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在对待子女的“爱”上不但不欠,而且只多不少。但是家长们欠的是正确的教育理念,理智的教育方法和恰当的教育手段——这恰恰是今天家庭教育的软肋,因此才不堪一击,因此才屡战屡败,因此才不被孩子们接受。
著名儿童教育家孙云晓在北京电视台2004家庭教育论坛上引用孩子们的话,把父母们称为“菜鸟”,据说是港台的泊来语,意思就是在网络方面的“笨蛋”、“白痴”、“什么都不懂”,孩子则自称为“老鸟”。现在的情况是“菜鸟在教育老鸟”,而且是用传统的方式,一厢情愿地教育,“老鸟”们能服气吗?不服气又怎么能接受呢?现在许多教育方面的专家都在大声疾呼“家长要学习教育”,“教育孩子先要教育家长”,“教者应修身”。这种呼吁和提倡无疑是个好势头,绝大多数家长一定会接受。但是据我了解,家长们最迫切需要的答案就是:“我该做什么?我该怎么做?”这个话题很广泛,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回答,我仅从家校合作这一点出发,谈谈我的看法。
家长要充分认识与学校、老师良好合作的现实意义。我在多年的教育生涯中确确实实有不少得意之作,培养出了一批像王海洋、张思宇这样的好孩子,转变了一些某一方面略有欠缺的所谓“问题学生”。家长们总爱在人前表达这样一种意思:“碰上关老师是我们孩子的幸运。”或者是“这孩子幸亏遇上了关老师”。每当这时我定会给家长纠正:“没有您的配合是不可能成功的,家长功不可没。”的确是这样,不是家长与我达成共识,没有家长的精诚合作,单枪匹马的我再有本事也未必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样道理,家长的心气儿再高,单枪匹马也难遂心愿。既然家校目标是一致的,而老师又是专职的教育工作者,教育水平无论如何也应该高出家长一筹,家长如果能够做到主动沟通,虚心求助,善于协调,合理配合,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就能助孩子健康成长一臂之力。
可惜的是很多家长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够充分,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割裂开来,形成几种错误认识。
其一,我为孩子选择了好学校,已经尽到了责任,剩下的教育问题就交给学校和老师了。这是一种推卸责任的做法。上了好学校并不是绝对进了保险箱,清华、北大学子照样有违法犯罪的事情发生。持这种观点的往往是事业有成、工作繁忙,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家长。孩子上了3年初中,没开过家长会,不知孩子老师姓什么,不知道自己孩子在几班,初中毕业没考好,再花高价钱上高中——这样的家长我见过不少。
其二,有的家长很自谦,认为自己不懂教育,甚至文化程度不高,也辅导不了孩子,只能拜托老师了。这些家长的着眼点只在孩子的“功课”上,认为自己无能为力,帮不上忙,所以客观上放弃了与学校的积极合作。
其三,不好意思打搅老师。这样的家长还真挺多。心里特别想跟老师取得联系,想了解孩子在校表现及学习状况,或者发现孩子有问题了想求助于老师,让老师给支支招。但是犹豫再三,“算了吧,别给老师找麻烦了”,有的家长还十分通情达理地表示“我这一个孩子都这么费劲,人家老师管40多个呢,别给老师添乱了”。殊不知您的这种好心有时候还真耽误事,失去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另外也可以说明家长们有时真不太了解老师们的心,只要对孩子有好处,能帮助孩子进步,大多数老师对自己的付出是无怨无悔的。
我们北英中学逯广芬老师教初三时接手一个底子薄弱一些的班级后,为了改变班级面貌,主动征得家长们的配合,除家访、家长会外,还为全班48个学生每人建立一个联系本,该表扬的、该批评的,学校有什么重要通知,每一次单元测验的成绩等等,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或多写或少写,每天都要逐一落实。学校本无这方面的要求,逯老师自己给自己加大了工作量。
家校合作并不是中国的创新,世界上许多国家对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程度的关注。美国早在1900年就建立了“家长教师协会”,1993年第25届盖勒普民意调查发现,教师们普遍认为“如果家长积极参与其孩子的教育,学生在校表现可能更出色”。但是中国的教育国情中有非常突出的一点,就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这就决定了家校合作在中国更具有现实意义。所以家长们要充分认识这一点,力戒浮躁,脚踏实地地、真心实意地和学校、和老师携起手来,直面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难题,相信1+1》1∶1。
三、提高素质取得教育孩子的资格
提高自身素质,取得教育孩子的资格
从中国传统观念来看,孩子是我生我养的,就该我来教育,还用取得什么教育资格,不是有点荒唐了吗?这话听起来也在理,中国古代《三字经》里不是就有“养不教父之过”的观点吗。我国法律也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家长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既天经地义又责无旁贷,谁也不能够剥夺。现在的问题在于,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在提升。孩子们在社会各种思潮影响下,思维活跃,完全没有了“君臣父子”观念的束缚。在这种情况下,那种传统的“我说你听,我管你服,我打你怕”的教育被孩子们嗤之以鼻,而且还不仅仅限于“不予理睬”,还要加上各种形式的反抗,也就是今天所说的“逆反”。孩子们称家长为“菜鸟”,说他们到了“更年期”,这就反映出了他们既藐视一切又无奈的一种心理。面对此情此景,家长们急于想知道“怎么办”。我就不断地接到家长这样的询问:“孩子什么也不跟我说,怎么办?”“关上门不让我进他的房间,我不知道他一晚上到底在干什么,怎么办?”“我一开口他就烦,摔门就走,怎么办?”“拿起电话最少半个小时,也不让我听,怎么办?”“放学不爱回家怎么办?”“考试成绩不告诉家长怎么办?”……家长们的“怎么办”太多太多了,真可以编一本“家庭教育的N个怎么办”了,而且可能还真有人敢一一写出答案来给家长们“救急”。
但我要负责任地告诉家长们,家庭教育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问题既然已经出现,“治病”就不能急于求成,中国有句古话叫“去病如抽丝”嘛。老师也好,专家也罢,针对您的“怎么办”决不可能“药到病除”,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我在接受家长的咨询或求助时,只能给家长一些建议,一些尝试,家长能认真按我的要求去做了,也许会见到一点点的效果。但我认为也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孩子青春期综合症的病根儿未必能治愈。这也是我要提醒家长们的第二个问题:家长们的思路有误,都把“怎么办”作为待解难题,却不追问一下为什么,孩子为什么会这样?病根儿您找到了吗?社会影响、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自然是“发病”的重要原因,但同处青春期,有些孩子为什么就没有那么强烈的“逆反”,没有给家长造成多大的困惑,而能顺利度过青春期呢?
