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神道-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庄经道人目不转睛的盯着高速旋转的陀螺,只见陀螺上七彩的颜色现在已经趋向于不见,虽说还是能隐隐约约的看的出来,但从上向下看。陀螺的顶部那些色彩已经在旋转中融合成了白色。庄经道人看到这种情形,紧紧地攥了攥拳头,若不是黄俊明还在现场,庄经道人恐怕都要跳起来了。这在他看来完全是不能发生的事情。却在自己的手中由不可能变成了可能,醉心此事的他能不激动么。

时间一点一点的过去,陀螺的转速也慢慢地变缓,那一抹白色又在转动中一点一点的恢复了它的七彩色,在庄经道人瞠目结舌的注视中,越转越慢,直到转到了石桌的边缘,嘭的一声掉了下去。惊醒了已经被自己的所作所为震惊到的庄经。

“小道谢过仙长倾囊相授!”庄经道人从震惊中回神的第一件事不是去将陀螺捡起,而是向后退了一步,对着黄俊明纳头便拜,在古人的心中。这就是秘法,什么是秘法?密不外传的法术就是秘法,可黄俊明却将这等秘法传给了自己,那黄俊明就等于是自己的半个老师。古人又最尊师重道,对黄俊明这一拜。黄俊明理应受得。

“庄经,这没什么,起来吧。”黄俊明来到唐朝这么长时间,对于唐朝人的习惯也早就熟知了。并不觉得这庄经道人的做法有什么不习惯,反而对这庄经道人更加的喜爱了起来。

“小道妄请仙长收我为徒!学习这科道之法。”庄经道人倒也是个奇人。听到黄俊明的话并没有起身,而是再次对着黄俊明拜了下去。似乎有一种你不收徒我就长跪不起的架势。

黄俊明见庄经道人的这个样子,虽然也有想收他为徒的意思,但是在现代的时候,老道士说过他这一脉,最多收上九名弟子,身在大唐,老道的唠叨早就不在耳边回响,若说对老道没有半点念想那是假的,毕竟从小将自己抚养到大,感情还是在的。对老道曾经的那些话也开始慢慢的遵守了起来,现在来说,葛彦麟、风君子、沐轩子、万冥子、怀静子、李元亨、金蝉子、晓露、还有即将成为自己弟子的武曌已经凑足了九个人,虽说已经将怀静子逐出师门,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怀静子还是实实在在的占了自己一个亲传徒弟的名额的。九大弟子已满,再收这庄经道人为弟子,那就违背了老道士的意愿。黄俊明是决计不能做的,不过现在的庄经道人确确实实是个好苗子,年岁上也不大,适合去做这些科道之事,至于金蝉子,黄俊明还指望他去西域传播道教思想呢,不可能让他一直研究这科技之事。这样一来就有些为难起来。

“庄经,非贫道不收你为弟子,贫道有自己的为难之处。”黄俊明思量几番之后对着跪在地上的庄经道人说道:“不过你若愿意,贫道可以收你为记名弟子。”

“小道愿意,小道愿意。”庄经道人似乎也是没想到这黄俊明真的能收自己为弟子,先前听黄俊明的前半句,已经觉得没什么希望了,可是到了后半句,峰回路转,这记名弟子已经是很不错了。

“还自称小道?”黄俊明佯怒道。

“厄,弟子见过师尊。”庄经道人听黄俊明的这话,在窃喜之中恭恭敬敬的说道,话音刚落又重重的磕了九个头。以示对师尊的尊重。

“起来吧,天道之下九为级数,所以贫道也只能收九名亲传弟子,不能给你一个亲传弟子的名分,希望你也不要有怨,一切都是机缘所订,除你之外贫道的另两个记名弟子清风明月,其一已经身死,其二照顾为师的生活起居。你也知道,贫道就不多说了。以后这科道归你管理教授。金蝉子闭关出来之后,为师另有安排。”黄俊明对着庄经道人说道。

