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欢乐土匪闹民国-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鸀脚兵的战斗力果然强悍,就连大名鼎鼎的布柳赫尔将军(就是加伦将军,此时他还不是元帅)也不是对手,跟着中国人混还挺有奔头。

得给他们送点舀得出手的礼物,那个叫做崔可夫的少校军官好像还没死,刚才听说他是远东集团军司令部的参谋,肯定知道很多红军的情报,干脆抓去送给中国人。

崔可夫中弹的部队在右胸,虽然暂时不致命,但却非常严重,肺部被打穿,血流不止,趴在雪地上很快就失去了意识。

混混沉沉中,他觉得自己好像被抬上了一辆卡车。

一代名将的命运就此转变,崔可夫离建功立业的斯大林格勒越来越远,却离三棵树战俘营越来越近。(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三七二章伏罗希洛夫委员

如同平地一声惊雷,收复同江的消息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胜利的捷报传来,压抑已久的国人终于找到了一个宣泄爱国热情的缺口,黑龙江沸腾了,东北沸腾了,整个中国都沸腾了。

自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不断遭到列强的侵略,虽有无数的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奋勇抵抗,但怎奈国家羸弱,打一仗就输一仗,签下了一连串的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徒使烈士太息于九泉之下。

在这种情况下,对外战争中取得的任何一点胜利,都会极大的振奋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收复同江的第二天,在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反苏游行,在南京、北平(北伐战争胜利后,北*京改名北平)、奉天、上海、归绥等大中城市中,还举行了数万群众规模的大型集会,讨伐苏俄红色帝国主义,声援东北军收复中东铁路,为前线将士捐款捐物,青年学生投笔从戎,既然报名从军……

各界人士的慰问电如同雪片般朝东北飞来,新闻记者蜂拥赶往奉天和前线,外国报纸和广播纷纷以大量篇幅报道中苏之战,中东路事件一时成为全世界目光的焦点。

奉天张学良帅府外一时车水马龙,除了闻风而至的记者之外,许多蛰伏观望的奉系大佬纷纷登门,主动提出支援前线战事,有钱出钱,有兵出兵。张学良开战之前的目的终于达到了,这场胜利使得少帅的威望急剧上升。奉系内部的不稳定因素暂时被淡化平息。

相比之下,同江就更加热闹,肖林的前沿指挥部已经搬到了这里,与在双城时的低调肃静不同,这里被不断赶到的慰问团和记者包围,其中不乏一些心怀别样心思的南京代表和日本人。

“这还是前线战场吗?简直像个菜市场,肖军长。这样子下去可不行。”邵得彪站着二楼会议室窗前,看着院子里出出进进的各界人士眉头紧皱。

“嗯,是得管管了。不过这些人都是咱们的坚实后盾。可不能用大棒子赶出去。”肖林笑盈盈地点点头,转过身对苏民毅说道:“苏参谋长,这件事交给你了。在同江市府设置一个联络站,凡是从后方来的一律统一接待。”

打了胜仗,苏民毅的心情也不错,笑呵呵地应道:“好的,正好缴获了一批苏军的武器装备,还有十几个俘虏现身说法,拉出去肯定能镇住这些记者。”

“这样安排不错,不过思路还可以放宽一点。”肖林点点头道:“可以收集一些苏军在中国境内烧杀抢掠的罪证,整理一套相关的数据,数字不一定准确。但一定要详实。能配上照片最好,比如被炸毁的民居,死于战争的难民什么的,向国际社会凸显我们这场战争的正义性质。”

“是,这个办法好!”苏民毅眼睛眨了眨。瞬间就心领神会。

两只大军在人口稠密地带交战,想找两间毁于战火的房子太容易了,肖林话里说得明白,这一切都是为了对外宣称,不妨弄虚作假。

“还有,为了振奋士气。可以在我军基层官兵中树立一些模范典型,尤其是那些勇于牺牲的烈士,决不能流血再流泪,要把他们的事迹整理出来,向全国人民大张旗鼓的宣传……”

苏民毅一一答应,转身而去,邵得彪在一旁轻轻拍着自己的后脑勺,佩服不已的说道:“兄弟,你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怎么一转就是一个主意?不用说,这个宣传事迹推出去后,咱们又会接到一大笔捐款!”

