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固噜斯奇布也都主动投降。另外其他二十二个旗主,除了两个昨天连夜离开,有五个死于混战中,七个被俘虏,三个主动投降,只有五个旗主杀出了重围,逃回自己的领旗去。
中华军的伤亡是:阵亡一千一百七十二人,伤一千三百一十七人。而这一战的战果也十分丰富,一共缴获了战马三万五千余匹,牛羊牲口八百余头。青稞面三百余石,马奶酒数百袋。
成进也下令,部队就在镶黄旗察哈尔驻扎,一面也派人到北京去向商毅报捷。一面杀牛宰羊,庆贺这一场胜利,正好缴获的牛羊牲口正好都成为庆功宴上的主莱,不过蒙古人喜欢喝的马奶酒又酸又溉,而且腥味很重,中华军的士兵们都喝不惯。
取得了这样辉煌的战果,哲里木、昭乌达、索罗图三盟也都遭遇了重大的损失,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占居察哈尔的清廷三个亲王,在这一战中两死一俘,都没有逃掉,也算是为帝国除去了一个后患。因此整个察哈尔地区也再没有可以和中华军为敌的力量,其他几个旗也都纷纷推出代表,到镶黄旗察哈尔来,向中华军投降。察哈尔地区也正式被中华军占领了。
而就在成进出兵进攻察哈尔的同时,在另一条战线上,中华军也传来了捷报,甘肃军区的主将李定国率军出击,进攻归化城土默特地区。
在招集蒙古六盟开会商议之后,清廷的余众也分为两部,瓦达克、勒克德浑分到归化城土默特地区。
归化城土默特是用两个名词合并的一个词,归化城是一个城市的名字,也就是后来的蒙古呼和浩特市;而土默特是一个蒙古族部落的名称。
这是在明隆庆六年(1572年),驻牧于这一地区的蒙古族土默特部首领阿勒坦汗召集各族能工巧匠,模仿元大都,在大青山之阴,黄河之滨修建了这样一座城市,该城竣工后,明廷赐名为归化城。而当地蒙古人则称其为库库和屯,或为呼和浩特,都是蒙语的译音,汉意为青色的城,因为归化城由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这也是后世呼和浩特市的名称来由。
归化城是采用正方形布局,城墙周长为二里,高三丈,南北门各一,在蒙古草原来说,这当然是一座坚城,因此瓦达克、勒克德浑将人马驻扎在归化城,联络蒙古其他各盟旗,共同对付中华军。
逃到蒙古的时候,他们叔侄两人带了约有近四万人马,但由于大多数人都不愿跟着他们在塞外受苦,因此纷纷逃亡,后来所剩只有一万五千余人。因此得知李定国率领中华军进攻归化城之后,瓦达克、勒克德浑也赶忙向伊克昭盟求救。
这时伊克昭盟设有一部七旗,的盟主是鄂尔多斯左翼中旗旗主额磷臣,被清廷封为扎萨克多罗郡王,虽然伊克昭在蒙古六盟中排不进前二位,但因为盟内七旗全属鄂尔多斯部,因此比其他五盟都要团结得多。尽管伊克昭盟在名议上虽然是支持瓦达克、勒克德浑,但并不想出兵,而是持观望态度。
而瓦达克、勒克德浑当然知道,如果没有蒙古各盟旗的支援,自已根本守不住归化城,一但中华军将归化城围困起来,自己可就是坐以待毙了,因此中华军杀到归化城下之后,两人率军弃城而逃,进入到伊克昭盟的地区。用意当然是引祸水东流,你额磷臣不是不想出兵帮我吗,那么我就把中华军给引到伊克昭盟里来,看你出不出兵。
果然李定国兵不血刃,占领了归化城之后,立刻命人给额磷臣送信,劝告他不要参与汉满之间的战斗,交出瓦达克、勒克德浑叔侄,可保全盟平安。
额磷臣招集其他六旗的旗主开会聚议,结果和察哈尔的情况一样,没有和中华军交战过的蒙古人以一付无知者无畏心态拒绝了李定国的要求。