“弟子,谨遵师命!”庄经道人再次行礼,表示了解。

“勿须多礼,贫道门下没那么多礼节。”黄俊明示意庄经道人坐下,再次说道:“来,来,来。贫道再给你讲讲什么是凸透镜,凹透镜。”

现在庄经道人已经成为了自己的徒弟,虽说只是记名弟子,但身份已经不同了,黄俊明自然比先前更加热情些。

“恭请师尊示下。”庄经道人对于这些礼节,可是相当的坚持,黄俊明的这些徒弟中,还真没几个对礼节坚持的像是他一样的,让黄俊明感觉颇为不习惯。

黄俊明拽过纸笔,再次在纸上画了起来,这回画的可不单单是一个凸透镜,甚至连一些凸透镜的使用方法也画在了上面。画完之后将纸笔递给庄经道人,示意他自己做笔记,随后说道。

“这凸透镜凹透镜也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为师先说凸透镜,凸透镜的特点就是中央较厚,边缘较薄的透镜。凸透镜分为双凸、平凸和凹凸等形式,这些形式的样子,贫道也给你画出了。凸透镜有会聚光的作用故又称聚光透镜,较厚的凸透镜则有望远、会聚等作用,这与透镜的厚度有关。你可知道冰中取火的道理?”黄俊明对着庄经道人问道。

庄经道人不愧是对着些东西比较感兴趣的,听到黄俊明问道自己身上,思索一番之后连忙回答:“师尊,弟子听说过西汉刘安在他所著的中就说:“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

黄俊明见着庄经道人还真的知道,不由得赞赏的多看了庄经道人几眼,随后说道:“所谓“削冰令圆”,说的是冰凸透镜的制作方法;“以艾承其觲ww保褪钦刖挠玫陌蓿兹嘉铮弧坝痹蛑傅氖侵附艄饣憔墼谝黄鸬哪歉龅悖t扑沟恪u庖坏隳阋部梢允砸皇月铮勖翘煜晒刹蝗笔裁幢桶蓿フ腋鑫ィ≡谂闳人乩矗Ω阊菔疽环 ?

庄经道人听黄俊明要给自己演示怎样用冰取火,早都乐得心花怒放起来,听到黄俊明指使自己去取东西,那还有什么不乐意,开心还开心不过来呢,不用黄俊明再次吩咐,直接一溜烟就找东西去了,锡壶这东西每个道士的房中都有,但这冰只有伙房才会存上那么一些,热水嘛伙房也是不缺的,所以这庄经道人一路小跑直奔伙房,跟着冰火道人交涉一番之后,取过东西又是一溜小跑跑了回来。

天仙宫的锡壶底部正好是个凹下去的球面,最是合用,黄俊明将热水倒入锡壶中,又取过一块比较薄的冰,放在石桌上,至于那写满了了笔记的纸早就让庄经道人跟宝贝似的踹在了怀里,也就没了打湿的危险。

黄俊明在庄经道人的注视下,壶中装满热水的锡壶在一块冰块上旋熨,不一会得到晶莹剔透的冰凸透镜,只是黄俊明的这凸透镜可比这现代的玻璃凸透镜大得多,用古人的话说那就是冰明莹形大而凸稍浅。至于为什么冰明莹形大而凸稍浅,黄俊明也是有自己的原因的凸透镜的聚焦能力以其口径与焦距之比的平方来表示,所以,口径大的透镜,有利于聚焦能力的提高。凸起程度浅者焦距长,焦距长则不利于聚焦。这是黄俊明考虑到冰会放出寒气,寒气下行不利于生火,所以要适当拉大焦距,以减轻寒气对焦点附近温度的影响,使取火容易成功。黄俊明可不想第一次给这新徒弟做实验就以失败而告终。

