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两仪宝鉴-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端瓷器要到莲社北路,那里是高端瓷器的市场,里面有许多工艺师的店铺。
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决定将莲社北路(原景德镇饭店通往莲花塘的路)打造成“景德镇瓷器街中华陶瓷第一街”。这条街全长约一千余步,街道附近分布着艺术瓷厂、建国瓷厂、人民瓷厂和新华瓷厂旧址,景德镇陶瓷馆和陶瓷大世界就在街道边,街道南面连着景德镇著名的佛印湖(老百姓叫莲花塘)。这条路交通便利,浓荫蔽日,环境优美,地处市区中心却独占一隅,闹中取静。
市委、市政府的计划是将莲社北路周边原生态民窑区、陶瓷大世界、景德镇陶瓷馆乃至整个莲社北路街区与龙珠阁、御窑遗址相连接,以陶瓷大世界为中心,以莲社北路为主线,以景德镇陶瓷馆为制高点,集中展示陶瓷历史文化,彰显瓷都特色,建设文化之都、艺术之城,发展文化旅游经济,实现景德镇“经济重镇、旅游都市、特色瓷都”的新跨越。
在莲都一条街,可以买到不少的大师级的作品,刘易也只看重大师级的作品,这不是他的错,因为社会上广泛宣传大师级的作品,一万块钱只能买到国家级大师制作的茶杯或者笔筒,都是小物件,大的物件价格更高。
刘易整整花了五百多万买了约有两百件的国家大师级别的作品,这里面大多是观赏瓶,实用的刘易舍不得用大师级别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粉彩、珐琅彩、青花、釉上釉下、玲珑瓷,刘易购买的都是四大名瓷,当然都是大师级的仿制品,价格不菲,比一般的古瓷价格都要高上一些。
买好了。刘易付款,全部让他们送货上门,因为刘易的量比较大,会有专门的人员把瓷器送到刘易的家里。
除了这些高档的瓷器外,刘易还要买一些日用的瓷器,当然。刘易买东西的很简单,就是在陶瓷大世界,莲北路陶瓷大世界有十三位国家级的大师,十六位的省级大师,省高级工程师六十多位,还有一些教授、工程师在这里有工作室。
这些东西买下后。刘易打算去买一些中低档的瓷器,刘易结婚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人要来,想了想,刘易停下了脚步,又花了五百万左右买了一些高档的茶具和餐具。
在刘易买瓷器的时候,有不少的游客在接手机然后一脸的激动。连瓷器都不买了,飞快的出了陶瓷大世界朝另外一个地方涌去。
所有东西买下后,刘易足足花了尽千万,这不是古董,花这么多钱,刘易都有些心痛。
“这钱我付!”
嫣然拉了拉刘易的胳膊:“我打算买一些高档的瓷器作为嫁妆,你都买了,我买还有什么用?这算我买的!”
“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我买了跟你买有什么不一样?”刘易乐呵呵的说道:“好了。我们走,去看看那些人去干什么?这么激动肯定是好事,景德镇每年都有一些赛事,说不定这次让我们赶上了,去看看!”
萧武和杜胜男也挑选了一些。他们不缺钱,尤其是萧武,在看到刘易直接买了近千万后,狠了狠心,也挑了那么多,他结婚时候的声势可能比刘易结婚时候的声势还要大,必须事先有所准备,要是被刘易给比下去了,那可不成。
鲁纳兰和何雪一人也买了几件,不是很多,她们没有刘易的眼光,刘易自己挑选都挑不过来,只能让刘易偶尔帮忙看一下,所以买的不是很多,买回去撑门面而已。
这么大的一批买卖自然要签合同,签完合同后,刘易施施然的走了出去,他要看看什么情况,如果没什么大事的话,刘易会去买一些中低档的瓷器,结婚时候用。
“这位小哥,你这么急着去哪里?”
刘易跟上了以为整朝车上去的年轻小伙子,一边跑着一边开口问道。
那个小伙子回头撇了刘易一眼,停了下来:“在锦绣昌南里,一共有十位国家级大师和五六位教授在进行争论,教授和大师之争啊,百年难遇,这事情如果不去,后悔一辈子啊!肯定非常精彩!”
“多谢!”
刘易掉头就回去驱车,他也要去看看,教授和大师之争,这个争执已经有很长时间额,没想到现在居然摆起了擂台,必须去看看,肯定非常精彩,不去他也会后悔。
“大家取车,然后去锦绣昌南!”
