原郡,而杨丑更是身死。
王匡见大势已定,也不愿再多做坚持,论起降服之事。
不想此时却从外面闯进几人,未及通报却是大喊道:“主公万万不可议降。”
王匡闻言一震,视之,乃是手下大将韩浩。
只见韩浩疾步入内,先是行了一礼,继而厉声道:“主公,太原尚有甲兵十万,如何能降?”
王匡到底是底气不足,自己身为主公却是先言请降,面对韩浩也就只能解释道:“元嗣有所不知,实在是其六去四,大势去也不可夺。”
韩浩刚毅忠勇,不听此言,还是朗声道:“吕布无故来犯,我等身为主公部从不为主公分忧,如何还能想那投降之事,有韩浩在此却是不叫吕布近太原半分。”
身后几名大将薛洪,缪尚也是如此,口中激昂。
陈震眼见说动王匡投降如何能让韩浩这几个武夫坏事,便道:“诸位将军难道想让并州百姓生灵涂炭吗?”
韩浩怒道:“陈震,你是主公谋臣,不思守疆卫土,却是如此贪生怕死,要你等何用”说完韩浩已经是怒而抽剑,想要当场诛杀陈震以此立威,只是被他人拦住,但还是让陈震生出一身冷汗。
王匡见状也是微微动怒,在这堂上动起刀剑而且还是当着自己的面,这如何使得,虽然知道韩浩是忠心为主,但还是稍有冷声道:“元嗣,且放下刀剑,怎可如此?”
韩浩也觉得有些失礼,便拱手请罪道:“主公,末将一时情急,还请主公责罚。”
王匡道:“如何能怪你,其实你也是忠心为我,只是敌势过巨,又该如何是好?”
韩浩言道:“主公,晋阳三面环山,地势极为险要,后又有西河郡为我资源,太守王凌乃是司徒王允之侄,也可让其派人前往洛阳,痛述吕布暴行,而我等只需守住几处要地,任凭吕布多大威势也无法进太原郡半步,到时候天子来诏,吕布若是继续进犯便是无视汉室之贼,谅他胆大如狼也得好生思量一番。故而末将此次回来便是想让主公知道,有我几人在,主公无忧,太原无忧,决不可言及投降之事。”
言毕,韩浩,薛洪,缪尚等人跪地,情深意切。
“好,我有元嗣,何惧吕布那匹夫。”谁会愿意将自己的地盘拱手让人,若不是帐下难有人可以抵挡吕布,并州全境又丢失了三分之二,在此等局势下,也只能是议起那投降之事,但是现在既然手下还是有这等武将在,心中自然也就生出几分希望,言语中也多了几分往日的傲气。
陈震可不能让他们坏了自己的大事,正准备要继续游说王匡之时,却听得先前出言赞同自己的董昭也是附和道:“韩浩将军不愧为主公帐下第一猛将,如此豪情,某身为佩服,请主公答应,让董昭随韩浩将军一同出征,以报主公知遇之恩。”
陈震闻言一愣,想要说什么却终是没有说出口。
而王匡却是十分高兴,想不到自己手下不但武将忠心,就算是这些羸弱的文臣也有相助自己的人,如此便是下定决心,势必要与吕布争夺到底。其后王匡屏退众人,包括那陈震,却是留下韩浩,薛洪,缪尚,董昭等人到内府商议。
陈震离开时,却是深深的看了董昭一眼,心中蓦然生出恨意,但也无可奈何,只得离去。
王匡眼见当前几人皆是对自己忠心耿耿,心中很是感动,言语间也多了几分亲切,轻声问道:“元嗣,你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韩浩拿出笔墨,在案上点了几点,然后指着它们言道:“主公请看,其实太原全境多有险阻,唯有两条路可到,一条是从中都—京陵—都县—晋阳,另一条则是从盂县—阳曲—晋阳,这两条路都是有屏障在辅,可据点相抗。因为第一条路比起后面那条路地势稍有偏袒,故而末将将与缪尚将军分守中都与京陵二地,确上上党郡的文丑,高顺难以进犯。”
大将薛洪道:“主公,未将愿守都县,定叫敌军有来无回。”
王匡见此,果然安心,只是担心那占得三郡的吕布,便问道:“若是吕布出兵又待如何?”