其实李定国本来就是想找借口痛打伊克昭盟一顿,好实施商毅的计划,以武力重创蒙古人,然后再谈条件。因此被额磷臣拒绝了之后,李定国不怒反喜,总算是有理由了,于是立刻下令出兵,进攻伊克昭盟。
额磷臣得知中华军出兵之后,也聚集了七旗的人马,约一万六千余人,加上瓦达克、勒克德浑叔侄的人马,共计约三万余人,与中华军在黄浦川边决战。
但一战之下,满蒙联军被中华军杀得大败,拆兵一万八千余人,七名旗主,二俘二死,只有三个旗主从战场上逃脱。而瓦达克、勒克德浑叔侄见势不妙,率领残兵向西北逃窜,沿途还洗劫了鄂尔多斯右翼后旗,抢了一批粮食财物,逃进喀尔占布尔古特山里去了。
而额磷臣得知以后,也不禁又气又恨,但中华军大军压境,又不能去追击瓦达克、勒克德浑叔侄,于是又和剩下的两名旗主商议,打也打不过,逃也逃不掉,那就只能投降了,反正以前也投降过清廷,现在向中华帝国投降不丢人。于是也立刻派出使者到李定*中请降。
见到使者之后,李定国也立刻向商毅发出捷报,并请示怎么处理。
至此,中华军在蒙古连续夺取于察哈尔和归化城土默特两地,连败蒙古四盟,驱逐了清廷的残余势力,震慑草原。
第二六七章 重逢(上)
北方的冬天要比南方来得早一些,虽然这时才是十月下旬的时候,但北京的天气己是十分寒冷,北风扑面,已有凛冽的寒意,而大街小巷满地都是落叶,人们也都换上了厚厚的棉衣。 /不过北京繁华热闹却没有因气候的变化而改变,相反而更胜从前。
这时中华军占领北京己有近八个月的时间,北京城里的生活秩序已经完全恢复了,由于中华军的军纪严格,秋毫无犯,同时又取消了满人的特权,也少了少了许多恶奴家丁,纨绔弟孑在北京城里胡作非为,横行无忌,因此社会生活也更为安定。而且满人后包衣、跟役都恢复了人生自由,还有逃跑,或是被满族贵族挟持到辽东的百姓,也都陆续回到北京安居,这座古老的城市,也在慢慢的恢复着自己的元气。
另外断绝了十余年的南北交通也重新开放,南方的稻米、蔗糖等食物,还有丝绸、绵布、瓷器、玻璃等等各种货物都通过运河和海路陆续运到了北京,不仅为北京提供了丰富的物资,同时也促进了北京的经济恢复,各门市买卖也越来越多,酒楼瓦肆的生意也日渐兴隆。虽然说还没有达到北京的全盛时期,但在近十余年的时间里,己经算是很不错的局面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在中华军攻占北京之后发生的变化,因此北京的百姓对中华帝国的统治,和商毅到北京巡视,都十分欢迎。而随着新年的逐渐来临,许多北京人也都希望,在连续经历了三四个惨淡的新年之后,北京城也终于可以迎来一个热闹喜庆的传统新年。
这时; 就在北京什刹海边的鸭儿胡同的大道上,行驶着一辆用二匹高大的棕色骏马拉着的装饰华丽的四轮马车,而在马车的前后两侧,还有二三十余名策马扬鞭,各自佩刀悬剑的从人护卫。
数百年以来,北京就是天子脚下,大邦之都,达官贵人; 王候将相多如牛毛;因此北京的百姓们见过的世面自然也要比其他地方的人多一些,大多数人都练就了一番察颜观色的本领,一看就知道是大富大贵之家的出行队伍。因此也不用驱赶,就自动的向道路的两侧避让。
同时也引起了不少人驻足侧目观看,纷纷议论“这是那一家的马车”,“拉车的马都是这么大的个子,真是够气派的”,“ 我看这么好的马车,至少是个贝勒家”;“ 什么贝勒,现在都是中华帝国了,那还有贝勒,我看不是候爷,就是王爷。”
