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一世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11新中华-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北军的陈宦第一军和曹锟江右军,也要求反攻鄂州和咸宁。第一师立即增援武汉。河南的第二作战军也马上南下,抄击湖北南军的侧翼。双方在其他地方还都暂时克制。而在湖北,则是马上就大打出手了。
在黄岗周围的阵地,一片炮声连天。曹锟的第三师动用了他们全部的火力和汤斯灵指挥的三个旅的支队对射。双方都是向前挺进。结果在黄岗撞个正着。先是先头部队发生了小规模的混战,接着双方的大部队都卷了进来,沿江向北展开战线。互相施以猛烈的炮火和不断的步兵冲锋。
汤斯灵支队加强了四门一百零五毫米法国造的榴弹炮,加上建制内的山炮和迫击炮。火力超过了对面的北军。但是第三师一直是北军的第一精锐。在步兵的交手战上。赣军和十八旅的屡次冲锋,都被他们击退。汤斯灵从十八旅抽调出一个团想从北面迂回。但是对面曹锟也打着这个主意,双方的迂回部队也撞在一起。一出手双方就打了个旗鼓相当。
三个旅对三个旅,赣军战斗力颇强。而十八旅装备精良,也有第9师部队特有的傲气。北军第三师就更不用说了。双方都竭力维持着攻势,想在首战战而胜之,却始终都是无法形成突破,惨烈的战斗打了四天,都有些精疲力竭的感觉。长江北岸这次首战,双方伤亡均重,是光复以来从未有过的恶战。
同时在长江南岸,由咸宁向武汉推进的江北军及赣军三个多旅的部队,和陈宦的第一作战军也在贺胜桥一带遭遇。粤军姚雨平师是从广东出来的部队,当时广东精华,基本都武装了这支部队。后来蒙雨辰收留,才摆脱了被遣散的命运。这支部队没有地方可以依靠,经过和江北军两个团对调服务之后,已经彻底融入了江北军的系统当中。
而陈宦的第一作战军,第二师是老牌部队,有一定的战斗力。第八师却是从备补军里扩编出来的,还不堪大用。第九混成旅则是鄂军残兵改编而成,和北军本来就离心离德。虽然有五个旅的兵力。但是在江北军的攻击下,竟然一时采取了守势。在贺胜桥一带高地据险而守,而姚雨平支队也发动了果断的冲击进攻。但是一时也没有取得太大的战果。
双方在湖北的战事,一时胶着。
而中国各势力,为南北两军的正式开打,一时也进入了空前活跃的状态。而战事远过于鄂赣战争的惨烈,也让他们见识到了袁世凯和雨辰的决心。
徐州的虎穴作战室里从战事正式开打之后,就进入了最繁忙的时候。参谋们在作战室里支起了行军床,随时根据战局的发展变化制定计划,调整部署。作为军人,越是这种时刻,他们越感到的是兴奋。江北军不断扩大,本来就期望着一战。
而雨辰的办公室就搬到了作战室旁边。几乎也是整天守候在这里。他的几个重要助手,整天也陪伴着他。至于政治方面的事情,他一时还无暇顾及。既然动手了,就先要在军事上打出个名堂出来,然后才能谈到其他!虽然自己这次以打促和,进一步推动局势向有利于自己方向发展的企图没有得逞。但是于袁世凯既然迟早有一战,就这么碰碰看吧!北军的实力在不断的增强,在这个时候先重重的削弱他们,也许就是不错的选择。
他趴在地图上,仔细用红蓝铅笔标注双方在湖北的战线,其他地方传来的电报军情汇总在他身边堆成了一片,吴采在忙碌的写着摘要和批注着意见。而司马湛两眼炯炯有神,也趴在地图上,和他快头碰头了。
司马湛突然问了吴采一句:“津浦路的北军有动向么?河南第二军是否已经出发了?加入了湖北战线?”
吴采抬头看了他一眼:“河南第二军看来已经挪窝了……教导旅似乎已经和他们发生了接触,现在还在确认当中。”
司马湛抬起头来,朝着雨辰道:“有机会了!”