韩浩道:“盂县—阳曲—晋阳这条路实在太过崎岖,主公可令一员大将前往,只许防守,不许进攻,如此可保平安。”
谋士董昭言道:“主公,某愿意跟随元嗣前往中都效力,以尽薄力。”
王匡言道:“我得元嗣,公仁,方能无忧啊。”
其后众人又是商议一番,直到深夜,方才各自回去。但韩浩却是稍停脚步,落在后面。
王匡见状,直到他还有话说,便寻了个理由将其留下,待左右无人方才问道:“元嗣可是还有什么要说?”
韩浩言道:“不满主公,尚有二言。”
王匡道:“请讲。”
韩浩道:“第一便是推荐一员大将看守盂县—阳曲—晋阳的这条路的人选,主公若是信得过末将,便让那张扬出任。”
王匡疑虑道:“张扬与吕布交情深厚,这次吕布那厮前来进犯,两次俘虏却又是两次反走了他,这其中定然有些勾结,我不能信任此人。”
韩浩正色道:“此事末将也有耳闻,但却怪不得张太守,只是因为那文丑,沮授厉害,大意之中方才有如此一败,况且以其为人,却是不会投靠吕布,若真是如此,又怎么会带了数万军民前来投奔主公之后将所有的兵力交给主公处理,难道他张扬准备以一己之力擒拿主公不成,故而此人可信任,倒是今日堂上出言劝降主公的那些人却要多加小心,万万不可让他们里通外敌。”
“你是说陈震?”
“末将只是担忧。”
“不会的”,王匡闻言笑道:“陈震跟随我久矣,我深知其为人,况且他家中田产皆在太原,如何敢叛我,只是因为文人惧战,故而如此,元嗣还是放心吧。”
韩浩也不愿多言,反倒会让王匡猜忌,便也得作罢,说起第二件事:“主公,可还记得那高顺?”
王匡目中一寒,冷声道:“这个叛将”
韩浩暗叹一口气,却是继续道:“当年主公为了争夺雁门郡太守一职,想要扶植穆顺上位,使人告知丁公高顺家中那妻妾身份,虽然做的隐秘,但是难免为人知晓,而现在高顺出入冀州,掌有一军,而且深得那吕布的器重,以兄称之,可见他二人的情义,若是让吕布,高顺二人知晓当年的所作所为是主公一手安排,如何能绕的主公,故而他人皆可降,唯有主公不能降。”
当年还是新兴郡太守的王匡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恰逢雁门郡遭受鲜卑人的攻击,当地太守猝不及防之下意外身亡,其后高顺,张辽等人出兵相助。因为当时张辽不过是二十岁的小将,虽然深得丁原器重,但还是不被王匡看重,所虑者唯有高顺一人。故而王匡使人向丁原透露高顺家中妻妾的鲜卑身份,以此打击,最后成功赶走了高顺,只是没想到后来丁原身死洛阳,自己倚重的穆顺居然在虎牢关前被张辽斩杀,虽然自己最后还是最大的赢家,可是现在看来若是当年收服高顺,如今又何必惧怕吕布这厮。
王匡叹道:“当年之事便不再提,想来军中也只有寥寥几人知道,应该不会传入高顺的耳中吧。”
韩浩冷笑道:“主公还是有投降之意啊。”
王匡面色一暗,却是不能反驳。
韩浩继续道:“知人知面不知心啊,主公若是真的投降了,难免有些人为了邀功,知道那高顺与吕布情谊深厚便去告发,如此不但顺了吕布心意诛杀主公,更可不惧诸将联合反攻,对于吕布来说,于公于私都是留不得主公的。”
王匡闻言,心中大寒,这才下定决心对韩浩道:“元嗣放心,便是死了也绝不降那吕布。”
好歹得了王匡的允诺,韩浩多少放心,又是说了几句,行了一礼方才告退,留下王匡一人暗自思量。
第一二六章:密室三人论日后,措不及防遭枭首
却说堂中提议王匡投降的最为明显的便是那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