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4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腿贤舜笄氐恼庑┱撸⒅鸾ソ邮艽笄氐耐持魏椭型链笠煌车氖率担
宝鼎认为大秦在统一了大河流域之后,有必要减慢统一进程的速度,先把大河流域的广袤疆土稳定下来,让关东民众有喘息的时间,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大秦的统治带给了他们实实在在的利益,让他们看到统一的好处。
大河流域的稳固将给大秦带来国力上的飞速增涨,而财赋的增长将大大推进大秦武力的增长。大秦越来越强大,而楚国越来越弱,双方实力此消彼长,楚国还能支撑多久?
宝鼎把决战之后中土局势的变化和自己对统一进程的看法也写在了回复秦王政的信中。
宝鼎明确告诉秦王政,山东的镇戍交给公子扶苏,蒙氏和冯氏将辅佐公子扶苏稳固山东,以山东的稳固来保证中央对中原的控制。至于两淮战场,还是尽数托付于王翦老将军为上策,未来攻楚大战的重任也只有老秦人才能承担。
接着宝鼎对东南镇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考虑到南征灭楚还需要数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东南局势的发展至关重要。宝鼎为此恳求秦王政,调章邯镇戍江南,调杨端和为西南远征军的统率,也就是说,宝鼎在统一之前,要控制东南局势的发展,要把江南的控制权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从而确保东南局势按照自己的设想逐步推进。

王翦接到宝鼎的回信,心情极度恶劣。
他召集中原各军统率,把王贲、麃浚、冯毋择和李信都请到了中军大帐,把宝鼎的书信给他们一一传阅。
将军们对分封的渴望非常强烈,尤其随着中土统一的来临,这种渴望正在演变为野心,而这种野心不分派系,只要是功勋显赫之辈,无不梦想,但武烈侯端起一盆冷水,狠狠地泼在了他们的头上,让他们透心凉。
武烈侯不想分封?不想做一方诸侯?不想称霸中土?这是不可能的事。这世上没有圣人,圣人都是杜撰出来的幻觉,是失败者的一种自我慰籍。武烈侯不是圣人,他从赤手空拳走出北疆到现在,所谋取的都是利益,而且都是大利益。
那么武烈侯为什么在分封唾手可得的时候放弃了?
王翦不说,他请将军们自己去寻找答案。
这些将军们无一不是出自豪门大族,对当前的咸阳政局都有着深刻的认识,他们经过一番深思后,唯一得到的答案就是武烈侯要做吞噬中土的“渔翁”。
当秦王政和咸阳宫为了中央集权,与豪门贵族和地方势力打得两败俱伤之后,出面收拾残局的就是武烈侯,而那时候的武烈侯拥有一个强大的北疆,拥有一支几十万人的强悍军队,无论是秦王政和咸阳宫,还是豪门贵族和地方势力,都不是他的对手,都将被他所吞噬,然后,这天下就是武烈侯的天下。
几天后,王翦再一次召集诸军统率,做出了与项燕决战的决策。
现在楚国应该得到了武烈侯带着北疆大军杀进齐国,齐国遭到致命打击败亡在即的消息,这个消息对楚国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寿春必然惊惶失措,楚军上下更是人心惶惶。
楚国这时候最怕什么?当然是害怕武烈侯在攻克临淄后,率大军进入淮北战场,与中原秦军联手渡淮作战。武烈侯进入淮北战场的可能性有多大?对楚国来说,这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无须怀疑。既然武烈侯肯定要进入淮北战场,那么楚国会拿出何种对策?退守淮河,力保寿春。
这样战局的发展就一目了然了,项燕和淮北的楚军主力不会再打了,再打就被中原秦军拖住了,那等于给武烈侯南下淮北赢得了足够的时间,所以项燕要带着淮北楚军逐渐后撤。
这就是中原秦军发动决战,给予项燕和淮北楚军致命一击的最好机会。假如等到武烈侯拿下临淄,带着北疆军撤离了,那战机也就消失了。
王翦需要这场决战,以便杀过淮河,为尽快渡江作战消灭楚国打下基础。只有消灭楚国,以老秦人为首的功臣们赢得了显赫功勋,控制了江淮和江东,功臣们才有本钱和咸阳对抗,才有可能逼迫咸阳建立更多的封国,才有机会挑起秦王政和武烈侯、中央和北疆之间的争斗。
武烈侯想做“渔翁”?武烈侯做了“渔翁”,功臣们岂不陷入被动?所以,功臣们要做“渔翁”,而让武烈侯和秦王政这两头老虎去打个头破血流。
王翦的决策赢得了将军们的一致支持,不分派系,绝对支持,上下齐心。