第二十七章 机会来临

安蒙军的洪流滚滚向南,这支英雄的军队才克复了外蒙。征尘未洗,甚至没有来得及享受一下胜利的喜悦,就要向南方杀回去。那里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安蒙军上至何燧,下至抗步枪的列兵们都不知道。他们只知道,谁要挡在安蒙军这支远征了几千里的民族武力回家的道路上,那等待他们的就是崩溃和灭亡。
原教导骑兵团现在打起了“狼居胥”骑兵团的军旗,而安蒙军步兵第二团则是“姑衍山”步兵团。留守的安蒙军步兵第一团则获得了“唐努乌梁”步兵团的称号。这也是何燧能给自己这些忠勇手下唯一的奖赏了。
看着麾下士兵们疲惫但是又精神勃勃的面容,何燧心情沉重。在七天的时间里。南返的部队全部改成骑马步兵,走了一千四百多里路。只携带了一个基数的弹药和六门山炮,其他的全部轻装给唐努乌梁团了。眼见贝子庙就在眼前不过一天的路程。到了贝子庙会合了留守部队之后,对安蒙军的考验才在眼前。离江北千山万水,如何保全这支部队,是他肩头沉甸甸的责任。
在前方作为尖兵的骑兵搜索部队在远处卷起了一片烟尘,飞快的朝他这里驰来。李睿迎了上去。骑兵们下马向他报告了一些什么,又敬礼离开。
“灼然,在贝子庙附近发现了乌泰主力活动的迹象,他们大概知道库伦覆灭。想劫掠有丰厚物资储备的贝子庙兵站,准备过冬!我们要早点拿出决心来!”
李睿神色看不出什么紧张来,只是语气的急促透露出了他的一点真实心理活动:“我们的骑兵搜索部队都能发现乌泰主力,他们肯定也早发现了我们这支部队向贝子庙前进……不知道他们会不会选择和咱们会战。”
何燧下意识的看了下地形,太阳还挂在远处,离天黑也不过两个小时的时间了。周围地形一片开阔。正是骑兵驰突的好地方。他沉声问着李睿:“有没有北洋军的动向?”
李睿只是摇头:“我们的骑兵尖兵最远离咱们一天路程,他们只是前出到贝子庙,和守军取得了联系。北洋军的动向还不知道。大概离这里还远……我估计他们在京绥线上形成了防线,再堵住了外长城的那几个口子,让咱们回不了家。到草原上决战,除了八十团,其他的北洋军没那个胆子!”
想到八十团,何燧就想起现在被扣押着随军行动的张之江。他有些烦闷的摇摇头,果断的下了命令:“纵云,通知部队,停止前进!多派骑兵部队出去,和贝子庙切取联络。对乌泰那匹饿狼,咱们大意不得。姑衍山团今天阵地彻夜!马上就安排宿营……晚上要是遇到敌人骚扰,不得轻易发枪,注意节约弹药!”
接到何燧的命令之后,南返的安蒙军全部五千余人迅速将就地展开宿营。做工事,挖壕沟,编配火力点。在草原上行进,在敌人大股马匪环伺的情况下,这些工作一点都马虎不得。安蒙军现在除了自己,周围可以说全部都是敌人。
看着张之江在营垒里面郁郁寡欢的散步,他身上的军装已经去掉了领花和军衔。背着手在司令部的帐篷面前转圈。几个安蒙军的参谋从他身边经过,都不屑一顾的样子。以前把这位军人当作老军务,老前辈请教尊敬的姿态完全都不见了。
何燧慢慢的走了过去,想开口又不知道从何说起,最后只化作了一声叹息:“之姜兄……”
张之江抬起头来,看着何燧站在他的身后,苦笑道:“灼然,我现在是你们的俘虏,不必这么客气……说实在的,我也很遗憾自己不是安蒙军这个团体的。你们拿下库伦,也是了了我们这些戍边老军人的心愿,安蒙军……我也只能祝你们能平安南返了。”
何燧突然激动了起来,一下按住了张之江的肩膀:“之姜兄,为什么你不能和我们一起干呢?从袁世凯居然在我们安蒙军为国北征的时候在背后下刀子,就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了。至少在江北军,我还没有发现雨辰有什么罔顾民族大义的做法。国家交在他这个人手里,还不如换人来干!只要你愿意,安蒙军……哪怕是后来我们能平安回到江北,我能担保最少是个团长!国家就缺你这样的好军人……之姜兄,一起干吧,咱们还要再并肩一起回这片土地!”
