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对象。你说,为什么那么多人在申请中会去重视那些根本不值得重视的东西呢?为什么
会浪费那么多时间去做那些无用功呢?难道不是在信息的处理方法上出现了问题吗?”
我点点头,“是的,也许留学的本质,就是对信息的有效分析,对自我的超越,和说服
人的沟通技巧吧。信息,确实不仅仅是学校信息,学校信息只是一个比较深入的层面,如
果一个人连留学信息最浅的层面都分不清楚,就马上会陷入文书这类常见的陷阱中,又如
何去把握更深入的层面呢?首先理解留学申请本身,只有真正正确理解了,才可能更深入
一步,理解学校,理解教授。”
太傻接着说,“所以,你上次认为的信息搜集整理,学校分析和筛选,应该是在一个人
完成了自我的价值提升,和对留学的个人层面理解之后的事情。换言之,你只有真正把自
己准备好了,才能开始挑选别人,而不是像很多人习惯认为的,首先选学校,然后再写文
书。你说,一个人连自己是什么,要什么,有什么优势,怎么去说服对方,尚且不能理解
清楚,怎么可能正确地筛选学校呢。更何况,这个筛选学校和教授联系套磁的过程,也只
是一个‘形’。Jim,你对这个最有经验,你觉得他的‘神’是什么?”
“沟通,交流,推销
——沟通决定一切!”我大声回答。
“嗯,好的。”太傻笑着说,“这个就是我们下次的讨论话题。”
82
太傻十日谈——太傻网出品
我微笑着向太傻致谢,起身告别。
又是一个晴朗的下午,在太傻留学咨询中心的办公室,我学会了一招“张无忌太极剑”,
一招?有招数吗?
晚上回到家,我照例给太傻发了一份致谢的邮件。邮件内容如下:
太傻:
感谢的话就不多说了,每次都说谢谢,我也觉得累了。估计你这三年,都已经听得
耳朵起茧了。
今天的谈话,你让我到达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我对申请大部分的问题和疑问都迎刃
而解,并且,我相信,至少我不会对诸如文书,推荐信,套磁之类的东西有任何疑问了。
你说得对,那些其实都是我们自己心中的枷锁,我们一天不跳出这种枷锁,就无法掌握
世界的真相。
我将今天我们谈话的要点整理如下:
1。
只有真正深入的把握留学申请的本质,并破除自己内心的惯用的思维,才能
真正的把握申请的正确的方法。
2。
文书,套磁,选校,教授,面试,都只是一个形式,这个形的本质只有一个
——“用专业实力说服教授接收你”。因此,在这些位置,要做的事情也是
完全一样的,只是用不同的载体罢了。但是,内容和深度应该是完全一致的。
3。
专业的提升是申请中最应该花时间去完成的部分,而且每个人都有能力做到
它,完成了专业的提升后,你要尝试把自己介绍给教授,并模拟教授的置疑,
从最难处开始,尝试把所有的东西说清楚,学会说服对方,然后只需要把语
言的要点整理成文书,把文书的要点整理成简历中的核心部分就足够了。
4。
文书中,开头,结尾,个人经历,感想,对专业的体会和感悟,自己的课外
活动,一切和你所做的专业研究或者工作经历无关的东西都只会给你的申请
造成障碍,也没有人会去看这些。你要在文书中用列表或者陈述的方式,告
诉教授,你做过什么,你做的什么部分,解决了什么问题,获得了什么结果,
做错了什么,以后怎么改进。这是每一个教授最希望看到的,没有必要告诉
教授你的优点或者你未来的方向,对于这些,教授会有自己的判断。
5。
最优秀的文书,就是乏味的文书,因为它抛弃了所有华丽的包装。这个世界
上没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文书,这个说法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当然,如果
一个教授想招聘一个文字秘书除外。
6。
一个人首先是要超越自己,然后学会把自己的优势体现出来,学会向别人介
绍自己,学会说服别人,然后才可能获得最有效的结果。因此,一个人的选
校,应该是在完成套磁准备之后的事情,而不是最先做的事情。
7。
留学申请,努力做一个真正理解自己在做什么的“机构投资者”,把握自己
的结果,而不是像一个股市的散户,人云亦云,撞大运。谁都知道,股市亏
钱的人永远都是那些自以为可以在未来发财的散户们。
JIM
83
太傻十日谈——太傻网出品
NO。6推销——沟通决定一切
和太傻第六次见面的时候,已经到了
11月底。北京刮起了凛冽的寒风,又是一个萧索
的冬天。我不喜欢北京的冬天,从上大学直到现在,一直都是这样。和太傻约定见面的地点,
是第一次见面的场所——国贸一座的星巴克。这一次,我比事先约定的谈话时间提前了
20
分钟到达。虽然是下午四点,但是那里的人还是很拥挤,我坐在我们上次坐过的那个位于角
落里的位子上,一个人抱着一杯“当日”,思绪却回到了往日。
往日,这个词似乎用得太过分了吧。和太傻的第一次见面,一直到现在,才不到
4个月
的时间,但是,为什么我感到这一段时间是那么漫长?回想起和太傻第一次见面的情景,不
禁有些感触。有多少人会在自己生活真正发生改变的时候,体会到那种改变所带来的变化
呢?和太傻的每一次谈话,我都有满载而归之感,而且随着话题的深入,我感悟也日渐加深。
每一次谈话之前,我都在问自己,难道这次的谈话,我真的有能接触到新东西吗?但是,每
一次谈话之后,我总是更加惊奇地告诉自己,原来还有这么多东西是自己闻所未闻的。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当你每天无所事事或者日复一日的做着按部就班的事情的时候,时
间就会像飞一般的流过,就好像,我们曾经经历的大学生活,现在回想起来,似乎只是一瞬
