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让他们对爸爸妈妈和老师说上一句话,他们的大意基本都是:“请相信我们。”“给我们一点理解和宽容。”通过观察和与学生们的交流,我越来越理解和相信孩子们的心声。我之所以用了“越来越”,是因为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甚至走过弯路。
记得上世纪80年代曾有一部风靡一时的日本电视连续剧《血疑》,著名影星山口百惠饰演的幸子与三浦友和饰演的男主角爱得死去活来。那时候就有学生问我:“幸子才17岁,是高中生就恋爱了,我们怎么就不让呢?”当时的年代还没有那么开放,学生还比较好糊弄,被我三言两语就给搪塞过去了,其实连我自己都知道我在强词夺理,根本无法服人。上世纪90年代初,我曾为我的学生“早恋”而勃然大怒,采取了一切拆、压的手段,不但没起作用,反而让学生跟我形成对立。也许至今他还在恨我,这是我从教生涯中最为惨痛的一个教训。
随着社会的不断开放,孩子们率先打破了许多思想桎梏,逼着我们这些成年人、教育工作者必须重新认识,理智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很多青少年问题专家,像孙云晓、陈一筠、何立婴等纷纷著书立说,给家长和老师们以指导,针对孩子们的青春期问题提出了不少理论、观点和建议,我看后、听后受益匪浅,再根据我在多年实践中积累的第一手材料,总结出了我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肤浅认识。
1。青春期阶段孩子对异性的想往、追求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是社会环境影响,多重信息刺激和生理迅猛发育的必然结果。虽然表现强度因人而异,但心中的涟漪每一个孩子或迟或早都会产生,与孩子的品质、学习无关。
我在前面说过,一个看起来十分单纯幼稚的小男孩突然告诉我“最近学习心不在焉的原因是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个女孩”,令我吃惊的同时也引起了我的思考:表面看起来单纯、幼稚、内向甚至木讷的孩子,在心灵深处也会留有一个小小的“爱”的角落,他(她)错了吗?没有。不过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他们对“爱”与“喜欢”、“崇拜”、“欣赏”乃至“合得来”的界限不十分清晰;情感上缺乏稳定性;对人的评价标准有片面性,但是又不可否认他们两情相悦之间的那种纯洁性;不带功利色彩;没有物质联系;不牵扯经济利益;只是建立在“我喜欢”、“合得来”、“有好感”的基础之上。所以我的主张是,对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家长首先应该持宽容与信任的态度,给孩子自我思考、自我认识的时间与空间,以看似不经意的态度给予艺术性的点拨或指导。
当一位16岁的女孩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终于告诉妈妈自己喜欢班里一位男同学时,妈妈亲切地搂住女儿:“你长大了,妈妈为你高兴。真巧,妈妈也是在像你这么大时喜欢上同班一个男生的。当时妈妈十分理智地战胜了自我,读大学时选择了你的爸爸,你不觉得爸爸妈妈现在很幸福吗?”女儿既诧异又欣喜地对妈妈说:“我的好多同学都会为这种事挨家长骂的,妈妈你真好,我懂了,你放心吧。”无论这位母亲的经历是真是假,她都是一位高明的母亲,教子有方的母亲。既不是放弃,也没有伤害,用委婉的方式解开了孩子的心结,放下包袱,轻松面对学习和生活。作为母亲既没有给孩子施加压力,也没有自寻烦恼,这一方法很值得借鉴。所以我的建议是,家长们一要认真关注、细心观察孩子在青春期阶段的细微变化,不可掉以轻心;二要调整好心态,不要疑神疑鬼,草木皆兵,自己吓唬自己;三要在信任理解的基础上对孩子进行引导,切忌简单粗暴和高压强制,尤其不能在孩子面前诋毁他或她正在交往中的异性伙伴,那可就犯了孩子们的大忌。在处理众多所谓的“早恋”事件中,我的经验归结为一条就是“既要热又要冷,该热时热该冷时冷”。面对孩子青春期生理上的变化和心理上的困惑,家长要表现出“热”——理解、关心、呵护,让孩子在成长的烦恼中感受到亲情的温暖;面对孩子青春期阶段与异性同学的交往,家长表面上要显现出“冷”——冷处理。当听到老师反映“孩子给男(女)生写小条了”,“与某个异性同学来往过密了”或者从抽屉里、日记中发现孩子有小秘密了,家长不用吃惊,也不必诧异,冷静地面对孩子的长大,在看似冷漠中与孩子进行艺术性、策略性地沟通,避免出现“弹簧效应”——越压越弹。事实证明,中学时期男女同学之间的好感、接近,大部分都是“短命”的,经过短暂的“热恋”之后逐渐都会冷却下来,一直“恋”到成功的毕竟是极个别现象,而且这种执着也未必就是坏事。
2。中学阶段的出轨现象,往往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早恋,或者早已超出了“恋”的范围。
前不久我在北京的617路公共汽车目睹了这样一幕:一男一女两个大约读初三的学生,虽然穿着校服,背着书包,但形象很粗野。上车后并排坐在一个双人座上,男孩子不停地动手动脚在女孩子身上揉搓,后来索性把头扎在女孩子怀里,用舌头舔着她领口很低的胸口,还在嘴里念叨“咸的”。在众目睽睽之下,那个女孩面不改色悠然自得地“享受”着。对面座位上一位母亲无奈地用手捂住坐在膝盖上的女儿的双眼。这是早恋吗?我不同意!这只能归到没有自尊、不自爱,甚至放荡的行列里,他们今天能与对方作出这种举动,明天就还会与其他人做出更出格的事情来,这已经是对“早恋”的亵渎。但我相信这一定是极少数人所为。
