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神道-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值傍晚,纷繁的雪花染的天色有些昏暗。说来也奇怪,这贞观元年的冬天应当算的上是个暖冬,起码对于黄俊明等人来说,并不是十分寒冷,起码比起武德九年的冬日要暖和不少。只是寻常的道袍内多穿了几层衣衫,外面裹着一层羊皮马甲,羊皮裤,就已经算是冬衣了。还好,只要不是在屋外站的久了,还不是太冷。

人都说,下雪不冷化雪冷,黄俊明总算知道了这句话的含义。大雪从十月末下到冬月,再从冬月下到腊月,几乎是没有停息的迹象,似乎这天,是要将这夏日里欠下的雨水通过另一种方式补偿回来。虽说这时候没有棉花,但皮毛还是有的,就算是没有皮毛的贫困家庭也多少会准备一些麻衣碎布等的东西作为冬衣的填充物。在加上家家都有火炕,家家都有余粮。挨过这个冬天并不算困难。所谓猫冬嘛,就是躲在温暖的房屋中享受清闲的生活。

“袁道友,你看这雪花纷落,从天而降,他们是否知道,自己并不能长存于这个世界呢?”黄俊明看着纷繁的雪花,轻轻的说道。

袁天罡也是一副清闲的样子,双手拢在袖子之中,不愿拿出来。听到黄俊明的呢喃。眉头轻轻一皱,摇了摇头。随即说道:“道法以吾我为真实。”

黄俊明听了袁天罡的回答,并为接话,反倒是话头一转,转身过来对着袁天罡说道:“袁道友,咱们这也接触了两年多了吧?成天整日的忙着编纂道藏,倒也让你这满头青丝有了些许白发。。咱俩也不是外人了。今个贫道就称你为老袁,总是道友道友的叫,总觉着有些生疏。”

“如此甚好!”袁天罡对于黄俊明这个改口的提议十分的赞同。起码对于他来说,在天仙宫的这一段时间可亲眼见证了这黄俊明成为了大唐道教的领军性人物,虽然黄俊明的这一切都基本上与他袁天罡分不开。但是要是没有黄俊明这个引路者,他袁天罡或许还只是那个对于相术颇有研究的名道人。

听到袁天罡的赞同,黄俊明点了点头,接口说道:“老袁,咱这道藏也进行过半了,接下来剩下的无非就是‘五术’和‘科道’的编纂了。所以贫道琢磨着,明年待到蝗灾过去了下山走走。来大唐这也好几年了,还没走出过长安城。出去走走,见是见是大唐的大好河山!”

“多走走也好。”袁天罡并没有什么挽留的意思,道人们的生活就是这样。随性自然,心想身随。毫不拖泥带水。对于道人们来说,每一天都是求道的一天,每一个念头都是探索大道的一个节点。阻人道路,便是阻拦了他的道心。“三洞

、四辅、十二类基本上已经接近收尾了。这五术也不用担心,山、医两术由风君子师侄和孙道友主持着想必也快要完稿了,至于命、相、卜三术和科道,咱们可以慢慢来,就算是道藏真的刊行于世了,恐怕这五术和科道也是不能外传的。”

黄俊明心知袁天罡说的没错。这原本的中华道藏的三洞、四辅、十二类马上要编纂完了,这所谓的三洞,说的是道教的三位圣人名下的经典,而这四辅说的是这三位道教圣人名下经典的“辅经”以及贯通三圣思想的经文。这些东西都是道教最核心最基本的东西,编纂起来并不费事,无非就是在注释上废了一番功夫,说起来也就是一个分门别类的汇编过程,所以说道也是相当的快。

而这十二类,只是一个统称罢了,事实上这十二类中编纂的东西可不止这十二种,第一类本文类写的是经教的原本真文;第二类神符类说的是龙章凤篆之文,灵迹符书之字;第三类玉诀类比较困难是对当下所有道经的注解和疏义;第四类灵图类是以画图作为侧重点著作;并有谱录类、传记类、章表类等等,要是真正的细分出来,别说十二类,就是三十六类,七十二类也分的出来。

