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欢乐土匪闹民国-第2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次北伐结束之后,山西和南京方面矛盾渐深,这个时候梁汝舟要单独求见自己,就显得颇具意味……

正在走神的时候,身边突然响起一个沉稳的声音。

“肖林将军,咱们又见面了。”

抬头看,是个五十来岁的中年人,身形消瘦。鬓角花白,脸上两道深深的皱纹,平添了几分风霜之色,看上去有些眼熟。

“你是……”

“肖林将军怎么忘了?咱们在浑善达克沙地见过面。”这中年人笑眯眯的,脸上的神情越开越熟悉,好像一个常常想起的女人,邵菊。

“噢——。我想起来了,您是邵菊的父亲,刘克斌!”肖林热情地伸出双手:“伯父您好。您,您怎么会来这里?”

下意识的,肖林压低了声音。虽然和苏联人的矛盾有所缓和。但停火协定中明确规定,苏联不能继续在东北宣传思想,所有红色报刊杂志一律停办。

蒋中正一边和其他几位军阀巨头闹着矛盾,一边还在奋力围剿井冈山的红军,国内大环境就是如此,刘克斌身为高级干部,在明面上是不能曝光的。

刘克斌微微一笑,道:“肖林将军如果方便,不如咱们晚上谈一谈?”

怎么都这么神神秘秘的?肖林刚想答应,突然想起来梁汝舟。连忙改口道:“晚上……晚上还真有个安排,今天下午行不行?”

。。。。。。

当天下午,肖林前敌指挥部内的一间静室,肖林和刘克斌相对而坐。

“当年多亏肖林将军相助,我自天津脱险后辗转抵达苏联。和组织取得了联系,这几年一直共产国际工作,最近才回到国内。”

刘克斌简单介绍了一番自己的经历,然后说道:“我这次来,是受组织上的委托,想和肖林将军建立进一步的联系……”

苏联在绿脚兵手底下吃了大亏。把肖林的过往经历扒了个底朝天,发现共产国际下面的刘克斌父女和这支部队渊源颇深,喜出望外之下,当即把刘克斌派回中国,负责和肖林的联络工作。

“好,好,好事啊。咱们自己打交道总是方便些,起码省了翻译啦。”不管心里怎么想,肖林面上都显得非常热情,然后又随意地问道:“不知道伯父这次来,是代表苏俄的共产国际还是国内的之中国支部,受共产国际直接领导,中国的事业的一部分,根本就是一家人。”刘克斌提到一个历史课本上的名字。

王明?此人好像掌权时间不短,差点把红军送上绝路,具体情况肖林记不清楚,但也并不关心。

“不,必须明确身份,这个很重要。”熟归熟,到了关键问题上,肖林毫不让步。

刘克斌只好答道:“嗯,我的组织关系还在共产国际,不过很快就要调到国内。”

稍微好一点,但还是不对劲,肖林又问道:“这么说来,伯父代表的就是共产国际,而不是苏联政府喽?”

“一样的,苏联以党治国,共产国际的地位很高。”

“不一样,政府和党派本来就不同,何况共产国际并不是苏共。”

肖林的表情转为严肃,对刘克斌说道:“共产国际的政治色彩太浓,不适合绥远的情况,伯父这一趟恐怕是要空手而归了。”

党派之争,政治斗争,肖林一向敬而远之,但是日本强敌在侧,又不得不和红色苏联合作,跟着来的麻烦也不少。这不是,刚刚和苏联达成秘密协定,共产国际跟着就过来了。

共产国际受到斯大林的控制,一方面支持其他国家的,一方面却在隐隐控制操纵,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和他们打交道没有任何好处。

“肖将军,这就是我来找你的原因。”刘克斌的声调渐高,有些激动:“你现在非常危险了,知道吗?”

“危险?什么危险?”肖林一愣。

“你现在所走的道路非常危险,即将堕落成一个新军阀,毫无知识,毫无功能,干预政治,只顾自身小团体的利益……”

“北洋已经被打倒,我怎么又成了军阀啦?”肖林微怒。

“但你继承了还是北洋那一套,以中华儒家糟粕为中心,以封建伦常为纽带,全都是过时的东西。”刘克斌的声音越来越大,激昂不已:“你手下的军队维护的是集团的私利。依靠亲族、同乡、部下的私人关系来维持掌握,割据地盘,以军治政,非文治,非武治,早晚有走向覆灭的那一天!”

肖林却愣在了那里,心中一阵迷茫。

私兵。地盘,以军治国,这的确是军阀最准确的描述。自己本来是个懦弱自私的宅男。什么时候变成了一个军阀?

刚刚来到民国,肖林只想混个温饱安逸,顺手就做了黑心商人。哪顾得上道德和操守。

作为一个沉浸在物欲中的现代人,一点点地被民国的环境改变,不知不觉中变得杀伐果断,甚至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千万人随他的一念之动而流血牺牲……这一切,到底是对是错?

