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毛泽东得益于讨论法,爱因斯坦也大大得益于讨论法。爱因斯坦曾与另外两个友人在小咖啡馆里组成了“奥林匹亚科学院”。在这个“学院”里,三个人通过交流、研讨、争论,孕育了许多科学上的新见解,有些甚至是科学史上划时代的新见解!
可见,讨论法是一种非常科学、非常有效的思维锻炼法、创新学习法。
3。师友法
师友法,即学习时重视老师、学友的作用。毛泽东的学业大成,与他在湖南师范遇到杨昌济、徐特立、黎锦熙这些好老师是分不开的,与他善交一批学友也是分不开的。毛泽东不仅向校内的老师虚心求教,凡是长沙城里有学问的人,或从外地来城讲学的名流学者,毛泽东探知消息和地址后,总是千方百计去拜访、聆教,真正做到了“人有善,虽千里吾求之”。
1915年秋,毛泽东发出了有名的“二十八画生征友启事”(毛泽东三字共二十八画),专门征求志同道合的学友。毛泽东不是为玩乐而征友,他的征友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学习,所交的都是“好学有远志,持身谨严而意志坚毅”的青年。从毛泽东与朋友的约定就可见一斑:他们相约“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女人,不谈家庭琐事,而是“只乐于谈论大事——人的性质,人类社会的性质,中国的性质,世界,宇宙!”一天,毛泽东到一个友人家里去,这个人中断他们的正题谈论而把仆人叫来嘱咐其去买猪肉,并交代清楚价格和买什么样的肉等。毛泽东对此很恼火,认为他竟以家庭琐事来干扰谈论国家大事,就再也不同这个人来往了。可见,毛泽东那时的交友,完全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学习。
师友法对学习的帮助是非常之大的。孟子也强调学应广交学友,相互切磋:“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既求师,又交友,才能像《诗经·卫风》上说的那样:“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相互勉励,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创造出一个极佳的学习的人际环境,这也是一种“环境课程”、“隐性课程”。
历史上,师友法曾造就了许多著名的人才:诸葛亮得益于此,“竹林七贤”得益于此;爱因斯坦、魏耳、狄东涅、歇卡莱、亚当等均得益于此。
4。调查法
毛泽东特别重视运用调查法进行学习。在湖南一师求学时,毛泽东多次利用寒暑假,与好友到各地进行“游学”,扮作“乞丐”,读“无字之书”。一次,他和萧瑜身无半文,步行近千里。天黑了,就在河堤上露宿,用地当床,包做枕,衣为被,天为帐,月为灯。每到一地,就给一些学校、寺庙、商店、仕绅或农家书写对联屏语,接受一点馈赠,作为食宿费用。一路上,他们广泛接触社会各阶层人士,了解民间疾苦、风俗人情、历史地理情况,同时写下了沿途的见闻和体会。再有,毛泽东宁肯放弃赴法勤工俭学的机会,坚持留在国内,继续进行“实地的调查及研究”,把调查看得比留学更为重要。他从1921年参加建党到1934年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前的13年间,几乎每年都用很多时间专门到群众中进行调查研究。
学习,不仅要“闭门求学”,还要“开门求学”。走出学校,到社会这个大课堂里去学习,是很有必要的。运用调查法,可以更好地学习“无字之书”,学到很多在书本上、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因此,毛泽东认为调查“是比什么大学还要高明的学校”。毛泽东之所见解高于众人,能领导革命成功,他的根本法宝就是“躬身调查”。而后期的失误,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没有再像以前那样“躬身调查”了。
5。总结法
“总结就是去把握事物的规律性。”(苏霍姆林斯基)只有对工作、实践的经验进行总结,才能找到工作、实践的规律,才能获得成功。
毛泽东的军事才干从哪里学来的呢?就是靠总结法学来的。毛泽东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从战争学习战争——这是我们的主要方法。”从战争学习战争,主要靠总结。如果不采用总结法,即使失败了,交了学费,却无所得,学费只能是白交了。只有通过总结,才能“吃一堑,长一智”,才能从失败走向成功。
毛泽东曾经问别人:“你知道我靠什么吃饭吗?”对方莫名所以,回答道:“不知道。”毛泽东说。“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他之所以能从一个中专生变成伟大领袖、伟大导师,从一个从未进过一天军校的门外汉,变成所向无敌、用兵如神的最伟大的军事家,靠的就是不断总结经验。
总结法是毛泽东在“怎么学”上的一个最富特效的学习###。
学习总方略的根本变革
认识一位天才的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的进步……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处。
——拉普拉斯
从“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三大层面揭示了毛泽东在学习上的大变革后,这一节再从整体角度谈谈毛泽东在学习总方略上的根本变革。
变革之一:自主学习
综观毛泽东的学习历程,可以发现毛泽东对自学情有独钟。
在1921年建党后,他就立即着手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他极力倡导“自教育”、自学习,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并深深得益于此。