不过些东西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已经编纂了大半,那些比较具体的,需要重新注释新的意义的早就在黄俊明和袁天罡等人的组织下解释完毕,而剩下的那些部分,又大多是与这重新解释过的经典有所联系的,或者说是相重复也不得为过。所以接下来虽说这编纂道藏的任务还有一小半,可是工作量却减轻了不止一两倍。

除了这些之外的原本被黄俊明所总结发展的一门,也就是玄门,道教的基本教义。两愿,愿天人合一,登仙求道。愿济世度人,为德醒神。早都在编纂道藏之前书写完毕,这整个的道藏的编纂过程都是以这一门、两愿为基本思想结合而成的。而这也是最早传授给天仙宫学习的那些道人的知识之一。至于五术,山术的武功招数演练一番抄录就好,可以说没什么难度,但风君子被黄俊明一忽悠,打算从中找出一种最适合搏杀的套路。所以迟迟拖着进度不能完成。难道说,这风君子打算跟着后世某朝的黄裳一样,搞出一套绝世武功?恐怕就是这样的。而医术方面,可以说是目前已经书写的这些道藏中内容进展最慢的了,没办法,医术不比其他,这稍有不慎就是要命的事情,必须谨慎谨慎再谨慎的祛除原本道教医书中的驳杂,并适当的添加进去一些道经中没有的诊病方法,可以说繁杂的紧。不过还好,孙思邈还乐得其中。前些日子据说在某本不知道朝代不知道作者的典籍中找到了“种痘”的法子。这可让一心潜心医术的老孙同志欣喜了好一阵子……这几天研究了一下李约瑟的发现之前写的很多东西都有出错,唉,知识面浅的悲剧不过如此。比如说之前写的火墙。这东西在秦朝就有了!

而今天所说的“种痘”早在葛洪时期就有记载,公元五、六世纪就已经发明了种痘之法,1500年中医正式公开著书介绍这种疗法。这时欧洲人对此一无所知,许多患者因此失去生命。中国种痘法西传后,1700年经土耳其传到英国(1722年,英国驻土耳其伊斯兰堡朝廷大使夫人沃尔斯莱。蒙塔古夫人……让自己的孩子们全种上痘,并把种痘术带回英国,在欧洲广为宣传)。十九世纪初,爱德华。真纳……发现了牛痘苗可安全预防天花。

 no、263 大雪封山,道藏近半(完)

……大雪封山,道藏近半(完)

都说写书难,看书易。/。这道藏这种知识性的书籍更是如此,为了反复印证一个观点,往往都要前前后后看个好多遍,有时候这一句话在不同的典籍中又有多重解释。如果这句话在之前已经考虑到了之后的种种解释还好,若是没考虑到。那之前写的又要推翻了重写,可以说是繁琐的紧。再加上,有些典籍之间的思想稍微有点矛盾。要怎么将这个矛盾修正过来,又是一个相当的费神的事情,所以说这道藏在这两年时间能编纂近半,已经是相当的不容易了。

“老袁,你说咱们是不是有点急功利近了?”黄俊明突然对袁天罡说道。

黄俊明的突然出声惊得正在眺望雪景的袁天罡一个激灵。“急功利近?呵呵,仙师您想多了。”袁天罡显然对这黄俊明口中的急功利近有些不赞同,或者说有点毫不在意。“这急功利近嘛,倒也当不上,咱们是为了造福千秋万代。所以说这么做不算是急功利近。”

显然,在袁天罡的思想里这种和道教思想相悖的做法根本不是什么坏事,反而是一件可以青史留名的好事,这世上无论什么人都逃不了名利二字,殊不知这历朝历代某山和某某山之间的正统争执持续了几百年,殊不知某林寺为了一个名誉上的武林泰斗的位子挣得面红耳赤,这道家的恬淡。和佛家的宁静在什么时候都和这名利二字无缘啊。。