因为清廷灭亡之后,满人的特权被取消;老一批的权贵早已经烟消云散,而新一批的权贵还在形成当中,北京的百姓们还需要时间来熟悉北京城里新的变动和格局。
其实这一行车马的行进速度并不快,从广化寺门前走过之后,在一家绸缎庄铺门前停了下来。骑士们纷纷下马,驻守在绸缎铺门前,一个骑士来到车边,道:“夫人,己经到了。”
话声刚落,车门打开,首先从车中下来二名待女,随后是一名身披着一件猩猩红的斗蓬,带着毡帽的年青少妇,虽然只是毡帽上带着面纱,看不清容貌年纪,但也让人觉风姿绰越,气韵高贵,而在她的身边,还跟着一个穿着大红绵袄,带着虎皮帽的小女孩,看年龄也就在四五岁的样子。
下车之后,那少妇看了铺面一眼,对护卫们道:“辛苦你们了。”说着,迈步踏上了绸缎庄铺的台阶。
绸缎铺的掌柜伙计都是有眼色的人,一看这个架式,就知到来的人绝非寻常之辈,掌柜带着两名伙计,赶忙迎了出来,掌柜向少妇躬身施了一礼,满睑笑容;道:“这位夫人光临小铺,实在是欢迎之至。请进,请进。”
少妇牵着女孩,随着掌柜走进了绸缎铺里,两名待女跟在她的身后,而随行还有八名护卫,一起进了绸缎铺。而在铺孑里西,早有伙计准备好了桌椅,在椅子上还铺着一层椅垫,请她坐下。
掌柜才恭恭敬敬道:“夫人光临小铺,不知想要些什么,不是小人夸口,在这北京城里,小铺的绸缎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如果小店……”
他的话还没说完,只见从里房的门帘一逃,出来了一名侍女,道:“徐掌柜,你不用说了,大娘着我出来,请这位夫人到内室说话。”
那少妇听了,也笑道:“看来是不用我说明来意了。”
说着她站起身来,两名待女立刻过来,帮她解下斗蓬和毡帽,露出了里面穿着的一身浅淡的橙红颜色长袭纱裙;外套玫红锦缎长袍; 用一条橙红色段带围在腰间,中间有着镶嵌着一块上好的和田美玉,在段带左侧,还佩带有一块上等琉璃佩玉佩,悬挂在腰间。
而掌柜和伙计这时也才看清了这少妇的相貌,见她大约二十余岁的年纪,清丝墨染,云髻峨峨,插着一枝金镶珠石凤簪,眉如柳叶,眼若秋水,琼鼻莲口,肌肤赛雪,容貌生得极美不说,特别是她身上那种高贵典雅风韵,虽然令人自觉相形见绌,但却不感难以接近,而且还自然流露出一股亲切和蔼的气质,让人生出愿意与她亲近接触的感觉来。掌柜和伙计们也都看得呆住了。
那待女向少妇施礼,道:“夫人,请随奴婢来。”
少妇微一点头,道:“有劳你了。”转头又对两名待女,还有护卫们道:“你们就在这里等着。”说完才牵着小女孩,随那待女进到了里房。
等她们的身影消失在里间之后,伙计才如梦初醒一般,小声对掌柜道:“我的天,这是那来的女人,我还以为这世上己经没有比大娘更好看的女人了,想不到她竟然比大娘还要动人几分。每天能见上她一面,这辈子也就够了。看来大娘认识她?”
掌柜的在他头顶上拍了一记,道:“小声一点,当心被人听到,这样的女人,能是一般人家的人吗?”看了外面站着的护卫,又道:“要是被人听见了,你这条小命还耍不要了。”
待女领着少妇和女孩进到里间; 在一间房间的门口停住; 道:“夫人请进,大娘就在里面等着呢?”
少妇牵着女孩进到屋中,只见在房屋的正中,一个身穿紫色衣裙的女子;正端坐在一张八仙桌边,少妇嫣然一笑,道:“玲珑姐姐,我们又见面了。”
紫衣女孑苦笑了一声,道:“瑶瑱,都到了现在这一步,你还来找我做什么?”
来访的少妇正是叶瑶瑱; 她带着的小女孩自然就是女儿商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