我坦言相告,就是由于家长的自身素质、教育理念、教育水平造成的。换句话说,孩子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受了您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不得当的教育。家长们望子成龙的期盼,急于求成的心态,急功近利的方法和手段,有时真是“好心办坏事”,“欲速则不达”,甚至是“物极必反”。所以今天的家庭教育决非易事,不是谁都能教育出好孩子的;想当个好家长,希望孩子从自己手里走向成功,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己的教育资质。专家们提出的“要教育孩子先教育家长”的观点我特别赞同,一来增加家长对孩子的正面影响,减少负面影响,二来家长掌握和接受新的、既符合时代要求又切合孩子实际的教育思想,才可能提高教子成功率。具体来讲,我给家长们建议就是:
一要学习
家长们要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关注、关心中国甚至世界的教育动态。教育在任何国家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话题,越是解决了温饱、经济迅猛发展的国家,儿童教育、国民教育越显得格外的重要。我们国家就正处在这样一个经济复苏与上升期,所以对下一代的教育问题就越发突显出它的重大和深远意义。也许由于我从事的是教育,所以对教育方面的信息反应十分敏感。我欣喜地感受到了国家、社会、媒体、舆论、学校、家庭方方面面对教育、对青少年教育、尤其对青春期教育的极大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后,全社会都在给予积极的响应。电台、电视台关于青少年教育的专题节目比比皆是,报刊、杂志对青少年的动态报道非常及时,孙云晓、卢勤、周歧、王宏甲 等专家们全身心地用出书、讲座等各种方式来点拨和指导家长们学会教育。这一切,作为家长您都注意到了吗?过去一说教育是科学、是学问、是艺术,就被人理解为是指学校教育说的。今天我就更直白地告诉家长:教育自己的儿子、自己的女儿也同样大有学问,也同样有艺术性。不学习就跟不上形势,不学习就掌握不了正确的教育方法,不学习您的儿子女儿也许就被您耽误了。
二要接受
接受现实,接受新的教育理念。
首先说接受现实。对于家长来说,目前最大的现实就是与孩子们有了“代沟”,理解不了孩子们的所想、所作、所为,不明白到底是孩子出了问题还是自己出了问题。其实在我看来,就绝大多数孩子来讲,并没出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在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如此丰富的今天,在社会透明度越来越高的信息社会里,孩子们的思维、表现是在追求与社会发展的同步,他们青春期的反应强烈,是因为他们不受传统观念的禁锢,敢于表现。家长们如果扪心自问的话,我们这些“过来人”难道没经历过青春期的困扰吗?虽然“青春期”概念被提出和大量的出现是近十几年的事,可是毕竟是生理和心理变化在这个年龄段的反应,即使没有青春期的说法,它也是个客观存在。
坦白地讲,我在12岁~20岁之间就曾有过青春期的躁动(这本是我埋藏在心灵深处的美好的回忆,为了点醒家长们,只好把这羞于启齿的小秘密公布于众)。最初是在上小学六年级时,心里特别喜欢同班某男生。我们俩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是老师、同学公认的好学生,同窗六年,前五年没有什么感觉,不知怎么小学毕业前那一段就开始关注他,想接近他。我们当时上学是“二部制”,就是半天上课,半天家住比较近的四五个同学组成学习小组,到一个同学家里去写作业,我就愿意和他分在一个小组。记得有一次老师为了让我俩分别帮助一些同学,要求我们分别插到两个小组里去,我不高兴了好几天。这不就是青春期心理的变化吗?可是小学毕业后分别考上了不同的中学,时间长了渐渐也就淡忘了,至今已是杳无音信。
第二段回忆是在17岁到山西插队后,回北京探亲时见到了曾经既是邻居又是小学同学,从小的朋友。他在海军某部队当兵,我们有几年没见了。他小时候个子就高,这时候已经有1米8了,穿一身军装,很英武。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