著名儿童问题专家孙云晓编写的《藏在书包里的玫瑰》一书,真实地报道了13位中学生发生性关系的原因与过程,并逐一作了分析。著名作家毕淑敏老师看后称有“滴血之感”。我作为母亲,作为老师读罢此书真的有一种“心在滴血”的感受,那种心痛不仅仅是为了孩子,还为我们滞后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青春期教育、性健康教育。这本书在序言和封底有这样一段醒目的提示:本书至少讲述了以下5个事实:
①发生性关系的学生中,半数以上是师生公认的好学生;
②发生性关系的学生,来自重点中学甚至是名声显赫的学校;
③他们初次发生性行为时100%不用安全套;
④他们有过性行为的事实,父母与教师100%不知道;
⑤他们对学校与家庭的性教育100%不满意。
既然用了“至少”二字,我就根据我读后的感受再增补几个事实:
⑥他们多是一见钟情;
⑦发生性行为时多是一方主动,一方被动;
⑧一时冲动过后都没有真正幸福甜蜜的体验;
⑨一次性体验后,基本都决了道德的堤防,更加放纵自己;
⑩发生性关系的双方最后都以分手告终……
如果透过这些事实再谈孩子们的“早恋”问题,我觉得就有点不够切题了,因为它已远远超出了“早恋”的范畴,而是直接切入了“性”这个敏感话题。今天孩子们的性意识、性好奇、性无知、性尝试、性体验等等一系列心理以及行为上的变化简直是一瞬间的。尤其是在初二到初三这个阶段,好像一下子什么都懂了,就有初三年级的学生曾经以嘲讽的口吻对我说:“你们大人太小看我们了。”所以依我看,社会、学校、家庭,专家、老师、家长,不要在所谓早恋问题上过多地做文章、想对策,而是要再跨一大步——直面孩子的性心理现状,抢在孩子“犯事”前做好防患工作。
就在我校的心理辅导室刚刚开办的第一周,一个男孩子试探性地找到我,吞吞吐吐地向我讲述了他与同班一个女孩的故事:由于一次集体活动,使他比较多地接触了这个学习很优秀的女生,在交往中互有好感。不久这个女孩子坦露心声,明确表示“喜欢”他。我问:“你的态度呢?”他回答:“也有点儿。”我以为事情不过至此,所以按照一般的辅导思路,首先肯定了他们之间“友谊”的正常,纯洁,引导他怎样正确看待和处理发生在青春期阶段的这段感情,他也很理智地告诉我:“她现在无心学习,上课不专心,老看着我,我不希望她这样,怕影响到她的学习。”在越谈越深入之际,我提醒他:尽量避免单独相处,尤其不可以在父母不在时到双方的家里去。没想到他立即告诉我,已经趁父母不在时到家里去过了,而且谈的话题都是“那些事”(他就是这么说的),包括询问他的“遗精情况”,直至女孩子提出要跟他“玩儿”,他不解地问“玩什么”,答“玩你”。虽然据这个男生自己说“什么也没有发生”,但是却让这个女孩子对他很不满意,怪他不主动。因此他很迷茫,才找到我探寻解决的办法。
这是一个书生气十足的男孩子,也可能性心理发育确实滞后于女生。我帮他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尤其讲到可能出现的后果以及对个人前途的影响时,他不但听进去了,而且愿意接受我的建议,下决心冷静地想一想,理出个头绪后“退出这场游戏”。几天后,他又一次找到我,告诉我已经向那个女孩儿表明了“做普通朋友”的意向,然后全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为迎接全区第一次初三统考作准备。期中考试结束后,他把各科分数抄在一张小纸上,来向我汇报成绩,结果十分令人满意。这时候他庆幸的是及时找到了我来指点迷津,没有误入歧途;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帮助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年及时调整了航向,真正实现了防患于未然。
就在我正在电脑前敲这本书稿时,一份《新京报》摆在面前,一幅大标题吸引了我——《性教育课学生嫌洋老师保守》,副标题是:青春期教育讲座在八一中学举行,高一学生与美国专家问答交流。我只摘录该篇报道的其中一小段:“我想把现在的女朋友踢掉,我该怎么做?”“如果女朋友提出发生关系,我怎么应对?”短短半小时的提问时间,四五十张小纸条飞向讲台,其中甚至包括一些美国专家都认为“很敏感”的问题。这是昨天发生在北京海淀区八一中学的一幕。——怎么样?这篇报道是不是提醒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和评价今天的孩子们了?
3。对孩子,尤其对初中生不要轻易扣上“早恋”的帽子;家长,尤其是老师尽量少用或不用“早恋”的概念。我在前面提到过,对这个问题我是有过教训的,确实曾经对于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十分敏感,而且使出浑身的解数想把两个孩子拆开,结果不但徒劳,甚至适得其反。
2001年海淀某著名中学初一年级的一节公开课值得我们反思:一天,我的一个初一男生以十分亢奋的情绪告诉我“××中学上公开课,辩论‘早恋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您知道吗,最后‘早恋利大于弊’的同学获胜了!”言语中透着几分得意。我向学生阐明了我的观点:这节课的辩题有误,定位不准。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讨论和引导的是“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让他们懂得交往中的对与错、是与非,学会文明规范自己的行为,而不应过早地、人为地把孩子引入关于“早恋”的困惑。我的观点立即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同,于是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对初一、初二的同学尽量回避“早恋”话题,因为没有那么多孩子在“恋”;即使心里有了“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