至于这冰制作的凸透镜的方法,黄俊明还是要感谢清朝的郑复光,郑复光也是根据刘安的中的记载几经试验之后慢慢成功的。倒也便宜了黄俊明这个一知半解的人。

————————————————————————————————————————

明天改回来,改回来,改回来。

&nsp; 》~

 no、187 徭役

no、187徭役一里地修路四十贯,就算成本降低到一半也要huā费二十贯,整个大唐的驰道千万里,万万里那都是少说了,如此一来国库的拿点钱财怎么够用?听到周鹏飞的答案,在场的官员们都是一阵沉思,眼睛不住的瞟着天仙宫的方向,这位仙师还真能给人出难题。//

“陛下,其实这一里地二十贯也不贵。往日里修普通的驰道也要huā费十六贯到十八贯一里,只是平日里修路时一般都是征发徭役不必huā人力钱罢了,抛去人力钱,工具费用,徭役的伙食费用修一里路一贯钱足矣。”房玄龄看着正在沉思的李世民,心中对李世民的想法也有所了解,缓缓开口说道。

房玄龄话音刚落,身旁的几个官员赞同的点了点头,可没等李世民发表意见。又听官员中有人说道:“房大人,自大唐开国以来和基本上没有开过徭役,就算是开徭役也仅仅是协助修城而已,最多二三十日就散了。要是修路的话恐怕日子更久,民众都来负徭役了,何人去种粮?再者,先秦前隋因何而暴亡?还不是沉重的徭役引发民变么!虽说是省了钱,但也是一个大大的隐患。”说话的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在这武德末年贞观初年的权势远没有贞观后期那么强大,现在也是暂领户部而已,要真等着长孙无忌像是后来那样权倾朝野,还得等到杜如晦。秦叔宝等人亡故之后。

不过现在来看,长孙无忌说的也没错,这徭役一事的的确确是当权者最为头痛的事情之一,如果不向民众征发徭役,那股评家的基础设施谁去干?如果征发徭役,那个度怎么掌握?先秦修长城,修陵墓征发了多少徭役。最终呢,还不是暴亡,成为了第一个因为农民起义推翻了的朝代。再往后看。汉朝在盛世而亡先不管他,三国两晋南北朝,称不上是大一统不去管它。隋朝统一了中国,而之后呢?隋炀帝开凿运河,又征徭役。二世而亡。这对于现在大唐的当权者来说,这是什么?前车之鉴!

谁都知道修路好,可当初谁都知道修长城好。现在也能看出修大运河好,长城是抵御外敌的第一道防线,他的作用不用多说,这从历朝历代都去修建长城就能看的出来,大运河呢?修好之后连三十年都没有,现在却成了大唐南北两边商业沟通和人员流动的大枢纽。这些朝臣手中谁没有点产业。谁的产业没经过过运河?南方叛乱需要北方调兵的时候,又那次不是通过运河去调送?虽然嘴上还是对隋炀帝不屑一顾,可是对于京杭运河的好,朝官们心如明镜似的。

这水泥路,通过方才李世民和众位将军的跑马就能看的出来。绝对比这大土路要好的多,虽说现在那些用运送物资做实验的兵丁们还没回来,但是再怎么笨也清楚这水泥路的的确确的比原来的夯土驰道要快捷,方便,于国来说,运兵速度加快。运送物资速度加快,于私来说,自个家那些商品通过水泥路,绝对能辐射到全国。对于普通民众来说,虽然可能你没有那么多东西去运送,没有马匹在上面驰骋,但是怎么着也是方便了你出行了,平日里走夯土路,一天走个几十里腰酸背痛腿抽筋了吧?你要走这个,一片坦途,一天走个百八十里的不是什么难事吧?

这些东西李世民这个当皇帝的懂,官员懂,相信经过讲解之后士子懂,可是那些民众能懂么?豆大的字不认识一个,你跟他讲没准也讲不通,在民众们看来,服徭役是什么?那是丢了半条命的事!再说修路跟普通民众又有什么关系,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没守够呢,出远门方便?这一辈子可能都出不了自己的县城村子。道路再好和他们的关系好像还真没那么大,累死累活没钱赚,地也没法耕。这帮子舍田翁能干?时间一长不暴动那就怪了。用徭役修路修上他几十里上百里没问题,要是把全国的驰道修了,那肯定出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