锦绣昌南是国家级的四A级别的景区,里面也有不少的国家级的瓷器大师,擂台摆在那里也是很正常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寒。景德镇的陶瓷艺术教授与大师之争由来已久,大师的评比,与教授的名分并无冲突,然而,由于近年的市场出现了一种崇尚大师而轻教授的较为明显苗头,所以便有很多教授对此表示非常的不满,并衍生了一些教授与大师的排名、艺术含量、理论基础等各种争论,这是一场典型的关公战秦琼式的臆战,而且只有在拥有一千七百多年制瓷历史、全国独有的陶瓷院校的景德镇这个城市舞台上才会上演。
按人事部门职称方面的文件规定,职称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其中教授为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为工艺美术类最高职称,享受副高待遇。尽管省级大师是在高级工艺美术师的基础上评出,后来评国家级大师又必须具备省级的条件,给人以国家级大师超过但最起码完全可以达到正高的感觉,但因人事部门没有这种规定,在工资制度中也未作任何调整,所以这一推算无法成立。不管是省级还是国家级,大师只是一种荣誉称号。
就是这个荣誉称号,让所有的人都广泛看好大师,而工艺美术师则被广大的人群认为是和普通的教授一般,被称为叫兽,很垃圾的那种,就是因为社会广发的舆论,让景德镇的教授地位很是尴尬,由此也引发了教授和大师的争执。

第二十八章 教授和大师之争(二)

前不久,远在天源省卖给刘易鸡缸杯的周老板接到亲戚的求助,想花一万元钱买件景德镇的国家级大师作品送人,于是,周老板满世界找人联系,结果得知这个价位下,只能买些国家级大师的茶杯、笔筒或者更小作品,部分教授的中小型瓷板画或瓷瓶,周老板将情况向亲戚作了反馈,并征求意见问买教授的作品可不可以,不想亲戚态度坚决地表示,除了国家级大师的作品外,其他教授、省级大师的作品一概不要。
不只是买者本人,一些陶瓷方面的经纪人也一样,他们大多都只认同大师,而不太看好教授的作品,据李高远介绍,他曾多次受别的藏家委托,想找两件景德镇的瓷器,全部都是要大师的作品,而不是教授的作品。
一些在上海、北京、广东等地举办陶瓷艺术作品展,在邀请对象中,有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甚至中青年陶瓷艺术爱好者,但很少有教授。
这种现象不仅仅是表现在市场上,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认为教授不如大师吃香,有些教授在参加一些活动时,很多人为了显示对他的尊重,都是以大师相称,而隐去教授,有人在介绍某教授所带的研究生时,也说是某大师所带的研究生。
教授在这个年代似乎就是一个贬义词,很少被人看好。
大师越来越被看好,教授似乎被慢慢淡忘,从而引起了教授的非常不满,不仅有言而且有行。
最初的争论据说是几年前,有关部门有了一份陶瓷名人录。上面有国家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有市政府命名的陶瓷艺术名人和陶瓷世家,有省级、市级甚至市非公有制企业高级工艺美术师,但却没有教授。
一次市领导在陶院参加活动时,知名教授对这份名录的不解作了反映。之后,名录作了增补。
圈内盛传着一个故事:就在名录增补之前,一位陶瓷经纪人打电话给某知名教授,说在作品展的名字公布中,把他的名字排在了省级大师后面,言语中透露出对他已足够尊重之意。这个电话让该教授非常愤慨:“我是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委,国家级大师都是我评出来的,你把我排在省大师后面还以为很看得起我?”
于是,名录增补又冒出了一个排序的新问题,使这个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起来了,有关部门门还专门为此召集了人事等多个部门进行商讨。最后决定将专业技术职称排前面,荣誉称号类排后面。
名录的排序并未在市场中引起什么变化,大师的作品销量、价位仍然比教授看好。于是,作品的市场情况与艺术含量关系成了新的争论焦点。
教授大多不屑大师的艺术水平,有人指出,教授的评选必须要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发表了一定量的专业论文等条件。决定着教授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理论知识,所以教授的作品都比较强调艺术,更具创造力和创新性。工艺美术大师特别是早期所评,他们大部分都未受过系统的、全面的理论方面的教育,都是家传或师传型。
大师的评选本意是从各种工艺中推出一批优秀者,并不要求具备多深的理论水平,教授的本职要求必须要知识丰富,专业技术扎实。因为景德镇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不仅理论知识,实践也比大师强的教授大有人在。这都很正常。
大师与教授不同,前者具有明显的市场性,可以炒作,后者来不得半点虚假,作品的市场趋热、价位走高等现象。都不是它艺术的衡量标准。
不知是否教授的作品艺术含量高而导致的曲高和寡,也不知是否以教育为主的教授在作品创作中不善寻找市场切入点,还是其它原因,总之在市场上大师是比教授看好,所以便出现了教授参评大师的现象,对此,部分教授认为是自贬。
有关部门曾经指出,教授本身就是国家承认的最高职称,没必要参加这种面向工厂、研究所社会性评比,所以当时的参评对象中没有教授,“都是手艺人”。
后来有教授参加国家界别的大师称号评选,结果评选的组长也是教授,他指出教授不宜参加评选,已经是教授了,应该把机会让给其他人,不过没什么响应。
在几次的评选中,教授都落与下风,甚至只占总大师称号的百分之几,甚至因为评审组长的反对,而惨遭淘汰,这让教授很是愤慨,他们认为评论不公平。
参评教授都艺术实力雄厚,业内影响非常大,如果一位落选的话可以说是正常,便现在却三位落选,让人怎么能不对这种评选产生怀疑呢?
在各种争论的同时还有教授提出,评选教授的条件要求比较高,聘任的量更少,到目前为止包括离退休的陶瓷艺术类教授还是二十位左右,大师的评比不仅条件宽,而且还存在一些不正之风,现在评得也很泛滥。
这一争论遭到了大师和一些局外人的反驳,说教授评选同样也存在抄袭论文、拉关系等不正之风。
教授为什么会参评国家级甚至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说,他以前也极力反对教授评大师,但由于市场上崇尚大师而轻视教授的现象太明显了,所以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弄个大师日子要好混些”。
争论还有很多,但导火索只有一个:市场崇尚大师而轻教授。
在同等条件下,一个作品或者产品的市场好坏,取决于宣传时间的长短和力度的大小,近年来,一些媒体和政府部门都只注重大师的宣传,从不对教授作宣传,是大师比教授吃香的主要原因。
艺术市场很怪,那些比较强调艺术、具有创造性和创新型的作品不太适应,它需要的是更多的比较传统,甚至可以说很俗的东西,教授与大师的两种艺术风格决定着大师比教授的吃香。
更多的人认为这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