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张真一看来有些好笑。
“克里斯。我想作为一个忠实的书迷,你更能够拍出一部令人叫好的电影,我说得对吗?”
“张,你真的是天才,好莱坞的那些美女们会爱上你的。”
“哈哈哈,克里斯,我想她们恐怕要失望了。你要知道,在我的国家已经有一位非常美丽的女孩子把我的心带走了,我想好莱坞已经没有美女可以让我变心了。”
“这真是一个遗憾,张!我想如果她们听到这个消息的话恐怕会很失望的。”
在克里斯看来。这个自己第一次见面,以为对方是只不过是带着好玩的心理这才来到好莱坞要拍电影的中国“有钱公子”,但是在随后的交流中却发现的确有惊人的天赋,不管是在创造了那部非常有潜力的小说,还是在电影拍摄方面懂得极多,无一不让克里斯相信对方真的是在试图解释一部完美的影片。
但是在后来,事情的发展显然已经超出了克里斯的理解范围,那位原本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中国有钱人竟然成为了世界上最年轻的商业巨子,不仅如此,在不久前更加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没有超过三十岁而且是来自红色中国的世界首富。
一时之间整个世界都充斥着有关这个年轻首富的消息,克里斯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为什么随意一个敲开自己家门的人竟然会是世界首富,而且偏偏对方竟然是找自己拍电影,有一位世界首富投资自己的电影并且提供一个已经被全世界的市场所证明的故事,这让克里斯有些难以置信自己的好运。
在好莱坞从来就不会缺乏绯闻,克里斯作为好莱坞也算是很知名的导演,自然知道张真一在那次奥斯卡之夜上干了些什么,同样明白现在好莱坞最热的绯闻情人是谁。
他刚才说这句话只不过是在试探一下张真一的想法,在克里斯心里,其实是极为喜欢和同情那位年轻的女孩的,就像他欣赏泰坦尼克号一样,这只是对电影人物的一种认可,但是在现实中,克里斯还是希望能够有一个完美的结局,只不过很可惜,那个女孩恐怕要失望了。
“好了,克里斯,你知道我很难有时间在好莱坞参观的。我想知道你会在什么时候开始电影的拍摄工作,你还需要一些什么该?”
张真一被克里斯的热情弄得有些意外,这个男人原本可不是这么八卦的,难道因为拍一步科幻片就让他的人格分裂了?
“张,我了解剧本和原著需要一段时间,不过最晚应该会在今年的奥斯卡结束之后就会开拍,也就是说最快也要等到下一年才行。我想你应该理解,拍摄一部电影的准备工作实在是太繁杂了。”
“OH,克里斯,我想我应该对媒体这样说:亲爱的读者或者哈迷们,我们亲爱的克里斯导演决定在下一年的时候才开始开拍哈利的第一部。”
张真一的话顿时引来了咖啡厅里不少客人的笑声,不过他们都认识克里斯,显然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已经让他们知道这位导演即将执导那部电影。但是他们却意外地发现了这个说话的人赫然就是那位中国的富豪,但是,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这些在好莱坞的客人可没把他世界首富。
“嘿,请问您是来自中国的张吗?您能不能给我一张签名,谢谢!”
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女孩显然已经发现了自己一直都想得到的签名对象竟然就在眼前,随即便毫不犹豫地走到了张真一面前。
“噢噢噢!张。我想这个漂亮的小姑娘肯定是你的书迷!”
克里斯一脸怪笑的叫了起来,惹得众人大小不已,那个小女孩也被他这搞怪的表情弄得羞怯之意尽去,裂开嘴笑着露出两颗虎牙来。
“漂亮的女士,这是我的荣幸!”
不得不说张真一这家伙认真起来还是极具贵族风范和气质的,只见他轻轻地握起女孩子的小手在手背上亲吻了一下,随即便接过她递过来的粉红色便签本和笔,在上面认真地写上了自己的英文名和中文名。随即还在下面写了一句贴心的小句子。
“谢谢你喜欢看我写的故事。”
“张,我可以和你合个影吗?”
张真一还没说完,便看到好几个人都围了上来,他一愣顿时有种不好的感觉,果不其然,还没等他站起来,周围顿时就像是炸开了锅一般。一下子涌进来几十个老老小小,一窝蜂地把他给围了起来。
“张,可以给我签个名吗?”
“张,我爱你!”
“张。我们要合影!”
“嘿,伙计,我们有你写的书,可以为我们签名吗?”
由于张真一除了在写第一本书的时候亲自参与了新书的发售会,而且一共只有几百本不到有他的亲笔签名,所以后来的那些书几乎都没有过作者的亲笔签名,所以这让很多读者尤为遗憾。
其实之前已经有客人认出了这个年轻的东方人正是报纸上报道的那个世界首富,但是他们想到的不是张真一有多少钱,而是他写过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所以在那个小女孩去所要签名的时候,都是紧紧地盯着,原本他们是被张真一身后的那几个穿着黑色西装的壮汉给吓住了,但是一看那个中国人竟然非常和善而且很有绅士风度,这一下子就一窝蜂地涌进来了。
“大家不要急,不要急,大家排好队,我一个个给你们签名!”