军阀,意味着人头滚滚,意味着血流成河,哪怕有抵抗外侮的遮羞布,也难以改变事情的本质。

但是这一切难以回头。绿脚兵发展到现在,肖林身边有一个巨大的利益集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被这些人绑架着,肖林只能替他们的利益考虑。继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将来会怎么样,会发展到哪一步,肖林完全不知道,他如同推动了下山的石块,想停也停不下来。

环境会改变一个人,时间会磨灭一切。别人所能看到的,只是光环照耀下的表面。

。。。。。。

对于共产国际抛出的橄榄枝,肖林最后还是将温言拒绝了,客客气气地送走了刘克斌。

敬而远之,肖林还是这个态度。

在资本主义国家,将私有财产的重要性上升到一个极高的高度,和完全相反,而这一点恰恰和肖林的观点符合。

从本质上来说,人类就像寄生在这颗星球上的细菌,生物个体的本性决定了人的本性,归根结底都是自私的。

不尊重私有,就只能是一群穷光蛋混在一起,无论谁稍微发了点财,都想赶快换个地方呆着,这个问题实在不好解决。

不过在送走刘克斌的时候,肖林终于还是忍不住,询问邵菊的下落。

“她呀,她在莫斯科中山大学读书,将来肯定要回国参加革命工作……”刘克斌并不气馁,像肖林这样的高级军官大军阀,背后的关系错综复杂,本来就不是一两句话能说通的。

。。。。。。

当天晚间,山西代表梁汝舟又来到了这间静室。

梁汝舟此次来同江,背负着说客的任务。

绥远就是绿脚兵从晋绥军手中夺过去的,肖林和阎锡山的关系本来不怎样,看到苏联人都被绿脚兵打败,阎百帅终于放下那些陈年旧怨,准备和肖林拉拉关系。

之所以要拉拢肖林,百帅是为了对付另一位强敌——蒋中正。

蒋中正和阎锡山自从开始打交道那天起,矛盾和隔阂就从没有间断过。二次北伐之后,各方实力派不断发起倒蒋战争中,阎锡山在其中和反蒋势力暗通曲款,有所应求,早成了蒋中正的眼中钉。

阎锡山和蒋中正的矛盾不断激化,俨然已经半公开,山西各地国民党党部被关闭,人员被晋军抓捕,阎锡山又派出部队进入河南,努力争抢地盘。

明眼人都看出,双方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在这种情况下,阎锡山派出梁汝舟来到东北,对张学良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不过少帅这回非常冷静,也采取了两面应付,静观其变的策略。

虽然没有把张学良拉入反蒋阵营,最起码也要让少帅保持中立,张学良能给出这么个态度,梁汝舟就算不辱使命。

除了坐拥三十万大军的张学良,肖林也引起了阎锡山的注意,绿脚兵十万人马,战斗力强悍,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肖林兄,二次北伐结束后,蒋中正日趋跋扈,为一己之权势置国家民族利益不顾,粤汉分裂,三全异议,理论各执一端,祸变相继不惜,令人慨然。”

梁汝舟不愧说客出身,一旦提起政事,长篇大论,出口成章:“国家糜烂至此,百帅痛心不已,本想礼让为国,与蒋公共息仔肩,完成党事国事之决议,如有跋扈军人违抗国家命令者,再以党国元勋身份负责纠正。可惜蒋公不明百帅之苦心,贪权恋位,毫无解决时局,担负国家的诚意……”

幸好肖林这两年苦读经史,总算听懂了梁汝舟半文半白的这番话到底是什么意思。

国家羸弱,时局动荡,人心思变,这种情形下只有下野,才能维持党内团结,解决困境……

简单来说,就是阎锡山出了一记狠招,拉着蒋中正要求一起下野,结束个人独裁和军人干政,这种政治伎俩蒋介石当然不会上当,根本就没理阎锡山这个茬。

“为了拯救国家于水火,冯焕章、李宗仁都有联合抗蒋之意,七十万大军不日将举起义旗,一扫蒋氏新军阀,肖将军,你可有什么想法?……”

两个月后,过了农历新年不久,原北伐军二三四集团军(就是冯玉祥、李宗仁和阎锡山的部队)将领五十七人,由鹿钟麟领衔发表联合通电,拥戴阎锡山担任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张学良为副总司令,联军讨蒋。

同一天,冯玉祥、李宗仁分别宣誓就任,中原大战爆发。

 三九一章 入沈阳

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三大巨头联合发动中原大战,都投入了全部力量。

因为在政治斗争败在蒋中正手下,阎、冯、李为了争取政治生存空间,不惜拼尽全力发动这场存亡之战。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早就证明,军事斗争不一定能取胜,但是坐以待毙最后必然任人宰割,中原大战实际上是国民党新军阀政治斗争的延续。

阎、冯、李都将此战视为政治生涯的最后一战,动员了所有能够调动的战争资源,反蒋联军兵力总数高达70万,后方除了少量的保安部队,预备役已动员至极限。蒋中正也毫不退让,以中央军组成“讨逆大军”,孤注一掷,和反蒋联军在陇海、津浦、平汉线以及湖南几个战场杀的昏天黑地。

战争初期,双方势均力敌,一时难分胜负,关外东北军的态度就显得非常重要。但耐人寻味的是,张学良一直保持着中立,除了不疼不痒地发表了几份调停通电,再没有任何动作。

与战火连天的关内不同,1930年的关外诸省和平安定,欣欣向荣,充满了蓬勃生机。

受到中东路战争胜利的影响,东北当局的国际形象大幅改观,原本一个落后昏聩的地方军阀集团,却因这场胜利而让英、美、日等列强刮目相看。苏俄、美国、日本,甚至英法德,都改变了对东北当局的看法,开始或深或浅的试探合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涉及。

战争。从来就不是单一的军事问题,国战胜利带来的好处不胜枚举。

东北地区的经济状况也大幅好转,自奉系被迫出关老帅身亡之后,奉票已贬值到一年前的十分之一,但随着中东路战争的胜利,又突然强劲反弹,短短两个月之间劲升数倍。

纸币的坚挺意味着巨大的财富。只要开动印钞机,就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无论当局政府还是私人都顿觉富裕无比。开矿办厂,兴农促商,到处都是一片百废待兴的景象。

在这种情况下。中原大战突然爆发,东北军上下明着不说什么,暗自却都是一副幸灾乐祸的心理。当初二次北伐,这帮家伙把我们逼得好惨,现在自己窝里斗起来,狗咬狗,一嘴毛,嗯,最好打个两败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