间。虽然,此间看起来做了很多事情,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段时光在你的心中,到底留
下了多深的烙印呢?当你每天不断的发现自己,突破自己,不断地为新的进展而快乐,或
者为遇到的挫折而沮丧的时候,你就会感觉到生活的实质意义,这个时候,时间在你的心
中,就会留下深深的烙印。当你走过这段日子,并在后来回想起这段日子时,你会有一种满
足感,你会觉得那是一个充实、美好,而又漫长的一个夏季。
和太傻的上次谈话之后,我几乎每天都在忙碌于申请。我重新制作了简历,在简历中进
一步描述和分析了我的专业背景以及相关经历,把自己以往在工作中和在参与某些项目的过
程中所做的一些笔记,整理成资料,作为我的文书,这份文书已经基本定稿。我继续投身于
专业学习中,对理论(原理)的实际应用及其操作步骤作更深一步的探究。而且,我开始进
行模拟面试,一些朋友和同事充当了教授或者招生委员会成员的角色,对我进行了方方面面
的提问。这种模拟面试几乎每天一次,或者更多。我想,这应该是我这段时间最大的收获吧。
当初和太傻谈话的时候,我得知,模拟招聘面试与申请简历、文书等环节在本质上没有
任何区别,它们目的一样,彼此间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内在的完整体系。现在,我理解了
面试是申请中最复杂、难度最大的部分。通过这个部分的实践练习,我们可以更有效地认识
到自己在专业表述上的缺陷,以及潜在的漏洞,进而以反向促进的方式,获得提高自己的动
力。但是,当我真正的开始实践的时候,才发现,这件事情,远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很
多我曾经认为自己已经掌握得很熟练的东西,或者自己原本很熟悉的项目细节,当我在面
对事无巨细的质疑的时候,所有当初模棱两可的想法或者习以为常的见解,都一一摆在面
前,需要接受提问者的质疑。当我第一次和朋友一起进行模拟的时候,我很有信心的告诉对
方,“OK,我已经准备的很好了,你想怎么问就怎么问吧!”。结果,我在第三个问题“为什
么当时你们要采用融资,而不是借贷”的时候,就败下阵来。当时,我一下子就被愣住了,
“是的,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我们的项目计划里面就是用融资的方式进行的,可是,为什么
不用借贷的方式呢?这个似乎也是可行的,但是又好像有问题,但是,问题在哪里呢?”朋
84
太傻十日谈——太傻网出品
友看我陷入沉思,笑着对我说,“你看,不行了吧 要不,回去再研究研究!”我笑着转移着
话题,心中却是沮丧无比!
确实如此,对于科学,对于知识,每一个人,都来不得半点虚伪。记得上次谈话的时
候,太傻曾经说过,“永远不要希望在教授的面前蒙混过关,不管是文书、简历、还是面试,
他们是一群每天沉迷于一个项目研究的疯子,他们清楚地知道每一个需要知道的细节,他
们也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他可以在和你简单交谈之后,很快就能清晰地知道,
你到底懂多少,懂什么,也知道是不是在耍一些花招。永远不要希望和教授去玩一些自以
为聪明的文字游戏,或者自以为是的专业。”我想,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从申请准备
阶段就用最严酷的方式去面对申请的根本原因吧——不要等到真正面对教授的时候,才发
现自己什么都说不出来;也不要期望有限的申请材料可以隐藏你的缺陷——如果你是真的
不懂,无论如何包装,无论如何伪装,都不会有任何的作用——只有你真正懂一些东西的
时候,你才是真正的有价值并且有竞争力的一个申请者。
从一开始,就直接面对最残酷的质疑,并逼迫自己去弄明白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的缺陷,
确实是最辛苦,但是,毫无疑问是最有效的申请准备方式。
事实上,当我做到第五次模拟面试的时候,我就开始重新修改我曾经认为满意的简历了
和文书了。我曾经认为很有效的描述,看起来很有见解的评论,现在看起来,真的有几分自
以为是的幼稚。确实,任何一个字眼,几乎都可以体现你的水平、你的层次,你到底懂的
多还是少,是精深还是肤浅。同样是做一个试验,有的人会满足于一个试验的结果的成功;
有的人会去分析是不是存在着更有效的方法或者途径;有的人会去思考这个实验的扩展领
域;有的人会反向地去分析失败的可能性及其原因,或者成功的机率因素;还有的人会走到
应用体系的环节。每个人,都有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角度和水平,在一个真正的专家的
眼中,正是这些细微的差别,可以发现层次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我想,现在,我可以理解,为什么太傻强调“去说,而不是去写”,“首先做模拟面试,
而不是首先制作简历”。如果你尚未深入理解你所做的事情,你就很难贴切、全面地描述你
做的工作,即使在简历中的那简单的一两行字符上,要想表达得恰如其分,已经相当困难
了,更不要说在文书那种大段的文字中。很多时候,你认为你在说服一个人,但是,实际上,
你在让对方对你的水平有更多的了解。也许这就是在我目前的工作中,我每周必须要向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