秦王政看到宝鼎的回信,心中的不安减去了几分。
在中枢议事上,秦王政做出决策,武烈侯和北疆军拿下临淄后,马上返回北疆,山东镇戍由公子扶苏负责,蒙武辅佐。
这一决策在中枢大臣们中间引起了强烈反应。很明显,秦王政和武烈侯在分封一事上达成了约定,武烈侯为了赢得咸阳的财赋支持发展北疆,向秦王政做出了妥协,帮助秦王政压制功臣,反对功臣分封。
顿时各种声音充斥了秦王政的双耳。
冯劫、蒙嘉等关东系大臣马上警告秦王政,武烈侯不会放弃分封,这是他的以退为进之策,几年后等到北疆实力强横了,秦王政和功臣、中央和地方因为矛盾激烈而打得两败俱伤之际,也就是武烈侯出手之时。所以他们的建议是,命令武烈侯继续南下攻打楚国,加快统一进程的速度,借此机会消耗武烈侯的实力。
隗状、王绾、公子腾、公子豹等大臣也建议秦王政把统一大战继续下去,一鼓作气消灭楚国,完成统一大业。
秦王政不为所动。他的心里非常清楚,继续攻打楚国,不要说咸阳的财赋支撑不了,更严重的是,中央会迅速失去对地方的控制,封国建立得越多,也就意味着距离功臣分封越近,这是秦王政绝对不能接受的事。
秦王政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不是中枢一致要求南征灭楚,而是朝野内外的功臣们对“分封”的强烈**,这种**让秦王政有一种无力抵御之感,如果没有武烈侯的支持,没有茅焦、李斯、周青臣这些来自寒门的法家大臣们的支持,秦王政相信自己肯定支撑不住。
秦王政没有理由直接反对中枢的决策,他只能以武烈侯坚持要在两个月后返回北疆为借口,设法拖延,只要拖到武烈侯带着北疆军撤军了,那么中枢的这一决策也就失去了实施的可能。
中枢大臣们看到秦王政久拖不决,于是又要求秦王政在山东建封国。这个理由很充足,山东距离咸阳太远,而山东形势能否迅速稳定下来不但直接关系到中原的稳定,还直接关系到南征灭楚。假如山东的齐人不停地叛乱,中原总是面临危机,那秦军又如何南下攻楚?
秦王政同样没有理由拒绝。燕南建封国了,代北和江南也建封国了,相比起来,山东更重要,更应该建封国。
秦王政以齐国尚未灭亡为借口,同样拖延不决。

正月中,杨端和率军攻克即墨。接着辛胜去打东莱,而主力则南下打琅琊。
正月中,蒙武、章邯、曝布猛攻莒城。齐太子安和魏王咎抵挡不住,逃亡琅琊城。
正月下,杨端和与蒙武南北夹击琅琊城。太子安和魏王咎无奈之下,只好弃城而逃,带着近万军队乘船逃亡楚国。
这段时间里,齐国相后胜试图与武烈侯谈判,但被武烈侯拒绝了。武烈侯只有一句话,投降,否则血屠临淄。