张之江慢慢的摇头,想说什么却最终又收住了声。低低的叹息了一声,又慢慢的走了开去。夜色渐渐的沉黯了下来,想到自己即将再次走上的内战战场。何燧心里也不知道是些什么滋味。
师长,你确定你坚持走的道路就一定是正确的吗?蒙古的大草原朔风浩荡,偶有几声战马的嘶鸣传来,却显得这个草原得夜色加倍的苍凉。
湖北的鄂东、鄂南,此时仍然是战火交加。京汉线和长江中游都成了最繁忙的运兵通道。列强对这次战事的意见却和光复时候一样,严守局外中立。在汉口的五国租界,已经增派了军队。四国大借款也已经完全停止了下来。
他们中间意见很有些分歧。英日都是主张支持袁世凯,再次封锁长江一线。认为袁世凯中央已经表达了良好的与列强合作的意愿,支持这样一个政府,对于将来列强在中国的地位是很有好处的。俄国却因为袁世凯政府在成立西北边防军,对外蒙交涉事件上的强硬态度而对这个事件持保留态度。认为这仍然是一场中国内部的内战,既然各国还没有承认民国,也大可以再等等,看看局势的变化。美德两国却认为袁世凯政府在短短十个月中已经换了三任内阁。眼见着又要组建第四任所谓的战斗内阁。在他短暂的统治期间,对地方的控制力相当薄弱。屡次发生兵变,十个月中发生了好几次内战,苏南的、鄂赣之间的、四川一直延续到现在的内战……等等。认为他完全无法控制住局势。
此次的江北军和北洋军的战争,起因也是他强行改编安蒙军造成的。他明显已经成为了中国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而且政府财政极其窘迫,并没有履行条约的能力。现在再支持他,是否是一种不明智的举动?还是象光复时候一样保持局外中立,等待中国人自己决定吧。在美国代表的口中,毫不掩饰雨辰在江北采取门户开放,对各列强势力一视同仁的态度。
而英国因为上次武穴事件,违背了列强在中国统一行动的原则,已经受到了杯葛。这次因为行动意愿再次没有得到统一,列强在这场战事中,暂时仍采取了观望的态度。
这时在北京也隐约有风声传出,袁世凯以王揖唐为代表。似乎就日本在东北权益问题上做了正式的条约换文。虽然具体的内容还不知道,但是似乎牵涉了以前流产了的东北哈里曼世界大铁路计划和东北的部分矿产抵押,还有关东州和旅顺港延长租界期限的计划。换取分三批付给六千万日元的贷款,第一批一千万日元已经拨付,充作北洋军动员的费用。但是日本公使这时正返回国内述职。而袁中央对这个事情是坚决否认。
江北军的炮兵阵地上慢慢升起了一个巨大的观察气球,气球漆成了白色。在阳光下耀眼生光。气球在冬日的微风里慢慢的升到了大约二百米的高度。两个佩戴着绿色兵种识别色的炮兵军官在吊篮上仔细的观察着对面的北军阵地。不时在图版上标会出射击标志。在观测气球的后方,放列着汤斯灵支队的主力炮群。
四门一百零五毫米,从军炮团加强的榴弹炮。二十四门法造或者沪造七十五毫米山炮,十六门七十五毫米野炮。都在等待着发射命令。随着观察军官通过连接气球和地上的电话线向阵地传达了射击诸元之后。地上似乎就闪过了一阵闷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