这时蒋百里正好和石醉六一前一后走进来,见肖林他们聊得热闹,接过话头说道:“现在捐款都不算厉害的,听说上海工商界干脆都捐了两架飞机。”

邵得彪先是一喜,突然又是满脸痛惜的神情:“可惜喽,这些飞机都便宜徐世英了,什么时候咱们也有自己的空军就好了。”

肖林点头应道:“慢慢来,咱们不是抓了几个苏联飞行员吗?这几个飞行员就是种子,咱们迟早会把空军办起来的。”

“对了,苏军方面今天派来代表,向我们索要一名俘虏。”邵得彪眼睛里闪动着狡黠的光芒:“我觉得这件事透着蹊跷,这个俘虏看来身份不一般,正好可以敲一笔竹杠。”

“噢,是个大官吗?叫什么名字?”肖林也来了兴趣,不过心里暗自奇怪。同江之间虽然击溃了苏军一个团,但没听说抓到什么高级军官,最多也就是个中校什么的。

“是个少校,名字很长,叫做……”邵得彪掏出个小本本,翻到最后一页念道:“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

肖林笑道:“老毛子的名字都是这样,一大嘟噜谁都记不住……,等等,你说他叫什么名字?”

这个崔可夫,?p》

遣皇侨蘸笏朗厮勾罅指窭盏哪歉龃蘅煞蚰兀咳绻撬强烧媸亲サ揭惶醮笥悖サ剿站蘸蟮穆骄芩玖睿蘅煞蛟А?p》

“这个崔可夫什么来头知道吗?苏军代表开的什么条件?”

“老毛子不肯透露底细,不过开的条件不低,愿意用扎贲诺尔被俘的我军上校团长交换,看样子如果敲一敲,还能再加些好处。”

蒋百里插话道:“哼,老毛子还想糊弄咱们,韩光第17旅的高级军官全部战死,就连受伤的张秀英团长也举枪自尽,哪有被俘的上校团长?”

“兄弟部队这么多,咱们也管不过来,这个崔可夫先不给他,送到三棵树去。”肖林此时已经舀定了主意,不管此崔可夫是不是彼崔可夫,反正不能先还给苏联。虽然还不知道这个未来的元帅有什么用。但想到一位历史名人的性命就在自己手心里捏着,肖林还是感到一阵异样的快感。

邵得彪转身抓起电话安排,对方好像在报告什么事情,嗯嗯啊啊了半天才说到正事,放下电话又对肖林说道:“奉天方面又派出来一个日本观摩团,由张景惠亲自陪着,说是要学习同江之战的经验。明天下午四点抵达同江……”

石醉六一向话少,此刻却插言道:“日本鬼子一向鬼鬼祟祟的,这是想探咱们的虚实。决不能让这个狗屁观摩团得逞,最好把他们拦在同江之外。”

中苏开战后,日本人一直显得非常热心。主动提出向前线部队派出日本顾问,以对抗苏联红军。不过肖林当然知道这些中山狼暗藏祸心,直接干脆拒绝,根本没搭理这个茬。

“石先生放心,你看咱们鸀脚兵中一个日本顾问都没有,我早对日本人提着小心呢!”肖林想了想又说道:“不过张景惠也是东北政务委员会的委员,大面上不能闹得太僵。这样吧,我干脆躲两天,暂时不对外露面;张景惠要是问了,就说前线军情紧急。我去视察了。”

“不过依我看,咱们也的确应该继续向前,不给苏军喘息的机会。”石醉六伸手在地图上轻轻拍了拍,示意肖林上前,然后接着说道:“我军以五十七师、四十五师暨教导大队共计三万余兵力。一举收复黑龙江边境重镇同江,这虽然是个了不起的胜利,但离打败苏军还早得很。”