张真一看着自己周围的人几乎将自己挤得透不过起来,立马就喊了一句,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差异马上就体现出来,即使是张真一都不得不叹气美国佬尽管不是个东西但是大部分美国民众的文明意识还是要搞那么一点点点点的。
果然,这句话刚说完,整个人群一下子就静了下来,随即便自觉地一个个排好队,一些人直接被排到咖啡店外去了,但是却丝毫没有插对的意思。
“张,你在好莱坞的名气一点也不比那些明星来的低,你说他们是不是应该嫉妒你。”
克里斯打趣地在张真一身边说到。
整个签名过程一直持续了数个时辰,张真一暗自惊呼了一下,这以后看来要小心点了,这以前没体会到签名的痛苦,今天一下子体会个够了,手腕签到发酸,小手臂发胀,身上不知道被那些热情的书迷们抱过多少次了,要是美女还没什么好说的,关键是一些大叔也尽往身上抱。
“克里斯,我要离开了,等你的电影上映的时候可以找我来参加你的首映式,当然如果没有时间的话,我就只好跟你说抱歉了。”
克里斯客套了几句,眼见着张真一要是再不离开的话恐怕就会深陷人海了,也不好说什么只好让他在几个保镖的人肉维护下离开了。
但是张真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在第二天的报纸上,铺天盖地的全是自己去好莱坞的消息。
“他想干什么?”
“露丝小姐,你的杰克在那里!”
“中国张低调进入好莱坞查看投资方向!”
“世界首富驾临好莱坞选择下一个投资对象!”
“中国人,带着你的人民币滚出好莱坞!”
“放开露丝!”
各种奇葩的新闻第一时间就被摆在了张真一的案头,对于好莱坞的媒体,张真一只能说一句无语了,完全就是一群疯狗,美国人什么能够改掉这种自以为是的习惯也就不是美国人了。
“一群自高自大的美国佬,老子要是闲的没事干就把好莱坞全买下来。”
第四十六章时代杂志的妥协
在时代周刊的总编办公室中,时代杂志的总编鲍威尔已经是第三次接到来自董事会的电话了,那个中国人在美国的行踪竟然已经抢先被其他的小报小社给炒热了,这期间竟然跟他们世代杂志完全没有半毛钱的关系,似乎这个中国人来美跟时代完全没有任何关系,时代在这个过程中竟然成了一个看客甚至是路人,这如何不让董事会感到震怒。
“董事长先生,我们会立刻派人去洛杉矶联系那个中国人,不过您知道这次那个中国人在赴美之前已经通过中国媒体向我们表明了会接受采访的善意,所以我们不必为这件事情担心。”
鲍威尔丝毫没有意识到话筒中的那道声音已经变得有些不一样了。
“鲍威尔先生,你确定吗?我希望你猜测的不会错误,否则董事会会通过一份对你的工作表示不满意的决定。”
“董事长先生,这件事情我一定会亲自负责。”
挂断电话,鲍威尔的额头上已经冒出一层细汗,尽管他在电话中说得极为轻松,但是它知道,这件事情不可能会有这么简单的,那个中国人的态度太让人担心了,而且并不是时代没有动作,而是那个中国人对时代的邀请没有任何回应。
自从对方上次在好莱坞露面一次,不管是在这之前还是在这之后,那个中国人的行踪竟然完全不能够被外界所了解,仿佛在进入美国之后就如同消失了一般。
其实鲍威尔不能够得到张真一的行踪这是极为正常的,在进入美国之后,张真一名义上是为了接受时代杂志的邀请赴美,但是在事实上,为了上次的那件事情,他知道美国政府不管是从哪个层面上都不会对自己来美视若无睹的。
所以不得不说时代杂志的邀请正是一个不错的借口,瞌睡的时候就有人送枕头,对于时代杂志的这份礼物。张真一还是极为满意的。
正是因为这次美国之行是必须的,张真一如果想要在外力上推动美国的网络和科技产业在股市上的泡沫继续高涨的话,他就必须取得美国金融财团的支持。
从另外一个时空中获得的粗浅的印象来看,张真一猜测在全美能够对华尔街有这种程度的影响力,而且能够搞定甚至是撇开美国政府的,恐怕就只有洛克菲勒或者摩根家族了。
其他的金融财团即使有这样的实力也必须等到新世纪之后,但是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这就是一件不成功的商业操作,他可不想等到那些人将好东西都吃完吐出骨头才去捡人家不要的残骸。
进入九九年后,张真一已经非常敏锐地感觉到了美国股市中的躁动,几乎每天科技板块的指数都在直线上扬而且如果不是美国政府有意地采取降温措施的话,恐怕这样上涨的程度会大大增加,但是显然他对此是不满意的。
然而。时代杂志的邀请不仅仅给了一个张真一赴美与洛克菲勒家族进行谈判的机会,并且意外地被洛克菲勒家族主动引荐给摩根,而且最重要的是,在张真一看来,时代肯定是不敢跟洛克菲勒和摩根叫板的,这样恰恰给了自己跟时代磨洋枪的功夫。
这可不是我不接受你们时代的专访,很明显是你们的实力顶不上洛克菲勒和摩根。人家主人邀请我我总也有个决定的回旋余地,但是人家是洛克菲勒和摩根,回旋的余地有倒是有,但是结果却不能改变,只能接受不能拒绝。
时代这一下就尴尬了!
不仅仅尴尬,而且哑火得厉害,不仅仅是鲍威尔没有想到事情竟然会到这一步,就是时代的董事会都坐不住了。其实这一切都是时代自找苦吃,之前那个傻逼记者竟然如此高调地宣布时代邀请新任世界首富接受时代杂志的专访,而且更切狂妄地认为这个中国人竟然迫不及待地得到时代的认可。
鲍威尔一想到这里菊花就有些凉飕飕的,这家伙就是一头猪,竟然给自己出了这么一个大问题,而且最令他苦恼的是,当初的那个编辑审稿的时候竟然没有发现这个问题。鲍威尔却是果断地把自己当初的错误决断忘记了。
来自董事会的压力让鲍威尔顿时就有了一股如临大敌的紧迫感,时代在这个变故中的确已经出尽了洋相,在时代杂志有史以来的情况中,从来没有出现过邀请专访的人竟然在数个月内都没有回应。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