黄俊明是理解这些人的功利心的,自己不也是这样么。所以停了袁天罡的回答之后也没有做出什么回复只是又换了个话题自言自语的说道:“也不知这雪,还要下个几日。”说着向前走了走,离开了道人们清扫出来的小道,向着山顶走去,只见这雪有那么两三尺的厚度,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的。还好道士服是要打绑腿的。倒也不会将雪灌进裤腿里。

袁天罡跟在黄俊明身后,也是一步一趔蹶的走着,直到跟着黄俊明走上了山顶。与黄俊明不同。袁天罡的身体比较大,走起来煞是费尽,这走到了山顶。早就有些累的发晃。更是出于对黄俊明这突然向山顶走来的不解。袁天罡稍微喘歇了片刻随后问道:“仙师。这天寒地冻的上山来做什么?”

“老袁,我只是觉得有些压抑而已,你看在这里能看到长安城的万家灯火,不正是散心的好地方么?”黄俊明没有来的压抑,让他有些烦闷,或许和这冬日里天干物燥,大雪漫天的沉闷气氛有关吧。这大雪纷飞连续几天,万籁俱寂有些宁静的可怕,这雪又是铺天盖地的落下,再加上本来就已经到了傍晚。弄得天地灰蒙蒙的一片。实在提不起什么好的兴致。

而这山顶正好能看到前方的长安城的模样。此时虽然大雪连天,可是已经接近年关,这家家早把大红灯笼挂了上去,虽说这雪天看的并不太清晰,但在雪花的缝隙之间看着长安城。倒还真有那么一种万家灯火的模样。

“仙师,又感伤了不是?”袁天罡远远地看了一眼长安城,随后说道:“记得几年前贫道路过洞庭,在那巴陵城楼上看到一副楹联,那楹联上写的是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现在想来。想必仙师您就是这种心情罢。”

袁天罡还是把黄俊明说的高尚了,万家忧乐在心头,这话在这大唐朝,无论安在哪个士子或是高层人物身上都是相当大的赞誉。但在黄俊明这,还真不是那么回事。“老袁,你又想多了。”黄俊明苦笑着说。“你看,那里是长安,灯火以太极宫最为密集,越向外灯火越稀疏。反过来看,像不像是四面八方的灯火向着太极宫的方向靠拢呢?若是今晚的寒风并不是这么凛冽,若是今晚月明星稀,天上地上两相辉映将是多么美好。”

“可惜,今夜风雪交加,是看不到明月繁星了。不过风雪终究会落下。”袁天罡接口说道。话已至此,老成持重的他早明白了黄俊明的担忧。

这场雪过了之后,贞观元年也要随之结束了,在接下来的贞观二年里,黄俊明可是下了很大的赌注的。比如说,预测蝗灾,比如说突厥战事,比如说山东氏族。这都是大事,基本上全都会积压在贞观二年当中,而其中又是一环接一环,若有任何一个差错,那就基本上前功尽弃了。

而这三者,又都依托在李世民身上,蝗灾若是如期来临,早就得到通知,并已经准备好了的民众们便不会对李世民不满,甚至还会更加支持李世民,让他这个皇位做的更稳。蝗灾过后,再利用蝗灾给民众们带来的高压,在突厥的方向放一个口子,让百姓们释放压力。一战定突厥。突厥一旦被灭国,那黄俊明想将道教走出国门,就基本上算是成了。又因为道人在谋定突厥的过程中出力甚大。也一定会给大唐的官员和高层们待来极深极好的印象。这两点,无论对于那长安城的皇家,还是黄俊明带领的道教都是双赢的。

而这两点又是基于天灾和外敌的外在矛盾。一旦这两件事处理完,内部的世家和皇权的权利矛盾,世家的垄断思想和道家的开放思想之间的矛盾又会摆到台面上。若是前两件事处理的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