上湖南第一中学时,毛泽东唯读半年就决定退学,走上了自学之路——在湖南图书馆进行自修,风雨无阻,没有一天不到图书馆。毛泽东说那时他“像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就拼命吃菜一样”。并且说:“我学习中最有收获的时期是在湖南图书馆自学的半年。”他父亲不理解他的自学,认为他既不谋职业,又不进学校,是不务正业,不肯供给费用,除非他进学校读书才给。毛泽东不得已才放弃自修,考入湖南师范学校。如果不是这个缘故,毛泽东会一直自修下去。就是在师范求学期间,他也几次三番萌生退学之念,想自己自修。按说,当时的湖南第一师范,无论师资或设备、经费来说都属上乘,即便如此,毛泽东也认为在该校学习不如进行自学。就是在校学习,他也与旁人不同,坚持自己独立的自学计划,把自学当作是主课。
变革之二:创新学习
创新学习,也是毛泽东在学习总方略上的大变革。毛泽东常对同学们说:古人的话、老师的话和一切名流学者的话,不一定都对。他自己坚持做到“不能让自己的脖子上长别人的脑袋。”凡是他看过的重要的书,在书上空白处写满了批语。对有的句子和段落,他批“此论颇精”、“言之成理”或“此论甚合吾意”等批语;对有些句子和段落,则划杠打叉,批上“不通”、“荒谬”或“陋儒之说也”。对书本,他批判性地学习,对他所敬仰的老师的观点,也不全盘接受。例如,杨昌济先生曾主张做学问要以静为本,毛泽东则认为此说不当。他诚恳地指出,依“愚拙之见,天地盖惟有动而已。”可见,毛泽东从不迷信任何人,特别重视独立思考。
毛泽东更特别强调要有创见,他说:“出二十个题,学生能答出十题,答得好,其中有的答得很好,有创见,可以打一百分;二十题都答了,也对,但是平平淡淡,没有创见的,给五十分、六十分。”
可见,他何等看重是否有创见!如今的学校教育,却恰恰相反,根本不看重创见,而让学生一味死背标准答案。这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总效益自然低下。
学习形态分为很多种:他导式学习态,模糊式学习态,自组织式学习态,创新学习态。创新学习态是最高级最有益的学习态。毛泽东的学习形态正是创新学习态,所以他的学习效益极高。
变革之三:终身学习
毛泽东的渊博学识,过人韬略,不是从学校课堂里学来的,而是靠他终身学习学来的。毛泽东在延安的一次演说中说:我如果再过10年死了,那末就要学九年零三百五十九天。他不仅这样说,而且这样做。在他八十二岁高龄,患白内障双目失明的情况下,还找人来为他念书。一旦手术后视力稍有恢复又继续手不释卷。直到临终,也就是毛泽东心脏停止跳动的前几个小时,虽然他已经无力说话,却还示意工作人员给他读书,当他听到满意的内容时,脸上还露出了微微的笑容。毛泽东切实实践了自己的誓言:“我决心学习,至死方休”。
毛泽东不仅终身学习,而且天天学习。他在日理万机,政务繁忙中,仍把看书、读报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在他的中南海的住所里,堆满了各种书籍。饭桌、茶几、办公桌都放满了书,甚至连睡觉的床上,一半也被垒起半尺多高的书籍占据着。这是便于他在任何时候能随时拿到所需要的书读。毛泽东外出视察工作,人未登车,书箱已先上车。毛泽东登车后,或躺或坐,抓起书就看,一路书不释手。就连吃饭、开会、游泳前后,甚至上厕所的片刻时间也在读书。一部重刻宋淳熙本《昭明文选》就是他利用上厕所的时间断断续续看完的。他还经常派人向一些大图书馆借书来读……毛泽东不仅爱读书,而且特别爱读报。他说:“一天不读报是缺点,三天不读报是错误。”他从青少年时就养成了经常读报的好习惯,终身坚持如此。
毛泽东之所以获得了学业大成,正是因为他在“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和“学习总方略”等各个方面实现了超越常人的大变革。
正是这些大变革,造就了千古伟人毛泽东,使他集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和大国首脑于一身,使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事业大成、人生大成,成为中国历史上空前伟大的巨人。
本章要点
1、毛泽东获得辉煌大成的最大奥秘就在于他实现了“为何学”、“学什么”、“怎么学”三大层次的大变革,从而获得了真正的学业大成,即获得了事业大成、人生大成所需要的高本领、高素质。
2、为何学,它决定着“学什么”、“怎么学”,决定着整个学习活动。毛泽东是为实现自己的大志而学,为获得实现大志所需要的真本领而学。每个人都应超越文凭、超越分数这些浅层次的目标,真正树立为实现自己的高远志向,为自己未来的事业而学习的目的。
3、毛泽东在“学什么”上实现了多层面的变革。
(1)他根据自己的志向、需要来确定学习内容。他不被学校规定的“学什么”所束缚,始终有自己的学习计划。
(2)他不满足于学校规定的学习深度,在他最需要学习的科目上苦下功夫钻深、钻透。
(3)他不仅重学知识,更重学能力、学素质,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来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办事能力。
(4)“学什么”应是动态发展的——不同时期所学内容相应不同。毛泽东在后来的经济建设时期事业上的大失误,重要原因就是学什么上出了大问题。
4、毛泽东在“怎么学”上与众不同,对他帮助最大的学习方法如下:
(1)思写法,通过勾划、眉批,大大促进思考,使理解更深刻、全面,记忆更准确、系统,并产生新的创见,新的思路。这能把读、思、写三者合一,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于心,成为自己的东西。
(2)讨论法,能够极好地训练思维,而训练思维正是学习的核心任务。运用讨论法,最能调动思考的热情,使人处于最佳的思维态,大大开发思维潜能。讨论法可以带来全方位的巨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