第402章 咆哮洪峰
第402章 咆哮洪峰
楚国接到秦军杀进齐国,在历下击败齐国主力大军的消息已经是新年之后了。
这个消息是从齐国琅琊传到楚国彭城的,而且是齐太子安和魏王咎亲自送来的消息,他们向楚国求援,希望楚国马上增援琅琊,与齐军联手抵御秦军的攻击。
彭城守将一边急报京都寿春和平舆战场的项燕,一边全力备战,并派人急赴琅琊确认消息的真假。
很快,有消息从琅琊传回,开阳城被秦军攻陷,秦人切断了齐国琅琊和楚国泗水郡之间的联系,现楚国已无法北上增援,而齐人也无法从陆路逃亡楚国。
这时候秦军故意放出消息,说武烈侯带着三十万北疆军南下攻齐,一路势如破竹,先在大河围歼齐北都军队,接着在历下城全歼齐太子安所率的二十多万齐军主力,现正在围攻齐都临淄,齐国倾覆在即。
寿春震惊,楚国君臣难以相信,休养生息了四十年的齐国,貌似雄风不减当年的齐国,竟然如此不堪一击,竟然被秦军摧枯拉朽一般击毁了,这是真的还是假的?
好在齐国曾经遭受过一次差点亡国的苦难,那一次他们顽强坚持了下来,或许这一次齐国也同样可以坚持下来,所以寿春的楚国君臣们经过商讨之后,决定先稳住淮北局势,全力加固淮河防线,然后耐心等待局势的发展。
假如秦军拿不下临淄,陷在了山东战场,齐人在秦军狂风暴雨一般的攻击下坚持了下来,双方转入长期的僵持之战,那楚国就可以乘机在淮北战场上主动攻击,以配合齐人的卫国大战。反之,假如齐人外强中干,转眼就被秦军吞噬了,那么中土局势就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中土局势就此走向了秦楚抗衡的时代。秦强楚弱,楚国若想维持对峙局面,首要之务是守住两淮,假如两淮守不住,那最起码要守住大江,否则楚国就完了。
项燕和寿春的看法一致,淮北的战不能打了,楚军要做好死守淮河的准备。武烈侯一旦摧毁了齐国,其北疆大军必然蜂拥而下,以楚国目前的两淮兵力,恐怕挡不住秦人的疯狂攻击。
项燕焦虑不安,楚军统率们更是忐忑,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山东战场上,都在等待着从山东传来的最新消息。
正月下,各种消息满天飞,最新传闻是秦军攻克了临淄,武烈侯带着北疆军正急速南下,马上就要杀到淮北战场了。
这个消息不管是真是假,做为楚国的上柱国,楚军的最高统率,淮北战场的总指挥,项燕都必须做出策略上的改变,不能继续这样被动地等待下去。
正月底,项燕下令,大军撤离平舆,放弃项城,在巨阳和寝城一线设阵阻击。巨阳距离寿春两百余里,一旦武烈侯带着北疆军杀进淮北,楚军可以迅速撤过淮河,力保寿春不失。
王翦派人散布假消息,就是为了动摇楚军军心,诱使楚军主动撤离,只要楚军一撤,士气必然低落,秦军就能取得决战的优势。
秦军在平舆士气高昂,将士们蓄势待发,就等着攻击命令了。
楚军刚刚后撤,王翦就下令全线攻击,王贲、麃浚、冯毋择和李信各带一军,疯狂扑上。
项燕当然有准备,就地列阵,指挥楚韩联军与秦军奋力厮杀。
这一仗从日中开始,一直杀到黄昏,双方旗鼓相当,杀得血流成河,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韩王越和他所统率的韩军为了减少损失保存实力,竟然佯装不敌,诈败而走。韩军一败,楚军的战阵顿时被秦军撕开了缺口。
楚军将士对当前局势的悲观、对秦军的惧怕心理,随着韩军的败走,随着战局向不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迅速影响到士气,而士气的急剧丧失给了楚军致命一击。
暮色降临之际,楚军全线溃败。秦军士气如虹,将士们气吞如虎,无不以一当十,奋勇当先,杀得酣畅淋漓。
黑夜就像一头张口血盆大口的猛兽,无限制地增加了楚军将士的恐惧,而这种恐惧在战败之后终于演变为心理上的彻底崩溃,楚军肝胆俱裂,狼奔豕突,大败而逃。
王翦下令,各军再接再励,宜将剩勇追穷寇,杀,一直杀到天明为止。

平舆大捷,王翦击败了项燕,秦军歼敌近十万,把项燕的淮北主力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