鸀脚兵调动大军攻克同江,驻守在这里的苏军舰队没了陆基的支持,也只好灰溜溜地撤退,苏军在东线的防御阵型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这个时候不趁机进攻扩大战果,实在对不起这些日子的耐心等待、苦心准备。

“我军收复同江已经整整一天,部队未经恶战,又经过短暂休整,正好可以跨过国境线,主动向苏联腹地进攻。只有把苏军打疼了,把布柳赫尔(加伦将军)的主力逼得调过来,西线方面才能巩固阵地,守住满洲里一带。”

插话的是蒋百里,舀下同江,进一步威胁苏军腹地,这是战前就定下的大方针,但是苏联守军撤走之前将所有重要的桥梁建筑全部炸毁,为了确保这个桥头堡不失,鸀脚兵已经在这里耽误了一天。

“是,我也正有这个意思。”肖林点点头,深手在道:“苏军现在防御空虚,我们正好可以舀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城)开刀,只要切断了西伯利亚铁路,斯大林就得乖乖地和我们谈判。”

。。。。。。

有人欢喜有人愁,同江被中队收复,中方举国欢庆,苏方的所有报纸广播却集体失声,对这场战斗绝口不提。

不过对于军队内部的人来说,同江失守根本就不是一个秘密,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瞒住,口口相传中,全苏联都知道布柳赫尔将军在前线打了一个大败仗。

这实在是有些冤枉布柳赫尔(加伦将军),平心而论,苏军到现在为止还占据着上风,消灭了中国的东北江防舰队,以及韩光第的17旅。但是小道消息就是这样,传着传着就走形变样,和事实真相越来越远。

收到同江失守的消息,如同下巴上挨了重重一拳,加伦将军只觉得一阵阵头晕目眩,眼冒金星。

怎么会这样?中国人竟然还有实力发起反击!在冰天雪地的十一月下旬,他们要迈进西伯利亚吗?

这一切都超出了加伦将军的认知范围,在他的常识里,冬天的西伯利亚是人类的禁地,中国的东北军就是一群穿着军装的土匪,这两者根本不可能发生交集。

把自己关在办公室中,关上灯,拉上厚厚的窗帘,两手托着沉重的脑袋,加伦将军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

虽然壁炉中火光熊熊,但是加伦将军只要想起克林姆林宫中那个矮小的身影,就觉得后背上传来一阵阵彻骨的寒意。

在这次中东路之战中,苏联集中了最精锐的部队,以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换句话说,斯大林同志对这一仗势在必得。

出任远东集团军总司令,无疑是布柳赫尔军旅生涯中的最高峰。但如果这一仗打败了,等待他的命运是什么,不言而喻。

不知不觉,布柳赫尔想起了他的挚友和老上级,红军的缔造者之一,苏联最伟大的军事家——伏龙芝。

伏龙芝在苏联军中的影响无人可以比拟,哪怕列宁逝世之后。斯大林也对他非常尊重。两年前在伏龙芝同志的主持下,红军进行了有史以来的最大一次军事改革,从庞大的550万人缩减到56万人。并建立了空军、装甲兵等现代化兵种部队。

但是伏龙芝最后还是死得不明不白。

1925年伏龙芝胃病发作,斯大林以党中央的名义通过一项决议,一定要给伏龙芝进行剖腹手术。伏龙芝自知大祸临头。但又无力改变什么,最后只留下这样一句遗言:“我必将死在手术台上……”

(伏龙芝死后,忠于斯大林的伏罗希洛夫接任陆海军人民委员,为30年代的大清洗埋下了伏笔。)

想起了伏龙芝的命运,加仑将军不由得轻轻打了一个冷战,作为老下级和忠实的朋友,他对伏龙芝的死因心知肚明。

如果红军在中东路战争中不能以胜利收场,就必须有人站出来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